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简介
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中文名:韩非
国籍:战国末期韩国人
民族:汉
出生日期:前281年
逝世日期:前233年
主要成就:写了《孤愤》等十余万言的著作
或:
韩非子口吃(结巴),虽然不善言谈,但是善于著述。韩非与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子博学多能,才学超人,思维敏捷,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子写起文章来气势逼人,堪称当时的大手笔。凡是读过他的文章的人,几乎没有不佩服他的才学的。著作有《韩非子》等。
韩非子是韩国的贵族。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等一系列的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秦国出兵逼迫韩非来秦,韩非在秦王问计时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因不满姚贾进为上卿,诽谤于嬴政,姚贾知道后怀恨在心,进谗加以陷害,后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子的名言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商君书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韩非子》
“◆[译文]眼睛离开镜子,就不能修整胡子眉毛;人们离开法术,就不能辨别是非曲。”OK语录网编辑为您整合了分享文章并放在了韩非子名言阅读合集中。名人名言启示我们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调整心态,名人格言常常成为我们成功的秘诀。梦想并不是虚幻的只要你准备好为之努力奋斗!
1、◆[点题]道是自然规律,宇宙本源。这段活宣扬的是道家虚静无为的思想。人们的情感或者言行一旦表现出倾向性来,必然难以保持完美无缺,而道则是完美无缺的,所以说要虚心。
2、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
3、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4、◆[点题]这里引用一些古书中与此相关的警句,以资参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司马侯语:侈将以其力毙,专则以实毙之。《管子&中匡》:沉于乐者洽于忧,厚于味者薄于行。《管子&形势》:代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5、◆[点题]韩非子为这个论题讲了几段故事,下举一段示意。卫人有一对夫妻在祈祷,妻子祝愿说:让我没有灾难,得到一百捆布币。好丈夫说:为什么只要这一小点?妻子回答说:如果超过了这个数目,您还不用来买小老婆?
6、◆[点题]人类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所有的,人类同样不能没有。简单化了的天人合一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思想。
7、◆[点题]这段话充分反映出韩非子的社会心理学分析能力。人都有一种逆反情绪,而君主对臣下则更容易产生怀疑和防备心理。进说者之所以失败,归结到一点,就是没有通过言谈打动君主,没有把君主引入自身利害的顾虑中。
8、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
9、◆[点题]这则箴言告诉人们,主观的巧不如客观的准。《管子&法法》: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可与此同观。
10、说人不能利,恶人不能害,索人欲畏重己,不可得也。
11、玉石在山上和草木丛中奔跑,远珠和崖壁不干涸。
12、◆[点题]此是以举一反三的道理,比喻法度正了,一切事情都好确定。
13、明君无为上,群臣无畏下。-韩非子
14、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
15、坚固的自柱,柔软的自梁。
16、◆[点题]韩非子是要借此比喻立法要严峻,执法要严厉,使人望而却步,不敢冒犯。
17、人之生也,财用足则隳于用力。
18、奸必知则备,必诛则止;不知则肆,不诛则行。
19、周泽未渥也,而语极知,说行而有功,则德忘;说不行而有败,则见疑,如此者身危。
20、◆[点题]县令庞敬派遣一批市场管理人员出发,但把其中一个官吏留住。这个官吏干等了老半天,庞敬也不吭声,就又派他出发了。市场管理人员都以为县令给了官吏秘密指示,而对自己不信任,因此谁也不敢为非作歹。韩非子借此总结出一个统治手段,就是上出一段话。
21、法不阿贵,绳不挠。-韩非子
22、所以势不便,非所以逞能。(因此,当形势不便时,不应该勇敢)
23、◆[点题]韩非子为此论题讲了几段故事,今择其一。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小儿子跟在后面哭。母亲说:你回去,等我回来给你杀头猪吃。一等她从集市上回家曾子就要杀猪。妻子劝阻说:那不过是哄孩子罢了。曾子严肃地说:小孩子可不能乱教。现在你骗了他,他日后就学会骗人了。于是就把猪杀掉煮了。
24、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韩非子&初见泰》
25、◆[译文]杜绝别人的觊觎之望,破除别人的揣测之意,不要使别人生出贪求自己利益的欲念。
26、◆[译文]枝粗干细,将会经不住春风。
27、令尹甚傲而好兵,子必谨敬,先亟陈兵堂下及门庭。
28、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9、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韩非子&显学》
30、◆[译文]民众害怕,就那么站着不动,不知所措。这便是圣人为之落泪的原因所在。
31、◆[译文]眼睛离开镜子,就不能修整胡子眉毛;人们离开法术,就不能辨别是非曲。
32、◆[译文](君主)有智慧也不用来思考,使万物处在它适当的位置上;有贤能也不表现为行动,以便察看臣下依据什么;有勇力也不用来逞威风,使臣下充分发挥他们的勇武。
33、◆[点题]文中的夫为、原是老子的哲学主张,经申不害改造后成为一种以静制动、以阴统阳的政治手腕。韩非子对申不害的观点表示赞同,他把上出一段话概括为六慎,说:君主好比利害积聚的中心,而众人追求私利的欲望都像本辐条射向本毂一样投向这个中心,所以君主成了众矢之的。因此,君主如果表现出爱憎,就会被臣下利用,从而陷入迷惑之中;君主如果把听到的话泄漏出去,臣下就难以畅所欲言,甚或暗中加以利用,而自己也便失去了神明。
34、◆[译文]西门豹性情急躁,所以佩带柔韧的皮带来提醒自己。董安于性情迟缓,所以佩带绷紧的弓弦来鞭策自己敏捷。所以用多余补充不足、用长的接续短的就叫做英明的君主
35、◆[译文]让公鸡掌夜报晓,让猫来捕捉老鼠,如果都能像这样各展其才,君主就可以无为而治了。
36、◆[点题]平常日子里是礼多人不怪,两军相遇是兵不厌诈,正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礼之用,和为贵;兵之用,胜为准。
37、◆[译文]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全国的人就都穿紫色衣服。
38、事异则备变。备:措施。——《韩非子&五蠹》
39、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不用智慧就能明察,不显贤能成就大事,不勇敢还是强大的)
所以强者和弱者;听多了,就听不见;想太多会导致混乱。"经过深入调研OK语录网小编整理了韩非子名言名句大全希望能满足您的需求",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鞭策让我们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随着全球化的前进名人名言跨界应用愈发频繁,名人格言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树立我们的三观。
1、偏借其权势,上下易位。这种说法不能借权力。-韩非子
2、◆[译文]祸害,没有比不知满足更大的了。
3、有余者,人要富;工匠进棺材,是要死去的。
4、◆[点题]韩非子为此论题讲了几段故事,今择其一。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小儿子跟在后面哭。母亲说:你回去,等我回来给你杀头猪吃。一等她从集市上回家曾子就要杀猪。妻子劝阻说:那不过是哄孩子罢了。曾子严肃地说:小孩子可不能乱教。现在你骗了他,他日后就学会骗人了。于是就把猪杀掉煮了。
5、先圣有谚日:不踬于山,而踬于垤。山者大,故人顺之;垤微小,故人易之也。
6、夫人有所适合,才人有所适合,各处适合,所以上下无为。-韩非子
7、太山不立好恶,所以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所以能成其富。-韩非子
8、众人多而圣人寡,寡之不胜。
9、◆[点题]荣名自立,咎由自取,因为社会是公正的,法律是公正的。
10、◆[译文]荣誉和耻辱的责任在于自己,而不在于他人。
11、人臣威胁大利从事,所以他们死于危险,他们尽力而为。-韩非子
12、◆[译文]有手段统治国家的话,就是安闲地坐地朝廷里,脸上有少女那样红润的气色,对国家的治理也没有什么妨害;没有手段统治国家的话,身体即便是弄得又累又瘦,也还是没有任何帮助。
13、◆[译文]事情因为办得隐秘、巧妙而获得成功,因为办得疏漏、笨拙而归于失败。
14、所以强者和弱者;听多了,就听不见;想太多会导致混乱。
15、◆[点题]这是韩非子心中的理想政治。
16、◆[点题]韩非子借用这句话,说明君上是君上、臣下是臣下,等级制度不可混乱的封建伦理。
17、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
18、冠虽穿弊,必戴于头;‘履虽五采,必践之于地。
19、◆[点题]做人臣子,寄人篱下,对于君主的好事不能争,对于君主的过失不能说。唯一的选择就是假装糊涂,缄口不说。
20、◆[点题]自然规律是各展所长,人类社会也讲究人尽其才。
21、◆[译文]奢侈和懒惰的人会贫穷,而勤劳和节俭的人能富足。
22、世上难事,必易做。天下大事皆须细做。
23、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24、◆[译文]如果贵为君主而把他群臣的言论向外泄漏,那就像没有底儿的玉杯一样。即使臣下怀有极好的德才,谁也无法充分献出谋路,因为总要被泄漏出去的。
25、◆[点题]韩非是法家人物,而法家一般是主张奋发有为的;黄老是道代表,而道家一般是主张虚静无为的。在此,韩非实际上表达的是有为本乎无为、阴为阳基的思想。宋人苏辙《东轩记》:循理以求道,落其花而收其实。
26、◆[点题]意义很明白,毋需多言。
27、橘柚者,食之甘,嗅之香;树枝棘者,成而刺人。所以君子小心树。-韩非子
28、◆[译文]眼睛离开镜子,就不能修整胡子眉毛;人们离开法术,就不能辨别是非曲。
29、◆[译文]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对细流不加选译,所以能够形成它的富有。
30、◆[译文]通晓统治策略的人,必须识见高远并明察秋毫;不明察秋毫,就不能发现隐私。善于推行法治的人,必须坚决果断并刚强正直;不刚强正直,就不能矫正邪恶。
31、◆[译文]一一听取,愚和智就不会混淆;督责臣下,真和假就不会夹杂。
32、禁止强奸法,太禁止其心,其次是禁止其言,其次是禁止其事。
33、◆[点题]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运动规律并释放一定的能量,如果人们违背了规律或接触的能量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那么它们就会像凶猛的野兽一样扑向人们。
34、◆[译文]如果(听力、视力,智力的认识功能)完全用尽,就会过度费神;过度费神,盲聋狂乱的祸害就会到来,因此要节省着使用。
35、呐者言之疑,辩者言之信。
36、◆[译文]孔子说:按昭仪表取人吧,在子羽身上出了差错;按照言谈取人吧,在宰予身上出了差错。
37、◆[译文]种植橘柚的话,吃起来是甜的,闻起来是香的;种植枳棘的话,长大后反而刺人。所以君子栽培人材时要慎重。
38、◆[点题]韩非子在此借用孔子看人失实的感慨来论证比较、验证的重要性。
39、◆[点题]言不求华丽,事必求实效。据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韩非子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
40、私行胜利,少公功。-韩非子
41、众人之所以欲成功而反为败者,生于不知道理而不肯问知而听能。
42、◆[译文]用最聪明的去进说最圣明的,未必一到就被接受,伊尹说汤就是这种情况;用聪明的去进说愚蠢的,必定不被接受,周文王进说商纣就是这种情况。
43、◆[译文]父子之间的礼淳朴自然而不拘形式。
44、◆[译文]人的本性,财用富足了,就会懒于劳作。
45、◆[点题]韩非在此论题下叙述了这样一则故事:齐相管仲年‘老时,向桓公举荐隰(xi)朋继承相位,而力谏醒公不要重用竖刀、易牙、卫公子开方等奸臣。后来齐醒公没有听从管仲的意见,不用隰朋而重用刀,结果竖刀与易牙、卫公子开方作乱,饿死公。一代霸王桓公死后,三个月没人收葬,尸体上的蛆虫都爬到了门外。
◆[点题]此语与《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说法相似。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名人名言的传播途径也越来越多,名人格言可以启迪我们的人生之路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有哪些一定要收藏的名人格言呢?关于“韩非子名言名句大全”的信息我已经收集了很多下面将详细讲解,或许这些句子能够给您带来一些有益的知识!
1、不然之物,十人云疑,百人然乎,千人不可解也。
2、◆[译文]道,打个比方说,就像水一样,溺水者多喝了就会死亡,渴的人适量饮用就会生存。再打个比方说,道就像剑戟一样,愚人拿来行凶泄愤就会惹祸,圣人拿来诛杀暴徒就会造福。
3、◆[点题]古有女色误国之说,而韩非子则更一层,把同床作为八奸之首,提出严格防范的措施。
4、数见久待而不任,好则鹿散。
5、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
6、罪生甲,祸归乙,伏怨乃结。
7、◆[点题]正道直行,光明磊落,本是一种好的品德。但在此韩非子告诫人们,情行太露,易给坏人造成可乘之机。韩非子在《亡征》-文中也说:浅薄而易见,漏泄而无藏,不能周密而通群臣之语者,可亡也。
8、毋弛而弓,一栖两雄。
9、儒以文乱法,侠义武犯禁。韩非《五蠹》
10、◆[点题]智勇双全成大事,有智无勇大事废。优柔寡断这个成语,就是由这则箴言演化出来的。
11、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12、◆[点题]大体指整体、根本。韩非子认子,君主应该根据自然规律,推行法治路线,不要求全责备,不要偏激大露,从百实现君子乐而大奸止的理想。很显然,他吸收了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儒家的中庸思想。
13、◆[译文]明君对于宫内的夫人美女,欣赏她们的美色而不理睬她们的禀告,不准因私请求。
14、◆[点题]此语与《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说法相似。
15、◆[点题]喻意在法治为宝。社会是复杂多变的,但在韩非子眼里,它可以化繁归简,执要统变。
16、◆[点题]这里所说的道理,可以分开理解,即道为普遍法则,理为特殊规律。
17、◆[点题]天时,地利,人和,物理,四方参验,八面权衡,是非既明,不难成功。
18、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参鞠之,终则有始。虚以静后,未尝用己。
19、磐石千里,不可谓富;象人百万,不可谓强。
20、◆[点题]道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普遍法则,是宇宙的本源。韩非子解释老子
21、◆[点题]韩非子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人要把一块璞玉献给子罕,并声称:这是块宝,应为君子所用。子罕则说了上出一段话予以回绝。韩非子借这个故事阐明《老子》不责难得之货的思想。
22、◆[点题]《商君书&更法》: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均可与此参验。
23、贵人有过端,而说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身危。
24、◆[译文]君主对进说者恩泽不厚,进说者却尽情地讲了知心话,如果实行他的主张而获得成功,就会忘记他的功德;如果主张行不通而遭到失败,就会被君主怀疑,这样就会身遭危险。
25、法不阿贵,绳不挠。-韩非子
26、善毛啬、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
27、◆[点题]可怜天下父母心。《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生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录以供参。
28、君子虽战陈,但勇为燕;葬礼是礼貌的,但悲伤为艳;一个学者虽然有学问,但他的行为却是与众不同的。
本文网址:http://m.968ok.com/mingrenmingyan/3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