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课件
溶解度课件(模板五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溶解度》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溶解度课件 篇1
教学目的:
1、知道常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由探究实验知道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以及碱的相似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准备:
1、(实验8-8)、活动与探究
2、补充实验
3、提前一天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新鲜的鸡爪。教学过程
老师:同学们,你们好!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碱吗?学生:有熟石灰,有草木灰,有氢氧化钠……
板书:
二、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NaOH)
演示:{实验8-8},引导学生观察,然后互相交流。
板书:1、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同时放热,
易潮解(密封保存)。
展示: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鸡爪和一只新鲜的鸡爪。老师:由此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学生回答:有很强的腐蚀性。
老师:通过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使用时要小心,戴上手套。
老师:因为它有强的腐蚀性,皮肤触上就象火烧一样,所以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提问:如果不小心,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
学生:用水冲洗。
设问:氢氧化钠有以上的性质,但它有那些用途?
课件展示:氢氧化钠的用途(略)
提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常见的碱?
学生:熟石灰。
板书:(2)氢氧化钙{Ca(OH)2}
演示:{实验8-8}学生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归纳出氢氧化钙的一些性质与用途。
板书:
1、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2、特性:有腐蚀性。
3、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制备:CaO+H2O=Ca(OH)2(放出大量热)生石灰熟石灰
4、用途:
提问:
常见的碱还有哪些?这些碱都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板书:(3)碱的化学性质
学生实验:活动与探究(1)、(2)、(3)
老师巡堂指导,引导学生回忆、归纳、类推,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归纳和小结。
老师:都做好了吗?(教师一一地检查各小组)谁来说说碱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一学生: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另一学生:碱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另一学生:碱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演示:
补充实验(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并引导学生观察现象,然后教师小结。
老师总结:
指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俗称、和碱具有的相似的化学性质,强调使用碱液时要十分小心。
课件展示练习:
1、有两瓶溶液,一瓶是石灰水,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如何用化学方法将它们鉴别?
2、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易潮解;B、氢氧化钙溶液有腐蚀性;
C、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D、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
3、下列物质长时间敞口放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且会变质的是()。
4、下列物质中,溶于水时不会放出大量热量的是()。
A、生石灰;B、氢氧化钠固体;C、氢氧化钙。
案例分析
1、本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常见的碱的角度创设教学情景,引入新课,诱人深入,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兴趣。
2、展示新鲜的鸡爪与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鸡爪令学生惊讶,亲眼目睹氢氧化钠的腐蚀性之强烈,自然引入使用它该注意什么了。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衔接紧密,一环扣一环,非常自然。
3、本课题的教学思路清晰,授课语言流利、简练,教态自然,板书工整,充满自信与熟练。对学生的回答能恰当地肯定、评价。
4、从总体上看,本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教师演示实验都很成功。采用多媒体,有效突破了本节教学的重难点。我认为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教学效果比较好,基本上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整体教学过程及学生的练习反馈来看,这是一节较成功的新授课。师生的互动及小组生生互动进行的很好。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课堂气氛热烈,在教师面前学生没有顾虑、没有拘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5、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
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6、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我的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
7、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归纳,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结束后,令学生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以达到学生自我激励发展的目的。
溶解度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是人类天然的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1. 知道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学会用辨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过程:
我国的万里海疆,不仅美丽,而且富饶!它蕴藏着种类繁多、储量巨大的资源,被人们誉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煤海”、“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一、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都有哪些物质?
我们知道海水的滋味是又苦又甜的,谁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海水中溶解着大量的盐。
酸碱盐的组成特点
仔细观察书中的图表,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2、从海水中提取镁盐制取镁
读书P2-3的有关内容
海水和卤水有什么区别?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提取,而是先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盐酸得到氯化镁?
富集的方法是化学上常用的。海水晒盐得到卤水,这个阶段已经经过了第一次富集。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的作用兼有净化和富集的作用。
书P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属于什么类型?
默写制取镁的化学方程式。
二、海底矿物
书P3-5
当你了解了海底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矿物之后,你有何感想?
大海的宽容是有限的。要用辨证的思维来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三、海水淡化
教师演示书P6的实验
1.如何证明得到的冷凝水已被淡化?
2.对蒸馏装置的观察发现:试管是被竖直加热的,连接试管和烧杯的导管很长,请思考并解释其中的道理。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还能对装置做哪些改进?(述职报告之家 Ys575.COM)
溶解度课件 篇3
3、2溶液中教参注明是3课时,我们基本上是这样来分配这几块内容的:1、物质的溶解性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2、物质的溶解度;3、物质从溶液中析出及溶液的组成和溶质质量分数。而第二课时物质的溶解度也是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并且课堂教学的容量比较大,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上的流程都很清晰,我的教学方法也不是最灵活。所以借此机会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来突破自己的瓶颈问题。
首先我谈谈自己对教材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有三个主要内容:溶解度的含义,溶解度与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的关系,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即溶解度曲线的知识。后面还有一部分关于利用溶解度计算的内容我们是放在下一课时讲的。这三部分的主体都是溶解度,是学生对溶解认识的一个跨越,是从能溶不能溶到能溶多少的一个由性到量的跨越,我们授课时由浅及深,从溶解度的引入到剖析理解溶解度的含义,而溶解度与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的关系,其实是对溶解度引入的意义的一个巩固,让同学们更清楚“度”的重要性。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是我沿用以前的说法,教材中只是提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2句话。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还通过一个曲线显示气体溶解度受压强影响的情况。以教材的思路看,它提供了简洁的内容和流程,是想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得出一些规律。然而我们知道有些重要的概念性的知识不是我们说一遍或是学生写一遍就能理解的。为了加深学生对溶解度的理解我们还要加入一些内容来辅助教学主体内容。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溶解度含义。
(2)知道并能使用溶解度曲线。
(3)掌握固体、气体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在区分物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于水的过程中,体验比较的方法。
(2)在总结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过程中,运用图表的方法。
(3)培养自学、阅读、查找有关数据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绝对和相对的辨证关系。
其实,这一课时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都是重点,对学生来说都是难点,而对考试来说没有什么太难的,基本上就是关于溶解度曲线的运用的题目。然而就教学的延续性来说,这一课时在培养学生的一些能力上有比较大的帮助。如过程与方法的目标(2)在总结物质溶解度的变化的过程中运用图表的方法,其实岂止是溶解度的变化,以后的质量及质量分数的变化、pH的变化等等都可以用图表的方法,所以我们更重在一些分析过程而非结果的运用。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感悟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这一条只能说是拉上来的,我觉得理科的教学也就是国外的科学的教学中有太多的点都能够让学生深刻的感悟到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其实我个人觉得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而内因是不能或不易改变的,能够改变是外因这一点也是渗透在这一目标中的,但是我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所以没有写出来。
三、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1、新课导入
复习提问什么是物质的溶解性,如何比较几种物质的溶解性。同学们利用上节课内容回答,并举例说明。然后请同学找出方法的不足之处,加以完善,由此引出溶解度这样一个概念来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举一反三的过程,完成旧知到新知的过渡。
2、新课讲解
不同物质在相同条件下溶解性不同,同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溶解能力也不同。介绍溶解度是衡量溶解能力的尺子。即把大家讨论的各个因素溶入溶解度的概念中。然后剖析各个要点,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溶液(是一个点,代表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溶解度实质是一定条件下溶质的质量(此处与溶解度本身的含义有一定出入,但是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溶解度)、单位、符号。告诉学生溶解度就是某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是水)里最多能溶解的克数。然后用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如20℃,食盐的溶解度是36g/100g水的含义。提问反之,20℃时,硝酸钾在100g水里溶解了31、6g就达到饱和状态意味着告诉我们20℃硝酸钾的溶解度。巩固练习,将课本77页表格中各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说出来,有些同学会漏说温度或是水的质量,或是遗漏单位,同学间加以纠正以巩固溶解度的各个因素。反复练习以加深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增加练习简单的计算物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如20℃时某物质在50g水中溶解了20g就不能再溶解了,它的溶解度是多少。通过不断的递进的小练习将难点溶解。
提问:我们之前经常提到的某物质可溶于水等,如果两种物质都是可溶于水的,它们的
溶解度是否是一样的呢?通过阅读课本77页最后一段,回答老师的问题。然后请同学们把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用数轴表示,以加深理解。并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它们各属于什么情况。向学生介绍溶解的绝对性和不溶解的相对性。通过让学生感悟辩证关系的同时纠正我们日常的一些不够规范的说法。
一定温度下,一种物质有一个溶解度的值,那么某种物质在各个温度下的溶解度该如何测得呢?学生讨论发言。化学上也常用一些坐标图表的方法把实验测得的数据显示出来,介绍溶解度曲线,由学生完成78页思考与练习。比较氢氧化钙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比较时指出不同物质比较溶解度应在同温下。通过观察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得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结合79页图观察一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完成思考与讨论,并得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规律。再请学生通过看79页图完成一些小练习来体会溶解度曲线的用途:如在溶解度曲线上找到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找到硝酸钾溶解度为110g/100g水时的温度、说出两条曲线交点的含义或是从曲线图上能够读到的信息等。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图表坐标的方法来处理数据,并运用运用图表获取有用信息。
介绍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除了温度还有压强。如何影响用大家熟悉的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雪碧汽水为例讲解。对于气体而言,饱和溶液的判断是有些抽象的,例如河水中氧气的溶解情况,有时我会运用夏天雷雨前鱼儿会跳出水面的例子。这个例子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化学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当然应该还是有个别学生不容易理解,那需要我们额外的讲解。
3、归纳小结
让学生自己说出本节课学到的溶解度的知识的一些要点。
4、巩固练习
通过一些小的题目加强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溶解度课件 篇4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九年级下册第七章溶液第2节《物质溶解的量》的第二课时,包括固体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不可缺少的身边的化学物质,溶液是同学们经常接触的一类成分比较复杂的化学物质,也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类分散体系。在上册化学就经常遇到澄清石灰水、稀硫酸、稀盐酸等。学生虽然熟悉溶液和溶解现象,但缺乏深入的了解,也没有从化学角度去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物质溶解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下一章酸、碱、盐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2、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是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很好素材,用讨论交流的方法去认识溶解度,享受互助的乐趣,来达到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精神。
3、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固体溶解度的涵义、溶解度曲线、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建立、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及应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二、说教法
授课采用设疑、分组讨论、启发、讲授、归纳、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在“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感性认识,把教与学统一起来。同时在教学中不断地设疑,提问,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以讨论交流的方法来理解溶解度,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此外,其他各种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学法指导
在“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习,要让学生明白:
1、在理解溶解度时,只有在一定的温度下、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才能确定溶解度。
2、某些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
3、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关系
4、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四、教学设计
依照教材的安排和特点,根据以“溶解度的涵义→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为知识线索,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复习引入
复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冲一些溶液,例如糖水、盐水、葡萄糖等,那大家有没有想过,到底是糖溶得多点?还是盐溶得多点?如何进行比较?这样设置问题让学生感觉惊愕、意想不到,就会积极的思考由此产生了学习动机。
2、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根据各自经验和知识不同,得出比较条件。
3、练习巩固
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4、分析比较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再通过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得出,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由此引出不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5、读图分析
通过溶解度曲线图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再对溶解度曲线进行分
析了解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关系
6、迁移与应用
通过设计一些练习使学生真正会利用溶解度曲线
7、自学
列出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学,再利用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加以巩固所学知识,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内容,交流收获,体验成功,学生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总结自己的收获。
8、布置作业
让学生通过作业,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中,也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本节课的知识能得到延续、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新课内容真正被学生所接受。
溶解度课件 篇5
知识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
科学素养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钻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引出氢气实验器村,学生电源1只,霍夫曼水电解器1只,玻璃水槽1个,长导线2根,小试管两支,酒精灯1个,火柴1盒,木条1根。
教学过程:复习讨论:
研究性学习,调查本县的空气,水源等污染情况,同学们调查情况如何,互相展示成果,污染现状如何,污染原因有哪些,应如何消除或减少污染。
参考要点:
①污染形势较为严峻。
②污染原因a工业“三废”
b农业生产上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的污染。
c生活上的污染
③消除或减少污染的建议
a严控工业“三废”
b严控农业上的污染
c严控生活上的污染
设问导入: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讲述: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约3/4为水覆盖,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称之为“水球”。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楚有关水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板书课题:水的组成
讲述:下面大家一起来观察玻璃水槽中的水你能得出哪些有关水的物理性质?
学生讨论:小组汇报
要点:1、无色无味液体
2、在/0/KPa时,凝固点是O℃沸点是100℃
3、40℃时密度最大,为1g/cm3
4、水结成冰时,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学生实验:研究水的组成(实验31)
经过实验,学生得到下列结论
给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1:2学生如若测得数字误差较大,应要求他们重做,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实验:(实验32)验证正负极气体的属性,判断是何种气体。
要点:正极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氢气,负极气体能燃烧,是氢气
电解水的表达式:水通电,氧气+氢气属于分解反应,学生结合上述实验结论讨论水的组成。
要点:∵VH2:VO2=2:1ρH2:ρO2=0.899g/L:429g/L
∴mH2:mo2=查相对原子质量,可知H1,O16∴在水中,氢原子数:氧原子数=:=2:1即在每个水分子牛,氢原子数,氧原子数2:1
所以水分子为HzO
引导学生观察书P49图34,让学生讨论图的科学含义:
要点:形象地说明了水的组成,进一步验证了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的组成H2O
布置作业:书P49习题1,2
猜你喜欢
更多-
雪松的作文模板五篇 栏目小编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为大家准备了今天的“雪松的作文”,希望这些参考内容可以为你的工作学习提供不少的帮助。作文是记录人生轨迹的历程以文字传递最真挚的情感铭记,写作启迪了我们对周围事物的探究和发现。提高写作水平的秘诀就是多观察,多阅读,多练习写作。...
- 门诊实习周记(模板五篇) 每个人的周记本都蕴含着生活所赐予的珍贵礼物,而周记则是我们更加真实地了解自我概念的工具。那么,什么样的周记才是出色的呢?有一篇网络文章向我们介绍了“门诊实习周记”,现在我愿意与大家分享这篇作品,希望能够传递一缕美好的力量!... 门诊实习周记 12-21
- 写愚公的作文模板五篇 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接触过写作文吧,作文写得多,对生活的感悟会越深刻。但要写好作文是需要时间去磨砺的了,你写作文时有没有什么想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写愚公的作文模板五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尊敬的愚公爷爷:您好!您最近的身体是否硬朗,还在试图搬走太行、王屋二山吗?关于您搬走太行、王屋... 愚公的作文 03-09
- 日常廉洁谈话模板(精华五篇) 日常廉洁谈话模板 篇1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这种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的勇气和态度,正是党员干部所需要的不怕丑、不护短、不怕痛的精神。自去年调入住建局执法办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在学习、理论水平、政策观念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日常作文 09-13
最新更新
更多-
毕业季经典语录(精华7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语录了吧,语录是用平实、生动对话的体裁写成的作品。那什么样的语录才是走心的语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毕业经典语录摘抄(精选84句),欢迎大家分享。1、青春岁月铭刻着你的影子,欢乐时光记忆着你的笑容。2、大四一年人生百味,亡羊补牢担心学位。纵观四载...
- 溶解度课件精品02-23
- 遵纪守法演讲稿三分钟(汇编11篇)02-23
- 会计年度考核个人述职02-23
- 祝愿小哥哥的唯美句子(实用61句)02-23
- 溶解度教案九篇02-23
- 风雨交加的夜晚短句(集合72句)02-23
- 思念去世亲人的短句(模板30句)02-23
- 表达我爱你的短句子(通用63句)02-23
- 最新青春期讲座的心得体会(范例7篇)02-23
- 自律配音励志文案(实用17句)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