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语录 > 好词好句 > 导航

中秋节祝福

中秋节多少号(汇集3篇)。

中秋节多少号 篇1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

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有此名。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二说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还有一种说法,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中秋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如当天与周六、周日重合,则在下周一补休一天。

中秋节多少号 篇2

大家都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但我们台州人却把过中秋定在了八月十六这一天。在介绍台州人过中秋节的各种习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台州人过中秋要比别的地方晚一天。

八月十六过中秋的四个传说

关于台州八月十六过中秋的来历,传说有很多。

一说临海秦鸣雷,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54年)高中状元。他对父母极为孝顺,每逢节日,总是精心备办佳肴美食。可是母亲信佛,初一、十五戒荤吃素,中秋正值十五,秦状元不忍让母亲空度佳节,特将中秋推迟一天;二说元末方国珍起事,在台州称帝。方母周氏笃信佛教,初一、十五须茹素,方国珍为了让母亲能和家人一起享受节日的口福,就改了中秋的日期;三说当年抗倭形势吃紧,戚继光率军于中秋之夜扫荡倭寇,大获全胜。次日夜,军民同庆抗倭胜利,并补过中秋佳节,后来为了纪念这一事件,相沿成俗;四说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元朝官兵搜查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没想到由于路途遥远,信使走到台州,来不及当夜行动,只好等到八月十六。当朱元璋将八月十五起义日定为中秋节,台州的中秋节索性也按起义日定为八月十六。

民俗专家认为与民间崇佛有关

不过,研究台州民俗的专家戴相尚告诉记者,无论是哪一种传说,都不能作为台州中秋节日期为八月十六的依据。原因很简单,民俗具有“集体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任何一种民俗的形成,都不是一年两年或十年二十年就能形成并普及的.。所有与节日有关的故事和传说,都是在节日形成以后附上的。

那么,八月十六中秋节是怎样形成的呢?戴相尚认为,台州的八月十六过中秋与民间崇佛有关系。通过史料的研究,在台州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初一、十五不过节,因为民众信佛,根据留下的佛教教义,老百姓在那天需要上香、吃素、擦洗供桌等。戴相尚将台州所有节日对比研究后发现,老百姓在各个节日中,不觉间避开初一、十五,如我们的元宵节、中元节(七月半)等也都不在十五那天过。

记者也查到一些资料,如《温岭县志》里说“民间以十六月亮较十五为圆;另一说初一、十五为鬼日,故以十六为节日”;清光绪《黄岩县志》还说是因为三、六、九是逢集的日子,便于购备物品,才把中秋改为八月十六;《临海县志卷之七》里引用《台州府志参》说“中秋台俗独重十六,玩月斟酒,亲朋互相馈饴”。

台州特色的中秋习俗

中秋佳节,最重要的民俗就是赏月和吃月饼了,这个习俗每个地方都差不多,在台州,还有一些和中秋有关的地方特色习俗。

在古台州府城,又称月饼为“糖霜饼”,清人陈延烈有《八月十六吃糖霜饼》一诗、“秋风满径井梧空,此日烹茶兴不穷。饼样团圆同皓月,吃余虫语杂墙东。”

在临海农村长大的市民彭先生告诉记者,小时候很难吃到月饼,好多孩子就在月光下一排坐好,不说话,等着大人分月饼,每人半个或者一个,边吃边看月亮。

而在温岭,到中秋那天,太平、新河等老市镇的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一些富裕人家在装点一新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和子女团圆,共同赏月叙谈。

台州部分地方的风俗是男不拜月,所以点香拜月悄悄许愿均为女性的事;儿童少年,则在月下猜月亮之谜、踏月影嬉戏,或听大人们讲述“奔月”、“游月宫”等迷人的故事。

台州过中秋,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回丈母娘家(俗称送老丈人)。中秋节前后,一般选在中秋前,出嫁的女儿携同丈夫和子女,临海的女婿带着月饼、猪蹄等回到娘家;温岭的女婿携月饼、家鸭拜访岳父母家,温岭有“带带小囡,八月十六好吃鸭”的民谣,娘家按例要做一餐好饭菜招待女儿女婿。因此,中秋节也可视为“台州女儿节”。

除此之外,食鸭煨芋头也是台州特殊的中秋习俗。温岭俗语、“八月十六一肚哽,新鸭老鸭芋头梗。”将鸭与芋头煨嫩香美可口,是此节日食物,家家必有。临海的部分地区也有这个习惯,而且吃的时间必须放在中秋节那天中午。

另外,临海旧时有在八月十六吃“糕糯”的习俗。糕糯,用热水调糯米粉成松软的状态,再将它放在蒸笼里,一层粉一层红糖,再加一层粉一层红糖,直加到蒸笼格满,再用菜刀划成数十块,然后蒸吃。蒸熟后的糕糯,松软香甜,是临海的风味小吃。

现如今,台州的一些中秋传统习俗,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但是中秋的文化内涵始终如一,依然代表着我们台州人崇尚团圆、和谐、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中秋节多少号 篇3

1、烙月饼

天津人以往每家每户都有月饼模子,家庭主妇自制月饼叫做“家常烙”,制作方法和蒸饼儿一样,但用饼铛烙制,这个习俗如今在静海县部分村落依然存在。好胜的家族往往订制讲究果馅用来自制“家常烙”月饼,在节前一两日送给近邻和至亲好友,以显示主妇的才干和家族的情谊。

2、穿兔鞋

天津中秋服饰民俗,主要体现在童装上,旧时天津娃娃要穿兔鞋,戴兔帽。所谓兔鞋就是将童鞋的鞋帮缝制成兔子形状,绣上红色的兔子眼睛,缝缀两只长长的兔子耳朵。在夜晚赏月时,妈妈还要给婴幼儿戴上竖起两只长耳朵的兔帽,寓意驱邪祈福、健康长寿。

3、供兔爷

兔儿爷是京津地区百姓对传说中伴随月宫嫦蛾的玉兔儿之尊称,因相信兔儿爷能给人间带来祥和和安宁,故此,中秋佳节,除了赏月吃月饼外,还要买只兔儿爷供在屋里,增加节日气氛。旧时中秋,百姓还有买糖“兔儿爷”的习俗。其实供“兔儿爷”的习俗最早源于北京,那时的“兔儿爷”大部分都是泥塑;流传至天津后,“兔儿爷”逐渐演变为糖制的。

4、吃螃蟹

八月中秋,螃蟹应节上市,在中秋节这天,天津人全家要在一起吃螃蟹。吃螃蟹在天津卫讲究“七尖八团”,在旧历七月,尖脐蟹满腔脂肪;到八月中秋,团脐蟹满黄顶盖肥,个大肉细,蟹味鲜美。天津有“螃蟹酒最可口”之俗谚,民间顺口溜流传至今、“一碟子酸沙藕,一碟子拌海带。一碟子小酥鱼,一碟子拌菠菜。一碟子炸蚂蚱,一碟子咸螃蟹。”

5、拜月

以前老天津旧民俗中秋之夜要举办祭拜月神仪式,旧俗“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故此都是由妇女祭拜,孩子们可以参加。月圆之时在院中对着月亮摆上供桌,中央供太阴星君神祃,前面放上香炉,摆上鲜货、月饼等供品,由主妇点上香,率领家里的女人、孩子跪拜月神,祈求全家平安,然后将神祃烧掉。

6、爬月

观蟹爬、祈财运的习俗直到民国初期在天津民间还保留着。八月十五河蟹肥,中秋这天晚间,讲究生活情趣者,特别是商人,他们捉来鲜活的螃蟹,在蟹身上系上用油浸过的纸捻,点燃纸捻,来看螃蟹爬行的方向。若向门里,俗信接下来的日子会发大财;若朝外,则俗称“爬月”了,并非不吉利。(读书笔记吧 dsBJ1.CoM)

7、猜灯谜

在花好月圆之夜猜灯谜也是天津中秋特色之一。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

本文网址:http://m.968OK.com/haocihaoju/318443.html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