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语录 > 范文 > 导航

红气球读后感

2024-03-15 红气球读后感

红气球读后感。

陈寿曾说过,一日无书,百事荒废,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的过程中,脑中的想法一直不停。您知道如何才能精准生动地写好一篇读后感吗?小编为您搜罗了“红气球读后感”的相关资讯供您参考。

红气球读后感 篇1

在法国交通拥挤的大街上,金发小男孩扒在停满自行车的地铁入口处的铁栏杆上,对一个飘在半空中的红气球,十分热衷手舞足蹈地说着话:

嗨 气球!

过这边来

快点啦

如果你过来...

我给你一百颗糖果

两百万根糖条

要是你过来,可以得到任何你想要的

气球 你听见我说的话了吗?

你跟我来吗?

最后一次

你来还是不来?

没回应

看来是不肯

你真是个大傻瓜!

那个大大的十分圆润又飘飘忽忽的红气球,越过城市建筑的楼顶,穿过城市的地

铁线与公交线,竟然真的一路尾随着那金发小男孩。

以上是侯孝贤电影《红气球的旅行》最开头的一个镜头。镜头里,讲述了法国五十年代的一个短片故事。那时候,小男孩的童年里,自由的玩乐极少。按规定,气球不能带进学校,不能带进公车,也带不进家门,只能一路尾随着小男孩儿。电影镜头里,小男孩儿牵着红气球一步一步晃晃悠悠上天桥的背影也十分动人。

这个电影故事里嵌套着的小故事,是通过来法国学电影的中国姑娘宋芳的视角拍摄的。宋是小男孩西蒙的保姆,喜欢法国的一个纪实短片《红气球》。通过手中的DV,以西蒙为主角,就尝试着拍出了电影开头那个五十年代时小男孩儿与红气球的故事。

现代的法国,西蒙有更多的娱乐与玩具可供挑选。西蒙一两岁时父母就离异了,妈妈在大学里教戏剧,也兼着编剧本与拍木偶戏,十分忙碌,请来宋芳照顾他。西蒙喜欢打弹子球的电玩,对此种在没学会走路时就会打着玩的游戏,西蒙玩起来特别专注与入迷。他还喜欢每天放学后买一种小蛋糕回家吃。西蒙的记忆里,除了一岁时爸爸打弹球戏时带着他顺便也教会他的记忆,还有小姐姐Luise每年暑假带他玩时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爸爸一个人住在蒙特利尔写小说,姐姐却和祖父住在布鲁塞尔。姐姐带着他打弹球,带着他在点歌机上输入号码听歌,那94号的男歌手在音乐盒子里唱着一曲“带我离开”,画外音里两个孩子阳光下玻璃窗下两张欢愉玩弹球戏的脸,十分动人。

妈妈苏珊娜排木偶戏时艺术才华横溢激情四射,在家里处理日常琐事与纠纷时却总是又忙又乱。但是妈妈总记得,西蒙喜欢每天放学后要去同一个糕点房带一个小圆面包回家吃。回家后面对西蒙也是一副怜爱甚切的样子:“你今天开心吗?”

影片里只有保姆宋芳一直以一种特别舒缓安静的节奏对西蒙说话。妈妈在家里找东西特别杂乱落不下脚时,宋安顿西蒙在桌边坐下吃东西。宋陪西蒙放学回家,特别安静地陪西蒙聊天,放学路上与他一起拍那个小男孩与红气球的短片。在那种安静的絮语中,是西蒙记忆的片断与他那张梦幻样光圈交织的孩童脸,和小姐姐一起幸福欢愉地玩乐模样。侯导在电影中刻意找寻的道具也别具意味。那台店面里的点歌柜,那种投射光影后用来做蒙版画的画板,还有弹球游戏。西蒙玩弹球时的脸总是隔着一层玻璃窗,光线穿透玻璃窗,西蒙孩子气专注灵动的模样总在不经意地与观众遭遇。它在片刻点滴的光线与片刻的光景处会让人记起童年的美好与纯粹。

不只童年没有国界,中国昆曲“切切--切--”的节奏伴随奇怪的法语音调,“张生煮海求妻”故事的木偶戏与朱莉叶比诺什木偶戏的结合,也让人产生艺术没有国界的感慨,木偶戏如此,电影也一样。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宋芳喜欢法国导演1956年拍摄的《红气球》,苏姗娜喜欢中国的木偶戏。苏姗娜与宋芳个性上两个完全背离相反,一个安静内敛,一个激情直率,她们都同样热爱艺术,热爱感伤与美丽物事,也都同样的美丽纯粹。

侯孝贤导演的电影一向以“闷片”知名,那是因为他的电影叙述一贯以一种很日常化的镜头,没什么情节与故事起伏。《红气球的旅行》也是这样。电影镜头总是以一种十分自然日常的方式表现出来,西蒙在家里、在放学路上,那种镜头看起来是非常自然与生活化的,你会感觉非常亲切与安静。你想起你每日必经的那些个行道树,你每日在家里忙碌时身边的物事。但是这些身边的东西,你拍出来时,它却不是电影。侯导的电影特色就是这样吧。它有一种特别温暖安静的色泽。它是艺术的讲述与叙事,它的故事运作与道具,经过了巧妙的筛选与组合。

喜欢电影中那抹特别明亮温暖的红色,它始终代表红气球柔软的色泽。它最初出现在苏姗娜排演木偶戏处的那扇道具似的洋红色木门,后来,你能在苏姗娜身穿的红色衣裙上看到,在房间里作装饰点缀置放的亮红漆女式拎包上见到。客厅房间里那两扇洋红色的窗帘,在阳光穿透后有一种特别亮丽柔媚的色泽,还有一盏洋红色面料灯罩的台灯,也是那种光圈与色泽。我以为这亮丽像红气球若有若无的飘浮一样,有一种特别的隐含意味。侯导说红气球若一个古老的灵魂。那温暖亮丽的色泽,恰如一个超越时空的老者,一直在关注与注视着每一个时代和我们每一个人,譬如我们的童年,那种逝去的记忆,譬如纯真与梦幻,艺术和美感,譬如现实与纯粹......。木偶戏“张生煮海求妻”的掌故,有一种非比寻常的固执与执著在里头。电影片尾曲,引用了蔡琴红遍大街小巷的《被遗忘的时光》的旋律,它的法文版题名叫“亲亲” (Tchin tchin),是一种向人生干杯的意境,仍有一种侯导惯有的细腻与美感。

是谁在敲打我窗

是谁在撩动琴弦

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红气球读后感 篇2

看「红气球的旅行」,续续地断成了3天,其间不明原因的,脑海中一直浮现出台湾艺人白冰冰女儿的绑架案。依稀记得是在哪篇报道中读过,自女儿由绑票到撕票后,白冰冰面对无能的警察和无良的狗仔,说过大致这样一句话:我们孤儿寡母,你们不能这样欺负我们! 而此刻,这句话叠着朱丽叶·比诺什那张憔悴的脸,声嘶力竭地在我的脑海中盘旋。

美人迟暮,Binoche真是老了。那个在布拉格小城端着相机的,怯怯如小鹿的Terasa到哪里去了?尘世不染的明眸奕奕。尽管,从来不缺美女的法国影坛后生辈出,旧一代尤物褪去,新一代甜姐到来,但Binoche却还在那里,像一枝亭亭的莲花,有一种无可替代的哀伤的文艺气息。

uzanne风风火火,像所有真正可爱的女人一样:不够精明。她是那种女人——会粗心迷糊到找不到房契合同,但对于祖父留下的8毫米胶卷,自己少女时收藏的明信片,却珍藏完好无损。不论是什么,我们的内心真正看重的,只能被简化为一样东西。对Simon是陪伴,对Song是经历,对Suzanne是一个永远在追逐的梦。

还得American Beauty吗。邻家男孩给Jenny展示的那卷录像,他的作品。是一面墙前一只飞扬不止的塑料袋,男孩说:那里有一种任意的,无序的,偶然的美。

这是一个想象之外的巴黎,在侯孝贤不动声色的镜头下,匆匆而清冷。灰蓝色的色调,衬出红气球的明艳,更衬出家的温暖。作为外乡人的导演,侯眼中的巴黎缩小到一个家的大小,一间逼仄的公寓里,一个孤独的男孩,一个忍气吞声的母亲,一个始终在观察的学电影的学生。

大部分镜头都是一景一镜,一气呵成,从艺术上还原了生活。调音师出现的那场戏功力最深,全景镜头的每个人,都是实在的、安静的存在。互不干扰,如此和谐。

那张明信片,是多年前,Suzanne做姑娘的时候,去英国做互惠生,住在为当地的家庭,为他们带孩子,每天去大英博物馆的收获。就像影片中此刻的Song Fang,带着Simon,在异乡追逐着她的梦。

我一直很好奇,没有了朱天文的侯孝贤,会变成什么样子。“它看起来像一幅快乐的画,但又有一点忧伤。就像一面在阴影中,一面照射着太阳。”

自由流浪的红气球,是苍天俯瞰人间的一双眼睛。

红气球读后感 篇3

《美丽的红气球》是一本深受孩子喜欢的绘本。这本书的主角是一只可爱的小狗,它非常喜欢红气球,每天都会看着窗外的红气球发呆,直到有一天,它决定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红气球之梦。

这本书通过小狗追寻红气球的旅程,告诉孩子们努力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的重要性。小狗在追寻中遇到了很多挑战和困难,但它从不气馁,始终坚信自己可以达到目标。他的毅力、勇气和决心让人敬佩,也更让人看到了追梦过程的意义和价值。

除此之外,书中对于红气球的描绘也非常细腻、逼真,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气球的美丽和神奇。这种想象力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想象空间,也能启迪他们的创造力。

此外,在小狗的经历中,作者还传达了对于友情和互助的描绘。小狗在遇到困难时,总能得到来自伙伴们的帮助和支持,这个形象我觉得可以很好的引导孩子懂得与人相处的道理,更好的帮助身边的朋友,妥善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本书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本充满教育意义的好书。无论是对于孩子们想象力的培养,还是引导孩子们追求自我梦想的意义让人倍感满意。同时,对于家长来说,也可以通过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互动,建立深厚的感情,为孩子们的成长铺好坚实的道路。我相信,在这样的引导下,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拥有远大梦想和坚定信念的人。

红气球读后感 篇4

这是一个有灵性的红气球,一个像被施了魔法的红气球,一个能听懂人话的红气球。

故事发生在19世纪,讲的是小男孩和红气球的感人故事。

法国战争结束后,整个城市一片荒凉。小男孩在路上遇见了一个红气球。他爬上细细的杆子伸手把红气球拉了过来,带回家里。可他的奶奶却不同意,将红气球扔出窗外。红气球并没有飞走,而是在窗口停留。奶奶走后,小男孩打开窗户,向他的朋友——红气球喊:“回来!”红气球主动飞到了他的面前。小男孩和红气球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最心爱的玩具——毛绒熊。我也经常牵着它,抱着它……跟它一起睡觉。

更让我感动的是小男孩的善良。为了不让“朋友”飞走,他不怕脏,把绳子叼在嘴里;为了不让“朋友”淋雨爆炸,他顾不上自己淋湿,特地问路人借伞。小男孩为红气球着想的画面,真让我感动。

红气球最后被坏孩子砸破了。这时,所有的气球都飞来了,带着男孩慢慢飞上天空……

这部影片太感人了!

红气球读后感 篇5

从前,有个红气球,它与众不同。它红得鲜艳,圆得像皮球,大的像太阳,它的尾巴还特别短。

它像一个守护神,保护着小男孩;像一个朋友,陪伴着小男孩;像一个跟班,成天跟着小男孩。它还是一个精灵。它呀,还是小男孩从电线杆上捡来的。

它,要和校长pK。为什么呢?校长把它心爱的主人给关进了小黑屋。校长看见了红气球,想伸手抓,可哪能抓住轻盈的红气球呢?红气球似乎说:抓不到我吧,我就是那么牛。校长走了,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红气球用出了第一大法:撞头功。它突然飞到校长后面,用头狠狠撞校长。校长怒火中烧,说:你不但让我颜面扫地,还上头了!看我不抓住你!校长还在走,红气球用出了第二大法:跟踪大法。它跟着校长,校长走到哪,它就跟到哪。校长遇见了自己的同事,和他聊了一会,红气球一直在校长旁边转。万般无奈下,校长只好把小男孩放了。红气球想:想跟我斗,没门!

红气球,如果我有你这个守护神朋友,我就幸福到极致了。

红气球读后感 篇6

穿红棉袄,穿红皮鞋,带红花,一定要买最大的那个红气球。

阳的小时侯。

片子开始没多久,就开始担心那个红气球什么时候会爆掉。

儿时每次得到一个红气球就开始同样的焦虑,最严重一次,由于在路上一直仰头盯着气球,牵错了大人的衣摆,走失了。(幸好没遇见人贩子)

那时一直觉得每个红气球都有个小小的灵魂,它们也会高兴或生气,会跑掉,会死掉。也跟它们说过好多话,唱歌给它们听,讲故事哄它们睡觉......

老版本配的音乐现在听来夸张了点,也许最适合随风陪气球漫游的音乐,还是似有还无的钢琴吧......

最近不经意的看了多部比诺什的片子,伊近来颇多产,且多是编织平凡人物的各色片段,淡淡的从容,如洗了三道的普洱茶,微微的尘香,醇畅温润。

红气球读后感 篇7

看之前甚至没注意导演是谁,只是冲着比诺什就看了,不过看了10分钟以后我就断定这一定是一部中国人导演的电影。中西差异,尤其是中法差异在片中表现的太明显了,逗得我动不动就想笑,片中的宋芳总是一袭黑装,平和沉稳,在狭小的空间内小心翼翼的闪转腾挪,而可爱的法兰西人民出出进进,吵吵闹闹,简直像是在她身边扑腾扑腾的一群鸽子。

别的寓意(如果有的话)我没有看出来,也不知道之前那部红气球是什么样子的。在这里,红气球就像是一个来自中国的观察者(红色,不管怎么说,也还是代表着中国的颜色)。以自己的视觉来观察着法国人的言行,以人为镜,以异国人为镜而已。正如电影没法代替旅行一样,旅行也一样无法代替电影。能够这样深入的观察一个法国家庭的机会是不多见的。老婆去巴黎的时候,便惊叹于那边一个已经彻底法国化了的中国女孩的随性。在顶层冰冷的阁楼里,小小的空间、杂乱充斥着各种物品。而那个女孩的样子就好象拥有着全世界。自由飘逸、浪漫不羁,我们其实并不容易理解这些精神如果民族化、全民化,生活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艾米莉》之类也没法回答我们,但是本片可以,而且回答的很好。

红气球读后感 篇8

小时候,你有特别喜爱的东西吗?可能是玩具小熊,可能是帅气的机器人吧。你每天去哪儿,就一起带上他们,把童年所有的秘密告诉它们。

可是有一天,它们突然不见了。你会拼命的找,从经常乱扔东西的地方找到床下、门缝里、书柜后、窗台上……还是找不到。最后它就消失了,带着你的秘密和期待。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就失去了一个漂亮的卡通铁质笔盒,我特别喜欢听它那“嗒、嗒”的声响。从此我也再没买过铁质笔盒了,桌子上摆放的是一款卡哇依布质笔袋。那“嗒嗒”的声响仿佛也离我而去,让我很是想念。还记得有一部30分钟的英国电影---《红气球》。它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偶然间得到了一只心爱的红气球,开心地牵着它回家。红气球像有灵性似的,忽高忽低,和男孩玩着躲猫猫的游戏。就在快要到家的时候,红气球飞走了,越飞越高…。

这个故事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气球和男孩之间的默契和情趣。直到让我读到了一本叫《寻找红气球》的书后,我感受到失去的东西还可以再找回来。在这个故事里,小老鼠阿布也拥有一个可爱的红气球。它圆园的,软软的,像石榴一样的红,它可是阿布的宝贝啊,有一天,阿布的宝贝也像我们的宝贝一样的消失了,不过它也是气球,是飞走了。小老鼠阿布也和我们一样着急。“别怕,我们一块去帮你找!”“你丢掉一个,我们帮你找回十个!”这是猫头鹰大叔安慰阿布的话。让阿布很感动。于是,他们就踏上了寻找之路。在牡丹花丛中,在野草莓地里,在苹果树上……都没有。阿布好伤心。可它突然发现现在站在它面前的猫头鹰大叔、鸽子兄弟、草莓地里的三只蜗牛、和苹果树上的四条青虫一直都陪伴着它,它们不正好10个吗?它虽然失去了1个气球,可它收获了10个朋友啊。于是阿布也不伤心了,开始了新的一天生活。其实故事里的红气球是有很多寓意的,你可以说它是你心爱之物,也可以理解成是你的理想…。。但不管它是什么,必定是你喜爱的,很想去实现的。如果哪一天它离开了你,你会伤心,但你一定要有勇气找它回来。对的,寻找是必须的,我也非常赞同这个选择,在你寻找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也许丢掉的是个物品,但最后我们会收获到更多。它里面会包含着可贵的友谊、浓浓的亲情等。

让我们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成长。所以,不要害怕失去,重要的是敢于去寻找!丢掉一个,我们就去找回十个吧!

红气球读后感 篇9

影片是从安娜教西蒙钢琴那段开始吸引我的,整个节奏、人物出入镜都非常自然。

侯导现在真的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因为影片好像什么都没讲,又好像讲了很多。

剧情略为单调,也没有多少和自己契合的东西,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总结,但却是让我非常喜欢,可能是人在生活中的真实的美感,就如同自然,没有美丑之分,存在即美。

当然这和看电影的心情有关,奥运刚结束好像有点失落,但刚好在凤凰卫视的《文化大讲坛》看了台湾美学家蒋勳关于生活美的讲座。然后再看这部影片,油然而生回归自我的感受。

宋芳 Fang Song的表演是亮点,因为她似乎没有任何存在感,但是却是影片真正的主调,就像法国菜中的主料,而朱丽叶·比诺什 Juliette Binoche就如同之上的汁料。入口第一感觉是汁的浓郁,而咀嚼后才体味到食材的绵密。

2008-08-28

红气球读后感 篇10

看了候孝贤了红气球之旅

一部很多人都会说闷的片子

一部属于导演走出台湾,去观察其他文化探索的影片

之所以去看,因为主演之一是朱丽叶.比诺什

这个魅力不会随着岁月衰退的女人

片子的开头就算小男孩对红气球几乎自问自答的对话

寂寞的孩子,独自去某个地方

似乎希望能在路途上寻找个旅伴

那个停在树丛中的红气球就也许会是个很好的倾听对象

一段对话未果,孩子独自上路

但是他也许没有想到的是

他意想的红气球,看似因此被赋予了人的性格

一路追随着他,关注着他

此后有他的地方,总会看的'那个飘忽的红气球

最有趣的一段是红气球早早得在小男孩会经过的车站等着

差点就要冲到轨道上

当人们匆匆得上车下车的时候

它也在寻找小男孩似的

当找到小男孩时

隔着还未关的车门

向两个孩子捉迷藏一样

忽左忽右的相互躲藏着

看得时候真的很好奇,候孝贤是怎么控制这个气球来着的

之后的内容虽然看了

但都没有什么大的感觉

很多评论都说了是两种文化的区别

宋芳就一直像个旁观者一样看着法国人的生活

那个机位似乎一直在那边,主方向从来没有改变过

偶尔有几个近景

就像存在于这个空间

但其他的一切都与你无关一样

可能理解这个还是需要文化的

本文网址://m.968OK.com/fanwen/209007.html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