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语录 > 诗词 > 导航

端午节古诗

2022-12-24 端午节古诗

端午节的古诗摘抄64条。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hi,你喜欢这样的短句吗?栏目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端午节的古诗摘抄64条,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1、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

2、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宋·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3、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满江红端阳前作

4、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菖蒲九叶,金英满把,同泛瑶觞。——朱翌《朝中措》

5、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6、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7、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出处: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

8、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9、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0、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11、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志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谁言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2、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13、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14、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忄欠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范成大《如梦令》

15、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 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6、条脱闲揎系五丝。——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7、六幺令天中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18、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刘禹锡《竞渡曲》

19、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汴京元夕》

20、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1、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出处:舒頔《小重山端午》

22、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23、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文天祥《端午》

2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出处:苏轼《浣溪沙端午》

25、小团*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26、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张榘《念奴娇》

27、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28、条脱闲揎系五丝。——李清照《端午》

29、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出处:殷尧藩《端午日》

30、绿杨带雨垂垂重。五*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1、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

32、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正月十五夜》

33、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出处: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34、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35、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

36、画船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宋·胡仲弓《端午》

37、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38、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39、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40、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41、五*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42、细缠五色臂丝长。——出处:舒頔《小重山端午》

43、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出处:赵蕃《端午三首》

44、已酉端午(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4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46、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47、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48、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49、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50、*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51、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52、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53、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54、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55、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卢肇《竞渡诗》

56、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57、莫唱*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58、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59、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60、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 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

61、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62、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63、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6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968OK.Com编辑推荐

端午节的古诗摘抄60条


古诗词与端午节紧密相连,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还有哪些类似句子可参考呢?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的古诗摘抄60条”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1、唐·文秀《端午》古诗的意思是“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这首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

2、荷花是如此的天然美丽,与中国人的生存环境并存,自有文字以来,留下无数荷花诗。采莲是最常见的场景。

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与屈原等人有关。以下是几首有关端午节的古诗词:

4、翠筒传角黍,喜节庆年年.--欧阳修

5、粽飘香指的是人们在端午节时会制作和食用粽子,而龙舟赛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之一,也是为了纪念屈原。

6、回答如下:1.端午佳节到,龙舟竞渡忙。

7、“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伊家。”

8、《端午》宋·朱淑真纵有灵符共采丝,心情不似旧家时。榴花照眼能牵恨,强切菖蒲泛酒卮。

9、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

10、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与粽子、龙舟赛密切相关。

11、《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2、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诗人简介:无。大概距今1300年。诗的大概意思: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是我站在楚江上追思,眼前一片烟泼浩淼,空空荡荡,我轻蔑地笑了,为什么如此宽阔的大江,就不能包容一颗爱国的心,不能为敢于说真话的人洗刷冤屈呢?

13、一任百怪千妖暗中惊讶(宋·释宗琏·《赞月庵》)

14、同时,端午节也被列入了国家法定假日之列,成为了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

15、“粽子香甜香又香,屈子高楼悲断肠。”(苏轼《临江仙·滁州西涧》)

16、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出自宋·文天祥《正气歌》

17、端午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除了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活动外,也有很多与端午相关的诗词、故事和民间传说。

18、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

19、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代表作品是《离骚》和《天问》等。而与端午节相关的屈原诗歌则有以下几首:

20、夏至端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不仅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也是人们欢聚一堂、共同祈愿的时刻。

21、关于端午节唐诗: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2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出自:唐·杜甫《端午日赐衣》译文:官衣也有名字,端午节荣幸恩宠。用最细最好的葛丝做的布,罗的香味,像雪花叠在一起那么轻

23、登临倦客,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漾不到、吊屈嘲渔父。君有语,但分付。

24、主仆瞥见互惊讶(明·苏伯衡·《郭熙关山雪霁图》)

25、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出自: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译文:端午节在中国,当时清人又长。

26、译: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你赠与了我一枝在草。

27、异时相见无惊讶(宋·刘学箕·《次溪园纪实韵》)

28、明月千里寄相思,愿我长久伴佳期。

29、比如,屈原的《离骚》中有“屈原沉江死,九里香风暴;留灵归故里,路出桐门道”描写屈原投江自尽的情景;《赤壁赋》里有“烟锁池塘柳,深圳蒸藜藿”描绘端午节时节景色;还有很多歌颂端午节的诗词,如苏轼的《夏夜即事》中的“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等等。

30、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31、李白的《蜀道难》是一首著名的长诗,其中这句话描述了川西地区的山川险峻,道路艰难,比喻人生的道路也充满困难和挑战。这句话也与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品质相呼应。

32、有因为端午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很多短诗可以表达人们对这个节日的喜爱和祝福。

33、《菩萨蛮》宋・陈义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34、游泳竞渡、踩高跷、吃粽子,这些节日的习俗也常常被以古诗词的形式反映和传承。

35、《清明上河图·游蒙城》:“炎炎端午挂菖蒲,千门万户瞳烟火。”

36、同时,可以在画作中加入传统的龙舟比赛、吃粽子等元素,并结合相关的诗句描述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让作品更加有教育意义和观赏性。

37、以下是与端午节怀念屈原有关的诗句:

38、)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一九二九年十月)

39、“五月五日天气好,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簪双凤。步摇兰麝动芳姿,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0、在这些经典的诗词佳句背后,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表达着对亲友、朋友之间友情深厚的向往

41、滇阳万里浑惊讶(明·郭登·《自缅甸回感怀寄沭征南》)

42、感受江南季节多姿多彩的景象,这首古诗写了端午节时的山清水秀和生机盎然的气氛。

43、《送陆肱入关》舟行复陆行,始得到咸京。准拟何人口,吹嘘六义名。乱山遥减翠,丛菊早含英。衣锦还乡日,他时有此荣。

44、《端午日事》宋·余靖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

45、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46、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擫。——出自唐·元稹《高荷》

47、夏至端午的古诗词描写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祈愿。

48、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49、因为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被文人墨客赞颂和流传下来的诗词也很多。

50、《端午》宋·连文凤相传楚俗试兰汤,一枕南薰日正长。门掩绿阴无个事,起来烧过午时香。

51、这首古诗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了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和氛围。

52、《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53、以下是其中一首简短的古诗:闻鸡起舞天未明,拂士粽香寄相思。

54、《颂古十一首》衣锦还乡人尽见,长时富贵许谁知。无言童子呵呵笑,望得风光满面归。

55、出自杜甫的《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56、粽飘香气透长安,促织忙梭暂歇闲。

57、端午节可以画五彩线,端午除了粽子龙舟还有,艾蒿,五彩绳,家家户户都在门上插艾蒿,为了消除冰灾,孩子手上系上五彩线,保平安,还有就是孩子胸前挂一个小笤帚,寓意扫除一切晦气,这些都是端午节的习俗。画画时候都不要忘记阿,都要把他们画上

58、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辽海阻隔太过遥远。

59、古诗词与端午节紧密相连,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

60、这些都是传统端午节儿歌和诗词的代表。

有关端午节的古诗42条


“游子吟,明确结论是有一首古诗叫做游子吟,是端午节的经典诗歌之一。”经过归档OK语录网的编辑的努力我们汇总了有关端午节的古诗的相关文献。端午节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相信大家对端午祝福语都有过了解吧。往往这个时候也到了我们书写端午节祝福了。希望这些句子能够解答你们的一些疑惑!

1、许多古人曾为端午创作诗词,如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他们的作品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2、也来惊讶希见(元·刘敏中·《满江红又次前韵》)

3、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4、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出自: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译文:端午节在中国,当时清人又长。

5、译: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你赠与了我一枝在草。

6、《小重山·端午》元代·舒頔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7、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8、可以画Q版或者水墨的屈原,在加上几句古诗

9、惊讶昔人曾羽化(唐·崔橹·《过南城县麻姑山》)

10、回答如下:1.端午佳节到,龙舟竞渡忙。

11、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历史悠久,儿歌和诗词在民间广泛流传,代代相传,能够激发人们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12、游子吟,明确结论是有一首古诗叫做游子吟,是端午节的经典诗歌之一。

13、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个节日的美好祝愿。

14、《端午》宋·连文凤相传楚俗试兰汤,一枕南薰日正长。门掩绿阴无个事,起来烧过午时香。

15、《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16、灶婢亦惊讶(宋·李伯玉·《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

17、这些都是传统端午节儿歌和诗词的代表。

18、寄言翡翠休惊讶(宋·胡仲弓·《翡翠》)

19、旅居的客舍就好像乡野山村一样,有了喜悦的事情也没有人共饮一杯。这种没有知音好友分享陪伴的遗憾,只有黄莺的啼鸣了解,所以才殷勤的鸣叫安慰着我,就好像往日美好时光中在梦中、枕上听到的一样。

20、坐间观者皆惊讶(明·王绂·《为夏叔度写葡萄于雪洲之上因赋叙别》)

21、一任百怪千妖暗中惊讶(宋·释宗琏·《赞月庵》)

22、隋堤上,柳丝长,曲径通幽游客往。

23、《端午日赐衣》是杜甫所作,出自《全唐诗》。《端午日赐衣》是唐代杜甫的一首关于端午节的五言律诗。诗人描写了端午节的风俗,实际上是描写了自己在做官之后的心情。这首诗整体语言风趣,运用了典故,表现了自己在端午节终于可以做官的心情,是对皇帝的感恩。

24、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端午》

25、《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6、沙鸥浦雁应惊讶(唐·褚载·《鹤》)

27、同时,端午节也被列入了国家法定假日之列,成为了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

28、端午节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重要平台。

29、荷花是如此的天然美丽,与中国人的生存环境并存,自有文字以来,留下无数荷花诗。采莲是最常见的场景。

30、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最短小精悍的就是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原文如下:

31、他们的主题完全不一样,前者是说一个人。有人在佳节时期回家和家人在一起过节。而回乡偶书则是少小离家,现在长大了之后回到家乡养老。

32、端午节可以画五彩线,端午除了粽子龙舟还有,艾蒿,五彩绳,家家户户都在门上插艾蒿,为了消除冰灾,孩子手上系上五彩线,保平安,还有就是孩子胸前挂一个小笤帚,寓意扫除一切晦气,这些都是端午节的习俗。画画时候都不要忘记阿,都要把他们画上

33、)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一九二九年十月)

34、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文化,端午节也被列入了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35、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与粽子、龙舟赛密切相关。

36、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出自:唐·文秀《端午》译文:节分端午自谁说,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7、《朱买臣》长歌负担久栖栖,一旦高车守会稽。衣锦还乡成底事,只将富遗耀前妻。

38、《渔家傲》宋・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39、这是杜甫开始卜居成都草堂时所作。颔联“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写景,眼前的圆荷小叶,细麦轻花是在居处周围所见,为下文作铺垫。后面四句,表现为国设想渐远渐荒唐,也渐使人明白:那不过是一种极其无奈的自嘲。杜甫不会真下决心“为农”而“从兹老”,更不会下决心追随葛洪故事去学炼丹砂。这是愤世之言,不可坐实。从“去国赊”可见杜甫始终不能忘怀国事。

40、同时也表达了祈求平安幸福的愿望,让人们倍感温馨

41、《颂古十一首》衣锦还乡人尽见,长时富贵许谁知。无言童子呵呵笑,望得风光满面归。

42、关于传统节日的五言古诗有很多如有关除夕的:

本文网址:http://m.968ok.com/shici/54992.html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