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三毛读后感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模板9篇)。
读后感,就是要以感为基础,提炼出能概括原作精髓的、积极健康的心得体会,比如在阅读作者的作品时,我们就能从书中得到一些关于人生的答案。有关作品的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如果您对“亲爱的三毛读后感”感兴趣OK语录网的编辑给您推荐这篇文章。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篇1】
看过一本三毛的《亲爱的三毛》,我对三毛这个作家有了更多的了解。听说三毛是个很执着的人,她喜欢在石头上绘画,就一直画呀画呀,直到疲倦,亦或是画够了为止。
我多半是喜欢三毛的自由、散漫,其次是她的作品清新、自然。
在《亲爱的三毛》的扉页中,三毛说,在这个日渐快速的时代里,我张望街头,每每看见一张张冷漠麻木、没有表情的面容匆匆行过。我总是警惕自己,不要因为长时间生活在这般的大环境里,不知不觉也变成了那其中的一个。现在同样如此,我学着三毛,同样警告自己,要善良、要纯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人的一生,该如何奋斗呢?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迷茫;工作两年后,我更加迷茫,我甚至缺少了前进的动力,我不知自己改为什么而奋斗,但是,我始终指导要自我突破,自我调整,自我修正,万事都要靠自己,要相信自己,要成就自己。
爱是人生的主旋律。有时候,我们总喜欢把爱挂在嘴边,但是耐心、韧性、谅解、宽容、包涵都是爱的代名词。
三毛谈到学问:学问是一张网,必须一个结一个地连起来,不要有太大的破洞才能网到大雨。学问之道,是人格的建立、生命的领悟、凡事广涵的体认——而不是做一架“念书机器”。
三毛大爱读书。有些人将读书当做一种松弛紧张生活的消遣,这种人,便可能看些轻松而不费心的书本或杂志,看完熄灯安睡,这对健康有益,是极好的娱乐。也有一种人,将读书当做人生的特种兴趣,他们看书可能便有一步的品味与境界,是比较深入的。更有一种人,将读书视为人生最大的事业,既然是事业,便必然有计划与经营,一步一步来,慎重地挑,仔细阅读,甚而阅书之后,用文字记下心得或发表感想,是更有组织的看书法。
我喜欢看书,但是总是坚持不住。但是,这份喜爱之情是不会割舍的。我喜欢做读书笔记,通常是最简单的读书笔记阶段,并且我养成读一本书后,必写读书笔记。读书太少,走马观花,是我的软肋,也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毛是很爱自己爸爸妈妈的。她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中说,她是要回到台北的,为了父母宁愿把自己刚装修的房子卖掉。在《亲爱的三毛》中,很多人或抱怨家庭,或抱怨父母。但是三毛说,你说母亲不为你想一想,对不起,请问你为她又想过了多少?许多时候,做家长的人,因为本身担当许多人生的艰辛和责任,这种生活,并不全然完美,而又不得不承受下去,他们是伟大的!因为做父母的,从孩子一出生,便成了爱的囚犯,而且这种父母囚犯,是终生的,不能因病外保,也没有假释可言。是啊,父母就是这样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还要抱怨什么呢?
三毛又是快乐的人。她说,快乐可以传染。最深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品味出它的美与和谐。这份快乐,咋一看也许平淡无奇,事实上它深远而悠长。
在看到三毛写给少年的信时,我突然又有让孩子们来增加信心的环节。现在,我通常采用让学生看视频、打字的方式来安排学生刚进入微机室的时间,现在我又想增加一个激励环节:“我是一个好孩子,一个有用的人,我不担心明天的日子,可是今天的一日,我要尽可能做得完美。我要常常微笑,真心地笑,我也可能哭,可是不为挫折而哭,我只为了伤害他人之后的羞愧而哭。我要静听内心的声音,看看自己是一块什么样的材料,便用来做什么样的东西——而世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这样的字眼同样适合我。
我觉得自己有很多的想法跟来信中人们的想法一样。卑微、无聊、空虚这样的字眼常常侵袭我的头脑。三毛说,你觉得卑微是因为没有用自己的主观眼在观看自己,而用了社会一般功利主义的眼光。一个不欣赏自己的人,是难以快乐的。兴趣是可以寻求的,东试试西试试,只要心中认定喜欢的,便去培养它。下决心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把自己弄得活泼起来,不要任凭生命再做赔本的流逝和伤感。享受生命的方法很多很多,问题是你一定要有行动。没有能力去摘月亮的时候,我们便去摘果子把。不喜欢橘子可以去摘葡萄,不喜欢葡萄还可以去种菜呢。
眼光浅,心气浮躁,批评他人来头头是道,而很少苟责自己。行为和思想上的不能配合,往往造成一生中大好时光的浪掷,是十分可惜的事。这是人的通病,我想这也是三毛豁达的原因之一,她早就想清楚了,弄明白了,于是选择远离浮躁,亲近自然,享受真正的生活。
命运是不可改的,而自己可以改变心境。
我们常常抱怨生活,抱怨家庭,抱怨家庭,抱怨学校,抱怨学生,甚至是抱怨自己。但是天下事,没有绝对的正负,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才能空出地方来,再加一些什么进去。说的真好,大脑的容量有限,必须学会腾出一部分空间来。
我们是有潜能的,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包括思想。未来并不遥远,下一分钟,下一个小时,明天……都是未来。
最后三毛在这本书的最后,写了一些小品诗。内容是孩子、时光、人、自己、男男女女、朋友、快乐、钱这些小问题。最让人感动的是:
你快乐吗?
你快乐吗?你快乐吗?
试试看,每天吃一颗糖,
然后告诉自己——
今天的日子,果然又是甜的。
看完三毛的书,能让人变得豁达一些,神马都是浮云,嘻嘻。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篇2】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看完了三毛的《亲爱的三毛》,是由与读者互动书信整理成的书籍。三毛1943年出生,1991年去世。他死得很年轻,很嫉妒。
这本书的最后一篇文章恰巧写在1991年的新年,感到沉重和悲伤。喜欢三毛浪漫、梦幻、真性情的气质,她以自由不羁的灵魂浪迹天涯,用文字展现了大漠的狂野温柔和活力四射的婚姻生活,成就了当时风靡一时的“流浪文化”。最感动的是三毛描写的关于走出悲伤的片段。
在那段时间里,她觉的生活是停滞和麻木的,明白了行尸走肉的生命意义。当时身边无父无母无子无女,为了走出阴影,她开始去田地学会种菜,从翻土最基本的事开始,直到去看“农化”的参考书。从清早忙到黄昏,自家菜种完了,就去朋友家翻土收获。
三年后的一个黄昏,不知不觉在田里哼起歌来,当意识到自己在唱歌时,将锄头一丢开始痛哭,她说那种活过来的惊喜刻骨铭心、终身难忘。虽然文章没有提及,但外界猜测,何塞的早逝给了三毛致命的打击。所以她说没有经历过长夜的痛苦就不会了解人生;如果你没有经历过长夜的哭泣,你就不值得谈论悲伤。
还喜欢三毛提到的一句英文翻译过来的歌词“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无论对于情感还是money,我们都要有颗强大的内心,一种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一切,所谓得知我幸,失之我命。tips:
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体现。写作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要求学生积累知识,提高阅读效率。离不开平时对身边事物的观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更应该了解外面的世界,细心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勤快的练习,对作文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篇3】
这一篇讲述的是一位在生活和情感中遇到“挫折”而困惑的大学生,给三毛写信请求鼓励,三毛在这位大学生某些强迫的情况下也用真心写下了这么一篇回信。
信中的内容谈及了几个部分,都是应对着这位大学生存在的情况而回答。三毛为这位同学指出了几个不太正确的情况:一、借寄来照片要求寄回来换取三毛的回信,这是一个勉强他人的行为。二、目前的自己并不快乐,看似倔强却没有执着而有明确的目标。三、一些行为看似坚定不需要别人插手,潜意识里是徘徊不定却又强迫自己。四、“向上爬”难道就是去追逐一个所谓的“高点”和那份倔强?五、自己的不快乐,不自信会因为追求到了某个“高点”而改变吗(“高点”在文中是这位大学生选择出国留学,而在过程中自己学习语言很吃力,心里觉得很累)六、选择进“精神病院”和以死解脱的想法是在逃避。
而后每一点的部分三毛都谈了谈自己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候的方式以及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我读完这两篇来往的信,我没有像往常一样继续往下一章节读,而是突然领悟了些什么,因为我能够感同身受其中的一部分情况。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在这个达到目的地的过程中,如果处理的方式不当就会出现勉强别人的行为,这些行为看似并不是很大,但也会渐渐的积累。满足自己,是每个人做每件事最原始的冲动,包括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也是为了能让自己以后有更好的生活。而我,不论想要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确实很多时候我在勉强着别人,说着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只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有些事我已经有了答案,却偏偏要求别人来回答我想要的答案,这也算是一种勉强他人的行为。
现在的我也不快乐,也不自信。这些情绪和情况并不是一下形成的,它们是慢慢积累的。我到现在也不太清楚他们是如何形成的。曾经的我是一个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什么问题也难不倒我的人,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是一种“攻击性”:让人望而却步,会被人仰望和追求但却达不到的高度。现在的我,自我怀疑,做事拖泥带水,毫无计划可言。用一个词来形容现在的状态:“浑浑噩噩”的虚度我的青春。再者,用三毛的话便是,看似倔强,又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对象,对前途一片茫然,却貌似在为什么而努力着。
现在的我其实有设定目标,但是这对于我是一个“高点”,同样我在努力朝向它,又在责怪自己努力的不够,那是因为它给了我很大的压力,想要到达这个“高点”却又因为它有期限而让自己有压迫感,而又迟迟达不到。
当然,所有的情况于我不会想到用死来解脱,但是确实想过我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并且的确在某些时候会崩溃,幸运的是我有一帮够义气的朋友们陪着我度过了崩溃的边缘。
现在的我脑子里是在飞速地旋转着,回想着很多自己做过和即将要做的事情。我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了。我迫切的想要去摆脱现在的状态,孰不知,我现在的种种行为都是在把自己逼到更恶劣的情况里。这一切都源于我太要强,不服输。如果我不是选择了现在的专业,我想我今后一定是一位很可怕的职场女强人。
三毛回信时用了一句话: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可以有欲望,也应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抬起头,何必因为外在的一些情况为自己徒增压力,相信自己,也要更加的爱自己,世界上很多事情都值得我们去付出,去努力,即便会有很多的未知,甚至艰难险阻。调整自己,超越自己,便是最好的状态,这才是真正要追求的。而真正让自己变好的也只能是自己。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篇4】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
读完《亲爱的三毛》,感受颇深,很多心事都解开了。整本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以书信的形式写出来的,帮大家解决了很多心里的困惑,只有后面几篇是三毛作的一些散文吧。人的各种情绪从人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情绪带动了各色各样的生活。
其实人活在这世上的几十年,真的不容易啊,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不容易,所以看得开很重要!当你觉得生活对你很不公平的时候,看看亲爱的三毛,里面有很多人一同像你一样有很多烦恼,三毛正在为她们一一开解呢,看完心情会很舒畅,因为自已比很多人都好。真的,不需要自已难为自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失败了,潦倒了,那又怎么样,只要自已觉得是对的,符合道德的,那就是值得的。
我觉得大学并没有学到很多,时间基本上都是浪费掉的,还导致现在连书都不想碰了,所以现在觉得整个人很空很空,很不踏实,而且是越来越强烈,正所谓是饱受折磨啊。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我必须慢慢地培养自己冷静下来,好好读书。慢慢地,慢慢地我相信我会脚踏实地,期待着,期待着
我觉得一个人的思想很重要,好的思想产生好的状态,好的状态产生好的生活!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希望学弟学妹多珍惜在学校的时间,这时间是一去就是永远补不回来的,必须从这一刻开始醒悟!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篇5】
读《亲爱的三毛》有感
这是我第一次读她的书。
我的身边不乏她的粉丝,从她们的只言片语中,脑海里开始虚构她的身影,面孔像邻家大姐姐,身形清瘦,笑起来能看到眼里的大方与自信,是个清新脱俗的可人儿。是的,这是她,也是失去荷西后的她,只是那眼中的光似乎黯淡了些,而我读的这本书正是她在失去挚爱后仍愿在世间播洒爱的种子的真实见证……
我也只仅仅读了她的一半,我想要细细品味三毛姐姐在回信中所流露出她细腻的心思和体人贴心的情感,但就两三天的挤牙膏的时间怎能囫囵吞枣,我要认真的了解她!
慢慢咀嚼她文字里的亲切与自然,也能够体悟到她那种自然主义的自由与洒脱,在她与若尘(一名寄信者)探讨为何世间有诸多仍在受困受苦之人的信中,讲出我之前始终不太理解的一句谚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之后的文字却深深触动了我,她写到‘天地以无心为心,不刻意有仁,正是仁的至高处。’多么妙的理解体悟!真真是崇拜她自然、宽厚的胸襟气魄。
在这本书中记录了很多饱含自身苦恼、困惑甚至痛苦的故事,若要放在他处,看信的人或许会不耐烦地回上一两句不走心的安慰,这种安慰看似温柔看似疗伤,但其实治标不治本。
三毛姐姐犀利直接:请原谅我的无礼,但你就是如此自私!她会客观理性的帮你分析问题,也会加以抚慰,以一种恳切劝告的方式来诱导你、启发你。有些没被曝光的来信,三毛姐姐仔仔细细的阅读,甚至我在她回复的语句中感受到克制与悲哀,透过回信的零星,我猜测似乎在某些不知名的角落里,一些黑暗而无奈的不幸正悄然发生,普通人一般看到受苦难的人时心中总油生怜悯之情,更别提受伤的是年轻弱小一辈。愤怒、谩骂才是最真实的反应,就应该在回信中奋力斥责一方,拼命维护另一方。是吗?是这样的吗?
三毛姐姐自己也在回信中写到不敢立即提笔回信,盼望自我情绪不因太过激动而混乱,并在正文中分小标题,诚挚真切的帮他、助他,走出深渊,但独独没有愤怒、替他出气的话语,克制而冷静。这是她经过半年之久的多次失眠和深思之后,怀揣着小心翼翼的试探诱导之心,说出了残酷而饱含爱意的规劝,那种想要抚着你的头揉揉安慰,却只能拉着你的手深情望着你、告诉你尽管他们有罪!但你要包容、要大度,要对社会充满信心。她是最亲切的知心姐姐,更是悲天悯人的渡人者。
每每遇到揪心的社会问题,心情总是沉重的,那便换个话题罢!在书中来信有小学生的诚心访谈邀请,哈哈,还有想请三毛姐姐给他的小外甥取名,是真真有趣,而最有意思的是三毛姐姐认真大方的回复,字里行间展现的文学底蕴令人赞叹。竟然还有位高三学生在信中表达对三毛的爱慕,但三毛姐姐慢慢帮他认清爱慕与爱情的区别,委婉地规劝,回绝了他的请求,真不愧是为聪慧伶俐的女子,但或许,也是他心中再也装不下第二个心中最重要位置的人吧。
有些大胆稍加无礼的人竟问出找到另一个荷西没有,愿不愿意再找一个这种危险的话题,可结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遮遮掩掩或者欲言又止,她坦言:根本没有找,以目前情况,并不特别想有一个伴侣。可对于荷西的存在,他却做出了这样的回答:荷西的躯体的确是由这个世上消失了,可他的灵魂仍是存在的……
乍一听,话有些吓人,也有些跳脱,但我在这话中窥到了几分隐藏的伤痛,荷西的去世使他的写作阶段甚至人生阶段发生新变化,我常听说《梦里花落知多少》中,三毛将所有对荷西去世后的复杂情绪全部写了进去。我也大概猜测这本《亲爱的三毛》是经历不幸后平静淡然的缓和期,她仍是那个真实深切的大姐姐,但又有所不同,多了些什么,少了些什么,现在的我说不出。毕竟,我只认识了"她"三天。
一个总是带着请求劝慰语气的向其他人传递她的爱意、善意、淳朴自然观的大姐姐,一个总是在结尾处感谢对方带给自己感动或启发的人,想不透为何!为何最后的结局竟是自缢而亡,这个结果沉重的令人窒息,这个带给世界光和热的人大概也想自私一把吧…又或是……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这一句: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是有爱人的能力,而不是被爱。
三毛姐姐,我希望成为像你一样传播爱的人,我会更加深入去了解你,也会更积极地去践行这句话。
撰稿:刘奕君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篇6】
《亲爱的三毛》是由三毛与读者互动书信整理成的书籍,整本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以书信的形式写出来的,只有后面几篇是一些散文。三毛1943年出生,1991年去世,这本书的最后一篇文章刚好写于1991年新年时,那时的三毛才48岁,不得不让我觉得沉重、悲伤。她以自由不羁的灵魂浪迹天涯,以细腻的文笔讲述着狂野的大漠与平静不缺活力的婚姻生活,成为了当时风靡一时的“流浪文化”。
在《亲爱的三毛》的扉页中,三毛说,在这个日渐快速的时代里,我张望街头,每每看见一张张冷漠麻木、没有表情的面容匆匆行过。我总是警惕自己,不要因为长时间生活在这般的大环境里,不知不觉也变成了那其中的一个。现在同样如此,我学着三毛,同样警告自己,要善良、要纯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三毛大爱读书。有些人将读书当做一种松弛紧张生活的消遣,这种人,便可能看些轻松而不费心的书本或杂志,看完熄灯安睡,这对健康有益,是极好的娱乐。也有一种人,将读书当做人生的特种兴趣,他们看书可能便有一步的品味与境界,是比较深入的。更有一种人,将读书视为人生最大的事业,既然是事业,便必然有计划与经营,一步一步来,慎重地挑,仔细阅读,甚而阅书之后,用文字记下心得或发表感想,是更有组织的看书法。
我喜欢看书,但是总是坚持不住。但是,这份喜爱之情是不会割舍的。我喜欢做读书笔记,通常是最简单的读书笔记阶段,并且我养成读一本书后,必写读书笔记。读书太少,走马观花,是我的软肋,也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有许多让我挺有感触的地方,比如“一旦人一说话,每一个字音都是一朵鲜花从口中蹦出来,你摆哪一种花摊?”除了说话,还有行为,思想,看来我们的差异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表达绘画出了多姿多彩的生活。
我觉得自己有很多的想法跟来信中人们的想法一样。卑微、无聊、空虚这样的字眼常常侵袭我的头脑。三毛说,你觉得卑微是因为没有用自己的主观眼在观看自己,而用了社会一般功利主义的眼光。一个不欣赏自己的人,是难以快乐的。眼光浅,心气浮躁,批评他人来头头是道,而很少苟责自己。行为和思想上的不能配合,往往造成一生中大好时光的浪掷,是十分可惜的事。这是人的通病,我想这也是三毛豁达的原因之一,她早就想清楚了,弄明白了,于是选择远离浮躁,亲近自然,享受真正的生活。
命运是不可改的,而自己可以改变心境。
我们常常抱怨生活,抱怨家庭,抱怨家庭,抱怨学校,抱怨学生,甚至是抱怨自己。但是天下事,没有绝对的正负,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才能空出地方来,再加一些什么进去。说的真好,大脑的容量有限,必须学会腾出一部分空间来。
我们是有潜能的,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包括思想。未来并不遥远,下一分钟,下一个小时,明天……都是未来。
你快乐吗?
你快乐吗?你快乐吗?
试试看,每天吃一颗糖,
然后告诉自己——
今天的日子,果然又是甜的。(张娜)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篇7】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250字
读完《亲爱的三毛》,感受颇深,很多心事都解开了。整本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以书信的形式写出来的,帮大家解决了很多心里的困惑,只有后面几篇是三毛作的一些散文吧。人的各种情绪从人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情绪带动了各色各样的生活。其实人活在这世上的几十年,真的不容易啊,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不容易,所以看得开很重要。当你觉得生活对你很不公平的时候,看看亲爱的三毛,里面有很多人一同像你一样有很多烦恼,三毛正在为她们一一开解呢,看完心情会很舒畅,因为自已比很多人都好。真的,不需要自已难为自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失败了,潦倒了,那又怎么样,只要自已觉得是对的,符合道德的,那就是值得的。
我觉得大学并没有学到很多,时间基本上都是浪费掉的,还导致现在连书都不想碰了,所以现在觉得整个人很空很空,很不踏实,而且是越来越强烈,正所谓是饱受折磨啊。为了摆脱这个困境,我只有慢慢培养自已静下心来好好看书。慢慢的慢慢……我相信,我会踏实下来的,期待着,盼望着……
我觉得一个人的思想很重要,好思想生出好状态,好状态生出好生活。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希望学弟学妹多珍惜在学校的时间,这时间是一去就是永远补不回来的,必须从这一刻开始醒悟。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篇8】
看完了三毛的《亲爱的三毛》,是由与读者互动书信整理成的书籍。三毛1943年出生,1991年去世,真是英年早逝,天妒红颜。这本书的最后一篇文章刚好写于1991年新年时,觉得沉重、悲伤。喜欢三毛浪漫、梦幻、真性情的气质,她以自由不羁的灵魂浪迹天涯,用文字展现了大漠的狂野温柔和活力四射的婚姻生活,成就了当时风靡一时的“流浪文化”。
最感动的是三毛描写的关于走出悲伤的片段。那段时间她感觉生命是停顿而麻木的,明白了行尸走肉的生命的含义。当时身边无父无母无子无女,为了走出阴影,她开始去田地学会种菜,从翻土最基本的事开始,直到去看“农化”的参考书。从清早忙到黄昏,自家菜种完了,就去朋友家翻土收获。三年后的一个黄昏,不知不觉在田里哼起歌来,当意识到自己在唱歌时,将锄头一丢开始痛哭,她说那种活过来的惊喜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文中虽然没讲,猜测是荷西的早逝给了三毛致命的打击。所以她说没有经历过长夜的痛苦就不会了解人生;没有经历过长夜的痛哭就不配谈悲伤。
还喜欢三毛提到的一句英文翻译过来的歌词“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无论对于情感还是money,我们都要有颗强大的内心,一种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一切,所谓得知我幸,失之我命。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篇9】
“本名陈懋平,因为不会写“懋”字,就自己该名为陈平。十三岁就跷家去小琉球家玩,初中就逃学去坟墓堆读闲书。旅行和读书是她生命中的两颗星,最快乐与最痛苦都夹杂其中。她就是我们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永远的三毛。”
《亲爱的三毛》就是这样描述三毛。年轻时自由不羁,沙漠中与荷西结婚,流浪于世界每寸土地,离过家,坐过狱,也曾经说走就走。荷西离世后,让她差点要放弃生命,直到去了一趟中南旅游,才终于重新提笔写作。经历了大半人生的起起伏伏,三毛以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世态的理解为来信者解决烦恼,分享人生经验。这些与读者的书信来往被刊登在杂志《明道文艺》的专栏“亲爱的三毛”上,《亲爱的三毛》便是数期的专栏汇集而成。
年老的三毛少了些年轻时的鲁莽与敏感,多了些淡然与仁慈。她的语句没有多么美丽,却能直戳灵魂;没有铺陈修饰华美的形容词,却引人入胜;没有长篇大论的大道理,却句句走心。她视每一封信为一副处于水火之中的灵魂,等待她递上救命的手。
《亲爱的三毛》中收录的大多是读者遇到事业、家庭、爱情、友情等矛盾不解而求助于三毛姐姐的信件。其中,我记得有一篇来自陈慧凤的书信。她说自己正在准备出国考试,可英文成为她最大的约束。由于自小的好胜心强,加之感情的挫折,让她有一股“向上爬”的意愿,可总感到力不从心,压力倍增。她觉得自己还孤独,好寂寞,甚至萌生了以死解脱的念头。这样的描述一下子就把我带回了高三高考失败时的场景,躲在房间里不吃不喝,看不到未来,也想一死白了这世间的考试,我明白那种感受,如死神站在你床边折磨却不带走你。当我沉溺在过去的痛苦时,看到三毛是这样回复她的。“如果你有死的勇气,难度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吗?请你担负起你的责任来,不但是活着就算了,更要活得热烈而起劲,不要懦弱,更不要别人太多的指引。每一天,活得踏踏实实,将分内的工作,做得尽自己能力之内的完美,就无愧于天地。”看完之后我陷入了沉默,三毛并没有像知心姐姐一样地开导陈慧凤,反而以一种犀利的语气激励着她。我不知后来那位陈小姐怎么样了,我只是遗憾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看到这些话。如果当初看到这席有力量的话语,会不会很快振作起来,会不会马上准备复读,会不会在“高四”一年更有效率,无畏考试,更不会抗拒考试,成为自信的自己。
三毛乐于教每一位不自信的人儿成为可爱的自己。“不快乐的女孩写信控诉自己的平凡,三毛却对她说如果我是你,我会在下班之余买一束鲜花装饰房间,周末去补习班学习才艺,想发牢骚时就写写书,这样子的我绝不平凡,你觉得呢?
“也许,透过书信呼应的方式,加上声音,我们人和人之间,所竖立起来的高墙,能够成为透明的。”三毛崇尚文笔的力量,她愿在这步入夕阳残生的阶段里,将自己再度化为一座小桥,跨越在浅浅的溪流上。愿所有亲爱的我们,接住她的真诚和拥抱。
猜你喜欢
更多-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通用9篇 你是不是也在找一些优秀的作品读后感范文呢?我曾经读过一本书,书名叫作品,里面的情节非常吸引人,让我欲罢不能。写读后感的时候,我就像是再次品味原文,感受其中的乐趣。如果你对《三毛流浪记读后感》有兴趣,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
-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模板十一篇)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三毛流浪记》读后感”,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篇文章。阅读能够激发人的思绪,让我们的想象力跨越时空。当我读完作者写的作品时,里面的情节真的非常精彩。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作品。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值得一读,请别忘了收藏并与朋友们分享!...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 12-24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阅读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不能有间断,它的重要性在于我们的坚持。当我们读完一本名著后,一定会对人生或者事物产生很多感慨。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充分回味作品中的剧情,同时也记录下我们的新感悟和新思考。如果您对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这本书有兴趣,我可以给您一些建议,请将本页添加到您的书签夹,以便随时访问!...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01-11
- 最新《三毛流浪记》读后感系列9篇 书籍会使人产生探索世界的欲望,读完作品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写读后感是否不宜过多地重复作品的内容呢?以下是OK语录网为您搜集整理的“《三毛流浪记》读后感”相关资讯敬请关注。...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 06-02
最新更新
更多-
季度工作总结报告 下面是OK语录网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季度工作总结报告”,写文章成了我们日常工作中必备技能之一,可以提前收集好一些能用上的范文。范文展示了如何使用写作框架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如何利用范文的框架写出文章呢?...
- 红色经典读后感09-19
- 施工员年终工作总结09-19
- 贷款公司工作总结09-19
- 卫计工作总结09-19
- 急诊科医师工作总结09-19
- 保险公司年度工作总结09-19
- 09-19
- 再回首作文09-19
- 保卫科半年工作总结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