实心球技术单元教学计划
2025-05-23 实心球技术单元教学计划2025实心球技术单元教学计划(分享十一篇)。
时间稍纵即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工作,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了。你知道领导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总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心球单元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心球技术单元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学习目标
1、学会前抛实心球的出手角度和快速甩臂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掌握前抛实心球的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使学生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三、学习内容
1、《双手持实心球掷远》
2、不等距离跑
四、学情调查
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运动技能一般,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
四年级学生理解力强,对动作的认识有自己的分析、理解力,掌握较快。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少讲解,多提示,多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教材分析
前抛实心球是《新课标》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投掷动作的基础,也是一种自我力量练习的基本方法。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即面向全体,又注重个性发展,注意运动安全,并采用“小组互助”学习的组织形式来保证课的目标的实现。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蹬地、收腹、甩臂。
七、教学过程
1、课的开始与准备部分
本部分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基本部分提供必要的心理与生理准备,因此,我设计了课堂常规、热身游戏、专项。
2、课的基本部分
(1)前抛实心球”是基础教学,作为教材体系中“投掷”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重点是“快甩臂、出手角度”。通过示范、讲解、掌握方法,提高力量、协调素质。
(2)组织教法:
学生站在圆上,首先进行徒手练习,两人一组距离15米对练,统一口令进行投掷练习,强调注意安全,教师可以在中间进行讲解示范,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错误动作并加以纠正。分组练习由小组长指挥进行辅导,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只对小组评价。
(3)通过《不等距离跑》游戏,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
3、课的结束部分
(1)通过抖动达到放松肌肉和心理的目的。
(2)教师总结本节课。
(3)教与学法:
在教师的口令的指挥下,伴着轻音乐,模仿教师做各种放松的动作,调整呼吸。
学生认真模仿,尽量让自己全身得到放松,呼吸节奏趋于平稳。
实心球技术单元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双手前掷实心球的一些基本动作技术和简单的锻炼方法,80%的'学生能做出该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练方法体会用力技巧,增强上肢、肩带和腰腹肌力量,提高投掷能力和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行为,学会在思维中活动,在活动中思维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屈肘后仰、向后引伸,蹬地收腹、快速挥臂。
【难点】
出手时机,动作连贯,协调用力。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7分钟)
1.《头上传实心球》接力游戏热身
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成四路纵队站好,排尾将实心球从头上传给前一位,传的过程中不能回头看只能将手臂后伸,以此类推,先传到排头的为获胜队。
组织教学:四路纵队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拍节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三)基本部分(25分钟) 1.示范
提问:刚刚老师掷实心球的时候,实心球在身体前还是身体后?对,就是在身体的后面,这个在投掷技术中称作身体超越器械。
组织教学:八字队形
2.讲解
动作要点:上体稍向后仰,后腿蹬伸,迅速收腹,用力挥臂,协调用力。
3.练习
(1)原地徒手模仿练习,体会用力顺序。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2)对墙做投掷小足球和接住反弹球练习,体会出手角度。
纠错:在刚刚的练习中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在投掷的时候只有上肢用力,不能全身用力。大家一定要注意了,练习过程中要体会屈肘、后仰、蹬地、收腹、挥臂的动作,同学之间可以用“信号法”来互相提示。
(3)两人一组间隔15米做完整练习。
组织教学:两列横队间隔半米,距离15米相对而站 4.检验—优生展示
组织教学:以体育小组为单位,自由选举两名代表进行展示,每组做完后采用不同形式进行评价。
(四)结束部分(5分钟) 1.放松活动—配乐抖手腕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实心球技术单元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把学生主动学习发展放在主体地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知道双手头上向前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及用力顺序。发展学生上下肢、腰腹、肩部、背部力量和身体协调素质;70%以上学生能正确的用力顺序,达成个人目标。
2.通过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合作,学会竞争,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三、教材内容:
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游戏“8”字跑跳长绳。
四、教材分析:
投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又是锻炼身体,增强力量的锻炼手段,按田径规则的投掷方法,是田径运动的比赛项目。投掷教材包括投掷能力及投掷技术的教材。发展投掷能力是初中投掷教学的主要目标,但必须通过发展速度力量和掌握合理的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本次课是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第一次课,重点是正确的用力顺序,难点是上下肢协调配合技术。教学过程中要精讲多练,以增加学生实践练习的机会。
投掷教学要注意安全,要有自信,同伴有相互帮助。
五、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用力顺序。
教学难点:
用力不协调,只追求投掷远度。
六、教学策略:
1、 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效果。
2、 实心球教学时,教师采用讲解、示范、传授、启发、设问等方法,引导学生知道正确的动作方法及用力顺序,满足学生的学会目标,探究动作顺序的`好奇心,从尔达成个人本次课目标及与别人挑战的信心。
3、 “8”字跑跳长绳游戏,分组有序、自主、合作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做到每人参与、配合、投入、分享,体验集体的乐趣与力量。
七、学习评价:
1、 评价学生学习实心球练习时,做到及时、有效、语言简洁,采用诊断性的评价方式,能帮助学生学会新技术的方法,提高自我的能力,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2、 评价游戏时,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充分肯定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互相帮助、自主性与合作性、引用竞争机制的目的性。
实心球技术单元教学计划 篇4
【教学目标】
1.使大部分学生初步了解向前投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建立动作表象。
2.使70%6的学生能基本掌握向前投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并比较熟练地完成,30%的学生能初步学会投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同时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速度以及协调性,培养学生的投掷能力。
3.培养学生刻苦锻炼、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并感受参与体育活动中所带来的乐
【重点】
蹬地展体,体会由下而上、向前抛球的用力顺序。
【难点】
全身协调用力和对抛球方向的控制。
【主要策略】
策略一:抱团游戏
【方法】学生一路纵队绕规定的场地慢跑,当教师喊“2”时,两名学生一组,做翘翘背的游戏,当教师喊“3”时,三名学生一组,做压肩运动;当教师又喊“2”时,两名学生一组,做“炒黄豆游戏。注:如有多出的学生可与教师组团
【用途】
(1)通过慢跑使学生做好要运动的准备。
(2)在游戏过程穿插一些专项准备活动,使学生的腕、肩、腰、髋等各个部位得到比较充分的活动。
策略二:传递球接力
【方法】把学生分成四路纵队,每组一个实心球,要求用正确的持球方法,然后用后仰的方式把球传递给后面的学生,队尾学生接球后快速跑到队伍的前面再次往后传,直到游戏开始时的第一位学生手持球到了排头就算完成。
【用途】学习持球方法,练习身体反弓,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同时预先渗透一下教学难点。
【方法】双手拿住垫子一端,从头后用力往前方甩,比一比谁的“芭蕉扇”扇出的.风大。
策略三:芭蕉扇
【用途】解决教学难点:初步体验双手从头后向前、身体挺胸收腹及甩臂动作。
【方法】学生一人一垫,坐在垫子上,双脚平放在垫子上,练习向前投实心球。在练习中,注意提醒学生不要在头后严重屈肘。
策略四:坐姿投实心球
【用途】反复练习,让学生体会挺胸收腹及双手发力的感觉。
【方法】学生一人一垫,双膝跪地,练习前投实心球,要求学生先收腹再挥臂,并让学生认真比较,与前次相比,哪次投得比较远?为什么?
策略五:跪姿投实心球
【用途】多次练习,让学生体验从收腹到挥臂的发力顺序,同时让学生理解用上腰腹力量后会投得更远。
【方法】学生站于垫子后面,以垫子的边缘为投掷线,练习前投实心球,要求学生先脚蹬地,然后送髖,再收腹,最后挥臂的发力过程要完整,同时让学生体会怎样投得远。
策略六:站姿投实心球
【用途】多次的反复练习,让学生初步体会前投实心球时身体由下而上的发力顺序。
策略七:投球比远
【方法】学生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距投掷线4米开始每隔1米画一条横线,投过第一条线为合格,第二条为良好,第三条为优秀,看谁能得到优秀。
【用途】再次让学生体会向前投实心球的发力顺序。
实心球技术单元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育人为宗旨,以学生为中心,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同时依托水平二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教材为载体,重视课堂的实践性,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引导”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自学”的主体地位。在练习手段上,教师重视教法的多样性和有效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在评价标准上,教师注重过程评价,尤其是在评价的过程中具有针对性、具体性、指导性。通过本课学习,不仅要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更要培养安全保护责任意识,为终身体育活动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属于田径教学范畴,是田径教材中的重点教材。本课教材为水平二内容,共分5课次完成,本课为第二课次。本课教学结合游戏《实心球智力换位》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展示自我,充分感受到活动的乐趣。通过对投掷学习,发展学生力量、爆发力、协调性,培养学生刻苦锻炼和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品质。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从身体上分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开始时期,肌肉的发育与骨骼的增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具有精力旺盛、进取心强、情感容易外露、喜欢挑战与超越等特点。从技能方面分析,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实心球,本课也仅是第二课时,上节课只是学习了持球的方法和持球部位,初步能进行投掷。但是技能形成简单、粗浅,因此本课学习是一个讲授、细化、提升学习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经过各种方式的抛接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
(2)经过学习,学生能体会到投掷动作用力的变化,明确用力顺序正确是提高成绩的重要作用。
(3)有60%以上的学生较熟练地掌握用力顺序,发展学生上肢及腰腹力量和身体协调素质。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积极进取的团队氛围。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理解动作用力变化。
教学难点:掌握用力顺序自下而上,协调正确。
3.教法:
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导学”的教学模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体验在构建知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学,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重点落实在用力顺序上。首先根据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学生进行双臂投,腰腹和双臂投,腿部、腰腹和双臂一起投三种姿势的用力变化,同时对比这三次远度有什么变化。使学生既有直观的理解也有思想的认识;然后通过挂图,教师的讲解导入,并采用形象教学法、讲解示范法、自主练习、激励法、分层法、评价法贯穿课堂,帮助学生解决重点。同时让学生在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4.学法:
任何一堂课,从教师制定的精确教学目标,充分的学情分析,多样性的教学手段,针对性的评价等都是为了学生学习而服务的。所以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是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小组长的骨干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尝试体验、观察学习、探究合作、分层学习、挑战自我等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用力顺序自下而上,协调正确。同时学生在练习的'时候,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在组长确认安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投球和捡球的动作。整节课始终在一个安全有序,积极进取的氛围中进行。
五、教学思路:
(一)课的开始环节:(共4分钟)
进行常规教学,集合整队师生问好,队列练习。
(二)课的准备环节:(共9分钟)
1、(3分钟)让学围绕场地慢跑和跳跃热身,在跑动和跳跃中体会身体用力的变化。
2、(2分钟)教师的针对主教材进行针对性准备活动,师生共同进行徒手操的练习。
3、(4分钟)学生个人,两人一组自主进行各种方式的投球练习。
(三)主体环节:(共24分钟)
1、(15分钟)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
(1)让学生体会双臂投,腰腹和双臂投,腿部,腰腹和双臂一起投三种姿势的用力变化,同时对比这三次远度有什么变化
(2)教师导学出双脚前后投球的动作要领并示范,用力顺序:
(3)教师引导背弓和拨球练习。
(4)教师设置不同的练习区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2、(9分钟)游戏:“实心球智力换位”教师讲解规则示范,学生进行学习。
(四)课的结束环节:(共3分钟)安排了放松小律动《小火车》。
六、本课的特色
在练习中,教师紧抓重点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在教师的导学下,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了教材内容发展了体能。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游戏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给学生创造自我展示的机会,并培养团结、和谐、向上的精神。
实心球技术单元教学计划 篇6
教学内容:
双手过头顶向前投掷实心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双手过头顶向前投掷实心球的动作技术。
2、让学生知道抛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及用力顺序。
3、初步了解原地侧向掷实心球技术。
4、学生能注意听教师讲解,认真观察教师示范,思考掷实心球的用力顺序,乐于练习。
5、使发展学生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4、培养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教会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要临危不乱,想法逃生。
运动参与目标:
1、创造性的利用实心球进行体育锻炼,80%—90%的同学会灵活运用,方法合理,兴趣浓厚。通过实心球的练习,发展学生的力量、协调等素质,提高投掷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初步建立投掷实心球的技术概念
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创新、进取精神。追求和体验成功,共享快乐,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出手速度与角度
2、安全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清点本班到课人数并报告老师。
2、师生问好,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内容。
3、教师安排见习生并作安全纪律教育。
(二)准备活动
1、全班学生成四路纵队绕操场慢跑600——800米。
2、徒手体操
(1)头部绕环;
(2)上肢运动;
(3)扩胸运动;
(4)腰部运动;
(5)腹部及腰部绕环;
(6)弓步压腿;
(7)仆步压腿;
(8)踝、腕关节运动;
(9)指关节运动;
3、专项练习
(1)2人一组正面互相压肩
(2)2人一组背向拉肩
(3)2人一组侧向弓步拉肩
(4)2人一组相互推掌
二、基本部分
(一)、实心球教学
1、教师讲解、示范双手过头顶向前投掷实心球。
动作要领: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力量大的一条腿在后,身体重心落在后腿上,两膝微屈,双手举球至头的后上方,两臂自然伸直,然后利用双脚蹬地,收腹,挥臂的力量将球用力由头后向前上方(斜上方45度角)掷出。
用力顺序:由下往上,先是两腿用力蹬地,送髋收腹,两臂用力挥出掷球。出手速度要快,用力要猛,出手角度要掌握好。
易犯错误:没有充分利用蹬腿收腹的力量,仅仅靠双手的力量将球掷出。
练习一:学生进行抛球过一定高度的皮筋练习。
目的:通过抛球过一定高度的皮筋练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出手角度概念,使9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抛球时的出手角度,从而解决教学难点。
方法:学生分成8组在训练场地站好,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力量、身高等因素调整起投线和皮筋的距离。第一排先抛,其余学生观察并指导和纠错,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按照顺序各组依次进行练习。
要求:抛球时球要过一定高度的皮筋。
练习二:比一比,看谁是投手。
目的:检测学生动作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对投掷课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学生分成8个组进行比赛,每生投3次,记录最高的一次得分。用本组每个成员的最高得分相加之和进行评比,得分高者在前。
要求:捡球时注意安全。
练习三:学生两人一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目的:通过学生练习,教师发现问题,指导动作方法。个别问题个别指导,普遍问题集体纠错。
要求:全身协调,出手角度适宜,学生认真观察,理解重点。
三、结束部分整理放松运动
(一)整理放松
1、手臂放松
2、腰部放松
3、腹部放松
4、腿部放松
组织全班集体放松,组织队形:
○○○○○○○○○○
○○○○○○○○○○
△
(二)、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初步体会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基本理解动作技术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
2、自我练习方法:建议同学们每天坚持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徒手模仿练习等等,增加上肢及腰腹力量和上下肢协调用力的能力。
三、送还器材
四、师生再见
实心球技术单元教学计划 篇7
一、课题:单手侧向推实心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徒手做出单手侧向投掷实心球的动作。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发挥自身的思维理解性的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团结合作意识,面对困难百曲不挠,勇往直前的心理,勇于向新的目标发出挑战的决心。
三、重点:完整连贯的做出投掷动作。
四、难点:投掷过程中身体的协调发力。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同时说明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课堂的纪律问题;
4.检查着装;
5.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
1.热身活动:单手橘子接龙游戏,游戏规则:
2.热身操:
1.窗前明月光(头部运动);
2.兔子摆尾(全身运动);
3.老鹰翱翔(肩绕环);
4.魔幻呼啦圈(腰绕环和膝绕环);
5.活动手腕脚踝
实心球技术单元教学计划 篇8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推实心球的方法。
2、发展灵敏、速度、协调性等素质,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综合实践等能力。
教学重难点:
投掷时注意肘关节不能下垂
教学准备:
实心球若干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并检查学生是否携带危险物品到课堂。
3、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
组织教学:
要求:动作迅速、队列整齐,做到快、静、齐
4、准备活动
(1)游戏:推实心球比赛
A、师讲解游戏法和游戏规则B、生开始游戏,师指导。
(2)生活动身体各关节
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手臂、腰部等。
二、基本部分单手向前推实心球
1、教师讲解握实心球的方法,生认真听。
2、师讲解单手推实心球的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3、生认真听师讲解并模仿师的动作。
4、生在师的统一的口令下,做不拿球的徒手练习。
5、分组练习,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 OK语录网小编精心推荐:
- 高二物理单元教学计划 | 绿水江南音乐单元教学计划 | 五上语文各单元教学计划 | 五年级科学单元教学计划 | 排球技战术单元教学计划 | 排球技战术单元教学计划
6、个别学生展示。
三、结束部分
1、整理放松(音伴)
2、教师小结作业:
1、课外时间练习上肢力量
2、每天下午用1个小时或者是半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投掷项目中投掷球的内容,学生呢兴趣特别的浓,积极地配合老师,基本上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但还应加强对上肢力量的练习。
实心球技术单元教学计划 篇9
一、设计思想: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本课选择投掷实心球作为主教材,利用最常见的体育器材和场地,从身体训练的方式和对体育学习的思想认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而又良好的启发与诱导。同时,本课也非常重视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创新、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实心球是体育中考力量类考试项目之一,大部分学生在选择力量类项目时都将实心球作
为考试项目。因此,实心球教学也贯穿了初中三年的体育教学。虽然,每个年段的考核标准不同,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只要熟练掌握了技术动作,很多学生甚至初一的学生都能达到初三中考的标准。由此看来,实心球技术动作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投掷实心球是一项枯燥又乏味的项目,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技术,提高实心球成绩是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单元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前掷实心球动作实际教学中时,常常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手型与出手时手臂动作(预备姿势);挺髋满弓动作以及腿部蹬地最后用力阶段。三个动作要求连贯,缺一不可。
本课主要以出手角度、发力顺序的技术动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实心球技术动作其实就是投掷运动中的“超越器械”。
在投掷项目助跑的'最后阶段,躯干和下肢采取更快的速度前进,超前于器械,成下肢在前上体在后的倾斜姿势,而器械则落在身体重心后方,使器械所处位置到投掷出手之间,有较长的工作距离,为最后用力并提高成绩创造有利条件。“超越器械”技术保证了人体对器械较长的工作距离运行的距离,使最后用力时工作距离增加。根据力学原理,在一定的时间内,作用于器械的距离越长,器械的初速度就越大,成绩会越好。“超越器械”技术使参加工作的肌肉为最后用力储备了能量。良好的“超越器械”的姿势是完成高质量鞭打动作的基础。
3、分析本课内容与相关教材(或其他年级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前掷实心球技术动作基本分为预备姿势、满弓形成、最后用力三个阶段。本课主要解决挺髋满弓动作,在前掷实心球的完整技术动作中占比较重要的地位,它为最后用力阶段提供动力基础。但在体育运动完整的技术动作中过分强调某一动作往往是不行的,实心球技术动作的三个过程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在各项体育运动中,同类型的项目往往都有共通性,如投掷类的实心球和铅球,都可将技术动作分为预备姿势、满弓形成(超越器械)、最后用力三个阶段,区别就在于推铅球是侧向的投掷动作,实心球是正面的投掷动作。
三、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本课以初二年级学生为教学主体。在初一年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前掷实心球的持球动作(手型),出手时机的判断以及手臂鞭打的动作,但由于学生腰腹力量较弱,很少学生能做出挺髋满弓动作,不会利用腰腹力量发力,仅仅凭借手臂力量进行投掷。因此,学生实心球成绩也略显一般。到了初二年段,随着成绩要求的提高,学生逐渐意识光靠手臂力量投掷往往是不够的,通过教师的讲解也逐渐明确投掷实心球过程中展髋挺胸动作的重要性。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之前教学的经验,光靠教师讲解挺髋、超越器械的动作,学生不容易掌握。而且,在要求学生形成动作定式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徒手做出挺髋动作后保持几秒钟,部分身体柔韧性较差的学生就会感觉到“腰酸背痛”,因此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还可能出现其他情况,如部分学生挺髋动作做出来了,但手臂却屈肘挂在脑后;学生在做出挺髋动作后出现停顿,身体协调发力动作不连贯。这些都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3、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
在体育技能动作的学习中,学生往往以动作模仿开始。
但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先从游戏中体验挺髋的动作,再引入到本课的学习重点上。通过游戏,学生探索“成圆”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相应的辅助练习;随着练习要求的逐级提高,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分层进行练习。练习中,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帮助纠正对方动作。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超越器械的概念,明确展髋挺胸动作在前掷实心球技术中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
通过练习,80%以上的学生能作出正确的展髋挺胸动作,20%以上学生能做到蹬腿挺髋协调用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学会合作,学会竞争,提高相互合作和团队意识。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是出手角度
教学难点:
是自下而上的发力顺序。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以体验—思考—启发—顿悟—体验—提高为主线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用游戏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进行体验式的学习。借助其他器械的辅助,代替原有的徒手动作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在学习本课之前,要求学生明确前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正确掌握持球动作(手型)、出手时机以及手臂鞭打的动作,了解投掷实心球时的发力顺序以及投掷项目中“超越器械”的概念及作用。
2、教师的教学准备
在本课教学前,教师应初步讲解完整的前掷实心球的正确技术动作,通过前几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正确掌握持球动作(手型)、出手时机以及手臂鞭打的动作,了解投掷实心球时的发力顺序以及投掷项目中“超越器械”的概念及作用。在思想上,要积极动员学生的学练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练效率。
3、场地的设计与布置
本课安排在操场上进行四路横队集合——慢跑成圆
准备活动——列队
前后两个同学一组辅助练习,利用场地两排横队进行练习
4、器材的设计和准备
本课在以实心球为主要器材,在游戏及辅助练习时,利用体操棍,要求两个学生一组手持体操棍,用身体作出圆的造型。本课上课班级32人,实心球17个。
八、教学过程
1、很多学生在练习中往往出现动作“脱节”的情况,形成满弓动作后,出现发力困难的现象。
2、在实心球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也会采用轻器械代替实心球让学生进行练习,体会正确的技术动作,但还原到用实心球进行练习时,动作又经常出现变形。
实心球技术单元教学计划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实心球的基本知识和规则。
2.掌握实心球的基本技巧和动作。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教学准备:
1.实心球。
2.场地。
3.计分板。
教学过程:
一、了解实心球的.基本知识和规则。
1.实心球是一种球类运动,球体硬实,不易变形,是一种高强度的运动。
2.实心球比赛分为两队,每队6人,比赛时间为40分钟。
3.比赛规则:比赛双方在各自的半场内互相攻防,球员可以用手、脚、胸、腿等任何部位触球,但不能用手臂或手肘触球。球员要将球踢进对方球门,进球后得1分。
二、掌握实心球的基本技巧和动作。
1.传球:将球传给队友,让球更好地控制和进攻。
2.接球:接住来球后,迅速控制球,为进攻做准备。
3.射门:将球射向对方球门,争取得分。
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1.团队合作:比赛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任务,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取得胜利。
2.竞技精神:比赛中要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勇于拼搏,不怕失败。
教学总结:
通过实心球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实心球的基本知识和规则,掌握实心球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实心球技术单元教学计划 篇11
一、课题
双手前掷实心球。
二、课型
新授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侧面投掷实心球动作要点,知道双手投掷实心球教学重点、难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参与活动,学生能够做出双手投掷实心球动作,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爆发力、灵敏度和协调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通过分组、合作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善于合作、竞争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蹬地、转体快速挥臂。
2.教学难点
下肢和上肢协调配合。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课堂常规)
整合整队,点名报数,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导入热身)
1.游戏:听数抢占呼啦圈。
学生沿着边线进行慢跑,当听到老师的口令后,迅速跑到场地内抢占呼啦圈,老师报多少数字,呼啦圈内就站多少人,失败的同学转动呼啦圈5次。
2.实心球操。
(1)颈部绕环运动;(2)持球体转运动;(3)持球腹背运动;(4)跨下绕球运动。
(三)基本部分(学习、练习、巩固、展示)
1.导入:不同姿势投掷。
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同学体会坐姿、跪姿、站姿投掷,老师提出问题:哪一个姿势的投掷最远?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式练习
要求:体会动作,思考问题 组织形式:四组呈现
2.新授:与学生提问的方式,引出技术要点。
持球手型成“心形”,五指分开。身体成反弓姿势,蹬地、收腹、挥臂、全身协调用力将球投出。
3.练习。
(1)跪姿投掷。
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同学站在起点线后进行投掷,老师提出问题,腰部怎么发力才能投掷出去?学生探究找到答案,老师进行总结归纳
要求:蹬地收腹
组织形式:分组练习。
(2)坐姿投掷。
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同学站在起点线后进行投掷,老师提出问题,发力点在哪?学生探究找到答案,老师进行总结归纳
要求:听老师口令提示。
组织形式:分组练习。
(3)站姿投掷。
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同学站在起点线后进行投掷,老师提出问题,如何投掷才能投得更远?学生探究找到答案,老师进行总结归纳并请优秀小组进行展示
要求:上下肢协调发力
组织形式:分组呈现。
4.看谁投的远。
老师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人数相同,每组同学站在线后进行投掷,老师测量学生的.远度,看哪一小组投掷最远,不能踩线
要求:遵守规则
组织形式:四组一路纵队投掷
(四)结束部分(整理放松、小结)
1.放松操。
2.课的小结。
3.回收器材、师生再见。
六、场地设施
田径场、实心球、轻物。
七、教学效果
预计运动负荷
1.平均心率
130~140次/分钟。
2.练习密度
35%~40%。
- 为了您方便浏览更多的实心球技术单元教学计划网内容,请访问实心球技术单元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