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语录 > 范文 > 导航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阅读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不能有间断,它的重要性在于我们的坚持。当我们读完一本名著后,一定会对人生或者事物产生很多感慨。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充分回味作品中的剧情,同时也记录下我们的新感悟和新思考。如果您对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这本书有兴趣,我可以给您一些建议,请将本页添加到您的书签夹,以便随时访问!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1】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彷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

“你为什么不试试看进入我的现代、我的网络、我的世界呢?你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好好思考‘打扮’这件事,买点贵的、好的衣服来穿?你为什么不偶尔去个你从来不会去的酒吧,去听听你从来没听过的音乐?难道你已经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东西?还是说,你已经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经定型得不能动弹?”──安德烈

这部由独立的子女面前手足无措。所以,无论外在的表现如何,内在的实质都是爱。

文中的龙应台理智、开明,安德烈年轻、奔放,有自己的主见和生活。母亲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睿智引导和感化儿子;儿子用自己的潮流、活力来感染母亲,开阔她的视野。两代人的不同的人生经历相互碰撞,于是母亲认识了这个18岁的年轻人,儿子也走进了大自己30岁的妈妈的世界。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相互激励。这是一种和谐的母子关系,也是母子双方作出的努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2】

本书的写作背景是: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的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她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我可爱的安德烈哪里去了?”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她一定要认识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该书所包含到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大到严肃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到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里面涉及到政治内容和文化内容也让人收获颇多。但我更感动于的是这对母子之间为拉近彼此关系、消除隔阂而做出的探索和努力,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理解和包容。应该说,父母对女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可是这种爱所带来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的。所以说,爱,并学会如何去爱,这大概就是每一位父母需要学习的课程吧。

西方有句谚语:地狱之路有时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为什么良好的意图有时会带来令人失望的结果呢?可能有人会归之于“社会”、“政策”、“时代”甚至“孩子本人”等因素上,可我觉得,最主要是你没有找到爱的方法。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父母又该如何去爱,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首先,我们要承认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安德烈对母亲说:“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我相当欣赏这句话。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附属于任何人。可现实是怎样的呢?书中的一个例子很有意思:龙应台的小儿子菲力普说:“妈妈,你的华人朋友要问我什么问题时,我就站在那里,可是他们的眼睛是看着你的,并向你提问。”比如:他几岁?他会说中文吗?他读几年级?龙应台大受震撼,从此以后,即使站在朋友身边的孩子只有酱油瓶子那么高,她也会弯下腰去和他说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孩子代言的程度可能远不止如此,孩子的爱好、学习甚至工作、情感我们是不是也帮他做出了决定,并自认为是为孩子好?当孩子反抗时我们是不是大发雷霆呵斥他的不听话不懂事?孩子也许需要引导,但决不是粗暴的干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3】

作为父母家长,作者对成年孩子的感情态度和足够的理解尊重值得每一位家长学习。非常赞同的地方是学校教育应该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应该培养人格的养成。就人格的养成来说,两兄弟都有自己清晰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和手段,有洞察世事和努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为自己和别人的权益发出强烈呐喊的行动,这都归功于母亲一向主张的民主和给够的自由。唯一我觉得不太完美的地方,就是母亲本身的政治偏见。为了民主而呼吁民主,没有充分了解大陆的背景。她忽略了民主要建立在理性的高素质和自律的法治精神之上,否则有可能就是灾难。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个自立自强的独立国家,不然,在别人操纵下的看似民主,怎么看都是闹剧。作者总是以西方的价值观来比对中国的文化,明显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不自信。没有咖啡馆就没有文化了?咖啡对中国就是个舶来品,为什么中国的作品没有在咖啡馆里产生就没文化了?

菲利普反而是比另外两位更客观,观察也更仔细。中西文化差异大,龙代表的却是西化的东方价值观,不足以代表东方文化。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4】

亲爱的安德烈,

你好!我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与你分享我的读书心得体会。读书对我来说一直都是一种乐趣和享受,它让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充实了我的生活。

在我的读书旅程中,我读过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傲慢与偏见》。这是一本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长篇小说,它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幽默的对话而著名,深深地吸引着我。

《傲慢与偏见》的主要讲述了一个家庭中的五个女儿,她们的母亲竭尽全力希望她们找到富有地位的丈夫。在这个故事中,我最佩服的是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她聪明机智,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不会被社会的偏见所左右。她真实地展现了一个真正的女性形象,坚持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读这本书,我深刻地领悟到了社会偏见的危害以及个体对其的战胜。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身上的一系列优点,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应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坚守自己的原则。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偏见和刻板印象。读《傲慢与偏见》让我懂得,抵制社会的偏见,坚守自己的信念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傲慢与偏见》,我也阅读了很多其他的经典著作,给我的读书经历增添了更多的色彩。《1984》、《福尔摩斯探案集》、《老人与海》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发现每本书都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它们都是知识的宝库,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世界。

读书还能够拓宽我的视野。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书籍,我了解到了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观点。这些书籍让我思考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且学会尊重和接纳其他人的观点。读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培养一种宽容、开放的思维方式。

此外,读书也帮助我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我学会了使用更准确、丰富的词汇,并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对我的学业和人际交往都有很大帮助。

总结来说,读书对我来说是一种无以替代的享受和宝贵的财富。它不仅让我领略到了不同的文化,也让我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我会一直保持对读书的热爱,持续地探索和学习。

愿我们共同享受读书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

祝一切安好!

再见,

[你的名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5】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母亲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同龄人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关心与爱护的回信,也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伤心么?后来我才明白,安德烈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中国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所以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觉得应该不多吧。毕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说“NO”的吧。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6】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母亲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同龄人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关心与爱回信,也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

再次翻开龙应台的书,没想到竟是我读大二的时候。还依稀记得小时候读过她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等几篇小短文,当时只觉得她的文章与自己平时读得名著大不一样,文章很有股霸气。一直就理所当然的以为作者是位先生,一位思想深刻的先生。没想到这次读了她的《亲爱的安德烈》,才发现她不仅是位女士,而且还是位和普天下母亲一样,对自己的孩子,饱含深情的妈妈。

《亲》是由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三十多封书信组成,中间穿插了些读者的来信。龙应台因为与儿子几年未见,再相见时,两人已从亲密变得陌生。为了拉近两人的距离,龙妈妈提议两人通信,于是这本书便诞生了。

当时买这本书,我是被封面上介绍的,这本书让许多“亲子”由熟悉的陌生人变得能互相理解而触动。当时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我周围人与他们父母之间的关系。我们明明都深爱对方,却无法表达,无处述说。结果都这样僵持着渡过,然后挥手,带着对彼此的误解,走进自己的人生。我想这是无数人都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过的事。我不想让这样的遗憾继续,我也想通过这本书读懂我的父母,读懂我们的关系。

没想到,我已打开这本书,得到的却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在信里的交谈,那么陈恳。他们是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平等的地位交谈,他们的通信中,也许有过争执,也许有过分歧,但他们始终愿意试着去理解彼此。我和书里的读者一样,真的很羡慕他们这种关系。我自己也曾给父亲写过几封信,可惜他太忙,没时间回信,所以,我们对彼此的理解,也没能加深。而现在看见别人做成功了曾经自己没做成功的事。我出了些许的嫉妒,便是由衷的感动。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7】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虽说只是由作家龙应台和德国儿子安德烈的来往信件组编著成,却仍然不失为一部经典的作品。其中龙应台女士和儿子关于现实生活中种种问题的探讨交流的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采用信件交流;质朴温婉的文字让我流连忘返,如痴如醉;更多的还是在龙应台女士和安德烈之间的对话中,我获得了珍贵难得的启迪与指导,收益匪浅。

十八岁你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18岁的mm,住在台湾一个不知名的小渔村。她不知道路是什么,下水道是什么,也没进过音乐厅或美术馆。然而,18岁的安德烈组建了自己的小型足球队,对流行音乐非常了解。时代的发展是飞快的,社会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歇,一样的年龄,不一样的时代也许是解释mm和安德烈青年时期生活差异巨大的最佳原因吧。

相反,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代沟越来越深,矛盾也越来越大。根本原因是什么?我想,也许就是这巨大的时代差异所造成的吧。不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两代不同的人。观念的差异导致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不断。

在这篇文章中,18岁的安德烈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处世方式。他不再是那个让妈妈随意亲吻、拥抱和开玩笑的小安了。母子之间也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想到了自己,常常和朋友们一起抱怨,父母一点儿也不能理解自己,总是喜欢唠叨,总是窥探我们的隐私,从不懂得尊重孩子,那我们又何尝理解过父母,何尝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呢?上一辈的父母经历过太多,物质的匮乏,政治的动荡,文化教育的落后,也许因为这样,在我们眼中,他们有点固执,有点愚昧,有点保守,但这并不是他们的错啊,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局限性和优越性,生长在不同时代的人们自然拥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评判标准,新时代的我们又怎么可以以此反感自己的父母呢?

想想真是惭愧,平日里我只知道一味的埋怨、怄气,却从来没想过该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更好的与父母沟通。在书中,母子俩用书信表达了各自不同的思想、爱和关怀,这在困惑中给了我极大的启迪。最不起眼的方法往往却能承载着最大的爱。

成为了大学生的我们是否应该勇敢的面对成长中的一切,勇敢的迈出和父母相互理解的第一步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这本书中,如果龙应台代表东方文化,安德烈就必须代表西方文化。我认为,最能体现两种文化差异的是思维的差异:集体思维和个体思维。

集体思维是典型的东方思维方式。为了达到群体意见的一致性,一些人

弃了自己原有的想法。在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下,有利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集群体力量,但也扼杀了少数人的创造,可能造成社会思想的沉闷、单一枯燥。东方极其强调集体,强调顾大局,必要时可以为了集体更好的发展而牺牲个人的利益,比如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日本,无数被西方称为“工蜂”的工人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疯狂地为了祖国经济的发展而不停的工作,成为日本经济崛起不可或缺的因素。

再次,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是一种不正常的集体主义,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同时也打击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低下。安德烈在书中提倡自由,坚持自己的思想,乐于与朋友坐下来聊天,人人都讲自己的思想,芝麻大的事情可以争论很久,这不是典型人格思维的体现吗?西方注重个人,强调个人的发展,很少说为了组织牺牲了个人。

但西方人自私自利似乎也成为习惯。因此,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各有利弊。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他们。“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脑海里忽然闪现出陈寅恪老先生的这句话。现代中国,现代大学,还是多一些个性思维更好吧。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名作涉及了道德伦理、文化差异、普世价值等诸多方面,我任意摘了两点随意谈谈,可能有点散漫,还望老师不要介意。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8】

看完龙应台博士的书,我觉得自己的知识很匮乏。在知识方面有许多空白需要填补。我记得小时候,我很羡慕我同学的妹妹会拼写魔方。但因为当时家里条件不好,我买不起这个玩具,我也从来没想过要这个立方体。

还有从小喜欢看书,用我老妈的话说,尤其喜欢看闲书。其实我看书并不挑,杂志、传记、**,特别喜欢武侠**。记得当时新学期开学时,发的一本课外读物,我基本上一天就看完了。

每次看完都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当时特别希望自己能多看点书,但当时家里确实没有能力买书。童年的这两个遗憾,一直伴随着我。

回过头想想童年的这两个遗憾的坑,我现在都把他填得满满的。魔方,我已经学习了3级,现在我正在学习。至于书,现在是想什么时候买就什么时候买,只要我喜欢。

这两个童年的遗憾,我没有让他继续。

作为一名家长,我更想让孩子的童年不再有遗憾。但对一个孩子来说,童年的快乐是有可能的。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知道绑架了多少的家长,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

有的时候确实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龙博士用这“家书”这种特殊的方式与孩子沟通,通过这些家书,真真切切的展现出母亲对孩子未来成长的担忧,怕孩子吃不好、怕孩子交到不该交的朋友、怕孩子养成不好的***等。而孩子对于母亲的担忧,则觉得有些小提大作。读完这本书,我思考了如何与大宝相处。大多数时候,我处于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地位,指挥着孩子们应该做什么。

后来,我制作了一张课程表,孩子回到家后的需要作的事情都列在一张表中,做完后孩子根据自已的表现给予一个中肯的评价。我不想我的孩子们现在达到任何高度。首先,我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学会做自己的事情。学校老师要求做字卡或者教具之类,我只是从旁协助,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孩子自己完成的。

经过一周的使用,我不再是一个强大的指挥官,而是一个助手的角色。我想再过一段时间,助理的角色就会逐渐消失。其次,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孩子的组织意识,自觉完成一天的工作。

其实我给自己也做了张课程表,把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上需要完成的事情都列在上面,这样我才能和孩子一起学***。最后,我希望达到的目标是让孩子们独立,不再依赖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的自组织书包做起。

至此,龙博士的人生三书,已全部读完。我也学会了很多与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方法。做为一个普通人,我真正想要的是家庭和睦。轻松的生活就是真实的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9】

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主要通过36封电子家书,为我们展现了两代人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找到的相关的读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一)

龙先生的《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安安才几岁,一个刚开始做母亲的妈妈充满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儿子的成长,岁月悠悠,可爱的安安已长成亲爱的安德烈,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的书信交流,龙应台对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给我深刻的启示。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独到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书中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此书中作者讨论的话题包罗万象,例如对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价值的追结、对全球化的看法及讨论,也有读者的回应引申出人省思的议论。

不仅动人,而且可以清洁人们的心灵!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多少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身为教师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触动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

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

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

“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

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异。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刷牙》,内容是作者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和爸爸……,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

”而龙应台回答:“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

我要你用功读书,不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能拥有有选择的权利……”“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

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读完这一段,龙应台对要求儿子读书的精辟诠释,带出另一种想法,“用功读书”其实是让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选择权。

做你喜欢做的事,而不是为了谋生,那会在你心中产生成就感,成就感会给我们带来幸福。

为了传递这一信息,我也特意让女儿也读一读这本书,特别是对于龙应台关于“读书”的精辟见解,我们母子之间还进行了一次讨论:想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努力学好本领。

为了将来快乐,我们今天必须努力学习。

看来“用功读书”并不是我们中国孩子的“专利”,我们崇羡的西方人要用功读书。

不是每一个母亲都能象龙应台那样成功和明智地与孩子交流。

如果你仔细阅读这本书,你会发现,严肃的母亲经常试图与孩子建立一种相互信任。

在《亲爱的安德烈》中,龙应台不再有《孩子你慢慢来》中满溢的幸福和满足,更多的是在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措辞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习带去帮助和指导……所以,在我看来,龙应台的成功,就在她用一颗充满母爱的赤诚之心,坦诚地面对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走进孩子的生活、心灵和世界,为孩子的成长减少一分迷茫。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所包含到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大到严肃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到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在三十多封书信中,说实话,里面涉及到政治内容和文化内容让我收获颇多。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10】

今天读了《亲爱的安德烈》。

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欢的人。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还是异国的两代人之间,而且是好长时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异国的两代人之间,其实是很自然的。

我的安安哪里去了?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小鸟长大了,总会要单飞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么温顺。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小鸡仔长大了,它金灿灿、毛茸茸的样子哪里去了?我鬓发苍苍了,二十岁的青春容颜哪里去了?

答曰,随时间去了。

父母终归就是父母。是那个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忧他寒,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 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孩子终归是孩子。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他真切的愿望是,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要让父母因为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没法强求自己一定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因为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因为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赖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父母只是那个巢,而不可能是它飞行的旅伴。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之为我”。

所以不要试图清晰孩子的每一个念头,不要追问他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否则就会陷入一种爱得深太想问,但知道问了会换来抗拒和逃离的伤感境地。

有时候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经历了凤凰涅槃得来的真经,一定得让孩子如视珍宝的珍藏玩味,否则他就要费时间走弯路受折磨,还可能荒废一生甚至遭受到致命的打击,这怎能不让父母揪心忧虑?

不知道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总在身边指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哪怕你自己也明白所说的一切道理其实都是废话,生活需要每一个人独立地慢慢经历,反复周折,才能体验。哪怕你的愿望只是告诉他最后不要倒下去,要站起来,那都是奢侈的。有没有你总是诸葛亮的感觉?他有没有先读爱情小说再谈恋爱的感觉?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始终被动且后知后觉?

有时候父母也会把爱和占有混为一谈。安德烈是变了,但妈妈没有说于他自己而言,他是变得更浮躁更烦恼了更堕落了?还是更踏实了更成熟更快乐了?妈妈关心的只是她不能再享有拥抱亲吻那个可爱的小男孩的感受了!爱就希望占有,占有就是一种限制,爱希望回报,回报就是一种索取。爱,有时候也会变成侵犯,既然是侵犯了,就不可能真正视对方独立平等不可强求不可冒犯。是不是老觉得我是对他好,就可以理直气壮?是不是还觉得,我是爱他的,就可以肆无忌惮?而对于被爱的人,其实常常不愿把爱自己的人定义为侵略者或者入侵者,于是便宁肯整天整天和朋友泡在一起,不得不面对父母的时候,就带上耳机。还记得《黑天鹅》里那份母爱吗?

龙应台的《目送》,写的还是太伤感了。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11】

“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18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著名作家龙应台以书信的方式打破与儿子之间的时代隔阂,也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个生动范例。我读了此书,颇有收获。

《亲爱的安德烈》是作者与儿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信集,作者龙应台因工作原因被迫离开欧洲,年仅14岁的儿子与母亲分隔多年。在见面时,安德烈已经是18岁青年大学生,母子之间不仅有30岁的年龄代沟,还有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就像文中所说“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四年的分离让作者已经失去了曾经那个小男孩,但她坚持用三年的时间用书信与儿子敞开心扉。眼前的青年也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睛宁静深沉,互相陌生又熟悉的两人,用书信,就像朋友一样,交流友情,亲情,政治,理想。作者把自己的18岁告诉安德烈,安德烈把自己的21岁告诉母亲。他们不同的价值观,时而争辩,时而和解。

安德烈认为香港人一直在为工作而工作,为生活而生活,缺乏一种生活情趣,赶时间,争分夺秒似乎是他们的代名词。德国人通常会抽出时间,即便再忙,闲暇的下午茶时光,咖啡与欢笑必不可少。人的一生终有尽头,为什么要把自己陷入一个机器循环。母亲面对儿子这样的困惑,以香港独特的文化,多个方面回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再一次碰撞。

从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了安德烈的自由,他对生活的乐趣。回想自己小学,初中,高中生活,或许都是在补习班与学校之前徘徊。安德烈追求自由,但并不想某些青年人一样整日沉迷在无所事事中,这或许又是对我们一个启示,学习为重,兴趣为辅。但我想说的是,我们确实不能像西方孩子一样,但人生苦短,活的洒脱奔放而不留遗憾,才不枉世间走一趟。

但我从这本书感受最多的是一个母亲对自己成年孩子认识的渴望,安德烈追求自由,作者反对他抽烟。但在隔阂中,显然这对母子的交流是成功的,他们认识了彼此。将思绪放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与家人的交谈是不是逐渐变少甚至没有。或许我们没有发现,但“你烦不烦”,“不要管我”的句型不断出现,我们反而与身边的朋友更加愿意了解,逐渐从父母的世界离去,但没有一丝改变的想法吗,爱是相互的,父母是我们的依靠,我们也是父母的依靠。

这本书传达的不仅仅是母子之间的交流,更是教会我们用爱感化一切,隔阂是可以越过,有时约束也是一种关心,我们该做的是,牵着父母的手,说“我可以!”

本文网址://m.968OK.com/fanwen/173132.html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