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语录 > 谚语 > 导航

经典歇后语

形容白费力气的经典歇后语。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你了解的经典歇后语有哪些?下面是由OK语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容白费力气的经典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形容白费力气的经典歇后语【篇一】

1.草原上点火——着慌(荒)

2.草上露水瓦上霜——见不得阳光;见不得太阳

3.湿柳做桥——歪歪扭扭

4.树上的烂杏——数它坏

5.歪脖子树上结歪犁——不成正果

6.嚼着甘蔗上楼梯——节节甜,步步高

7.桦树皮一一扒一层,又一层

8.二月的韭菜——头一茬

9.雪地里的青松——巍然挺立

10.高梁秆架房檐——不顶用;不顶事

11.新栽的杨柳——光棍一条

12.耗子进碗柜——尽咬瓷(词)

13.强扭的瓜儿——不甜

14.树枝做拐杖一一光出岔子;净岔子

15.掉下树叶怕打破头一一胆小鬼;胆小怕事

16.野牛进林——摸不着边

17.树林里放风筝——乱缠;缠住了;勾勾搭搭

18.高梁秆拴骡子——拉倒

19.弯藤结歪瓜——孬种

20.水獭上山——装熊(雄)

形容白费力气的经典歇后语【篇二】

21.黄连树上搭苦瓜棚一一苦上加苦

22.棺材里的老鼠——吃死人

23.蒺藜子拌革——不是好料

24.阎王给小鬼拜年——弄颠倒了;颠倒着做

25.千年大树百年松——根深叶茂

26.树叶遮屁股——不顶用;不顶事

27.麦秸装枕头——草包

28.菜园里长狗尿苔(一种有毒的真菌)——不是好苗头

29.砍断了的毛竹——直着身子倒下去

30.山头上的草——根子硬

31.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巧用天时

32.高梁秆做梯子——上不去

33.山狸猫上树——手脚利索

34.草绳子拔河——经不住拉

35.脸盆里栽豆芽——根根扎到底

36.半山坡上弯腰树一一直不得(值不得)

37.耗子啃床脚——磨牙

38.耗子拉秤砣——自塞门路

39.柳树开花——无结果

40.碱地里的庄稼——稀稀拉拉

形容白费力气的经典歇后语【篇三】

41.杉木灵位——做不了主

42.老藤子爬树——绕来绕去

43.葵花结籽一心眼多

44.两根藤上结的瓜——扭不到一块

45.两手托刺猬——棘手;扔出去舍不得,托着刺得疼

46.温室里育种苗——新道道

47.地头的韭菜——去了一茬又一茬

48.阎王讨债——催命鬼

49.核桃仁子——不砸不出来

50.芝麻开花——节节高

51.粮库里头一粒米——有它不多,无它不少

52.石板上插杨柳——生不了根

53.树叶落下怕打破头一一胆小鬼

54.隔山摘李子一难得

55.九月的菊花逢细雨——点点人心

56.下了十八层地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57.雪里梅花——饱经风霜

58.三九天开桃花——稀奇古怪

59.阎罗王的梯子一鬼上

60.槐树上要枣吃——强人所难

968OK.coM延伸阅读

植物歇后语之开花、花开的歇后语(荐)


植物歇后语大全之关于开花、花开的歇后语

●【水仙不开花】装蒜

●【玉米开花】顶上见

●【雄珠开花】没结果

●【桅杆开花】没指望

●【蚕豆开花】黑了心

●【石榴花开】老来红

●【木棉开花】越开越红

●【开花的白菜】起了心

●【金针菜开花】到顶了

●【八月桂花开】到处飘香

●【凤凰树开花】红极一时

●【不开花的玫瑰】净刺儿

●【葱头不开花】装什么蒜

●【花生地里开花】落地生根

●【开花期遇暴雨】结果不好

●【茅厕里桂花开】香香臭臭

●【柳树开花】无结果;不结果

●【铁树开花,哑巴说话】难遇

●【芝麻开花】--节节高;节节上升

●【粪堆上开花】一阵香,一阵臭

●【五朵梅花开一朵】四肢(枝)无力

民间经典搞笑的歇后语


炒了的虾米-- 红人(仁)。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为我们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那么你知道经典歇后语有哪些呢?下面是OK语录网小编为您收集的民间经典搞笑的歇后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收藏。

民间经典搞笑的歇后语(篇一)

1.长颈鹿脖子仙鹤脚——各有所长

2.猎人枪下的野兽——跑不掉

3.小鬼吹气——阴风

4.谷子地里长高梁——冒尖;出人头地

5.耗子出洞——先听动静

6.古董店里的老鼠——碰不得

7.雪里梅花——饱经风霜

8.阎王爷抽烟——鬼火直冒

9.甘蔗加蜜糖——甜上加甜

10.九月的菊花逢细雨——点点人心

11.小老鼠戴眼镜——没有鼻梁骨

12.屋角里的老鼠——会钻

13.萝卜地里栽大葱——想冒顶

14.阎王爷不戴帽子——鬼头鬼脑

15.阎王翻跟头——鬼花招

16.野猪掉在陷坑里——跑不了

17.芝麻地里的老鼠——吃香

18.柳树开花——无结果

19.荞麦皮里挤油——死抠

20.獾狼下耗子———代不如一代

民间经典搞笑的歇后语(篇二)

21.三伏天的高粱苗——节节上升

22.落雨打麦——难收场

23.树叶掉下来捂脑袋——小心过分;过分小心

24.菜篮子装泥鳅——爬的爬,溜的溜

25.水仙不开花——装蒜(装糊涂的意思)

26.草地上的蘑菇——独根独苗

27.野花树长在石崖上——盘根错节

28.荷叶包粽子一宽大有余

29.扁豆绕在竹竿上——有依靠

30.小鬼拜见张天师——自投罗网

31.哑巴狸猫抓耗子——闷逮

32.出洞的老鼠——东张西望

33.野猪刨红薯——全凭嘴硬

34.麦芒掉进针眼里——巧上加巧

35.树荫里拉弓——暗箭伤人

36.八月的葡萄——成串的

37.拔节的竹笋——天天向上

38.耗子不留隔夜粮——好吃

39.阎王奶奶害喜病——怀鬼胎

40.上了套的野牛——由不得自己

民间经典搞笑的歇后语(篇三)

41.挑起苦瓜喊甜瓜——卖假货

42.不出芽的谷子——坏种

43.耗子哭猫——假惺惺

44.白菜熬豆腐——谁也不沾谁

45.柳树剥皮——净光棍

46.乱麻一团——解不开

47.阎王爷审案子一尽是鬼事

48.割麦刮大风——乱了铺(谱)

49.百花争艳——各放异彩

50.蒺藜子拌革——不是好料

51.阎王奶奶绣荷包——鬼花招

52.胡葱掐了头——装蒜

53.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54.棕树皮编蓑衣——满身带刺

55.虫蛀的老槐树——腹内空空

56.包米秸子当笛儿吹——没眼儿

57.种瓜得豆——变种

58.吊在房檐下的大葱——叶黄皮干心不死

59.弯藤结歪瓜——孬种

60.三亩竹园出根笋——独一无二;格外珍贵

红色经典书籍歇后语 【荐】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歇后语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歇后语为我们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经典歇后语你知道有哪些呢?下面是OK语录网小编精心整理的红色经典书籍歇后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红色经典书籍歇后语(篇一)

1.棉花换核桃——吃硬不吃软

2.草原上点火——着慌(荒)

3.淹死鬼找替身——借尸还魂

4.杉木灵位——做不了主

5.谷糠蒸窝头——捏不拢;难捏合

6.树倒猢狲散——跑的跑,溜的溜,彻底垮台

7.耗子啃床脚——磨牙

8.猎人枪下的野兽——跑不掉

9.高梁地里种玉米——秋后见高低

10.小老鼠戴眼镜——没有鼻梁骨

11.荷叶做雨伞——难遮盖

12.耗子扛枪——窝里横

13.百花争艳——各放异彩

14.绿豆掉进芝麻里——总觉得自己大

15.魔鬼找妖怪——坏到一块了

16.吊在房檐下的大葱——叶黄皮干心不死

17.菜园里的辘轳——由人摆布

18.狸猫换太子——以假充真

19.麦田里种棉花———举两得

20.节节草——虚心

红色经典书籍歇后语(篇二)

21.割了麦子下大雨——及时

22.高梁秆架房檐——不顶用;不顶事

23.上了套的野牛——由不得自己

24.藕断丝连——情意缠绵

25.阎王给小鬼拜年——弄颠倒了;颠倒着做

26.菜瓜打锣———锤子买卖;一锤子交易

27.瓜地里挑瓜——挑得眼花

28.韭菜煮豆腐——青(清)二白

29.野猪掉在陷坑里——跑不了

30.塘里的荷花一众人其赏

31.老竹做笛子——尽受气

32.树叶落下怕打破头一一胆小鬼

33.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巧用天时

34.田鼠走亲戚——土来(里)土气

35.掉下树叶怕打破头一一胆小鬼;胆小怕事

36.柳树开花——无结果

37.砍断了的毛竹——直着身子倒下去

38.山上的黄麋——专走老路

39.黄连树下唱小曲一一苦中取乐

40.甘蔗加蜜糖——甜上加甜

红色经典书籍歇后语(篇三)

41.砍倒樟树一一死不干(甘)心

42.阎王老子谈家常——尽讲鬼话

43.菜刀剃头——与众不同

44.十月的桑叶——谁采你(谁睬你)

45.草上露水瓦上霜——见不得阳光;见不得太阳

46.黄藤上树一一缠不清;死缠

47.野猫进宅院——无事不来

48.獾猪归洞——钻进去

49.梨树底下摸帽子——惹人怀疑

50.禾草里藏龙身——农家出英才

51.耗子吃米汤——糊嘴巴

52.雪里梅花——饱经风霜

53.棕树皮编蓑衣——满身带刺

54.西瓜掉进油缸里——又圆又滑

55.冬天的树枝一一冷冰冰,硬邦邦

56.六月里的冬瓜——越大越不值钱

57.瓜地里的草人——样子货

58.粮棉大增产——丰衣足食

59.树叶掉下来捂脑袋——小心过分;过分小心

60.八月里的石榴——合不上嘴

最新民间俗语经典歇后语,摘抄经典歇后语并赏析(精选)


最新民间俗语经典歇后语,摘抄经典歇后语并赏析

1、【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谚)月亮圆满了就会逐夜亏缺,水盛满了就会溢出来。指物极必反,盛极而衰,人或事物发展到极盛时,必定要走向衰落。

2、【吃得筵席打得柴】(惯)既能在宴席上做宾客,又能到深山里当樵夫。指人既能过富日子,也耐得了贫苦。

3、【东风射马耳】(惯)东风在马耳边吹过,马没有任何反应。比喻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4、老虎咬刺猬——无从下口

5、糖浆里加毒药——阴险毒辣

6、【两好合一好】(谚)指双方都有友好的诚意才能结成良好的关系。

7、【合家欢,老人安】(谚)全家人和睦欢快,老人自然就会安康。指一家安乐过活,是老年人无忧无虑的重要因素。

8、【软的欺,硬的怕】(惯)指欺负老实的、软弱的,害怕厉害的、强硬的。 也作“软的欺负硬的怕”。

9、【钱无耳,可暗使】(谚)钱没有耳朵,但使用起来却很听话,什么事情它都能办成。旧指钱财魔力无穷,可以暗中运动,能役鬼,能通神。 也作钱无耳,可使鬼。 钱无耳,鬼可使。

10、【未出笼先别现爪】(谚)野兽还没有从笼中被放出,就不要先显示自己的利爪。比喻有利的时机未到,不要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实力。

11、【十里不同俗】(谚)指一处有一处的风土民情,即使两地相隔很近,也难求一致。 也作十里乡俗不同。 十里乡俗不一般。

12、【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面】(歇)木锨:扬场用的木制农具,形似铁锨,长柄大头。本指木锨大的一头在后面,转指更重要的人、事或更严重的事情还在后面。 也作老鼠拖木锨——大头在后边。 耗子拉木锨——大头在后。

13、【 真金不怕火炼】谓经得起考验。西戎《纠纷》:“我说你们 呀,不要管人们说长道短的,只要把活儿做好,任务完成,摆 出成绩来,叫他们尽管说,真金不怕火炼,到那阵,叫他们想 挑毛病也没嘴说了!”

14、【菜里虫儿菜里死】(谚)指贪食蔬菜的虫儿,最终都死在蔬菜里。比喻在什么地方做坏事,就会在什么地方受到惩罚。

15、大雪落在海里头——看得见,摸不着

16、【三年易考文武举,十年难考田秀才】(谚)文武举:科举时代的文举人和武举人。田秀才:种庄稼的行家。三年考个举人容易,十年成个种田行家很难。指学成种田行家实在不易。

17、【记德不记仇】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忘掉别人对自己 的伤害。明代《醒世恒言》:“那白氏是个记德不记仇的贤 妇,念着同胞份上,将前情一笔勾却。”

18、东海洋里的黄沙——经不起浪来磨

19、楠竹搭桥——走的空路

20、【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见“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21、【含在嘴里怕化了,捏在手里怕碎了】(惯)形容十分喜欢、疼爱。 也作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吓了。 含在嘴里怕化了,抱在手里怕摔了,放在炕上怕烫了。

22、【瞎子不怕刀,聋子不怕铳】(谚)铳:火铳,一种旧式火器。瞎子不怕刀,是因为看不见刀砍来;聋子不怕铳,是因为听不见铳的响声。 比喻愚昧无知的人看不到险情,所以做事莽撞。

23、有一天,爸爸在笨手笨脚地钉上衣的扣子。突然,只听爸爸“哎哟”一声:“扎死我了。”在一旁做家务的妈妈风趣地说:“棍不打好人,针不扎巧人。”(山东·枣庄)

24、隔山射虎——全凭硬弓(功)

25、【衣裳】“衣裳”指一年四季能穿的所有衣服,都叫衣裳。最初的衣裳应该是树叶与兽皮连在一起的“围裙”。后来传说黄帝创上衣下裳,即是上下连在一起的服饰,故后人称上衣为“衣”,下衣为“裳”。到有文字记载时,我国的服装样式早已形成。如殷商时期上衣下裳连在一起的“深衣式”服装。到春秋战国时,这种上衣下裳开始变化,女子的“裳”(裙)已比男子的“裳”长了一些,就是说这一时期男女还都穿裙子。《诗经》中多次提到有“麻”(衣领)的新式服装,以及“袍”(一种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做被的长式衣服)、“裼”、“裘”等儿童褓衣和皮衣。可见,当时人们的衣着已十分可观了。

26、【吊死鬼抹胭粉——臭美】(歇)讥讽人得意地显耀自己。

27、【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歇)姜太公:太公望吕尚的俗称,字子牙,传说曾于渭水边用无饵的直钩在离水面三尺之上钓鱼,说:“负命者上钩来!”比喻心甘情愿去做某事。也指心甘情愿落入圈套。 也作姜太公稳坐钓鱼台——愿者上钩。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8、【麦糠揩屁股】(惯)比喻做事情不利落,没完没了。

29、【打尖】古时候,人们把在旅途中休息进食叫“打尖”,现在上岁数的人仍旧使用打尖一词。据考证,“打尖”系“打火”之误。清代福格所撰《听雨丛谈》卷十一:“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皆不喻其字义,或日中途住宿之间,乃误间而尖也。谨按《翠华巡幸》谓中顿日中火。谓途中之餐日打火,自是因火字而为尖也。”意思是中午饭叫中火,旅途中吃饭叫打火。误将住宿之“间”而为“尖”也。“间”、尖”同音。因此,打尖包括旅途中住宿、休息、吃饭。如《水浒传》中有:“你母子二位敢来打尖,叫庄客安排饭来。” 再如马致远《黄粱梦》云:“兀那打火的婆婆,央你做饭与我吃。行人贪道路,你快些儿。” “打尖”一词,至今使用。

30、【刀分两把,各有其鞘】释义:每把刀有每把刀的刀鞘。比喻不能搞错,张冠李戴。例句:潜逃犯与谋杀案,究竟有什么必然联系呢?俗话说:刀分两把,各有其鞘。搞破案的,可不能随意地张冠李戴啊!

31、脚脖上系铃——走一路响(想)一路

32、【老虎拉车——乱套】(歇)套:牲口拉车时,拴牲口的两根皮制或麻制的绳。本指用套胡乱地拴住老虎,转喻乱了次序或秩序。

33、【母老虎投胎】指妇女泼悍。成语:河东狮吼。台湾琼瑶 《我是一片云》:“我告诉你,你最好离我这个妹妹远一点,她 是母老虎投胎,又凶又霸道,而且毫无理性的!”

34、【虎心隔毛翼,人心隔肚皮】(谚)虎的心,隔着皮毛看不见;人的心,隔着肚皮也看不见。指人心的善恶好坏难以猜测。

35、【黄鼠狼在鸡窝边——不偷鸡也偷鸡】(歇)比喻品质不好的人即使不做坏事,也会被怀疑。 也作“黄鼠狼躲在鸡棚上——不吃鸡也吃鸡”。

36、野猫进宅院——无事不来

37、大哥不下地劳动,成天跟着别人在生意场上混。爸爸说:“生意买卖眼前花,锄头落地是庄稼。咱庄稼人还是要先把庄稼种好。”(贵州·江口)

38、【酒不醉人人自醉】谓环境使人陶醉。明代《警世通言》: “又造百花楼一座,与玉堂春做卧房。随其科派,件件许了。 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39、【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谚)百足之虫:一种多足的爬虫,即马陆,躯干多节。僵:倒下。比喻有雄厚实力的权势门第,虽然衰败,还不至彻底消亡。 也作百足之虫,三断不蹶。 百脚之虫,至死不僵。

40、【未学爬,先学走】学习上操之过急,未能循序渐进。类似 的:走道不好,倒要学跑/未上楼梯三步,就想一步登天。清 代《何典》:“只见那活死人已经未学爬,先学走,一路扶墙摸 壁的行来。”

41、快过年了,我嚷着要买新衣服,爸爸批评我说:“鸟美比羽毛,人美比学习。”(宁夏·西吉)

42、我看书总是不求甚解,匆匆翻阅而过。爸爸劝我说:“细嚼慢咽读一遍,胜过一目十行看十遍。你还是要仔细些啊?”(江苏·盐城)

43、狸猫换太子——以假充真

44、【手里捧着个刺猬】事情棘手,难于处理。周立波《暴风骤 雨》:“我看他姓萧的算是手里捧着个刺猬,撂也撂不下,扔 也扔不掉。他斗我,看他能斗下,这不是斗了三茬了?”

45、【东家不知西家苦,南家不知北家难】(谚)西家的苦处,东家不知;北家的难处,南家不知。指家家都有说不出的苦处和难处,只是别家不知道罢了。 也作“东家不知西家,一家不知一家”。

46、心急等不得人,性急钓不得鱼。

47、人民行动起来,铁铸的宝座也不稳。

48、杀鸡取蛋,干塘打鱼——只图一回

49、背靠背睡觉——体贴人

50、业余剧团晚上要在村东演戏,请爸爸去伴奏,爸爸没吃晚饭就急着要去。妈妈嚷道:“吃了饭再去。晚一会儿去,狗吃不了日头,人家少你这碟驴肉还成不了席?”(河南·南召)

51、【压大的力气吓大的胆】见“力气是压大的,胆子是吓大的”。

52、【落在鬼手里,不怕见阎王】既然遇到危难,就不必企求幸 免。柳青《铜墙铁壁》:“他把洋锹掼在一边,说:落在鬼手 里,不怕见阎王!爱怎办怎办!不挖!”

53、【拉饥荒】(惯)比喻欠债。 也作“拉亏空”。

54、【久经大海难为水】见“观于海者难为水”。

55、【 扁担横在地上,不知道念个一】不认识字,没念过书。相关 的:斗大的字不识一升/一个大字不识。成语:目不识丁。 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你一个庄稼人,扁担横在地上 都不知念个一,还添了个知识分子的毛病。”

56、【千个屠夫一把刀】(惯)屠夫:旧时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人。屠夫再多,所使用的工具也都是刀。比喻大家的做法都一样。

57、八月十五涨大潮——浪高一浪

58、【一虎难敌群狼】见“独虎架不住群狼”。

59、【树高千丈,叶落归根】释义:长期生活在外,最后总希望回到家乡。例句:“常言道,树高干丈,叶落归根。这小厮怕养不大;若还长大了,少不得寻根问蒂,怕不认我做外公么?”

60、【冬至未来莫道寒】释义:冬至未到不要说天冷。指严寒在冬至以后。例句:冬至未来莫道寒.这东北的大冷天,还在后头呢!

61、【喝干醋】见“吃寡醋”。

62、【瘸驴配破磨】(惯)比喻有缺陷的两个人正好相配。 也作“破磨对瘸驴”。

63、蝗虫打喷嚏——满嘴庄稼气

64、【宁吃开心粥,不吃皱眉饭】(谚)宁可心情舒畅地喝稀粥充饥,也不要受着窝囊气去吃饱饭。指宁肯自由自在地过苦日子,也不要在压制中谋求温饱。 也作宁喝舒心的粥,不吃皱眉的饭。 宁吃开眉粥,不吃愁眉饭。

65、【外无救援,内绝粮食】见“内无粮草,外无救兵”。

66、莲藕有节又有孔——以通不通

67、火把棍子当枪使——打不响

68、【得理让三分】(谚)和人相处,即使自己占着理,也应该让人几分。 指处世待人务必宽厚,要有容人的度量,不可把事做绝。 也作“有理也要让三分”。

69、航空公司开业——有机可乘

70、【水清见底,明镜照心】释义:比喻以诚相见。例句:嘿!头回李书记去我家里,苦口教育我,硬是俗话说的:水清见底,明镜照心。叫我大大提高了觉悟。

71、【人不出门,不长见识】(谚)指人要想见识广,必须走出家门。

72、【富人过年,穷人过关】释义:旧时富人过年高高兴兴,穷人过年却有人催租和逼债,像过关一样困难。例句:大家知道,富人过年,穷人过关,穷人最怕这十二月的节期,穷人的孩子也害怕过年。

73、【天不能总睛,人不能常壮】(谚)指就像天气不会常晴不阴一样,人不会永远健壮,不病不衰。

74、【肥皂泡——吹得再大也要破】(歇)指吹嘘得再厉害,最终也要破灭。

75、【亲戚远来香,隔房高打墙】(谚)指亲戚邻居都必须保持距离,不过热过近,才能持久。 也作亲戚远来香,隔壁高打墙。 亲戚远来香,近邻高搭墙。 亲戚朋友远来香。

76、有个人很自私,经常到别人家大吃大喝,很少请别人到他家去。外婆说他是“吃人家的眼珠子鼓出,吃自家的泪珠子流出”。(浙江·绍兴)

77、九牛去一毛——微不足道

78、吃晚饭时,又听见二溜子在门外喊穷,奶奶生气地说:“二溜子怕动弹,不劳动不生产,人家穿好他穿烂,人家吃好他在看。”(陕西·榆林)

79、孩子病死不买药——省的不是地方

80、【草莽出英雄】(谚)草莽:草丛,指民间。指英才往往产生于民众。

81、香,要亲还是闺女娘,一点儿也不假呀!”(山西·太原)

82、在县城一家家具厂上班的哥哥,正干得好好儿的,突然想改行做生意。全家人都劝他,他却不听。大伯生气地说:“骆驼蹄子走猴路,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踏踏实实,干啥工作也不行。”(河南·西华)

83、十字路口迷路——不分东西

84、【泥人不改土性】(谚)比喻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85、【天上飞的野鸭,捞到手就是菜】比喻做事要主动争取,或容 易取得。反义说:天上飞的野鸭,不能算一碗菜。沈从文 《贵生》:“其实只要你好意思亲口提一声,天大的事定了。 天上的野鸭子各处飞,捞到手的就是菜。”

86、【说漂亮话】(惯)指说得好听,却没有行动。

87、【瘦驴屙硬屎】(惯)比喻内里软弱、空虚,却偏要装得很有实力、很厉害。

88、黄鼠狼躲在鸡棚里——不是偷鸡也是偷;想偷鸡(想投机)

89、柳树开花——无结果

90、戏子的脸蛋——要哭就哭,要笑就笑

91、【各师傅各传授,各把戏各变手】(谚)把戏:杂技。一个师傅自有一套传授技能的方式,一种把戏自有一套表演变幻的手法。指在技艺的传授与表演上,各有各的路数。

92、【船小好掉头】(谚)掉头:转向,回身。指船身小,容易转动。比喻人手少、规模小的单位,调整起来方便,没有牵制。 也作“船小掉头快”。

93、我下棋时从没把小卒放在眼里,结果许多次都输在不起眼儿的小卒手里。爸爸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某些大事的成败,往往就存在于一些不起眼儿的小事和细枝末节中啊!”(广东·龙门)

94、—吊钱放在门槛上一—里外半吊子(外行)

95、【脑袋砍了碗大个疤】见“砍了头也只有碗口大的疤”。

96、【水趁鱼,鱼趁水】释义:比喻互相需求,互相利用。例句:李家和在田,这本是个水趁鱼,鱼趁水的事。在田没有那一身好活路,这还不是个明白事,李鸿云的人,割了他的脑袋你能沾他光?

97、【走道拾元宝,只花个弯腰的工夫】释义:比喻不费多少力就得到很大好处。例句:刘万说:“是呀,这回你是走道拾元宝,只花个弯腰的工夫,破费几个钱也是应当的。”

98、【汉字横写】汉字贤写改横写,最早是由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新青年》杂志编辑钱玄同提出来的。《新青年》1917年卷3期,刊登了钱玄同致陈独秀的公开信,信中说:“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试立室中,横视左右,甚为省力。若纵视上下,则一仰一俯,颇为费力。以此例彼,知看横行较易于竖行。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均无论汉字、西文,一笔一势,罕见自右至左者。然则汉字右行,其法实拙。若从西方写法,自左至右横迤而出,则无一不便。”此后,钱玄同又在《新青年》连续发表四篇公开信,积极倡导“竖改横”的主张。陈独秀、陈望道等学者表示赞同。从此以后,横写汉字便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并一直延续至今。

99、【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歇)天桥:北京市永定门内一个地段,旧时民间艺人常聚在那里演出。把式:靠卖艺为生的人。旧时在天桥卖艺的人常摆出表演功夫的架势,但多耍耍嘴皮子,并不动真的。指光说得好听而不实干。

本文网址:http://m.968ok.com/yanyu/15165.html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