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语录 > 名人名言 > 导航

孔子的名言名句

孔子对师德师风的经典名言摘录(54条)。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对于后辈来说,一定不能忘记他们的精神和思想。大家应该或多或少都听过孔子的名言,阅读名言对我们大有益处,可以从中学习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孔子的名言哪些值得我们细品并背诵呢?OK语录网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孔子对师德师风的经典名言”,欢迎阅读,希望OK语录网小编的分享可以为您带来帮助。

孔子对师德师风的经典名言(篇一)

1.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 《论语》 

4.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论语》 

6. 孔子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7.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 《论语》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11.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2.兴于,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大言不惭。—— 《论语·宪问》 

15.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16.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7.道不同,不相为谋。 

18.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孔子 《论语》

孔子对师德师风的经典名言(篇二)

19.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0.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孔子2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孔子

21.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60、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 《论语》

22.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论语》

23."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孔子 《论语》"

24.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 

25.有德者,必有言。

26.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7.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8."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论语》" 

2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 

30.刚毅、木讷,近仁。

31.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2.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下》

33.“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孔子 《论语》 

34. 孔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35.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 《论语》 

3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丘 《论语》

孔子对师德师风的经典名言(篇三)

37.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38.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 孔 子 《论 语》 

39.不学礼,无以立。 

40.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 

41.夫子莞尔而笑。——《论语·阳贷》 

4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 欲不逾 矩。 ——孔子 《论语》 

4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丘

44.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45.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46.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7.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4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 

49.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50.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51.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

52.学而不思则惘。——孔子 

53.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54.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 《论语》

M.968OK.com小编推荐

关于孔子的名言54条


OK语录网相关专题:“孔子名言”。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孔子语录。”大家在日中应该经常能见到名人格言的存在吧,名人格言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那么,好的名人格言都有哪些呢?OK语录网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关于孔子的名言, 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关于孔子的名言(1--18条)

1、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孔子《论语》

2、在颜回死后,孔子表达了自己最沉痛的哀思。《论语》记载道:“颜渊(即颜回)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孔子说,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还为谁悲伤呢?在安葬颜回时,孔子又以一个知音的角色出现了。颜回的父亲和孔子的弟子都想以较富贵的礼节安葬颜回。但孔子不同意,因为按照礼节,他和颜回都恪守的礼节,这是不可以的。最终孔子的弟子依然以厚礼埋葬了颜回。孔子心知这违背了礼节,于是说,颜回把我看成父亲,我却不得把颜回看成儿子,这不是我的本意啊。当年孔子的儿子孔鲤死时,也是薄葬的。说明孔子并不以不厚葬为无礼。而弟子的行为恰好违背了他的意思。假如颜回还活着,一定会反对这种行为。

3、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答: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5、首先,颜回是个聪明而勤奋的.学生。聪明人一般都会受到老师喜欢,自古皆然。孔子曾经赞扬子贡,说他是“告诸往而知来者”的聪明人。但孔子问子贡他和颜回谁更强十,子贡自称不如,说颜回是闻一以知十,而自己不过闻一以知二。孔子听了也说,我赞成你说比不上他。侧面反映了颜回的聪明。颜回的聪明不仅是天资问题,而且因为他非常勤奋。在颜回英年早逝之后,孔子谈论他时,还惋惜的说,可惜他死太早了,我只看到他不断的进步,没有见过他停滞不前。在和季康子等人谈论时,孔子也屡屡说起颜回的好学。

6、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子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7、、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8、【释义】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9、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0、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子曰: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1、君子不以利害义,则耻辱安从生哉!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怠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孔子

1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3、科学发展有三大关键。第一,用智慧解放思想。第二,与时俱进,增强实力。

14、意:同臆,猜想、猜疑。(2、必:必定。

15、智慧乐水,仁爱乐山;明智的举动,仁慈的安静;音乐给智者,长寿给贤者。

16、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7、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18、什么也不做总比什么都不做好。轮流发言交学费实际上是一种犯罪。

关于孔子的名言(19--36条)

19、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20、在恪守学问之道上,《论语》记载了这么几件事。首先,颜回谈论自己的志向时,明确表示,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这种谦虚的态度,使他远离了聪明带来的危险。孔子在和鲁哀公谈论学生中谁好时,赞扬颜回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犯同样的错误(不迁怒,不贰过)。那时颜回已经死了。孔子还把颜回和其他弟子比较,说他的思想能够长期不离开仁德,而其他弟子只能短时间想到仁德。颜回曾经问孔子什么是仁德,引出了孔子那段经典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点头道:“弟子即使不才,也要照先生的话切实去做。”

21、诗,可以上升,可以看到,可以群体,可以抱怨。

22、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23、孔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孔子《论语》

24、、德不孤,必有邻,名言警句《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25、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26、美德之道,礼貌之道,羞耻之道,尊严之道。

27、但是这些都不是孔子喜欢颜回的最重要原因。实际上,孔子真正喜欢颜回,是因为他从颜回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样,颜回也是比照老师而行事的。

28、不仅为一时之需,更要靠武力。

29、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孔子语录

3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1、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32、【翻译】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也不学习,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了。”

33、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34、不迁怒,不贰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答: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36、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论语》

关于孔子的名言(37--54条)

3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

38、大海深不可测,精卫却敢填海。山在地上起伏,愚公却能移山;天空变幻莫测,但女娲可以修补它。

39、“仁义礼智”被孟子当作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宣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端也,犹其有体也。”人有体,是人之为人的外在表征,人之有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据。无此心,不仅不是君子,甚至是不是人都值得讨论。所以孟子进一步强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汉代之后,“仁义礼智”以外,又加上了“信”。《说文》解释,“信,诚也。”指待人处事诚实不欺,言行一致。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可取得他人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40、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4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42、三连,必有我严老师。选择好的,然后跟随它;选择坏的,然后改变它。

43、彻底铲除邪教,国家才能和平安宁。

44、唯三绝,挂梁刺,凿壁偷光,袋萤火虫映雪,卧于草丛味瘿,木护枕。

45、很咦,我也谢绝!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再梦见周公了。

46、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47、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仁且知,夫恶有不足矣哉!

48、履行公民义务,举报邪教犯罪,执行奖励政策。

49、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50、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51、敏而勤学,不耻下问。

52、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53、对孔子而言,他的思想与行动是一致的。而在弟子中,大概只有颜回才能做到。比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固穷的做法,只有颜回能够与他相比。在政治理想上,孔子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只有我和你能这样了。这简直是孔子看到了跟随自己一身的影子!所以他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学习多年却不以做官为意,这种人太少了)时,简直就是在说自己和颜回!颜回大概也知道自己和老师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知音关系。孔子出游列国时被囚禁在匡地,颜回落后了,后来赶到时,孔子不无欣慰与忧虑的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既安慰孔子又尊敬道,老师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54、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孔子的经典名言(示例)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巧言令色,鲜矣仁。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不学礼,无以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曰:有教无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见义不为,无勇也。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良禽择木而栖。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大德必得其寿。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未知生,焉知死。

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民无信不立。

温、良、恭、俭,让。

知耻近乎勇。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言必行,行必果。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不迁怒,不贰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道不同,不相为谋。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父母,唯其疾之忧。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不学诗,无以言。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的哲理经典名句摘录(60条)


古今中外历史上出现过无数伟大的先辈,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让我们一起欣赏学习孔子的名言吧,名言就像一座座人生的灯塔,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孔子的名言有哪句是您必读的呢?以下是OK语录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孔子的哲理经典名句”,欢迎阅读,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

孔子的哲理经典名句【篇一】

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

2.有德者,必有言。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丘 《论语·卫灵公》 

4.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孔丘 

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孔子 《论语》 

6.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丘 《论语》

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

8.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 

9.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 

10.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丘 《论语》 

14.朽木不可雕也。

15.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 《论语》

16.“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 《论语》 

17.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18.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论语》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孔子的哲理经典名句【篇二】

21.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 《论语》 

22.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23.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 

24. 孔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5.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26.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2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28.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30.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孔子 《论语》21、 “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孔子 《论语》 

31.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 《论语》

3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 《论语》 

33.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 

34.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 《 论语 》

35.则匆惮改。

36.有教无类

37.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3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39.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4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孔子的哲理经典名句【篇三】

4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43.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44.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5.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 

46.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 《论语》 

47.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孔子 《论语》 

48.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 

49.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

5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 《论语》 

51.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论语》

52. 孔子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处:论语

54.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55.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56.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孔子 

5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 孔 子 《论 语》 

58.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59.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60.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论语》 

孔子的名言摘录200句


“今天是教师节,让我们重温孔子10句话,尊师道,敬师德,念师恩。”名人名言可以使我们更善于表达自己,名人格言可以助我们决定人生的价值方向。有哪些让你念念不忘的名人格言呢?经过精心整理小编为您提供完整的《孔子的名言》资讯,为了便于阅读和回顾请您收藏此页上的句子!

孔子的名言【篇1】

1、后来颜回想办法讨到了一些米,就拿回来煮饭。快要熟的时候,恐怕是饭香吸引了孔子,反正正好孔子路过,远远看见颜回从锅子里抓了一点饭出来自己吃掉了。

2、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颜渊长叹一声说:抬头望越高,钻越实,放眼望去,蓦然回首。主人善诱我,使我能以文学充实我,以礼仪约我;无法停下来,我用尽我的能力,如果我有什么要超越,尽管我努力去追随它,终点已经到了。

5、《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有文章称九成的医生认为有一成的医生是笨蛋。89.我的父亲随身带着一张孩子的照片,这个孩子是和他随身带的钱包一起到他手里的。

6、所以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不是孔子说的,是子夏说的。要注意“有”字到“由”字的变化。

7、这十六句话我们不能够全念,他论述的形式都是开头说“儒有什么,儒有什么”,这句话说完了最后说“其什么什么有如此者”,比如说“其自立有如此者”。

8、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

9、孔子的一位学生颜回(他是孔子最信任的一个学生),有一次在煮粥时,发现有脏东西掉进锅里去。他连忙用锅勺把脏了的米饭捞出来准备扔掉,忽然生了怜悯之心,于是就把脏饭吃了。恰巧这一幕被孔子看到,还以为颜回在偷食,就把颜回训了一顿,经过颜回解释,孔子顿时恍然大悟,孔子非常感概的说:"我亲眼所见的事情尚不属实,更何况是道听途说的"。

10、鲁哀公问孔子:“你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的评价是:“颜回好学,他有怨愤不移向别人,有过失不再重犯,可惜他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没听到有好学的人了。”

11、“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出自《论语》,但不是孔子说的。

12、孔子愀然(3)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4),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13、第二条是讲“容貌敬慎”。刚才我们讲圣人之容,人民就要学其容。就是你的容貌举止,怎么样走路,怎么样说话,敬慎是表示一种状态的,就是很慎重,不是很放肆。“敬”是表示一种状态,不是要特定的尊敬谁,和“慎”的意思是相通的。

14、因此,孔子是不折不扣的圣人。

15、孔子谈论的好像没有,不过听说孔子自己长的有点丑,孔子相貌丑陋,称为七丑,包括眼露白、鼻露孔、嘴露齿等。

16、最后的一组讲了很多的立身处世和做官的行为,比如说第十一,叫“举贤援能”。

17、思想家:孔子开创了儒家思想体系,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仁道精神),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18、和谐共生的大自然,和和美美的生活,和气生财。

19、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

20、“自我的觉醒”是一个大工程,在古代只有天子与少数圣贤能有这种体悟。到了孔子,他洞察人性内在即有行善的动力,这一点不因族群、阶级、性别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人的尊严由此确立。以此为基础,孔子才会进而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人人平等的智慧,启发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要“成为君子”。在成为君子的过程中,自然会“立人达人”,促成社会的仁义之风。如此可以成就个人生命的最高价值,也得到人生莫大的幸福。

孔子的名言【篇2】

21、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占有重要的位置,和合文化是中国人思想的精髓。三千多年前,中国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有了“和”字。西周时期,周太史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和”的思想也有论述。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指出,“和”是国家政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理想,“札”即各种政治制度、道德规范,是达到“和”的具体手段。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于的思想,进而提出“人和”的思想,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他还认为,只有推行仁政,才能得到人和。道家学派的老子也十分重视“和”。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他还认为,“和”是“道”的作用。道之所以能够生万物,是因为道蕴含着阴阳两个相反相成的方面,阴阳相互摇荡,相互作用,形成了宇宙的和谐与万物的和谐。“和”是宇宙的本质,是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此外,墨家、法家、兵家对“和”的思想也有论述。

22、从颜回与孔子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两个人的师生情谊是非常难得的,彼此互相信赖互相推崇,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师生情谊的最高境界。

23、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008不患人之不己知009四体不勤,五谷不分010鸟兽不可与同群011无可无不可

24、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地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最后,孔子通过反复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25、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

26、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27、四十八、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8、每一件事情的成功,无不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的代价。

29、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

30、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

31、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才能。」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够指正自己缺点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32、二十一、是可忍,孰不可忍?

33、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34、第九是“穷则持志”。穷就是政治上失意了,治上不得志。这个时候仍然可以持守你的志向,自己原来的志向不会改变,不会因为不得意的时候就妥协了我本来的理想。

35、今天是教师节,让我们重温孔子10句话,尊师道,敬师德,念师恩。

36、“儒有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就是我推荐人不是因为他是我的亲戚我就故意不推荐他,以得我的清名。只要他对国家确实是重要的人才,是亲戚也会推荐。我亲属之外的人,我举荐的话,不因为他跟我有怨恨,有过节。“不望其报”就是完全为了对国家有功,他是贤人,我就推荐他,我也不希望有什么回报。

37、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性格温和而严厉,谦恭而安祥。就是说看上去样子很严肃,接近他却觉得温和,说话时觉得又很严厉。这就是他圣人的姿态。彰显了他的德行。同时以身作则教育人。孔子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教育事业上。开创了私学。弟子多达三千多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人,就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其中多人为各国的高官栋梁。为儒家思想延续了辉煌。《论语》也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学著。

38、积少可以成多,水滴可以石穿,情况和问题总是在不断的提问中明朗起来的。

39、扩展资料本篇选自孔子门人所撰的《孔子家语》,创作朝代不可考。《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儒家类著作。原书二十七卷,今本为十卷,共四十四篇。记录了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过去因为疑古派的非难历代前人多认为是伪书,随着近代简帛文献的出土证明,确信为先秦旧籍,《孔子家语》的真实性与文献价值越来越为学界所重视。作品赏析本篇记载了孔子与子路最初相见时的一段对话,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面对子路的疑惑和反问,孔子因利势导,语言简明而深入地纠正了子路的观点,让人无可辩驳。孔子的教育家、思想家之谓由此可见一斑。寓意:人不能光凭天资,还要勤奋学习,多加实践,才能提高自我!

40、孔子是中华文明的“昆仑山”,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脊梁,孔子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

孔子的名言【篇3】

41、至于“不在智愚”,则是东汉哲学家王充的观点。

42、司马牛因为家人的原因出逃,家人参加了一场叛乱,为了活命,他只能选择逃跑。在这之后一直都是过着孤身一人的生活,某天他和子夏聊天,看见别人家的兄弟都和和睦睦。不经悲从心生,顿时有了感慨,说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兄弟,可是我只有自己一个人”。

43、王充说:“贵贱在命,不在智愚”

44、天下大势,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

45、第二天,颜回借口家中有事,请假回去。孔子知道他的心思,但没有说出来,在他临走的时候,孔子说道:“赠你一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

46、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最为典型地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中。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达到和谐统一。

47、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

48、孔子十大弟子被称为孔门十哲

49、本文条理清晰,说服性强,在简单平常的对话中却蕴含着无限的大智慧。孔子对子路的疑虑,分别从不同方面、运用不同方法(类比、比喻)等等,来说明“学不可以已”的重要。有句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有道理的。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但要学习的东西却是无穷无尽的。学习是终生的事,学习能让人富有知识智慧和气质,人不光要有美丽的外表,内在也很重要。只有美丽的外表而无深度的内涵,那只能是庸俗。只有在有限的生命里,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才能让自己有限的生命绽放无限的光彩。

50、首先提出"和为贵"思想的是孔子。

51、我觉得名人名言是激励一个人的助力棒。那到是从生活中提练出来的文化精华。臂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道教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毛主席语录:不到_x0008_长城非好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为人民服务。等。不在一一列举。

52、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

53、“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孔子的核心思想,最早的宪政

54、立言就更不用说了,孔子虽然述而不作,但他的言行被记录在《论语》中,后人根据孔子的言行,发展壮大了儒家学说,立言也毫无问题。

55、可是,假如因为你而我是我,因为我而你是你,那么我不是我,你也不是你

56、北大李零教授的新书把孔子称作“丧家狗”,一时轰动,各大门户网站马上引用,很多人看了标题以为李教授是“反孔”的,不少人还“义愤填膺”,说“这像是一个名牌大学的教授说的话吗?”甚至骂他“真是吃着狼奶长大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殷谦:《孔子为何被教授称为“丧家狗”?》)其实大可不必,看来似乎都没有理解李零以及“丧家狗”的本意,“丧家狗”用来形容别人或许有侮辱的意思,但对是对孔子来说却是揶揄的说法,并且还得到孔子本人的肯定,这里面有个典故。

57、答提出的观:和为贵”,句出《论语》。

58、在这章经文中,孔子阐明了对待学习的态度,反映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他认为,知道的就说知道,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59、自古以来,体现“和为贵”的本意“和谐”思想的古训甚多,如“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等等。其中,儒家的“太和”思想,包含着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自我身心的和谐等广泛内容,并主张通过道德学养促进“自身和谐”,进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60、这些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思考方式。

孔子的名言【篇4】

61、“仁治”是孔子“四治”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一书中讲到“仁”有104处,君子107处。人与仁的概念,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说所谓仁,就是人,亲爱亲人是最大的仁。

62、还有,今天到此为止。

63、孔子被尊称为孔圣人,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出身于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曾在鲁国做过官,但主要是从事学术和教育活动。他是我国古代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和大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64、本文记录的是孔子与学生子路第一次见面时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子路的教导是循序渐进的,针对他提出的问题因利势导,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精神。不管是有天分还是没天分的人,都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和汗水来提升自我。在求学的过程中,学习的方法和态度都很重要。只要掌握有效的技巧,懂得结合“学与思”和摆正学习的态度,要虚心,要上进,学无止境。

65、几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66、没有了,我知道的也就这些,仅供参考!

67、仰之弥高,钻之弥坚07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080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081苗而不秀者,有矣夫082过犹不及

68、孔子“和为贵”思想的缘起:“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在孔子看来,社会各等级的秩序要以礼制治之,而行礼的标准则应是以和谐为贵。但这并不意味着,凡事都要以和谐马首是瞻,或牵强附和而不受礼的约束。

69、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

7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持中贵和思想包括:

71、后两句为“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自《论语》

72、【注释】(1)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73、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74、子贡就说了颜回偷吃饭的事。

75、第四是说儒“不宝财禄”。这个宝是一个动词,对于财和禄看得不是很重要,或者是看得不宝贵。这个表示了儒士对富贵利禄的态度。其实也是他对出仕的态度。因为有些人走入仕途就是为了要升官发财,但是儒者不是这样,财禄不重要,从政是要奉献社会等等。这个可以说是对财富和出仕的态度。

7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这些语录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有品位的人,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要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要有正义感和责任感。

77、孔子强调了追求仁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

78、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李雪健一以贯之的就是对角色的充分理解和相信。李雪健演过的人物千差万别:“举国皆叹”的好人宋大成、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乱世军阀张作霖、上海滩黑帮冯敬尧、没有台词的语言障碍者、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但是他从来没演过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角色。

79、《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80、现代汉语中的丧家狗,与当年孔子迷路自嘲时候所说的丧家狗,他们的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了。现代汉语中的丧家狗,意思是失去了依靠,失去了方向,茫茫然的状态。而孔子当年说自己是丧家狗,完全是一种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一种自嘲,孔子用这种幽默的方式,获得了心灵上的安慰。

孔子的名言【篇5】

81、不得不佩服孔子的智慧过人,怪不得有“半部论语闯天下”的说法。

82、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它告诉我们,情况是复杂的,即使有些问题是你亲眼所见,也还是要问,不问就不知其中的缘由。

83、孔子道德修养方法思想:

84、·你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最大的赞美。还有谁可以说得更有力?──莎士比亚

85、孔子说:“当然不算!”

86、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的学说被誉为“儒家学派”,而他的修身经典语录对于我们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其中著名的语录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7、在教育上;他创立私学,让中国学术下移,学在民间。培育更多人才,打破贵族垄断知识。

88、纪文子做事总是三思而行。

89、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90、“然而人君犹以无能处主位,人臣犹以鸿才为厮役。故贵贱在命,不在智愚;贫富在禄,不在顽慧。”

91、合家欢和气生财将相和

92、古文是用繁体字来书写的文言文字。说人懂礼义廉耻一句中能用繁体来写的字有:说、礼和义共三字,具体书写为:说字讠字旁在繁体中写作言,如同诗词写作詩詞一样,说应写作說。礼是个半改字,左旁礻不变写作禮,义的繁体是上下结构的義字,如仪写像儀,蚁写蟻同理。因此,说人不懂礼义廉耻的古文写作:說人不懂禮儀廉耻。

93、孔子启发式教育的特色,先是子贡主动向自己的老师汇报了自己修养的心得,子贡是孔子弟子中最有经商天赋的,在这个过程中他应该也经历过贫穷,但他经历过贫穷而不向富贵者谄媚。拥有富饶的财产而不骄傲。

94、《劝学》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

95、因为子路觉得似乎有些人天生就有才能,不用学习就会做许多事情,所以没有学习的必要。

96、子路的性格:从逞勇、凌人转变为懂礼、守义.

97、因为孔子是一个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的人,所以说孔子身上具有优秀的传统美德。

98、“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儒是这样的,有利于国家,不求富贵,举贤援能。这就是说他是完全为了国家的利益所奉行的荐人的举措。

99、子贡自井望观之,不悦,以为窃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

100、这章经文就是表明志向对人重要性的句子。志向是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外界力量是无法干涉的。所以一个笃定志向的人,任何外物是动摇不了的。

孔子的名言【篇6】

101、孔子游说列国,传播学术,过程之辛苦,费心费力,一身颓废,虽言词看似贬义,实突出传播学术过程的举步维艰,安贫乐道。太史公受酷刑写史记也类于此。

102、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实施因材施教,关键在于了解学生,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103、不对,孔子讲仁,“杀身成仁”的“仁”,孔子的人身用两个字评价“忠恕”孟子提倡义,“舍生取义”的“义”,虽然两者都是儒家,但也是有区别的。

10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识。因此,古为今用,立国之民,教化为先。

105、第十是“裕有礼”。裕不是说我们兜里钱多,是指处物的一种宽裕的胸怀,我们待人接物一方面很有礼貌,一方面很宽裕、宽容。这是中间的一组。

106、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

107、颜回是一个不与孔子争辩的人,只好摘下帽子给了买买布的人接过帽子后买布的人兴高采烈的走了。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虽然服从,但仍想不通缘由。于是颜回认为孔子年纪大老糊涂了,决定不再跟随孔子。

108、“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

109、二、和为贵,乃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和重大特征。不仅儒家,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有机部分的其它流派,如佛、道、墨诸家,也大都主张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的“和”。佛教反对杀生,主张与世无争;道家倡导“不争”,以“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为“三宝”;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尤为反对战争。

110、所以我们说第六条讲它的刚毅有节。就是说儒士立身处世是重视自己的尊严,尊严不受侵犯,在任何压力下都能坚持。

111、强调彼此的理解,包容,有容乃大

112、一次,颜回在路上见到卖布的商家门前有人争执。过去听到买布的人说:“三八二十三,你为何说二十四,是骗我的钱吗?”

113、出自《论衡·卷一·命禄篇第三》:

114、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御狂马者不得释棰策也操弓不反檠.弓不反于檠然后可持也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谤毁仁者憎怒士人必主于刑也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115、另外请注意,孔子所说忠,乃是对个人职责的忠诚,而不是对王权的忠诚。所谓“文死谏,武死战”就是这种责任的体现。而后世理解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古代帝王为了统治需要所做新的注解

116、我觉得名族名人文化名言很多,其他的大家可以补充。如下几条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117、一是要求统治者必须减轻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削减苛捐杂税,使人民得到宽和惠。

118、意思是: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119、“和为贵”一词出自《论语》。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人与人和睦相处,待人诚恳宽厚,互相关心理解,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团结、互助、友爱、求同存异,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为贵”一词出自《论语》:“礼之用,和为贵.”礼之运用,贵在能和,就是主张借礼的作用来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120、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那些富与贵就如同天上的浮云。原文及解释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注释】(1)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

孔子的名言【篇7】

121、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有“四治”,即“仁治”、“德治”、“礼治”、“人治”思想。

122、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就是聪明好学,又能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仔细想想这句话说的的确是,三百六十行,总有自己不懂的那行或者自己不会的知识,当遇到某一个问题自己不会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自己查阅资料还是放下问题亦或请教他人,请教他人,又会向哪些人来请教呢?自己不会,别人会,那么你可以把别人当做自己的老师,孔子说过:“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所以放下面子,放下所谓的耻辱心,去弄懂自己不会,不知道的问题,你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123、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

124、论语先进篇第三章中的名言

125、孔子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学习以提高文化知识。所以在他的整个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但道德教育并没有专设学科,而是报道德教育要求贯穿到文化知识学科中,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灌输道德观念,所以文化知识学科的基本任务在于为道德教育服务。

126、孔子的“德治”思想:

127、第三是讲“居处修身、言行中正”。这个居处就是表示他现在还没有做官,他只是平时生活里面,没有工作。在平居的时候很注意修身,言行是很中正的。这个也是讲儒士还没有从政时候的行为状态。

128、“慎敬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表示这样的人有一种很强毅的性格,但是他又很慎重,很博学。这样人的就是一种比较清高的状态。就是有一种儒士,在政治上是很清高的。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

129、孔子的政治思想不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是在我们社会主义的今天,他的政治思想对当代的政治思想的提出和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认真研究孔子的政治思想的现代意义,实现其思想的当代价值的转换,是现代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130、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

131、出处: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学而篇》第四章

132、三、“和”是宽容主义精神的表现,是理论理性的体现。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人类自古至今,因国界、宗教、种族、主权、经济利益的歧异,思想、语言的差别,乃至因家庭、财产、感情等诸多问题,所引起的冲突不胜枚举,以至常常上演“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剧。和为贵的观念,对匡正今日社会所发生的种种弊病,不无裨益。

133、”结合上述孔子告樊迟语,可看出孔子持与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观,并教樊迟从周道。

134、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135、后来子夏为了安慰他,说出来上面那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出乎我们意料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这些事情都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但是自己能够做到修身养性,和别人交往的时候谦恭有礼,体现自己的君子之风,这样的人四海之内的君子都愿意和他做兄弟,何必因为这件事情悲伤呢?

136、孔子说:“什么叫做开始于习惯,长大了成为习性,成年后顺其自然?”那人回答说:“我生在高地而安于高地生活,这就叫开始于习惯;长大了生活在水边,安于水上生活而久习成性,这就叫长大了成为习性;自然而然就那样做了,而不知为什么要那样做,也不知其中还有什么道理,这就是成年后顺其自然。”

137、假如我是我,是因为我生来如此,那么我是我,你是你。

138、于是,孔子开始推行“和为贵”说,旨在缓和当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矛盾,淡化各方之间的对立本质,使之前稳固的社会秩序不致于迅速分崩离析。

139、在政治上:孔子是一个希望被人用谋士,儒生。这也是他一生的追求,他希望自己的学说思想得到统治者的采纳。

14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名句

孔子的名言【篇8】

141、颜回说声告辞,便动身回家。路上忽然狂风暴雨,情急之下,颜回躲到一棵树干的空心处,想暂时避避雨。这时想到老师那句“千年古树莫存身”便走了出来,刚走开不远,一道闪电划过雷声四起,古树被劈得粉碎。

142、这里的情景,看到了师生之间如朋友般的对话,倍感温馨。孔子回答学生的提问是如此的亲切和富有智慧。为师者不以师者自居,好为人师是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但作为真正的老师在面对自己的学生的时候,又不以师者自居,君子温润如玉的气质让人羡慕。所以也才能造就子贡“切磋琢磨”感悟。

143、孟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144、这三组就是《儒行》篇里面讲的什么是儒行,什么是儒,儒的行为如何表现。这三组十六条,统括了儒者没有出仕的时候和出仕的时候,还有不仕的状态下,各个方面、各个情况下的德行。

145、人的字形表明“儒家强调这样一个预设,即一个人不能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我们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存在。”

146、第六条是讲儒“刚毅有节”。其中有一段话,说“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你可以亲近他,劫就是打劫,但是你想劫持他、想强迫他不可以。“可近而不可迫也”,迫就是强迫的意思。“可杀而不可辱也”,这就是士可杀不可辱。“其居处不淫、饮食不辱、其刚毅有如此者”。

147、“和为贵”的理念,对于当下统一人们思想、完善处世方式、匡正社会弊病、建设和谐社会,仍不无裨益,值得继承和发扬。

148、以和为贵,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引起争执,以免互相伤害。

149、第十二叫做“以善为则”。就是对于同事的态度,是与人为善。

150、颜回听了之后上去争辩道:“这位兄弟,三八二十四,不是二十三。你算错了,弄清楚了就不要再吵了吧。”

151、敬慎表示总是很端正,好像总是处在一个个需要表现你敬畏的场合里面一样。那么这条是讲什么呢?是讲儒平时的生活的动作容貌形态。

152、二三子由此乃服之。(《孔子家语》卷五“困厄”第二十)第一则的大意是:“孔子被困陈、蔡之间,一共七天都没有进食。估计实在是累坏了,也顾不得礼仪,在白天都躺着休息,以保存体力。

153、在精神世界,中国人自古信奉“和为贵”。因此,“和为贵”可以称之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精神图腾。

154、【译文】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

155、孔子为何自嘲自己是丧家之犬?

156、传统文化鼻祖老子的道德经更是爱到老学到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对宇宙的奥妙探索。

157、简述因材施教的内容。

158、第八是讲“安贫守道”。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即使没有人用你,你没有官做,你生活没有来源,非常贫穷,但是你能够守护你的价值理想,不随波逐流。

159、第五是“见利思义,行动果敢”。表示说始终是把理想和道义放第一位,即使在任何的压力下,都可以坚持操守,不随波逐流。第五条就是讲儒的这个特点。以上是第一组。

160、下面我就不详细念了,我们分成了几组。第一组有五条,这五条我刚才讲了,第一条是讲“强学力行”。就是说,儒行有这么多特点,第一条就是要强学力行。这个就是儒者还没有从政,没有走入仕途的时候,他是一个独立的学者的时候,他学行的状态,是这样的儒。

孔子的名言【篇9】

161、曰:“回,来!家贫居卑(1),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

162、其言行被他的门人及其再传弟子集成《论语》,影响之大自不可言。

163、第七是“仁义忠信”。也是说一个儒士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即使在暴政之下也不会改变,就是说在处在暴政下儒士的仁义忠信的信念不会改变。

164、礼之用,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大小事情都由此出发。有行不通的时候,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165、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再难者亦易矣,不为再易者亦难矣。至今使我难己忘怀。

166、他培育的人才,礼乐射御书数,各种人才都有,因材施教。

167、这句话的重点就是在于“修身养性”,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心灵更加强大。才有机会变得更好,离自己的理想才会更近。

168、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把“人和”置于天时地利之上,更集中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追求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是所有民族和文化的共同理想,但中国传统和谐处世思想又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中国和谐处世观特别重视人与人关系的处理;另一方面,对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有着独特的理解.

169、上一阶层的人以其礼仪节文彰显其身份与地位的显赫对下扬威耀武;下一阶层的人则心怀畏惧地对上惟命是从。但时至春秋,这样的社会关系已渐现裂痕,子弑父、臣弑君的现象已非鲜事。

170、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够指正自己缺点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

171、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为学开头的两句话。天下事有难亦乎,为之再难者亦易矣,不为再易者亦难矣。

172、更说孔子头顶如反盂,中底而四周高,所以起名为“丘”。

173、我们离得很近,却又很远。

174、孔子的政治思想经过后世继承和发扬,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政治观念,并对东亚、东南亚、欧洲产生了影响。

175、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重要弟子有若提出的。

176、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才能.」

177、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

178、”(《论语集注》)清刘宝楠则释此句为:“谓以礼敬事鬼神也”(《论语正义》)。

179、人人皆有趋利避害之心,谁也免不了,但若要去贫贱,求富贵,就必须走正道,在符合“义”的前提下,“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80、当然不是骂孔子。当年,公元前492年,60岁的孔子,颠巅簸簸,坐着马车,前往郑国,和他的学生走散。他独自站在郭城的东门外,等候。有个郑人和子贡说,东门外站个人,脑门像尧,脖子像子产,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上半身倒有点圣人气象,但下半身却像丧家狗,垂头丧气。子贡把他的话一五一十的告诉孔子,孔子没有生气,反而平静的说,形象,并不重要,但说我像丧家狗,很对很对。这个故事出于《史记》。李零的评价是: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孔子的名言【篇10】

181、第十四也很有意思,就是讲“傲毅清廉”。这个“廉”不仅仅是廉洁,廉也是一种特别的倾向。毅是刚毅,那廉是很有原则性。这条是说,这样的儒是“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他不做官,不侍奉各级君主。

182、赏析:颜回与孔子的对话,孔子听后大加赞赏。

183、鲁迅《自嘲》诗所以有鲁迅

184、曾子16岁拜孔子为师,深受孔子教诲,一生讲求合乎礼制,谨守道德不逾矩。他在弥留之际,还命令儿子给他换掉只有大夫才能用的席子。他之所以能做到守礼法甚于生命,就是得益于长久的“三省吾身”习惯养成的严以律己、知错必改的精神,最终成为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贤人。

185、孔子劝子路学习则是为了让他的才能更进一步,不让他有“伤仲永”的遗憾,完全是对事不对人的。

186、远居深山的鬼谷子,卧山不出可治天下万事万物,这些都是中国文化,我们应该努力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以至全国全球各个国家。

187、孔子认为,在“礼治”下,各级贵族都有相对独立的统治权,个人的作用比较突出;而要实行“德治”,又必须以有德者能居高位为前提,否则便不能发挥道德感化的效果。因此,孔子特别强调统治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188、“和为贵”还有丰富的“调和”思想。《论语·子路》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中“和”的含义就是将不同的意见相互调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既坚持原则、又包容并蓄的睿智思想以及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大格局。

189、心与心的交换,人与人的交流,融为一体。

190、言必信,行必果,怎么倒成了小人?

191、孔子提倡的“仁治”、“德治”、“礼治”、“人治”思想,在历经古代、近代血脉承继和修改完善后,已对中国的政治、伦理道德、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时隔2500年后的当代,仍保留着其它文化无法替代的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

192、再看“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与人讨论有关反常的、勇力的、悖乱的、神异的事情。何以如此?因为反常的事使人迷惑,勇力的事使人忘德,悖乱的事使人不安,神异的事使人妄想。不讨论这些事,并不表示这些事不存在。正如今天对“新闻”的定义是: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怪、力、乱、神”的新闻说多了听多了,难免人心惶惶,浪费大好光阴。

193、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像他一样好。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194、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在儒家学说中,最注重人的自身修养,根据人的修养境界,有君子,贤人,圣人等不同阶段。毫无疑问,孔子属于圣人。

195、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化领域无所不涉及,从一个点至一条线再到一个面,到方圆,到世界。

196、如果不谈修养,只靠本能过日子,人生会幸福吗?孔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人的本能包含各种欲望与冲动,可以合称为“血气”。血气对人造成的困扰与烦恼很多,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由此可见,人在少年、壮年与老年三个阶段,分别会陷于“好色、好斗、贪得无厌”的困境。要想化解这些麻烦,只有靠修养了。修养有什么秘诀?要如何着手进行?最后又如何联上快乐?以下分别探讨。

197、这是一个看问题的角度而已,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

198、君子有三种变化:一是看得太蛮横,那也是温暖的,二是听它的声音也刺耳。

199、”(《论语集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名言。

200、就是说这条是讲儒的自立。自立是什么?就是还没有做官,还没有进入仕途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就是强学,学习非常努力,以等待有机会别人问他的时候,他的学问就可以回答君王的问题。涵养自己的品德,在实践中能表现出自己的德行来,这样别人会举荐你说品德这么好。这个是儒行的第一点。

孔子关于包容的经典名言(48条)


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诞生了很多杰出的人物,对人类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家应该或多或少都听过孔子的名言,名言是一个个思想火花,可以点燃青春的热情,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孔子的名言有哪句让您心中触动呢?下面是OK语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关于包容的经典名言》,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转发阅读。

孔子关于包容的经典名言【篇一】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 《论语》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5.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6.“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孔子 《论语》 

7.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 

8.有德者,必有言。

9.“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 禄在 其中矣 。 ——孔子 《论语》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1.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13.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孔子 《论语》

14.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1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 《论语》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论语》 

18.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孔丘 

19.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20.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1.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22.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23.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24.大言不惭。—— 《论语·宪问》 

孔子关于包容的经典名言【篇二】

2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6.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 

27.见得思义。

28.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 《论语》

29.民无信不立。 ——孔丘

30."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论语》" 

31. 孔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32.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3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丘 《论语》

34.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35.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孔子 《论语》

3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孔子 

37.孔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8.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39.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 《论语》 

4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 《论语》 

41.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42.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43.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 《论语》 

44.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45.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 《论语》 

46.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 

47.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 

48.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本文网址:http://m.968OK.com/mingrenmingyan/30411.html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