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天的俗语、谚语: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4春雨贵如油
5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
6春无三日晴
7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8立春赶春气
9早春晚播田
10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11春打六九头
12一年之计在于春
13春天很短,而且是经常下雨。于是就有人说“春天春天,时时发癫”
春谚
1、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2、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
3、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4、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5、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6、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7、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8、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9、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10、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11、立春晴,雨水均
1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14、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5、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16、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1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18、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19、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雨水
20、雨水连绵是丰年,农民不用力耕田
21、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22、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23、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24、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春分
25、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昼夜各为十二小时。
26、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这是台湾北部的农业现象,南部则比较早。
27、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芍药夏日开花,春分种太慢了。
28、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若下雨,则病人少。
清明
29、三月初,寒死少年家:少年爱美,才春天便急急穿单衣,常被突如其来的寒冷冻坏。
33、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如果立春那一天天气寒冷,那么整个春季的气候就不会再冷下去;如果立春那一天下雨,那么春季的雨量就会少。
34、春天孩子面:春季是介于寒冬与盛夏之交,这时南方气候开始暖和,而北方还在寒冷中,南北温差很大,所以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流常常交汇冲突,发生了气旋,天气便转为阴雨。气旋过后,天又转晴,这好像小孩子破涕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
35、春东风,雨祖宗,夏东风,一场空:春天要是刮东风,那将是春雨绵绵;夏天要是刮东风,将雨水短缺,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
36、春时东风双流水,夏时东风旱死鬼:春天如果刮东风,将是阴雨天气,地上将雨水横流;夏天如果刮东风,将出现严重的旱情。
人要脸,树要皮,不要脸的没法治。
人熊有人欺,马瘦有人骑。
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苍蝇不叮没缝儿的蛋。
仇人一个不少,朋友一百个不多。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不做亏心事,哪怕半夜鬼叫门。
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软。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能用斗量。
气候谚语
南风若过三,不雨也阴天。
大雾不过三,便有雨天。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南珥风,北珥雨,两珥都有好天气(指太阳珥)。
旱刮东风不下雨,涝刮东风不开天。
南风雨,南风开,不过三天还回来(东风同)。
雾露穿夼,好不到响(指低云穿山夼)。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云交云,雨淋淋(指上下云走向不一样有雨)。
急雷雨易停,闷雷天难开。
久晴必有久连阴。
天出半截虹,当天有雨响。
东虹雾露(虹在东),西虹雨(虹在西)。
好天红太阳,有风紫太阳,有雨太阳白又黄(指日落时)。
人黄有病,天黄有雨。
日晕雨淋淋,月晕刮天昏。
雷公无雨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北风出高云,风快停;南风出低云,风快停。
北风头,南风尾(北风开头大,南风越刮越大)。
夜间有风响,早晨无风有大霜。
日落东风止,不止必转南,不转是雨天。
日出日落,云彩烧红,不雨也有风。
晨日照云间,午后起风暴。
北云南逃,大风随到。
大霜毒日现,毒日无好天。
蚂蚁搬家蛇过道,出门小心挨雨泡。
该涨不涨,要听风响;该落不落,小心风暴(海潮)。
无风三尺浪,必有大风降。
九里有大雾,百日有风雨。
大风百日回头(百日后有风雨)。
立秋有雨秋不干。
春冷秋热,必是雨节。
正月二十五刮南风,春天多雨。
九里雪大,伏里雨大。
秋雨大,冬雪少。
夏至冬风摇,麦子坐水牢。
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春天南风不受北风气,秋天北风不受南风欺。
朝刮三,夜刮四,不晌不歪刮一日。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桐城谚语在语言表达上注重修辞艺术。在语音上具有音乐性,单句形式谚语以五言、七言为主,节奏鲜明;复句形式谚语大多押韵,押韵形式灵活多样。在用词上常对举使用反义词,使音节整齐对称;善于运用当地方言词,使谚语呈现出很强地域色彩,更有利于谚语为当地群众服务。在句式上整中有散,给人一种参差美。并运用多种修辞格式,不仅使谚语语言生动形象,更使其本身所传授的知识更具艺术吸引力。
桐城谚语集锦:
1、儿女不在多,一好抵十个。
2、朝里无人莫做官,家里有狗好看门。
3、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4、桃三梨四杏十年,枣子当年能卖钱。
5、打人不打脸。
6、人要衣装,佛要金装。
7、大路不平,旁人铲修。
8、东方不亮西方亮。
9、磨刀不误砍柴工。
10、十网打鱼九网空,一网打到就够工。
11、货比三家不吃亏。
12、家有一亩园,抵上十亩田。
13、春天打个宕,秋天有指望。
14、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养儿,不知父母养育恩。
15、出头的椽子先烂。
16、早插黄秧早生根。
17、一种九管十成收。
18、穷不丢书,富不丢猪。
19、远亲不如近邻。
20、人怕伤心,树怕剥皮。
21、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22、笑脸求人不如黑脸求土。
23、枪打出头鸟。
24、活水淹死会水人。
25、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26、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27、麦怕张须雨,稻怕含苞干。
28、端人碗,受人管。
29、二四八月乱穿衣。
30、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
31、骂是亲,打是爱,不打不骂要变坏。
32、无风不起浪。
33、起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比浪淘沙。
34、树老焦梢叶儿稀,人老猫腰把头低。
35、树大招风。
36、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37、桑树苗从小肉。
38、读不完的书,走不完的路。
39、慈母多败儿。
40、趁热打铁。
41、打铁看火色,种田抢季节。
42、好马不吃回头草。
43、打蛇打七寸。
44、人怕出名猪怕壮。
45、棉汗七高白如霜,稻耘三高猪无糠。
46、一季红花草,三年好田脚。
47、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48、船到桥头自然直,水到桥头自转弯。
49、好汉不提当年勇。
50、霜打油菜荚,到老都不发。
51、打鼓要听声,听话要听音。
52、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53、门门会,床上无絮被;夹夹生,一门都不精。
54、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55、家不和,外人欺。
56、十根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
57、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58、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59、好种出好苗,好葫芦锯好瓢。
60、麦到小满昼夜黄。
61、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62、吃喝不计较,买卖论分毫。
63、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64、有秧不插一把,无秧不插一根。
65、谷雨前,好种棉。
66、饱汉不知饿汉饥。
67、打不过东乡,告不过西乡,文不过南乡,吃不过北乡,穿不过城厢。
68、男儿膝下有黄金。
69、冬天掏一掏,抵上春天浇一高(遍)。
70、一戬猪,二打铁,三钓黄鳝,四捉鳖。
71、牡丹虽好,还要绿叶扶持。
72、牛要打,马要鞭,小伢不打能上天。
73、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74、问路问老头,破柴破小头。
75、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76、稻倒一半,麦倒全无。
77、锄头底下出黄金。
78、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
79、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80、吃着饼子,套着颈子。
81、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82、身正不怕影子斜。
83、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84、秧好半年粮。
85、人无理说横话,牛无力拉横耙。
86、和气生财,火气生灾。
87、三月三,饭瓜葫芦都上山。
88、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89、鸭肫难剥,人心难摸。
90、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91、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
92、惯儿不孝,肥田出瘪稻。
93、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94、春茶香,夏茶涩,秋茶好喝不能摘。
95、内行的看门道,外行的看热闹。
96、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97、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98、姜还是老的辣。
99、秋分不出头,割掉喂老牛。
100、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01、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102、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03、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104、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105、宅边多栽木和竹,子子孙孙都受福。
106、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107、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108、晴带雨伞,饱带干粮。
109、别人烤火我兴塘,别人车水我乘凉。
110、家有百样种,不怕老天哄。
111、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112、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113、开弓没有回头箭。
114、打丫环,耻小姐。
115、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11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17、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118、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本文网址:http://m.968ok.com/yanyu/4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