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谚语吧。谚语是即便是没有念过多少书的人,也可以看懂的语言。谚语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您这是在找另外一些关于谚语的文案短句吗?为满足您的需求,OK语录网小编特地编辑了“中国民间生活中常用谚语”,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1.一马不配两鞍,一脚难踏两船。
2.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3.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4.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5.会走走但是影,会说说但是理。
6.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7.事莫做绝,话莫说尽。
8.不可不算,不可全算。
9.没有不上钩的鱼,没有不上竿的猴。
10.好铁要经三回炉,好书要经百回读。
11.要捕鱼,先织网;要搭桥,先打桩。
12.鼓不打不响,钟不敲不鸣。
13.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14.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 爱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15.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捶。
16.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17.刚则易折,柔则常存。
18.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19.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20.大路不走草成窝,好歌不唱忘记多。
21.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22.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23.有志漂洋过海,无志寸步难行。
24.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
25.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26.路有千条,理只一条。
27.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28.弹琴知音,谈话知心。
29.一有百有,一穷百穷。
30.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31.宁可荤口念佛,不可素口骂人。
32.情人眼里出西施。
3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34.路湿早脱鞋,遇事早安排。
35.老猫不在家,耗子上屋爬。
36.会说的说一句,不会说的说十句。
37.山大无柴,树大空心。
38.和尚不说鬼,袋里没有米。
39.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41.粗丝难织细绢,粗人难做细活。
42.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4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44.心要常操,身要长劳。
45.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46.一年算得三次命,无病也要变有病。
47.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莎士比亚
48.解铃还须系铃人。
49.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50.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51.文戏靠嘴,武戏靠腿。
52.舍不得苗,抱不到瓢。
53.搓绳不能松劲,前进不能停顿
54.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
55.圆木平不稳,方木头不滚。
56.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57.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58.大树一倒,猢狲乱跑。
59.小鬼跌金刚,小鼠断大绳。
60.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股市常用谚语集锦:
● 股市久盘必跌。
● 股市无庄不活。
● 多头不死,跌势不止。
● 投资者是1胜2平7赔钱。
● 赚钱的空间是跌出来的。
● 反弹不是底,是底不反弹。
● 金融市场是有钱人的游戏。
● 中国股市只有买错,而没有踏空。
● 股市涨无顶,跌无底。抄底者必死。
● 听别人的建议做股票,他永远不会做股票。
● 好的股票为什么不涨,因为有很多人在抢庄。
● 跌势中为什么总有亮点,因为臭庄们在自救。
● 股市是贫穷变富有或富有变贫穷的神奇场所。
越国古都,暨阳大地,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民风淳朴,教化颇早,历代不仅出了许多名人雅士,而且也流传着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十余年前文化部门为保护民间艺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民间文学挖掘和采录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先编刊印了三卷民间故事、歌谣谚语,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料。
1、荠菜花当盆景。
2、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3、老鸦(喔)笑火(夫)炭。
4、东吼日头西吼雨,南吼刀枪北吼怪。
5、倭子打堆,芊翻芊倒。
6、若要好,大做小。
7、春无三日晴,夏无三日雨。
8、撒屙吃烟,一搭两便。
9、七勒对得八勒,锄(音如饲)头掘(音[gi])得脚勒。
10、螺蛳壳内做道场。
11、眼花落花,猫偷酱瓜。
12、老南瓜变屙。
13、好佬还有好佬,好佬还有高佬。
14、癞子碰着闰年闰月。
15、闲事少管,饭吃三碗。
16、今年还想明年好,年年一件破棉袄。
17、日里讲到夜里,菩萨坐在庙里。
18、屙急造茅坑,临时抱佛脚。
19、口燥喝盐菜卤。
20、八十岁学跌打。
21、饭店门口摆粥摊。
22、船到桥洞自会直。
23、七了得(同上)的八了,阿(鞋)了穿得袜了。
24、灶司菩萨贴大腿,镬灶打得脚背上。
25、煞清爽,梅兰芳。
26、恶人多道理。
27、三九月里乱穿衣。
28、拉屎延时光。
29、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30、上轿还没穿耳朵。
31、乱得(děi)拔荞麦。
32、要紧关头敲潮烟。
33、绣花枕头稻草包。
34、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35、心急要生囡。
36、早雷不过午时雨。
37、老鸦笑乌炭。
38、温声不响西匹顶猛,忠厚老实捋着不得。
39、雨夹雪,落勿息。
40、屁股像麦磨,奶奶像淘萝。
41、山东人吃麦冬,一懂哬勿懂。
42、吃过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43、三代勿出舅公门。
44、猫看花被单。
45、石板道地掼乌句(乌龟)。
46、死狗避勿过热汤。
47、幼小看看,到老一半。
48、矮脚鸡会生蛋。
49、苍蝇跟得摆摊佬。
50、黄胖椿年糕,吃力勿讨好。
51、眼睛一眨,鸡娘变鸭。
52、春雾日头秋雾雨。
53、黄藤缚柴,连路喊爹。
54、人来咯做,天来咯看。
55、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56、帽子歪戴,老嬷三嘎。
57、苍蝇跟得摊贩佬。
58、文勿像读书人,武勿像救火兵。
59、正月初八夜有星,正月十五好迎灯。
60、匹破嫌憎马桶漏。
61、讨饭佬口嘞夺块肥猪肉。
62、抲着蜂子叮人。
63、夜东风,燥松松。
64、三个内客,一班老鸭。
65、半斤八两,胡椒生姜。
66、千斤难买老来瘦。
67、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
68、卖背卖孜狗,砻糠袋小狗。
69、朊咬勿动咬泡。
70、指得和尚骂石蹋。
71、千日胡琴百日萧,半夜令花(唢呐)哗哗叫。
72、拔勿完咯稗草,讲勿完的牢骚。
73、朊拖得灰嘞。
74、燕子来,好种田;嗄鹅来,好过年。
75、宁可少吃,勿可贪吃。
76、情人眼中出西施。
77、做官格爹,勿如讨饭格娘。
78、讲过伊忘记,吃过伊肚饥。
79、日晕三更雨,夜晕午时风。
80、牛皮石脸。
81、儿子像娘,金子打墙。
82、小宁头,夫懂头,卵泡生得脑嘎头。(实在不雅)
83、神智浑沌沌,老嬷当婶婶。
84、狙得无常发拳。
85、锣鼓响,脚底痒。
86、河水狙哄上岸。
87、一根肚肠通到底。
88、吃个邋遢,做个菩萨。
89、是药三分毒。
90、掼掉讨饭棒,忘记长弄堂。
91、对着石塔骂癞子。
92、夜里想想千条路,五更爬起走原路。
93、早夜风凉,晴到重阳。
94、眼睛白白,喊我阿伯。
95、鲞越挂越臭,猫越叫越瘦。
96、马马虎虎,香烟屁股。
97、人参一斗不如白米一升。
98、矮子里头拣长佬。
99、一张眠床勿出二样人。
100、放上件黄松公屁。
101、生儿子柴打堆,生囡鞋打堆。
102、两个朊子数到天亮,还是一双。
103、瞎猫碰着死老鼠。
104、自道好,烂稻草。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
105、大懒差小懒,小懒差门槛。
106、萝卜上得腊烛帐。
107、门背后咱屙要天亮。
108、别人屋里金窝银窝,勿如自屋里格草窝。
109、自称馒头白,掰开是个毛大麦。
110、八月雾露水,有米无柴煨。
111、老鸦窝里寄小鸡。
112、清官难断家务事。
113、热面孔贴冷屁股。
114、讲讲蛮在行,占吃米皮糠。
115、自称馒头白,屁股好磨麦。
116、拳头打出外、手背挽进里。
117、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118、赤朊硬要讲布贱,饭店门口打饱噎。
119、烂脚佬拷苍蝇。
120、咱屙延时光。
121、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绳。
122、龙灯赶庙会,讨亲又嫁妹。
123、头毛吊得朊毛上。
124、讨饭佬勿留隔夜食。
125、麻婆擦粉,越擦越深。
126、天上一半,地上全完。
127、牛健多耕田,农健多挑担。
128、夏雨勿过马脚渍。
129、千年水底松,万年高搁风。
130、燕子做窝白劳禄。
131、外甥狗,吃吃朝外走。
132、运道不多对,巴*敲大腿。
133、跷佬蹩到,会场散掉。
134、树靠根,人靠心,讲话凭良心。
135、烂田里厢搏捣臼。
136、老鼠咬得黄牛倒。
137、胆大做将军,卵大当外公。
民间关于劳动的谚语、民谚、俗语:
● 劳动万事足。
● 劳动产生知识。
● 劳动使人长寿。
● 劳动使人长寿。
● 劳动能开胃口。
● 幸福从劳动中来。
● 爱劳动,受尊重。
● 劳动的后面跟着幸福。
● 劳动暖身,空话冷心。
● 长寿的秘诀在于劳动。
● 丰收靠劳动健身靠运动。
● 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
● 人生开地间,劳动最为先。
● 花开满树红,劳动最光荣。
● 劳动是个宝,人生不可少。
● 只要靠劳动,大地最慷慨。
● 劳动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 只要肯劳动,一世不会穷。
● 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
● 虫凭蠕动寻食,人凭劳动养身。
1、懒老婆上鸡窝——奔(笨)蛋
2、【六月里发水淹不死蛤蟆,腊月下雪饿不死麻雀】释义:比喻困难再大,也吓不倒坚强的人。例句:方才他听了刁金贵的话,就像把萝卜缨子洒上了水,立刻扎撒起来了,他弹起身,一拍大腿:“对,六月里发水淹不死蛤蟆,腊月下雪饿不死麻雀,天无绝人之路,就这么办。”
3、【牵牛鼻子】(惯)比喻抓住关键或要害。
4、【丫头】我们现代人常称小女孩为“、了头”。那么,这个称呼是怎么来尼?这还要从中国古代说起,在古时候,女孩子到了及笄之年,头上都要梳两个髻,左右分开,对称而立,形状很像个“丫”字,这种头型就被称为头”。后来,丫头就慢慢成了女孩子的代称。唐代刘禹锡《寄赠小樊》诗云:“花面、了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在唐朝,“、了头”就有女孩之意了。此外,因为古代婢女经常梳丫髻,所以“、了头”有时也指婢女,如戏剧的婢女就叫“丫环”。
5、驴子拉磨——跑不出这个圈;走的老道儿;兜圈子
6、【鲜花插在牛粪上】见“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7、【树高不能撑着天】释义:比喻本领再大也有个限度。例句:俗话说得好,树高不能撑着天。孙悟空本事大,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
8、【黄鼠狼夸它孩儿香,刺猬说它孩儿光】释义:比喻谁都觉得自己孩子好。例句:“这大概就叫黄鼠狼夸它孩儿香,刺猬说它孩儿光。然乎?”江学辉笑嘻嘻地插上说。
9、【贼是小人,智过君子】(谚)做贼的人虽然品格卑下,但机智计谋往往胜过正人君子。指智力的高下,不受品格的限制。
10、【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谚)亲:亲戚。邻:邻里。指亲戚、邻里关系亲密,纵然有时发生矛盾,但很快就会和解,不会结成冤仇。 也作“割不断的亲,打不断的邻”。
11、我家的地与王叔叔家的地紧挨着。每年耕田的时候,他总是把我家的田埂犁走一点,弄得田埂越来越窄了。妈妈无可奈何地说:“这真是种田种得刁,田埂走得猫。”(河南·信阳)
12、【饿狗不离主】(谚)狗再饿,也不肯离开它的主人。指狗有不嫌主人贫穷的本性,只要见到狗在哪里,也就能断定它的主人在哪里。
13、【没理搅三分】见“无理搅三分”。
14、【敲锣卖糖,各有一行】各有各的职业,各有各的职责。金 近迈《欧阳海之歌》:“这有什么!欧阳海不屑地说:敲锣卖 糖,各有一行。我从小就干这个,惯了。”
15、沸腾的开水——响(想)得厉害
16、【在小算盘上打】见“打小算盘”。
17、我和邻居的几个小朋友商量后,终于把一件难办的事办好了。爸爸见了笑着说:“这真是一人不如二人计,三人合伙唱台戏啊!”(江苏·海安)
18、【杀鸡用牛刀】(惯)杀鸡用上了杀牛的刀。1指大材小用。2指办事有绝对的把握。3比喻花大钱却办了件小事。
19、属推土机的——嘴利心硬
20、大伙都在搬砖头,七岁的华华也挤在人群里凑热闹,有时还一次搬两块呢。她妈妈笑着对大伙说:“她是没牙齿偏喜欢吃硬豆,我们想歇还歇不成呢!”(江苏·宝应)
21、【屎壳郎打嚏喷——满嘴喷粪】(歇)屎壳郎:学名蜣螂,昆虫,身黑,吃动物尸体或粪尿。指信口胡说。含责骂意。 也作“屎壳郎打喷嚏——满口喷粪”。
22、【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歇)小葱青色,豆腐白色,拌在一起青白分明。青:谐“清”。形容行为清白。也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也作“小葱拌豆腐——青是青,白是白”。
23、大水冲过的鹅卵石——没有了棱角
24、【发怒的母豹赛猛虎】(谚)指发怒的母豹常表现得格外凶猛,尤其是带仔的母豹。
25、【空对空】(惯)1指讲话、写文章没有实际内容。2指什么东西也没有。
26、杨树开花——不结果
27、我的表弟吃饭总爱掉米粒。他的妈妈生气地问他:“要不要到外婆家捉几只鸡养到桌子下面?”他每次吃饭很慢,他的爸爸说他是“人前吃到人后,种麦种到收豆”。(江苏·姜堰)
28、【嘴痒了去树上蹭蹭】厌恶人说话。李准《大河奔流》:“你 吹啥哩?人心里像棍子戳一样,你嘴痒了去树上蹭蹭!”
29、【一个师父,一个传授】师父教法不同,各有特点和绝招。 歇后语形式为:剃头使推子,一个师父,一个传授。姚雪垠 《李自成》;“一个师父,一个传授。你的师父传授你的射法, 她们不一定听见过。”
30、【裤兜子钻蝎子——爱昨蜇咋蜇】(歇)咋:方言,怎么。蜇:蝎子用毒刺刺人,谐“着”。指任凭事态发展,结果是怎样就怎样。
31、打开西窗看风光——晚景;夕阳无限好
32、表叔又来我家借钱给表婶看病,可在我家坐了好大一会儿也开不了口。妈妈笑着说:“你这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借多少,尽管开口吧!”(河南·三门峡)
33、【下坡容易上坡难】(谚)人走下坡路不费力,要走上坡路却是每一步都得使劲的。比喻退步容易进步难。
34、【七十三,八十四】(惯)形容说话东拉西扯,唠唠叨叨。
35、木头人锯树——忘本
36、【说一句,是一句】(惯)指说出来的话实在、有分量、算数。 也作说一句,算一句。 说一句话,算一句话。
37、【水过地皮湿】(惯)1形容事情只是走个形式和过场,不能根本解决问题。2指从所经手的事情中捞到了好处。 也作“雨过地皮湿”。
38、【鸦浴风,鹊浴雨,八哥儿洗浴断风雨】(谚)浴:鸟儿在天空飞翔。 指乌鸦在空中飞翔,是将要起风的征兆;喜鹊在空中飞翔,是天要下雨的征兆;八哥儿在空中飞翔,是无风无雨的征兆。
39、【一人藏得巧,百人找不到】某人收藏的东西,别人很难寻 找。《小说月报》(1980,9):“一人藏得巧,百人找不到,虽几 经风险,这份珍贵的资料竟在柴桶内安然无恙。”
40、【千招会,不如一招熟】(谚)武术招数练得再多,也不如有一招是独到精熟的好。指练功不在招数多,而在有精到的绝招。
41、【不怕外来盗,就怕地面贼】(谚)外来盗:从外地窜来的盗贼。地面贼:熟悉情况的本地盗贼。指本地盗贼熟悉情况,容易作案。
42、【 几十年如一日】一贯如此,没有变化。台湾朱秀娟《女强 人》:“想想看,十多年如一日,哪件事我不听你的。”
43、没眼先生上钟楼——瞎撞
44、用放大镜看书——显而易见
45、【一叶落而知秋】原指进入秋季,也指变化的征兆。成语: 一叶知秋。相关的:础润而雨,月晕而风。尤凤伟《中国一 九五七》:“一开始就站,这变化有点一叶而知秋,让人在心 里发疹。”
46、【过河看深浅,走路看高低】(谚)比喻无论做什么事,必须摸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大意了。
47、妈妈爱说爱笑,潇洒乐观;爸爸终日闷闷不乐,寡言少语。一天,奶奶劝爸爸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常喜常乐,胜吃良药;遇难不愁,健康长寿!”(新疆·拜城)
48、爸爸想把爷爷奶奶从乡下接到城里住,可爷爷奶奶就是不肯来,说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河南·确山)
49、“做任何事都不能偷懒。”妈妈看我写作业“偷工减料”,不客气地对我说,“山怕无林地怕荒,人怕偷懒花怕霜。再写一遍”。(湖南·益阳)
50、【从胳肢窝里掏出来的】不是出自内心,说的不是真心话。 成语:言不由衷。浩然《艳阳天》:“你说的这些好话是从五 脏里说出来的,还是从胳肢窝里掏出来的呢?”
51、【一力降十会】(谚)十:多的约数。会:会武艺的人。一个人只要力气大,就可降伏多个会武功的人。指武功较量,体力大是基本条件。
52、【月有阴睛圆缺,人有生死离别】释义:借指自然规律无法抗拒。例句:关于死的信息,自他过了五十个生日后,这种阴影就不时袭上心来,他并不害怕,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死离别,这是自然规律,一代君王都可以长眠,何况山野之人?
53、【行得春风有夏雨】(谚)指刮过了春风,才会有夏天的雨水。常比喻人情往来,有所施然后才望有所报。 也作行得春风,指望夏雨。 行春风,收夏雨。
54、妈妈检查我的语文作业,看我写得不整齐,就说:“你看你写的,大爷爷小孙子的,重新写一遍!”(山西·洪洞)
55、孩儿不离娘,瓜儿不离秧。
56、粮库里头一粒米——有它不多,无它不少
57、【打狗要用擒虎力】(谚)比喻降伏一般敌人,也要使出对付强敌的手段,丝毫不能轻敌。
58、【 经风雨,见世面】在社会生活中受到锻炼。海外老六《丫 头你嫩嫩地嫁了吧》:“她已经在学校‘经风雨,见世面’了, 练就了一副打不过也打,骂不过也骂的脾性。”
59、【蜂刺入怀,解衣去赶】(谚)指黄蜂要是钻进衣襟里,就必须马上解开衣襟赶跑它。比喻情况紧迫时,不容有任何迟疑,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也作蜂虿入怀,随即解衣。虿(chai):蝎子一类的有毒动物。 蜂蝎入怀,各自解衣。
60、【胡萝卜就烧酒——仗个干脆】(歇)仗:讲求。干:谐“甘”。本指又甜又脆,转以形容说话或做事干脆利索。 也作“胡萝卜就酒——嘎嘣脆”。 嘎嘣:拟牙齿咬胡萝卜时发出的声音。
61、裹着蜜糖的黄连——还是苦(苦命人)
62、【自己打嘴巴,给别人听响儿】贬低自己,以讨好别人。王 蒙《失态的季节》:“要不写个检讨,出发前给大进送去?他 一激灵。他也是要摘下舌头烧小菜的。他也是要自打嘴巴 给别人听响儿的。”
63、【天道好还】(谚)天道:旧指掌握赏善惩恶之权的天意。好还:乐于主持报应。指天道总是公正无私的,善的就赏,恶的就惩。 也作天道好还,丝毫不爽。不爽:不差。 天道好还,报应不爽。 天道好还,无恶不报。
64、【价高招远客】(谚)远客:远处的客商。只要肯出高价,路途再远,也会有客商把货送上门来。指只要舍得出高价,就不愁买不到缺货。也借指只要舍得出高额酬金,就不愁引不来人才。
65、【 将帅无能,累死千军】领导者不力,瞎指挥,下级跟着活受 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有道是‘将帅无能,累死 三军 ,而在这里为将为帅的,何止是无能啊!”
66、【到老方知妒妇贤】(谚)妒妇:嫉妒丈夫有外遇的妇女。指男子到年老时,没有因贪色而伤身,这才体会到有个妒忌心强的妻子是有益的。
67、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硬如铁。
68、【抢棺材奔命】(惯)骂快跑的人是抢着去死。
69、【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谚)刮目相待:拭亮眼睛,重新审视,重新评价。读书人三天不见,就要另眼看待。指读书人进步快,变化大,不可等闲视之。 也作“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70、【不怕贼来偷,只怕贼惦记】被贼人打主意,则防不胜防。 电视小品:“我爸爸说,不怕贼来偷,只怕贼惦记,你这是盯 上我们了。”
71、婶婶不爱做家务。这不,天都冷了,被子还没有拆洗,整天忙着打麻将。奶奶说:“烧火需根好火棍,当家需个好女人。”(河南·内乡)
72、夜猫子报喜——坏名誉了;没有的事
73、田鼠走亲戚——土来(里)土气
74、【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释义:比喻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例句:“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有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尚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
75、【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谚)度:计算,估量。 山上有树木,工匠就会去估量如何采用它;宾客有礼仪,主人就会择优录用他。指只要有才,就不愁不被选用。
76、【二而一,一而二】(惯)指看似是两个问题,其实是一回事。
77、【猫儿狗儿识温存】(谚)温存:温和体贴。指猫和狗也懂得人对它的温存关爱。比喻任何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温情与关照。
78、【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国古代有开天辟地 的传说。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是:黄帝、 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他们是中国古代的部落首领或帝 王。此句意为:从古到今。李准《老兵新传》:“说得远一些, 恐怕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现在,这地方还没长过庄稼。”
79、【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谚)三寸气:呼吸。无常:死去。人活着时靠一口气,可以有种种作为;一旦停止呼吸断了气,那就一切全完。指人要想有作为,首要的条件是保有生命。 也作三寸气在干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 三寸气在干般用,一遇无常万事休。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气万事休。
80、【熬过冬,就是夏】(谚)指熬过了冬天的严寒,夏天就必定到来。比喻人身处逆境之中,不必焦躁忧虑,耐心等待,定有转机。
81、【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谓帮凶者仗势欺人,胡作非为,更难 对付。陈登科《淮河边上的儿女》:“怪不得人说,阎王好见, 小鬼难缠。这都是大宝子搅的!”
82、【拣日不如撞日】(谚)撞日:碰巧遇上吉日。指与其挑个好日子办事,不如现在就办。
83、【矮子肚里疙瘩多】(谚)指身材短小的人心里的算计往往比常人多。 也作矮子心内三把刀。 矮子多心。
84、【铁身上的蚊子——无着嘴处】(歇)嘴:本指嘴巴,转指说话。指插不上嘴,无话可说。
85、爸爸想买台彩电,妹妹急忙把积攒下来的买零食的钱交给爸爸。我不屑一顾地嘲笑道:“就你那点钱够买什么?”爸爸严肃地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没有一分哪有百元啊!”(河北·巨鹿)
86、大庆的深井——油水多
87、【一竿子插到底】(惯)比喻把事情彻底做好或负责到底。 也作“一竿子扎到底”。
88、【年号】“年号”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词,如我们十分熟悉的康熙、乾隆、道光、光绪等,都是皇帝的年号,不是他们的名字。那么,年号创始于何时,出自谁手呢? “年号”是中国古代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也是时代的标志,由汉武帝刘彻首创。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建元二年,依此类推。以后新君即位或遇军国大事、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变年号,称为改元。有的甚至一年之中一改再改。自朱元璋开始,明清两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不论在位时间长短,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我国历代各朝所定的年号,为了称谓之便,大多以两个字命名,如汉初建元、晋永和、唐贞观、宋元嘉、明万历,清乾隆等。但也有少数是三个字、四个字以至六个字的。如王莽的“始建国”、北魏太武帝的“太平真君”、西夏景宗的“天授礼法延祚”。封建帝王年号在用词上是十分考究的,总要经过反复筛选,采撷吉祥字眼,多用“大、太、应、元、天、中、永”等字开头。如汉武帝刘彻一共使用过十一个年号,其中“元”字开头的就占五个,“太”字开头的占二个,“天”字开头的一个。
89、【天下第一菜】苏州一碗“锅巴汤”竞有“天下第一菜”之名,这是怎么回事呢?相传清朝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牧士春游苏州城西南的邓尉山时,被山上的梅景所倾倒,遂在崖壁上题名“香雪海”。康熙皇帝听说此事,很感兴趣,于是便微服私访前往苏州邓尉山游玩。康熙抛开随从,独自畅游在梅花盛开的世界里,沉迷忘返。不知不觉已到中午,康熙感到饥肠辘辘,可偏偏他却迷了路,饥渴难耐的他只好朝一个方向拼命走去,直走到一个小村子里。他遇到一个中年农妇,便迫不及待地问人家“可有东西充饥”。善良的农妇将康熙领进屋内替他找吃的,可是饭菜都差不多吃光了。农妇看见锅里的几块焦黄的锅巴,便随手将一些剩菜汤倒入,烧煮开后,盛起来端给康熙吃了。谁料,饥不择食的康熙吃后竟觉得美味可口,赞赏不已,一时兴起,将此菜题为“天下第一菜”。于是,这不起眼的锅巴汤就这样成为“天下第一菜”了。
90、妈妈叫我去喂猪,可我嫌喂猪太脏,就说让我去提水吧。妈妈说:“叫你上山你下河,叫你下河你非要上山。”(安徽·枞阳)
91、【刨土圪垃】(惯)土圪垃:土块。 指以种地为生。
92、【 秃子当和尚,将就材料】勉强可以,凑合能行。马烽《三年 早知道》:“包管就包管,反正咱已经不能跑跳了,秃子当和 尚,正好将就材料。”
93、【春蟹夏鲎秋翅冬参】(谚)鲎:节肢动物,有甲壳,生活在海洋中。指春季吃螃蟹,夏季吃鲎肉,秋季吃鱼翅,冬季吃海参。一年四季,营养价值极高的美食各有侧重。
94、十月的丝瓜——满肚丝(私)
95、【风水不便,客人背纤】(谚)背纤:人在岸边用绳拉船前行。行船遇到逆风或逆水,乘船的客人也只好下船背纤。借指事到无奈时,只好劳动尊客。
96、【开天辟地头一遭】释义:比喻自古以来头一次,是空前的。例句:太阳从西边出,月儿往东边落,开天辟地头一遭儿。
97、属猴儿的——没个老实气儿;会跳
98、【脸丑怪不着镜子】指自己不好,不能埋怨别人。袁静孔 厥《新儿女英雄传》:“得了,你别胡说吧。脸丑怪不着镜子。 牛大水不是那样的人。”
99、【现钱买的手指肉】(谚)现钱:不赊不欠付给现金。手指肉:买主用手指向的那块肉。指只要有现钱,想买什么就能买到什么。
民间关于农业种植技术的谚语、俗语:
● 大暑摘瓜。
● 春分栽菜。
● 种葫芦靠墙。
● 未种瓜,先搭棚。
● 瓜茬瓜,不结瓜。
● 水葫芦,旱西瓜。
● 不是肥土不栽姜。
● 深栽洋芋浅栽姜。
● 茄子栽花烟栽芽。
● 葱怕雨淋韭怕晒。
● 风凉茄子自在瓜。
● 深栽茄子浅栽葱。
● 七月半,种早蒜。
● 黄瓜爱水,丝瓜爱藤。
● 立秋栽葱,白露栽蒜。
● 种姜养羊,本短利长。
● 人靠吃饭,菜靠喝水。
●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 麦子上场,核桃半瓤。
● 向阳荔枝,背阳龙眼。
本文网址://m.968ok.com/yanyu/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