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语录 > 范文 > 导航

巨流河读后感

2024-02-16 巨流河读后感

巨流河读后感(精品五篇)。

巨流河读后感 篇1

时间到了年尾,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巨流河》。我不想很快读完的原因是这是一本好书。充满了感情。许多情节和文字需要反复品味和揣测。有些段落必须以注释的形式留下。面对近90岁的齐邦媛老师温柔、有力、朴素的叙述,我觉得自己写不出一个好的读后感,没有更好的话语来评论这本书,也没有更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儒略河是清代辽河的总称。她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也是辽宁人民的母亲河。雅口海位于台湾南端。它是二路鼻灯塔下的一条湾流。据说汹涌海浪冲击到此,声消音灭。

这是一个不远的时间,大约两代人从儒略河到雅口海的故事。

作者齐邦媛是台湾作家。这本书是作者80多岁时花了四年时间的回忆录。她作为旧时代的女子有幸遇到开明并重视教育的父亲,她前半生在战火硝烟中的大陆颠簸流离,后半生在风雨飘摇的台湾潜心治学,一生都投入地读书教书,从而获得丰满的享受;执着地教书,收获满满的成就;勇担使命去编书,对台岛文学和教育卓有建设、革新和推广的意义。其间,她和张伯苓、朱光潜、吴宓和钱穆等大家亦师亦友的醇厚经历,让人欣羡不已。

齐邦媛先生以虔诚、谦虚、忠实的态度描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受。从出生在辽宁东北部,回首家乡,到接受教育,中国在抗日战争的苦难环境中成长。然后去往台湾,定居长达六十余年。

走过一路风风雨雨,齐先生都是娓娓道来。宛如发生在昨日的故事,十分的真实和明朗。

这是一部巨著,也是个人传记文学,用鸿篇巨著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2010年在中国大陆以简体中文出版,三年间增刷10次。喜欢这本书的不仅是同龄人,还有很多年轻人可以称作者为祖母。

齐邦媛自幼流离,故乡沦陷,亲人逝去,她的人生从小就打上了悲剧的色彩,所以全书的基调就是悲伤的。可是这种悲伤在齐邦媛云淡风轻的笔墨下,则显得十分优雅,但是这种优雅却更添悲伤。在她的作品中,不仅有慷慨激昂的烈士、开拓民智的书法家,还有浪漫的少女。

即使战争肆虐,大学校园依然可以摆放课桌;如果英雄们死去,校园依然可以是百灵鸟夜莺。在作者的笔下,刚强的青年学生高歌中国有我不亡,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动乱中仍然办杂志开书店,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育,生命不止,弦歌不辍。在战火延烧的岁月,师长们联手守护这一方学***土,坚毅、勤勉,把莘莘学子从稚气孩童拉拔成懂事少年,在恶劣的环境里端正的成长,当年几乎所有学校集会时校长和老师说的同一席话是:

一个国家在困难当头,家园丧失的时候,保住了孩子们的书桌就是保住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和前途。读到这样的描述,心中充满了激情,与齐先生一起,感受年轻学子在内忧外患、风风雨雨的情况下,如何读书报国,如何为正义牺牲生命。笔者还用大量笔墨描写了朱光潜、吴宓等那一代文化大师的风采,令人肃然起敬。

这才是真正的八年抗战,这才是真正的历史。

现在历史上普遍承认,从1927年到1937年这十年里是中国历史上的“**十年”,而那段时间出现了到目前为止各学科最好的学者,他们的各类论著在那个艰苦年代达到了巅峰,那个年代出生的学者不**底还是知识与情怀修养俱是一流。不管历史的走向如何,从任何角度看待那些晦暗的时段,都是有德才兼备的导师,以关心国家命运胜于生命的行动启迪了学生一颗颗敏感的心灵,才促使中华文明经历烽烟仍得于传承一代又一代,直至5000年。

齐邦媛先生何其不幸,生在一个纷乱的年代;又何其有幸,亲历那些风云流徙,并能在最不可能的条件下接受了完整的,且是举国最高水准的教育。当我读到她在英诗课上看到恩师朱光潜噙不住的那一颗伤怀之泪;读到她在四川乐山三江交汇之处诵读“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时都会充满羡嫉和崇拜。

女主人公齐邦媛和飞虎队上尉张大飞的爱情荡气回肠,眼前总出现一幕,是那个四月天的下午,在南开操场的一隅,他穿着宽大的军用雨衣从远处大步向她走来,脸上是她熟悉的温熙的笑。他说:“你怎么一年就长大了,这么好看了呢。

”遂将她揽进大雨衣里,这是他们唯一的一次亲密举动。她听得见他年轻的心,激跳如鼓。而那一面,竟成诀别。

半个世纪后她得以重返故土,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墓园内找到张大飞的墓碑,在暮色里良久追忆他“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的灵魂……

齐邦媛在台湾已经十年了。她经历了与丈夫相识、教育子女、踏入校园、出国留学、在大学任教、编写教材等重要过程。看似顺利却也经受很多波折与磨难,这一切在齐先生写来皆平淡无奇,但又令人心生感想,念念不忘。她为台湾文学、教育费尽心思,其中重新修订中学国文教科书,面对保守分子扣上的动摇国本的帽子和排山倒海般的攻讦,依然坚持以增进阅读兴趣和语文知识为方针,不以政治挂帅,对教育事业功莫大焉。

似乎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一个好老师和一本好课本也能启迪敏感的心灵。

到最后,齐邦媛先生回到了大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巨流河与家乡的亲人,印证了其一生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最终得到了回归,也为那渡不过的巨流河作了一个了断,具有深远的意义。

齐邦媛之父齐世英先生为人宽厚仁和,是真正中国精神的代表,他从无营营名利之心,因而也从未到达权力的中心。他至死念念不忘当年巨流河败北,自己的家乡东北惨遭外族入侵,而他后半生再也没有机会回去看一眼那滚滚东逝的巨流河。回不到拥有巨流河的家乡,憾恨于东北,隐恨于流亡到的台湾。

温和洁净的齐先生一生满腔的热血不得志,最后充满愤慨的郁郁而终老台湾。渡不过的巨流河永远是齐先生心中的惆怅与症结,也是中国台湾与大陆遥海相望不能回归的苦楚与事实。

本书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对齐家两代人从东北巨流河到台湾哑口海的个体经历的记述,如齐先生自言,这是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也如先生的忘年交钱穆先生语,“能追忆者,此始是吾生命之真。”有些人,有些事,是不能忘却的。

巨流河读后感 篇2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这句名言至今在我们耳边回响。家庭的不幸,更是个人的悲剧,而在千年之间,人世的悲喜剧交叉上演,“你方唱罢我登潮,好不热闹。

面对宇宙几十亿年的变化,人类文明只是历史上的一个瞬间。多少离合,多少纠结,多少挣扎,多少感激和怨恨,都在这一瞬间闪现,留下无言可叹。在狭小的空间和瞬间,我们为利益而战,为虚荣而放弃尊严。

与大自然的壮丽相比,世界的狭隘和局限几乎被摧毁

就在这历史洪流的循环往复中,人性光辉的星点闪烁,在后代看来,最是难得和动人。齐邦媛先生已经活了大半辈子了。她的跌宕起伏不仅反映了这个时代卑微生活的艰辛,也让我们对中国残酷的近代史感到惋惜和悲哀。

齐邦媛是齐世英之女,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而时代对他们的捉弄,让齐家在东北三省都没有容身之地,从逃军阀的难,到逃日本的难,再逃共-党的难,落脚东南孤岛,了此一生。故乡这个词,从他们的痛苦记忆中,经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流离失所,最后消逝并变得麻木。

在齐邦媛与家人逃亡的半生中,生活的漂泊,家人的悲叹,爱情的凋零,友情的短暂,都与这个国家和社会的遭遇息息相关,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我坐在车中,望着香港繁华都市的霓虹初上,眼前闪过一幅幅书中描绘的画面,它近在咫尺,近到我感觉这不仅仅是干枯的历史文字,而是用笔写出的现实与人生。它活在我们心里,我们活在它的当中。

这些天所见所闻,都不顺心。这一切变故虽在预料之中,但当它们扑面而来,还是让人眉头紧锁。但与齐先生的沧桑相比,这些是什么?

有时我真想转过身,离开是非之地,背对着世界,拒绝它的虚伪、它的肮脏、它的沉重、它的无望。但有时我不得不期待它的好的一面。生命可贵,不仅因为它的有限,也因为它可以承载世间的许多欢乐和悲凉。

当我们在已知的世界中,奔波又挣扎,几十年后暮然回首,会发现尘埃早已落定,一生的价值在年年岁岁中蹉跎耗荆含泪读毕《巨流河》,掩卷长叹一声,犹如洗却了俗情,世态炎凉,已看得一清二楚。我收拾行李,走过熙熙攘攘的年代,奔向未来,鼓起勇气面对我宁愿回到的世界。

《巨流河》是台湾文学家齐邦媛在80岁时花费4年时间写下的回忆录。在中国大陆,《xx》以简体中文出版,三年内增长了10倍。喜欢这本书的不仅是同龄人,还有很多年轻人可以称作者为祖母。

这本书讲述了齐邦媛和她父母的壮丽生活。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是国民党的创始人。他早年在日本和德国学习。回国后参加革命,听从郭松龄对张作霖的训诫,战败后被迫流亡国外。后来被蒋介石利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教育和文化事业,在东北创办中山中学。

抗战爆发后,领导东北地下抗日。后来,他们带着700多名东北流亡学生,从北京、南京到汉口,经云南、贵州到重庆。6岁时,齐齐国离开了巨流河流经的辽宁铁岭。她在战时就读于武汉大学重庆南开中学南京鼓楼小学,躲避日本轰炸。

在那场战争中长大的她,心脏上有弹痕。同时,在流亡期间,她向朱光潜、吴宓等著名学者学习,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947年,他大学毕业。为了避免内战,专心学习,23岁时到台湾大学外国语系任助教。

她毕生从事教育,在台湾有“永远的齐老师”之称。

读过这本书,难以忘怀的是齐邦媛与东北少年张大飞的荡气回肠的爱情。张大飞的父亲是沈阳的县长,因为掩护同胞在广场上被日本人焚烧。张大飞放弃学业报考空军,成为一名飞虎队员,“生命中,从此没有眼泪,只有战斗,只有保卫国家”。

七年来,张大飞一直与小女孩齐邦媛保持通信,直到他26岁去世。齐邦媛说,“我十二岁认识他,看到两代东北人以身殉国的悲怆,那不是美丽的初恋,是尊敬、亏欠、患难相知的钟情”。

读完这本书,我被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领导下的大批青年的爱国热情所感动。当时重庆南开中学的口号是,“中国不亡,有我”。在齐邦媛的大学时代,很多同学响应国民党“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号召,主动放弃学业走上战场,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当时,国民党领导下的青年和延安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对国家和家庭有着同样的仇恨,同样的忠诚,却加入了不同的政党。在我们过去学习的历史课上,共产党的历史取代了当时的中国历史。更可悲的是,许多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国民党士兵在国共四年内战中牺牲。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看到过去没有记忆的历史是很复杂的。我希望永远不会有战争,永远不会有同胞之间的相互残杀。但古往今来,这种内战似乎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很茫然。

据说齐邦媛是台湾怀旧文学的最后一个守望者。从她6岁起,她就一只是个外国人。辽宁省铁岭是纸是纸上谈兵的故乡。齐邦媛非常坦率地讲与大陆作家的交往,“虽然彼此认识一些可以交谈的朋友,但是‘他们’和‘我们’内心都明白,路是不同的了。

诚如佛斯特《印度之旅》结尾所说 : 全忘记创伤,‘还不是此时。也不是此地。

’(not now,not here。)”这种强烈的历史隔膜如冰难融,与亲切的乡愁形成强烈的反差。

《巨流河》让我深思。你什么时候去南京,我想去看看紫荆山上的航空公墓,给张大飞送一束花。

巨流河读后感 篇3

在校长竭力推荐下抽空读了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为作者的命途多舛而感叹,也为她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奋斗而感动。

巨流河就是辽河,家在北方。作者在几十年的人生中经常回忆起这条河,想到那个风云诡谲的年代,倘若郭松龄将军那晚成功跨越辽河,拿下了沈阳,她的一生可能就此改变,千万东北同胞的可能也不会流离失所远走他乡,中华大地的苦难岁月可能不会如此艰苦而漫长,中国近现代史就是另一个面貌。只是辽河边的那一晚,一点点迟疑,一点点怀疑,一点点阴差阳错,错失了良机,功亏一篑,令人唏嘘。

由于出生在特殊的家庭,许多历史的风云际会、人物的音容笑貌,或与作者正面碰撞,或者擦肩而过。作者描摹他们人生、内心,使之从幽暗的历史中走出来,成为独立的人物。毋庸讳言,齐世英的父亲张大飞的故事也感动了很多人。朱光潜和钱穆的描写足以成为他们的精彩传记。

对于有些历史人物的点评,虽寥寥数语,但也一语中的又别开生面。

作者一生经历了无数的坎坷,特别是抗战八年和战后第一次入台后的艰难岁月。她孜孜不倦的追求、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对生活的不懈忍耐,都是感染和启迪后来者的精神财富。在轰炸下过日子,作者感叹:“每一天太阳照样升起,但阳光下,存活是多么奢侈的事。

”抗战最艰苦时,学校准备转移,老师是这样教育学生的:“我们已经艰辛地撑了八年,绝没有放弃的一天,大家都要尽各人的力。

教育部命令各校,不到最后一日,弦歌不辍。”作者说:“这之后六十年,走过千山万水……人生没有绝路,任何情况之下,‘弦歌不辍’是我活着的最大依靠。

”不论多大的风雨,这种心定就让人多了三分坚毅,齐邦媛说:“死亡可以日夜由天而降,但幸存者的生命力却愈磨愈强,即使只有十七八岁,也磨出强烈的不服输精神,也要发出怒吼。”这不是说教,是现实的磨练,也是苦难的馈赠,作者和一批知识分子克服种种困难,为台湾的文化、教育、社会现代化付出大半生心血,这其中并非都是一帆风顺,但有一种精神,它就能支持着一个人和一个社会穿过阴霾的岁月,走向阳光灿烂的日子。

巨流河读后感 篇4

《巨流河》是台湾文学家齐邦媛在80岁时花费4年时间写下的回忆录,那么大家阅读这本书之后有哪些感想呢?

巨流河读后感1经朋友强烈的推荐,也为自己不久将来的台湾之行作准备,我网购了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一书,大概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本有兴趣再读,但禁不住源源不断的好书的**(最近在看《南渡北归》三大本)。既是积习使然,更担心初读和粗读之后形成的印象如烟逝去,所以还是在再读之前留下一点文字,算是给自己和给阅读一点交代吧。

此前不知道齐先生为何人,此后也难知道更多,因为她还不算大名人。但这样的身份似乎离我们更近了。《巨流河》如她的自传,所以读来真实亲近,还有几分别致。

她1924年出生,今天近90岁高龄。这其间,他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台湾岛建设。虽然一生主要事业即读书、教书和编书,似乎并不耀眼,但能见证近百年的变迁,人生自然带几分传奇。

但她对这样的传奇,无丝毫的夸张、炫耀和突出,她尽量把自己放 “平”,只是以一个亲历其间的女人、学人和教徒,来观察、感受和叙述。在这一历史时期,中日之间有战争,国共之间也有纷争;有东北的流亡,有大陆的远离;有党内的倾轧,有学理的争持。她以一个敏感女子的心性,以一位虔诚教徒的心境,以一介普通平民的心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这段最近的历史,于我们更真实,更生动,更细腻,稀释了以往它给我们的抽象感、宏大感和倾向感,让我们对战争之痛、乡愁之伤和建业之难有更为深切的体悟。

作者一生,投入地读书,而获丰满的享受;执着地教书,而富有成就感;勇担使命去编书,对台岛文学和教育卓有建设、革新和推广的意义。其间,和张伯苓、朱光潜、吴宓和钱穆等大家亦师亦友的醇厚经历,也让人欣羡不已。同样重要的是,她竟把这一切写成了眼前这本30余万字的《巨流河》,让我直叹斯人不虚此生,不负此生。

巨流河读后感2《巨流河》是台湾文学家齐邦媛在80岁时花费4年时间写下的回忆录。在中国大陆以简体中文出版的2010年,三年来增长了10倍。喜欢这本书的不仅是作者的同时代人,还有许多年轻人可以称之为作者的祖母。

这本书讲述了齐邦媛和她父母的精彩人生。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是国家民党元老,早年留学日本德国,回国后投身革命,追随郭松龄兵谏张作霖、战败巨流河后被迫流亡。后来,他被蒋介石利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教育和文化事业,在东北创办了中山中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领导了东北地区的地下抗日战争。后来,他带着700多名东北流亡学生从北京、南京到汉口,从云南、贵州到重庆。齐邦媛六岁离开巨流河流经的辽宁铁岭故乡,曾就读于南京鼓楼小学,重庆南开中学,武汉大学,在战乱、躲避日本飞机轰炸中读书。

她在那场战争中长大,脑子里满是弹痕。同时,在流亡期间,她向朱光潜、吴宓学习,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于1947年大学毕业。为了避免内战,专心学习,他23岁就去了台湾大学外语系。

她毕生从事教育,在台湾有“永远的齐老师”之称。

读了这本书,难忘的是齐邦媛与东北青年张大飞的激荡爱情。张大飞的父亲是沈阳县长,因掩护同胞在广场上被日军烧死。张大飞放弃学业报考空军,成为一名飞虎队员,“生命中,从此没有眼泪,只有战斗,只有保卫国家”。

7年来,张大飞一直与少女齐邦媛保持通信,直到26岁去世。齐邦媛说,“我十二岁认识他,看到两代东北人以身殉国的悲怆,那不是美丽的初恋,是尊敬、亏欠、患难相知的钟情”。

读完本书,抗日战争期间在国家民主党的领导下,一大批年轻人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动。当时重庆南开中学的口号是,“中国不亡,有我”。在齐邦媛的大学时代,很多同学响应国家民党“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号召,主动放弃学业走上战场,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当时国家民党领导下的青年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青年一样,有相同的国恨家仇,有相同的赤胆忠心,只是投奔了不同的党。在我们过去学习的历史课程中,这部共产党的历史已经取代了当时的中国历史。更悲惨的是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很多国家民党将士,又死于四年国共内战。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看到过去没有记忆的历史是很复杂的。我希望永远不会有战争,永远不会有同胞之间的相互残杀。但古往今来,似乎这种内战推动着中国历史的进程。

很茫然。

有人说齐邦媛是台湾怀旧文学的最后守夜人。她从6岁起就永远是个外国人了。辽宁铁岭只是纸上谈兵的故乡。齐邦媛非常坦率地讲与大陆作家的交往,“虽然彼此认识一些可以交谈的朋友,但是‘他们’和‘我们’内心都明白,路是不同的了。

诚如佛斯特《印度之旅》结尾所说 : 全忘记创伤,‘还不是此时。也不是此地。

’(n n,n ere。)”这种强烈的历史隔膜如冰难融,与亲切的乡愁形成强烈的反差。

《巨流河》让我深思。你什么时候去南京,我想看看紫荆山上的航空公墓,给张大飞送一束花。

巨流河读后感3数度哽咽,数度流泪,数度澎湃,然后归于平静。读这本书时,许多的画面烙印在心灵之上,给了我从未有过的震撼与感动。

《巨流河》与其说是一部个人回忆录,不如说是一部记录中国二十世纪的大事记。一位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人生,承受着巨大悲伤,心灵上刻满弹痕的八旬老者,深沉如大河般和缓而有力量的述说家国的命运,即使在生离死别至痛时刻,也显示极大的谦抑和低回。也许这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

齐邦媛,1924年生于辽宁铁岭,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外语系。巨流河就是现在辽宁百姓的母亲河——辽河,她的父亲齐世英,是当时东北革命军的辽字一号,深入参与了抗日战争和内战过程,亲身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精通德日英三国语言,还只是个少年时,便深感那时的北方乡村,国民知识闭塞,对国家和自己的命运几乎全然无知,在淳朴美德后面常常是冷漠愚昧。

长大后,他坚定地认识到,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的教育,才能潜移默化地拯救弱小的旧中国。在战火中,为保中国薪火,临危受命拼力保护一千多名师生撤离南京,在防空的警报声中创建了水深火热战线后的一扇窗——《时与潮》杂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能够树立起更高的价值观和对知识的认知和追求的方向。

朱光潜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美学家,抗战时期曾在乐山武汉大学教授英语诗歌。在战火中,一字一句地吟唱着理想中的美好。我在读到第一百一十三页"某日,在先生教到长诗《玛格丽特的悲苦》中‘若有人为我叹息,他们怜悯的是我,不是我的悲苦。

’时,取下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却无人开口说话"时,竟发现眼泪早已霸占了自己的面颊。这何尝不是朱先生忧患家国无处呐喊的内心不经意间的决堤,让人动情,深思。正是在这样一位大师的指导下,作者才能系统地学习知识,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高尚的情操。

这就是主人的本性,静静地站在那里,静静地站在学生的生命力里?

张大飞,东北子弟。作者描述了一个让人心痛的英雄。与作者有着至真至纯的超越了爱情的感情,曾在日本人的狂轰滥炸下,在心底一起呐喊着: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国不忘,有我!"的人。

他在“七七”事变中加入空军,在胜利前夕死于河南空战。作为一个读者,我不能接受一个26岁、英雄而热情的年轻人在失去父母成为孤儿后,会快乐而平静地面对死亡。在抗日战争中,正是无数张大飞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张大飞的故事悲惨壮烈,他对少年齐邦媛的呵护成为两人最深刻的眷恋,当他宿命式的向死而去,却在生者心里留下了灼伤般的疼痛?

一九四七年,齐邦媛先生去到台湾,成为台湾大学外文教授,教学,著书,翻译,成为将台湾代表性文学英译推介至西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的先行者。她庆幸自己,在战时,依旧按部就班的接受了系统的学习,更是在名师指导下专心文学。齐邦媛亲身经历了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在大学教学期间,要自行编写教材,训练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培养阅读能力。讲义几乎是节节课都会从新做。这不得不提醒我,在我的童年,总会有“黄色讲义”来形容老师们的辛勤劳动。现在看来这是一种讽刺。

这是一本厚重的书,翻开它,你便不舍漏去一字一句。于是,任何简单,断章取义的读后感,都会是对历史得不敬重,只有亲自用心阅读,才能感受到作者那一生的情怀。

《巨流河》,一位历史见证者的回忆,随着往事的追忆,我仿佛听到了那个战火死亡阴影下一群流离失所学生在流亡的路上,在月光下,在炮火中,依旧希望不灭的唱着《松花江上》:

我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满山的大豆高粱;

我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也有年迈的父母;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从我的家乡,废弃了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

哪一年哪月我可以回我可爱的家乡?

哪一年哪月我可以取回我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巨流河读后感 篇5

初闻《巨流河》,是在去年的一次读书分享会上,对这本书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后来在书城随便翻了几页,得知作者乃台湾作家,文字情真意切,朴实无华,一股强大的力量把我吸引,此次能从图书馆借来这本书,也是在长久的等待之后,耐心的寻觅才偶然得之,如此机遇,如此幸运。

这是一部巨著,也是个人传记文学,用鸿篇巨著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作者齐邦媛先生用一种虔诚、谦虚、忠于事实的态度叙述自己一生的经历及所感,从出生于东北辽宁,回望家乡的的巨流河,到接受教育,在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苦难环境中成长而来,然后去往台湾,定居长达六十余年,走过一路风风雨雨,齐先生都是娓娓道来,宛如发生在昨日的故事,十分的真实和明朗。巨流河是辽宁百姓的母亲河,以此为书名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与慰问,同时又蕴含深意,在我看来,齐先生整部回忆录就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向前,显得宏伟巨大。

我们有理由相信,齐先生用缜密通透,深情知性,字字珠玑的叙述,以个人及其家族的经历描绘了纵贯历史长河,横跨海峡两岸的大时代故事,不正是一条巨型的河流,充满着波涛汹涌与生命力。

然而,这条无法跨越的河流,却成了齐先生心中的惆怅和症结。台湾与大陆不能在遥远的海上回归,这也是痛苦和事实。从一开始郭松龄没能渡过巨流河,其父亲齐世英因此到处流亡,后更因为遭遇日本的侵略战争而颠沛流离,最终流亡到遥远的台巨流河读后感湾,并因历史缘故长久回不到大陆,回不到拥有巨流河的家乡。同时也有一种憾恨于东北,隐恨于流亡到台湾的意味。

于此,齐世英是有明确反抗的,但又如奈何,不过是满腔的热血不得志,最后充满愤慨的郁郁而终罢了。齐先生在台湾几十年,经历了相夫教子,踏足校园,留学海外,大学从教,编纂教科书等重要过程,看似顺利却也经受很多波折与磨难,这一切在齐先生写来皆平淡无奇,但又令人心生感想,念念不忘。到最后,齐先生回到了大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巨流河与家乡的亲人,印证了其一生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最终得到了回归,也为那渡不过的巨流河作了一个了断,具有深远的意义。

书中穿插着许多珍贵的**简单准确的文字,为书增添了不少色彩。从扉页的**垭口海,太平洋波涛汹涌至此,音灭声消,多少包含作者从胸怀大志,却平息于台湾过着平淡从容生活的不甘。然后有许多的人物合影,有其小时候表现的灵动,青年透出的飒爽,中年散发的睿智,老年带来的祥和。

以及很多历史人物的留影,更能展现其回味的真实,突出其社交的广泛,体现其为人的诚恳,这对于年过八十的齐先生来说实属不易。最后一张**回归垭口海,与她的小儿子坐在垭口海畔的礁石上,注视着无边的海际,我想这是对生活的顺应,对下一代的传承作了最后的交代。诚如书中最后所言,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这真是经历丰富大彻大悟下空前的平和!

看完此书,感想颇多。首先对我的帮助,对中国的近现代史有了更多方位的认识,对台湾的一些历史事实有了多角度的认知,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苦难有了更深重的体味。其次是感动,读到有许多环节心里颤动不已,特别是穿梭的悲伤情境,总是在那不经意间,触动那本就容易感动的心弦。

最后,它启发了我,生活可以这样生活。没有过于浮华的悸动,没有悲天悯人的宣泄,没有惊叹奇闻的契机,甚至没有太多大悲大喜的际遇,有的仅仅是在这历史洪流中,在现实的驱使下,对生活点滴的珍惜与把握。我想这正是我所需要的归于本真,驱于向上的一种生活意境。

在时代背景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过自己最有力量的生活。过去了如实记录总结,未来的努力争取向往,那么即使你的生活中没有所谓巨流河,你也可以留下自己的痕迹,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最简朴的美丽。

感谢那些曾经相伴左右,至今不会联系的人;感谢那些在生活中擦肩而过,彼此不认识的人;感谢那些在露天相遇的人,只有一方的机会;谢谢那些将来会和我见面的人。生活如此真实,如此厚重,它与你有关。谢谢你,如此开心,如此期待,如此着迷

本文网址://m.968OK.com/fanwen/189102.html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