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语录 > 范文 > 导航

论人性读后感

2024-03-29 论人性读后感

论人性读后感(汇编13篇)。

论人性读后感 篇1

美国播客曾经对六十多位哲学教授做了个关于“谁是你最崇拜的哲学家”的话题调查,稳居第一位的休谟票数远远超越了第二第三的康德和维特根斯坦,那休谟到底是什么思想精华值得如此推崇?在今天的分析哲学,认知哲学领域里,”休谟问题”的影响力占据了第一位。而“休谟问题”即是在这本《人性论》里提到的,即所谓从“是”能否推出“应该”,也即“事实”命题能否推导出“价值”命题,这个问题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占据重要位置,许多著名哲学家纷纷介入,但终未有效破解。

这本《人性论》分为三卷,分别讨论理智、情感和道德。休谟认为,建立人性科学的全部材料是在感知中提炼的。感知作为意识内容的东西分为两种,即“印象”和“观念”,它们是两类知觉。一切单纯观念都有一个单纯印象与之相应,这是休谟在哲学中建立的“第一条原则”。牢牢记住和回味这个原则,这是休谟发展自己认知,情感和伦理学最重要的原则。

《人性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关于知识和或然推断的论述》一节。休谟认为,因果关系是人为的,不具有确实性。人的因果性观念完全来自感觉经验中对“相似性”例证的观察:我们看到两个类似的现象不断地按先后顺序重复出现或“恒常会合在一起”,便由这一个推到那一个,把一个称为原因,另一个称为结果。这种根据经验而来的推论完全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只有这条原则可以使我们的经验有益于我们。这节的内容被无数哲学思想家引用,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尤其在休谟那个时代,宗教理性主义至上的氛围里,对于因果关系否定即是对神,上帝的否定,时代的意义很大。

而对于因果关系的否定意义很大,根据此,即是在说物质和意识,心灵根本不能同一,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只是我们的感觉,这和大乘佛教”诸相皆我”的思想是多么相似,除了知觉之外,我们永远无法想象任何事物,在分析哲学里,休谟的因果否定论也推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归纳形成不了知识”。

与原因与结果的相关的全部推理都来自于习惯,更确切地说,信念属于人类天性的感性部分当中的活动,并非属于认识部分的活动。这种彻底的因果否定其实在现在的量子力学里已经被证实了,我们所谓的”现象规律”那只是一种统计学的分布结果,并非所谓的“必然”,打个比方,苹果是从树上掉下来那是因为万有引力定律吗?不是的,那只是我们看到的现象,它的发生客观上是几率的存在。休谟完成此书时候不到30岁,却深刻洞察了这一事实。同理,外界事物的连续独立存在“现象”,那也是一种因果关系积累的恒长经验,”我不去看月亮的时候,月亮不在吗?”休谟的分析和量子力学同样确定回答了这个问题,“月亮不一定在!”

休谟在论证人性情感上,也运用了他的不可知的经验学说,他认为人性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同情心”,多么熟悉的词汇,其这在亚当斯密里的《道德情操论》里也反复提到了这点,可见英伦大陆的伦理学整体上是多么有深刻性,这对英国的宪政制度改革一定有积极意义。

其实休谟一直提到的同理心本质上就是弗洛伊德所提到的“移情投射”,休谟的伦理思想里孕育了精神分析学内容。

《人性论》的经验主义、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对康德以后的西方哲学产生了广泛、深远而又十分复杂的影响,经典中的经典,我认为每个对世界有了解渴望的人,都应该看看!

论人性读后感 篇2

然后,我很认同培根所说的骄傲产生的限制之一是自己独有的对象,或者至少是少数人共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乏这方面的证明。就像上帝给我们的东西,从我们出生,眼睛可以看到美丽的东西,耳朵可以听到美丽的声音,四肢可以让我们走,做我们想做的,等等。

这是大多数人都有的,但我们很少听说有人会为他们感到骄傲。所谓“身在福中不知福”,人总是在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这些都是人的劣根。正如培根说,“在我们看来,经常被呈现出来的,并且为我们所长期习惯的所有事物失去了自己的价值,而且很快会被我们所轻视和忽视”。

最后,培根告诉我们,人们对事物的判断更多的是基于比较,而不是基于它们的真实和内在价值。这句话也很有道理,像今天的赶潮趋势,创新现象可以证明这一点。我们做一件事,很多都是考虑到别人的看法的。

别人的评论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行为。人比人,比死人。在同样拥有一个优势时,我们会不自觉的拿它和别人相比,比别人好就会产生骄傲,反之则谦卑。

通过阅读论骄傲和谦卑这章,我更清楚地知道了骄傲和谦卑的来源和产生因素。更让我高兴地是,我体会到了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快乐。因此,今后我会调查一件或多件事情的原因,这对解决问题非常有帮助。

论人性读后感 篇3

我们之所以对财富所有者产生尊重,休谟总结了三个原因:

一是归之于他们所有的财物,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令人愉快的,所以在每一个考虑或观察它们的人的心中必然产生一种快乐的情绪。

二是归之于希望分享富贵的人的财物而沾到利益的心理。

三是归之于同情,这种心理使我们分享每一个和我们接近的人的快乐。在这三个原因中,哪个是起主要作用的呢?

休谟举了诗人以苹果酒为诗的题目的例子,说明富有才智的人们总是把谈话转向使想象感到愉快的题目上。由此我们知道,凡使感官感到愉快的东西,也总是在相当程度上对想象是愉快的,并且以它在实际接触于人体时所产生的那种快乐的意象传给思想。但是,还有其他许多理由,可以阻止我们把第一个原因认为是惟一的或主要的原因。因为快乐这个观念既然只是借助于那种使它接近于印象的活跃性,才能发生影响,所以那些有最多的条件加以促进、并且有变为强烈而生动的自然倾向的观念,就极其自然地要发生那种影响。我们很容易相信,对于富人所享受的美酒、音乐或花园的概念,我们的想象总不会局限于那些观念上,而一定会把它的观点带到相关的对象上面,尤其是带到享有那些东西的人身上。我们对于富人所有的财物而产生的愉快的情绪,到认为富人享有这些财物而产生的快乐的感同身受,可以说同情就成为那种情感的原因,因而第三个原因就比第一个原因更为有力、更为普遍了。

此外,休谟认为:财富和权力即使不被使用也自然会引起尊重和尊敬。当我们因为一个人的财富而尊重他时,我们一定体会到所有主的这种情绪(享受财物时所感到的快乐),而且如果没有同情作用,则财富使他有能力得到的那些愉快的对象的观念,对我们将只有一种微弱的影响。这样,我们就发现了第一个原因,即财富提供人们享受的那些对象的令人愉快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第三个原因,而成为对我们所尊重或喜爱的那个人的一种同情。

论人性读后感 篇4

作者:曹越

**:《世界家苑》2018年第01期

摘要:人性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哲学的重大问题。关于他的争论一直存在,但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四点:

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亦善亦恶论。本文结合《道德哲学之维——孟子荀子人性论比较研究》,针对这四种观点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性善;性恶;性无善恶;性亦善亦恶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争霸、礼崩乐坏而君权天授思想受到冲击、诸子百家争鸣的到来,人性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诸子争辩的重大问题。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从古至今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不休的争论,总体上来看,可归结为四种观点:

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亦善亦恶论。诚然,这四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与不足之处,但相比较而言,我更赞同性善论的观点,认为这一观点在当今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性善论

性善论是这样一种理论,它认为人性本善而非恶,孟子是这种理论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生来就是善良的,而不是**的。人生来就有好的结局。因为在他看来,人性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区别于禽兽的,人之所以可以称之为人的特性。

也就是说,同情之心,羞耻之心,顺从之心,是非之心。由此可知,孟子性善论的依据不是他的道义论,而是他的关于人性的界说。他认为正因为人天生具有善的开端,所以人只要依着善的要求进行自身的发展,就必定可以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通过分析研究同时也可以看出孟子的人性论着重强调了“人”与“非人”之间的本质区别,他明确的指出人与犬牛的区别仅在一点:是非具有仁义道德。有即是人,没有就是犬牛,是禽兽。

按照孟子的观点,生活是美好的,那么如何解释那些不善良、不道德的人的存在呢?孟子这样说,他说至于社会上的那些不善之人无德之人,并非他天性就是恶的,而是由后天造成的,原因在于人,而并不在于人的天性。

论人性读后感 篇5

在大概的看了下《西方哲学史》的情况下,我知道了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人性论》让我很好奇,看书名,就让我觉得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要有趣,当然哲学类的书籍都是非常枯燥难懂的,但只要懂了,那么在思想境界上就得到改造和提升。

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我在上课时听老师介绍后,甚是震惊。12岁的休谟已经是爱登堡大学的学生了。出于“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 和在哲学研究上的突破,休谟决定“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哲学)上。

”,这时的他才18岁。我现在已经19岁了,还在拿“谁的青春不迷茫”这句话来作为自己迷迷糊糊的生活的托词,实在惭愧。

《人性论》这本著作是休谟在他26岁时初步完成的,并在之后不断地增加内容。这本伟大的著作在当时却得不到重视,给辛苦研究的休谟带来很重的挫折。

休谟认为所有的科学都与人性有关。数学、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与人类哲学。科学属与人类认知的范畴,是根据人的能力和功能来判断的。因此休谟提出一个建立一个科学体系,即有关于人性的“人的科学”。在此之前,我认为科学本身是存在的,是一个不变的真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在同一个地方才能发现,没有不同的认知。

站在人的角度看,但是这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否则就不会存在问题的辩论了,其中关于克隆的问题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归根到底,“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

关于人性,休谟分成了三种:知性,情感和道德学。我仅对第一卷的《论知性》第一章《论观念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中的部分谈谈我的个人的体会,至于整个《人性论》的内容概括我还无法体会和概括。

《人性论》的第一卷,休谟认为人心灵的一切知觉可分为“印象”和“观念”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印象:初次进入人的灵魂中的最强烈的的知觉;观念:

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这两者是一般很容易区别,但是在少数的特殊例子上,两者可能很相近,以至于难以区分两者,所以需要一个东西作为区别,于是休谟就把印象和观念分为简单的和复合的这两类,这样就巧妙地消除了特殊例子对理论体系造成不严密性的漏洞威胁。

关于简单的印象和观念,书中所说“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最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这里边就存在着一个次序关系。次序的关系,休谟用的正面证明例子是儿童对于颜色和味道的观念,和官能出现事故类似天生就是盲人或聋子的人对于某些印象和观念的的缺失。

但休谟也提出了一个矛盾的例子,即在渐变和连续的色调中间,有一个空白的白点,可以用想象来补充。当看到这里时,我在想:这矛盾似乎彻底的摧毁了关于印象和观念的次序上的理论。

但是休谟对这种例子作出了关于次生观念的说明,观念可以从新观念中产生自己的意象,。

印象又可分为两种: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其中说到“感觉印象是由我们所不知的原因开始产生于心中” 反省印象则即情感、欲望和情绪,大多数是由观念得来的。

我产生了这样的迷惑其中的“所不知的原因”的得出又是什么原因呢?即为什么我们不知道?

关于印象在心中的复现的官能,休谟把它分成了两种。一种保持原有的活泼程度即“记忆”,另一种则完全失掉那种活泼性,变成一个纯粹的观念即“想象”。可以理解,它们在字面意义上是不同的,但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研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吗?

论人性读后感 篇6

本书还没读完,刚读到信念这儿120来页的样子。突然有所悟,后面的文字就象读说明书一样,一目十行。实际上休谟全书应该只说了一个事。那就是:人是感情动物,人活在想象之中。如是而已。

休谟是怀疑论者,他否定了理性,他认为推理也只不是一种想象力而已。理性的由来,也是来自感性的,感性来自知觉,知觉来自刺激。我以前认为,感性是理性之花,现在想来,感性应是理性它妈。是感性的结晶体。

休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探讨一个人类最本质的问题。他是真正的溯本求源者。把人是什么,人是怎样思维,怎样生活的搞明白。再回过头来看世界,不是可以洞若观火了吗?更可贵的是,休谟做到了。

当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一切主义各思想闹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休谟给出了最根本的回答。休谟从根本是解决了“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当其他哲学家在喋喋不休的在一个范畴内大谈哲学的时候。

此书还没读完,先说这么多吧。接下来再欣赏休谟的精彩表演了!

在此感谢我的大哥,他推荐给我这本书。并感谢他的鼓励,他说我可能越到后来越会看不懂。拜他所赐,人正在享受读书的这分快乐。

本书还没有读完,我只是不想把它一口气读完而已。象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吗,呵呵,有点傻。

如果说马克思写了一篇社会发展的记叙文,黑格尔写了几篇说明文,弗洛伊德写了部小说。休谟写的是说文解字,一部文字学。对了还有语法的问题。他的精彩超过了他本身。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休谟颠覆了我们自以为是的整个世界。只要是人,他的理论都是最有效的。也就是说,他解开了人类思想的DNA。他将为此而不朽。

为此,我写了几句话:光明不在远方,就在我们心里。我们永远也得不到什么,我们能得到的只是这旅途的快乐。当我们停下来的时候,我们会看到黑暗,并对着更大的黑暗大声说:看,这就是光明!

论人性读后感 篇7

浅析休谟“论我们对于富人与权贵的尊重”

摘要:本文根据休谟《人性论》第二卷“我们对于富人与权贵的尊重”的有关论述,梳理出我们对于富人与权贵产生尊重的三个原因:一是归之于他们所有的财物,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令人愉快的,所以在每一个考虑或观察它们的人的心中必然产生一种快乐的情绪。

二是归之于希望分享富贵的人的财物而沾到利益的心理。第三,它涉及到同情心,它让我们分享每一个与我们亲近的人的幸福。最后,分析表明,同情心是我们尊重富人和强者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财富尊重原因同情

休谟在《人性论》第二卷中写到“论我们对于富人与权贵的尊重”这一内容。在文章开头,休谟直接指出,一个人的权利和财富比任何其他东西都更容易让我们尊重他。相比之下,一个人的贫穷更容易使我们鄙视他。

既然存在这种现象,休谟就打算在此文中对此现象进行说明。

休谟总结了我们尊重财富拥有者的三个原因:第一,所有的财产都属于他们。这些事情本身是令人愉快的,所以每个考虑或观察它们的人心里一定有一种快乐的心情。二是归之于希望分享富贵的人的财物而沾到利益的心理。

第三,它涉及到同情心,它让我们分享每一个与我们亲近的人的幸福。在这三个原因中,哪个是起主要作用的呢?

休谟举了诗人以苹果酒为诗的题目的例子,说明富有才智的人们总是把谈话转向使想象感到愉快的题目上。由此我们知道,凡使感官感到愉快的东西,也总是在相当程度上对想象是愉快的,并且以它在实际接触于人体器官时所产生的那种快乐的意象传给思想。然而,还有许多其他的原因可以阻止我们把第一个作为惟一的或主要的原因。

因为快乐这个观念既然只是借助于那种使它接近于印象的活跃性,才能发生影响,所以那些有最多的条件加以促进、并且有变为强烈而生动的自然倾向的观念,就极其自然地要发生那种影响。很容易相信,我们对富人所享受的葡萄酒、音乐或花园的概念的想象,不会局限于这些概念,而一定会把它的观点带到相关的对象,特别是那些享受这些东西的人身上。我们对于富人所有的财物而产生的愉快的情绪,到认为富人享有这些财物而产生的快乐的感同身受,可以说同情就成为那种情感的原因,因而第三个原因就比第一个原因更为有力、更为普遍了。

此外,休谟认为,财富和权力即使不被利用,也自然会受到尊重和尊重。当我们因为一个人的财富而尊重他时,我们必须意识到所有主人的情感(享受财富的快乐),如果没有同情,那么认为财富能让他获的那些快乐的东西的想法只会对我们产生微弱的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发现,第一个原因,也就是说,财富提供人们所享受的东西的愉快的想法,很大程度上归结为第三个原因,并成为一种对我们尊敬或爱的人的同情。

财富和权势无疑地给予其所有者以服务于我们的一种能力,可是这种能力并不能和财富所给予他自己的那种使他得到快乐和满足他的欲望的能力放在同等地位上面。我们认为友谊和善意与财富结合在一起,因此我们希望从他人的财富中获益。不但在权富者不表示对我们有所效劳的倾向时,而且当我们远离开他们的活动范围,以至他们甚至不能被假设为赋有那种能力时,我们对于权富者仍然加以尊敬,但这种尊敬是不伴有任何期望的。

休谟举例说明,人的不同的等级大部分是被其财富所规定的,不论对尊、卑、生、熟的人都是一样。有人可能会说,因为我们习惯于从权贵那里得到援助和保护,因此尊重他们,我们把这种感情延伸到那些与他们的财富相似的人身上,但我们永远不能指望得到他们的利益。但是这个原则在这里不起作用,这很容易看出。

休谟举例说,在遇到的一百个有名望、有财富的人里面,或许没有一个人我能够期望从他身上沾到利益。

休谟认为,总体来说,除了同情原因之外,不再有什么其他东西使我们尊重权力和财富,鄙视卑贱和贫困;借着同情作用,我们才能体会富人与贫人的情绪,而分享他们的快乐与不快。

为了使这个观点便于我们接受,休谟对宇宙作一个总的观察,观察一下全部动物界的同情作用的力量,和有思想的存在者彼此间的情绪的迅速传递。动物都有一种显著的合群的欲望,使它们聚集在一起,而它们并不想在这种合群中沾到任何利益。这一点在人类方面更为显著,我们每有一个愿望,总不能不着眼于社会。

完全孤独的状态,或许是我们所能遭受到的最大惩罚。一个能操纵自然界所有力量和元素的人,如果没有人同他分享,则他仍然是一个可怜人。对于这个观点,可以用一些例子加以证实。

一个向我们夸耀房屋的人,总要特别指出房屋的舒适、优点等,这与我们的利益没有丝毫关系,它之所以使我们感到快乐,必然只是由于感情的传达,由于我们对屋主的同情。我们借想象之力体会到他的利益,并感觉到那些对象自然地使他产生的那种快乐。这种说法可以由此及彼,推广到每一种物品。

不过这只是关于物主的一种利益,旁观者只有借着同情才能发生兴趣。休谟还通过田地的肥沃性、绘画的平衡和人体之美的例子,指出我们虽然没有分享的希望,可是借助同情加以感受,说明同情的作用。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说,人们的心灵是互相反映的镜子,这不但是因为心灵相互反映它们的情绪,而且因为情感、心情和意见的那些光线,可以互相反射,并可以不知不觉地消失。财富有使人享受人生一切乐趣的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人们对于财富确实有一种原始的快乐。一个富人由于他的财产所得的快乐,在投射于旁观者心中时,就引起快乐和尊重;这种情绪在被知觉到并同情之后,又增加所有主的快乐;在再一度反射之后,又成为旁观者方面快乐和尊重的新的基础。

由此,休谟论述我们对于富人与权贵的尊重,同情——这种心理使我们分享每一个和我们接近的人的快乐——是主要的原因,财物本身令人愉快的原因和我们希望分享富贵的人的财物而沾到利益的心理,是次要的原因。

参考书目

[1]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94—403.

论人性读后感 篇8

a:我们小组读的书是休谟的《人性论》——爱与恨。 在读《人性论》爱与恨这一章之前,我一直没有对其进行过深入的思考,认为爱就是爱、恨就是恨,为什么要思考那么多,简直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想法?

齐:有。

a: 然而,通过阅读,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休谟的思想。一开始,我觉得晦涩难懂。渐渐地,我会感受到哲学的伟大,从书中发现一个新的世界。由于这一章比较难懂,我组精选了《傲慢与偏见》中的两个场景,先请大家欣赏一下。

(伊丽莎白-梅艳芳,达西-窦邓静,班纳特夫人-李潮,凯瑟琳夫人-a)

视频part1: 求婚

(敲门声,伊一惊,开门,达西上)

伊:达西先生?!(冷冷地)您请进,请坐。

达西(关切地):伊丽莎白小姐,您身体好些了吗?我十分担心您的健康。

伊(冷淡而有礼):谢谢您的关心,我已经没事了。

(沉默了5秒钟之后,达西站起身来,在房间里踱来踱去,看上去既焦虑又兴奋。5秒钟后,他转身面对伊拉克。)

达西(激动地):我再也忍不住了!忍也无益!!我的感情已无法克制!亲爱的伊丽莎白小姐,你一定要听我说,我多么喜欢你!!

(伊吃惊地看向达西,没有说话)

达西(激动地、得意地):亲爱的伊丽莎白小姐,你一定不敢相信我有多爱你,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虽然你家境贫寒,还有你的母亲及妹妹们有时表现出来的不知体统,这些都成为我向你求婚的阻碍,也曾一度折磨我那颗爱你的心,但是,今天,我不愿再去想那么多,你优雅、迷人的风度帮助我战胜了心头的矛盾,我爱你,宁愿放低身份与你共同生活。你要知道我们错了多少。虽然我们按照我的愿望和你一起生活,但是违背了常识,但是我作出了牺牲,你能娶我多幸福!!

亲爱的伊丽莎白小姐,我非常担心你是否同意嫁给我。(喜气洋洋,下定决心要得到)我的爱太强烈了,希望你能马上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伊(非常生气地,反感地):遇上这种事,我本应该对您说声谢谢。但实际上我却不能。

我从没想过要得到你的什么好感,而你说出的好话也是完全言不由衷,我不愿意引起任何人不快,然而现在是迫不得已。现在您的情分已经表达,请您割断那些情分离开吧!!!!

达西(惊讶,愤怒,克制地喘气,握紧拳头,沉默了5秒):我期待着星星期待着月亮,我期待着这样的回答!恕我冒昧,我可以问问为什么会吃这样的闭门羹吗?不过,不知道也无关紧要。

易(气愤地):你对我说你喜欢我违背我的意愿,失去我应有的理由,甚至失去我的价值。这肯定会伤害我的自尊,是对我的蓄意侮辱。那么,我可以问你为什么这样做吗?如果我的拒绝太不客气,你的这种做法难道不使我的不客气情有可源吗?

达西(边走边嚷):你竟然这样看我!!把话说得这样痛快淋漓,难得,难得!

(停住脚步,转身看向伊)看来我错就错在太过诚实,把久久下不了决心的顾虑和盘托出,伤了你的自尊。如果我多一分心计,把内心世界掩盖起来,奉承一番,让你相信我完全出于真情实意,出于理智的选择,海誓山盟,好话说尽,你大概就不会这样把我痛斥一番。但是我讨厌言不由衷。

而且,刚才说的那些想法我并不认为有错,顺情理,合公道。你的三亲六眷地位卑微,难道会叫我称心?明明知道要结的亲门不当户不对,难道你还能指望我会欢天喜地?

伊(生气地,但努力克制):达西先生,你想错了。如果您礼貌些,拒绝您后我也许过意不去。

但无论你用什么方式表白,我的回答只可能有一个。就算你用再高明的手法求婚,也说不动我的心,叫我答应你!我从一开始就认识你不愉快,而你知道不到一个月,我想,即使没有人能结婚,我也永远不会嫁给你!!

达西(阴郁地):小姐,您用不着再说了。我完全理解您的心情,现在不能不觉得自己有过错了。

对不起,在您这里呆太久。衷心祝愿您早日康复,生活愉快。(说完,达西大步走了出去,伊心烦意乱地回到房间。)。

part2: 凯瑟琳夫人的来访

(敲门时,伊丽莎白站起来开门,看见凯瑟琳太太愣住了一会儿,然后转过身来,班纳特太太站了起来。)

伊:早上好,夫人。

本内特太太(惊喜地、热情地):夫人,您竟然大驾光临!我真是太荣幸了!!

(凯瑟琳夫人傲慢地点头,走进房间。基蒂站了起来。凯瑟琳夫人坐下时,大家都坐下了。凯瑟琳夫人清了清嗓子。)

凯瑟琳夫人(冷冰冰地):本内特小姐(即指伊丽莎白),别来无恙吧?这位太太我猜一定是令堂大人

伊丽莎白:是的。

凯瑟琳夫人(傲慢地看着伊丽莎白):班纳特小姐,我想知道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出去?

班纳特太太(立刻看着伊丽莎白):亲爱的,把她带出去。她会喜欢的。

伊(站起身):好的,夫人,我们走吧。

旁白:伊丽莎白和凯瑟琳夫人来到小路上。

(伊丽莎白和凯瑟琳夫人绕了小小的一圈,停住)

凯瑟琳夫人(冷冷地看着伊丽莎白):班纳特小姐,我一路走来。你觉得我是干什么的。

伊(大吃一惊):夫人,您大错特错了,我并不知道您为何大驾光临!

夫人(怒不可遏):班纳特小姐,你应该知道我不是一个惹人生气的人!你遇事尽可以不认真,我却事事认真。

告诉你,我性格的最大特点就是坦率认真!两天前,我收到一个消息,不仅你姐姐和一个高亲戚有了联系,而且你,伊丽莎白·班纳特小姐,很快就要嫁给我侄子达西先生了!虽然我知道肯定有人做错了什么,但我还是决定跑到这个地方,我想让你知道我对你的态度!

易(惊讶,厌恶):既然你不相信这是真的,我觉得没必要一路走来。夫人现在来一趟究竟是为了什么?

夫人(傲慢地):为什么?哼,当然是叫你立刻出来制止这些风言风语!

易(不急):我从来没听过这些无聊的话,所以我没有义务阻止它们!

夫人(气恼地):那你能不能说这件事毫无根据呢?

伊:我不敢说与夫人具有相同的坦率性格。你想问什么?你问我什么?我不必回答。

夫人(生气、大声地):岂有此理!本内特小姐,我非叫你回答不可。他——我的外侄——向你求过婚了吗?

伊:夫人已经说过这是不可能的了。

夫人(高兴地):哦?那你能答应我永远都不接受他的求婚吗?

伊:不,我不会许下这种诺言。

夫人:本内特小姐,这就叫我万分奇怪了。我原以为你是一个有理性的姑娘。不过,你不要痴心妄想,以为我会退让。如果你不按我的要求做出保证,我决不打道回府!

伊:这种保证你休想叫我作!毫无道理的要求我不会答应,你吓不到我!

夫人(傲慢地):别担心,班纳特小姐,我还没说完呢。你应该好好想想你们之间的差距,要顾全脸面,讲究规矩。

如果你一个人一路走,他的亲戚朋友永远不会有好脸蛋让你看。你结婚是自讨苦吃,我们没有一个人会来理睬你!

伊(气愤地):你的话到此为止,谩骂我也骂够了。对不起,我得回去了。

夫人(愤怒地喊道):看来你完全无视我侄子的尊严和名誉!你这只想着自己,没有良心的东西!你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呢?你结婚后,大家会瞧不起他吗?

伊(生气地):凯瑟琳夫人,我不想再谈了。我的心意你知道。

夫人:你一定是决心把他抢到手了吧?

伊:这种话我没说过。我决心做的事仅仅是,我觉得怎样幸福就怎样去做,而不求教于你!

夫人:好呀!这么说,你对我是拒不买帐了。你也不知道什么是本分、名声、感激了!

伊:这件事不牵涉到什么本分、名声、恩情,我与达西先生结婚一不是不安本分,二不是不要脸面,三不是忘恩负义!

夫人:原来这就是你内心所想,就是你打定了主意!很好!

班纳特小姐,你不能吃天鹅肉。我会阻止的!等着瞧吧,我想办的一定办得到!!!我想回去,我不跟你说再见,也不跟你妈妈打招呼,因为你不配!!!!!!

(凯瑟琳夫人说完,退场,伊也退场)

a:看完这段视频,请大家结合《人性论》来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b:《傲慢与偏见》通过对人物的塑造,表现出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剖析,由此体现出人性中的骄傲与谦卑,爱与恨这两对对立的情感对人们自身行为的深刻影响。

在该作品的前半部分,我们从达西先生的表白中可以看出,因为本内特一家的表现使得达西在一开始对伊莉莎白冷漠,后来了解到伊莉莎白美好的品格之后又爱上了伊莉莎白。在这一幕中达西因为倾心于伊丽莎白而向她求婚,但因其顾及到双方门第的差异从而在神色和言语中都透出傲慢的态度,不仅使伊丽莎白毅然拒绝了他的求婚,从而令伊莉莎白对他产生了烟雾之感。由于家庭环境、个人的性格品性,本来如此般配的两人,因为傲慢与偏见不能对彼此进行更加透彻的了解,差点错过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e: 而且,如果达西和伊莉莎白不见面,即使伊莉莎白的性格够好,达西也不会爱上她。

b:对,因此可以看出这个对他的情感是不仅受双重因素的影响的,而且还受到相对人生活环境、以及与其有关的人的影响。这恰恰论证了休谟的观点。

c:b的话针对的是第一幕,就让我针对第二幕来谈一谈。休谟在《人性论》中有一句话:

“骄傲和谦卑的对象是自我,或是我们亲切地意识到它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那个同一的人格;而爱和恨的对象则是我们意识不到他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其他的人。”我个人觉得这句话说得实在是太有道理了。在第二幕中对于凯瑟琳夫人的讽刺以及威逼利诱,伊莉莎白显示出来的自尊与自爱,也许在很多人的心中因为有一个爱字,所以把这个认为是爱,但是实质上这是对己的,与骄傲与谦卑的属性是相同的。

而其中反映出来伊莉莎白对于达西的爱,才是对于他人的。

休谟还说过,尊敬和鄙视也是参杂着爱与恨的情感。在考虑别人的品质和境况时,我们可以观察它们本身真实的样子,也可以把它们与我们的品质和境况相比。也可以把两种考虑方法结合起来。

他人的良好品质是由第一个观点产生爱;由第二个观点产生谦卑;由第三个观点产生尊敬,尊敬是这两种情感的混合物。同样,他们的恶劣品质,则随着我们的观点它们的观点,引起憎恨、骄傲或鄙视。这种情感的参杂是由于比较而产生的。

d:休谟在《人性论》中还说“任何人都是随着我们由他所获得的快乐或不快,而获得我们的好感,或遭到我们的恶意,而且这些情感都恰恰是随着感觉的种种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点是十分明显的。

任何人能够通过他的服务、美貌、或谄媚使他对我们成为有用或使我们愉快,就一定会博得我们的爱;而在另一方面,任何人伤害了我们,或使我们不快,就总是会刺激起我们的愤怒或憎恨。”我想,这段话与b所说的引用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后来,当伊丽莎白与达西再次相遇时,伊丽莎白发现达西变得谦逊有礼,此后更因为听闻了达西的往事和善举而放下所有的偏见,这才发现自己被蒙蔽的心早已归属于达西。最终,一双人在雨雾中敞开心扉,互诉衷肠。

因为厌恶,伊丽莎白本是位知书达理的女子,却在达西面前表现出对他的冷酷与决绝。因为爱,达西由傲慢变为谦卑。因为改变,达西有了令伊丽莎白重新了解并爱上自己的机会。

情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转化体现出人性中的矛盾,而我更加相信,爱能让人们变得更好。

e:那我来总结一下吧!

一、休谟提出:我们根据从所有人那里得到的快乐或者痛苦,而对他们给予好感或者恶意,并且恰好这些感情都是随着感觉的各种变化而变化的。无论谁让我们不快,或杀害了我们,都能刺激起我们的愤懑和不满。

达西对班内特家族的的批判,称之为不体面的乡下家庭让伊丽莎白对他心生不喜,而随着时间推移,达西先生因为热爱伊丽莎白而抛下他的门第之见,并在贝内特家族遭遇困境时鼎力相助,这又令伊丽莎白对达西的态度和看法大为改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对某个特定的人的爱与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爱与恨产生的依据都来自于他/她对于自己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我认为爱与恨的产生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二、休谟在书中这样写到:某些人加上另一个条件,要求痛苦和快乐不仅从某一个人产生,而且从故意的行为以及特殊的意向和意图产生。凯瑟琳夫人之所以对伊丽莎白诘难,其实并不是因为伊莉莎本本人,而是凯瑟琳夫人一直以来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嫁给达西,所以她有着特殊的意图,而伊丽莎白可以说是破坏了她的这个意图,所以凯瑟琳夫人对伊丽莎白产生了嫌弃憎恶的心态。

三、休谟强调了意向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有一个意向把爱或者恨刺激起来的理由,我们还要考虑,公正和伤害是两个对立的对象,一个具有产生爱的倾向,另一个具有产生恨的倾向,这两种对象分别是随着我们特别指定的思想倾向与对象本身的不同程度而占据优势的,并将它独有的情感刺激起来。这也能够论证伊丽莎白是如何对达西的印象大为转变的。最初,伊丽莎白误信维克汉姆对达西的诽谤而对他的人品产生了怀疑,并且在达西第一次向她求婚时拒绝了他,而在达西将一切真相解释给伊丽莎白以后,她发现达西是个正直的人,这是伊丽莎白抛下固有的偏见,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看待达西先生,才慢慢被他打动,进而爱上了他。

论人性读后感 篇9

《人性论》是一部伟大的哲学巨著,由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记录下来,直面了人类的本质和道德问题。读完这部书后,我深深陷入其中,不禁感慨万千,对人性和道德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书中对人性的探讨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人类内心深处的善恶矛盾。柏拉图认为人类本质上是善良的,但由于受到外在环境和诱惑的影响,人们往往会偏离善良的方向,产生恶念和恶行。这种复杂的人性结构让我反思自身的行为和思想,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如何坚守内心的善良,保持道德的清白。这种内心的挣扎和抉择,让我更加珍惜自身的善良和正直,也更加理解他人的难处和纷繁复杂。


书中对道德的探讨让我重新审视了自身的行为和价值观。柏拉图认为只有具备理性和智慧的人才能真正做到道德行为,只有通过思考和探索才能找到真正的善良和美丽。这种对道德的高度要求让我深刻地反思自身的行为和言行,在做出决策和选择时,要深思熟虑,抛弃浮躁和轻率,坚守正义和善良。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和提高,才能真正做到道德的高尚和完美。


书中对人性和道德的探讨让我对自身和社会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决定了社会的丰富多彩,道德的高度和完美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只有通过对人性和道德的深入探讨,才能找到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和方向。在社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保持理性和智慧,坚守善良和美丽,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


小编认为,《人性论》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让我对人性和道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自身和社会的反思和探讨,我相信我会更加珍惜和珍爱自身的善良和正直,也会更加理解他人的难处和复杂。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提高和完善,才能真正做到道德的高尚和完美,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和谐的社会。愿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懈奋斗!

论人性读后感 篇10

印象可分为感觉印象和反映印象两种。其中说到感觉印象是由我们所不知的原因开始产生于心中反省印象则即情感、欲望和情绪,大多数是由观念得来的。

我产生了这样的迷惑其中的所不知的原因的得出又是什么原因呢?即为什么我们不知道?

关于印象在心中的复现的官能,休谟把它分成了两种。一种是保持原有的活泼程度即记忆,另一种则完全失去那种活泼的本性,即成为一种纯粹的观念即想象。可以理解,它们在字面意义上是不同的,但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研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吗?

现在大脑的研究还不能解释关于想象和记忆这两者之间在生物水平上是否存在关于印象有着交错的联系,更不知道相关的活动机理,在休谟那个时代科技更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假若这一分类在生物学方面不符合,是否就得推翻?或者通过修改词意来补救?

这纯属我的胡思乱想,恐怕贻笑大方了。

字数和体会都很有限。对休谟《人性论》的学习还在初步阶段,学习到了休谟哲学的深刻迷人之处,也被他严密的逻辑推理所折服。学习过程中总是有许多不解、怀疑和矛盾的地方,看来哲学这门学科实在是博大精深,实在得下一番苦功钻研。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三】

在大概的看了下《西方哲学史》的情况下,我知道了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人性论》让我很好奇,看书名,就让我觉得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要有趣,当然哲学类的书籍都是非常枯燥难懂的,但只要懂了,那么在思想境界上就得到改造和提升。

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我在上课时听老师介绍后,甚是震惊。12岁的休谟是爱丁堡大学的学生。出于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和在哲学研究上的突破,休谟决定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哲学)上。

,这时的他才18岁。我现在19岁了,我羞于用“谁的青春不迷茫”这句话作为我迷茫人生的借口。

《人性论》这本著作是休谟在他26岁时初步完成的,并在之后不断地增加内容。这本伟大的著作在当时却得不到重视,给辛苦研究的休谟带来很重的挫折。

休谟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数学、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哲学,科学是在人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根据人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因此休谟提出了一个科学体系,即人性科学。在此之前,我认为科学是本身存在的,是不变的真理,它就在这个世界上,只能被同一地发现而不会有不同的认知。

站在人的角度看,但是这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否则就不会存在问题的辩论了,其中关于克隆的问题就是一

个例子。所以归根结底,人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坚实基础。 关于人性,休谟分成了三种:

知性,情感和道德学。我仅对第一卷的《论知性》第一章《论观念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中的部分谈谈我的个人的体会,至于整个《人性论》的内容概括我还无法体会和概括。

《人性论》的第一卷,休谟认为人心灵的一切知觉可分为印象和观念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印象:第一次对一个人的灵魂最强烈的感知; 理念:

在思考和推理中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感的微弱形象。这两者是一般很容易区别,但是在少数的特殊例子上,两者可能很相近,以至于难以区分两者,所以需要一个东西作为区别,于是休谟就把印象和观念分为简单的和复合的这两类,这样就巧妙地消除了特殊例子对理论体系造成不严密性的漏洞威胁。

关于简单的印象和观念,书中所说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最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这里有一个订单关系。次序的关系,休谟用的正面证明例子是儿童对于颜色和味道的观念,和官能出现事故类似天生就是盲人或聋子的人对于某些印象和观念的的缺失。

但是休谟又提出来一个矛盾的例子,就是在渐变连续的色调中的中间一个空白点,人是可以凭想象来补充这一缺陷的。

当看到这里时,我在想:这矛盾似乎彻底的摧毁了关于印象和观念的次序上的理论。但是休谟对这种例子作出了关于次生观念的说明,观念可以从新观念中产生自己的意象,。

印象可分为感觉印象和反映印象两种。其中说到感觉印象是由我们所不知的原因开始产生于心中反省印象则即情感、欲望和情绪,大多数是由观念得来的。

我产生了这样的迷惑其中的所不知的原因的得出又是什么原因呢?即为什么我们不知道?

关于印象在心中的复现的官能,休谟把它分成了两种。一种是保持原有的活泼程度即记忆,另一种则完全失去那种活泼的本性,即成为一种纯粹的观念即想象。可以理解,它们在字面意义上是不同的,但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研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吗?

论人性读后感 篇11

人性论读后感 (一)

读完《人性十论》后,感受颇深。钱穆老先生以哲学的角度精辟的阐述了“人生”的问题。其作品剖析辩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阐述着自己人生哲学,旁征博引,论理深透的哲学观点给予读者以深思,发人以启迪。

由于理解力差,有些句子晦涩难懂。这是我的一见。

在文章的开篇,钱穆老先生谈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充分体现作者本人对人生的大彻大悟,心境上升到一定的境界。在我看来,这大致描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

细细的体会,在人生路上,随时可遇坎坷,荆棘遍布,困难重重,当你已努力过、追求过,不管结果是否是想要的,哪怕失败,但你心已超然,不会因失去而悔恨。因为从心理上来说,你已经成功了,你已经实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钱穆先生解释说,人生哲学从宏观到微观,从外在到内在有序地引导着读者。钱穆先生首先对一个具有广泛性谈论话题号读者共同**人生的向往,使读者明确人生的意义要有纯洁高尚的向往做衡量因素,在读者和钱穆先生共同明确统一所研讨的问题后,钱穆再一步步阐发自己的人生哲学,他了解中国人的心理,在文章开始就以《适与神》进行说理,接着就联系到每个人的切身的自由,如何处理“物与人”的关系,如何摆脱人生的痛苦。如何完成自我,如何获取我们的自由。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从道德的高度用一种宽厚的语调来阐释道与生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清晰的印象和感悟。

对每个人来说,当他走出学校步入社会时,也存在着追求人生目标的问题。而当今社会竞争压力之大,要实现追求人生又何尝是件容易的事,因而,正确摆放人的心态是件很重要的事情。《人性十论》让我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

人性论读后感 (二)

老实说,这本书的内容对我不是很有吸引力。它没有情节,看起来有点无聊,但我还是看了。因为我最近的精神状态,我感觉最深的地方是第二卷的情感部分。在第二章第一节,我对爱与恨的对象和原因印象深刻。

休谟说,骄傲和谦卑的直接对象是自我,或是我们亲切地意识到它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那个同一的人格;而爱和恨的对象则是我们意识不到他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某一个其他的人。这一点在经验中就表现得充分地明显。我们的爱和恨总是指向我们之外的有情。

当我们谈及自爱时,那不是就爱的本义而言,而且自爱所产生的感觉和一个朋友或情人所刺激起的柔情也并无共同之点。憎恨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因为我们自己的过失和愚蠢而感到耻愧;但是只有由于他人所加的侵害才会感到愤怒或憎恨。

爱与恨的对象显然是一个有思想的人,而前者的感情总是快乐的,而后者的感情总是不快乐的。我们还可以大概地假设说,这两种情感的原因永远是和一个有思想的存在者相关的,而且前者的原因产生一种独立的快乐,而后者的原因则产生一种独立的不快。很少有人对自己的品格、天赋和财富感到满意,不想在世人面前展示自己,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扬。

显而易见,成为骄傲或自负的原因的那些性质和条件,也就是虚荣心或名誉欲的原因;我们自己最为得意的那些特点,我们总是要炫耀于人。但是假设爱与尊重不是和骄傲一样由同一性质产生的仁它们的不同点只在于这些性质或是与我们有关,或是与他人有关,那么这种进行方法将是非常荒谬的,而且人们也不能期望每一个其他人的情绪和他们自己所有的情绪互相对应。

其实我觉得,正是因为人们不能期望每一个其他人的情绪和他们自己的情绪互相对应,才有了那些“求而不得”之类的怨恨或难过。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现象。世界上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无数这样的情节,这只是人们最基本的情感反应。所以,即使是失业、失意、失利、失势,甚至是失恋,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谁没有那么几件让自己受伤到骨子里的事呢。

这就是我读这本书,这一卷、这一章、这一节最大的收获,也是用来努力说服自己的信念支撑。

人性论读后感 (三)

对于哲学的书,我一直是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虽然我喜欢读书,但我也明白有很多哲学书籍确实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好的启发,但另一方面,哲学书籍一般都是枯燥、抽象、深刻的。总之,很难真正理解它,理解它的深刻内涵或它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最近,因为青共校的读书小组活动,我和另外两个同学组成了一队,出乎意料的选择了经典哲学书籍《人性论》。

论人性读后感 篇12

可以认识到更为接近事物的本质的层面,但也无法充分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或基本属性,即我们可以无限地接近事物的“真理”(在这“真理”意指事物的“本质”),但却无法穷尽“真理”。下面是休谟人性论读后感,欢迎阅读借鉴。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在大概的看了下《西方哲学史》的情况下,我知道了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人性论》让我很好奇,看书名,就让我觉得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要有趣,当然哲学类的书籍都是非常枯燥难懂的,但只要懂了,那么在思想境界上就得到改造和提升。

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我在上课时听老师介绍后,甚是震惊。12岁的休谟已经是爱登堡大学的学生了。出于“一种对于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 和在哲学研究上的突破,休谟决定“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哲学)上。

”,这时的他才18岁。我现在已经19岁了,还在拿“谁的青春不迷茫”这句话来作为自己迷迷糊糊的生活的托词,实在惭愧。

《人性论》这本著作是休谟在他26岁时初步完成的,并在之后不断地增加内容。这本伟大的著作在当时却得不到重视,给辛苦研究的休谟带来很重的挫折。

休谟认为所有的科学都与人性有关。数学、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与人类哲学。科学属与人类认知的范畴,是根据人的能力和功能来判断的。因此休谟提出一个建立一个科学体系,即有关于人性的“人的科学”。在此之前,我认为科学本身是存在的,是一个不变的真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在同一个地方才能发现,没有不同的认知。

站在人的角度看,但是这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否则就不会存在问题的辩论了,其中关于克隆的问题就是一

个例子。所以归根到底,“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 关于人性,休谟分成了三种:

知性,情感和道德学。我仅对第一卷的《论知性》第一章《论观念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中的部分谈谈我的个人的体会,至于整个《人性论》的内容概括我还无法体会和概括。

《人性论》的第一卷,休谟认为人心灵的一切知觉可分为“印象”和“观念”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印象:初次进入人的灵魂中的最强烈的的知觉;观念:

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这两者是一般很容易区别,但是在少数的特殊例子上,两者可能很相近,以至于难以区分两者,所以需要一个东西作为区别,于是休谟就把印象和观念分为简单的和复合的这两类,这样就巧妙地消除了特殊例子对理论体系造成不严密性的漏洞威胁。

关于简单的印象和观念,书中所说“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最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这里边就存在着一个次序关系。次序的关系,休谟用的正面证明例子是儿童对于颜色和味道的观念,和官能出现事故类似天生就是盲人或聋子的人对于某些印象和观念的的缺失。

但休谟也提出了一个矛盾的例子,即在渐变和连续的色调中间,有一个空白的白点,可以用想象来补充。

当看到这里时,我在想:这矛盾似乎彻底的摧毁了关于印象和观念的次序上的理论。但是休谟对这种例子作出了关于次生观念的说明,观念可以从新观念中产生自己的意象,。

印象又可分为两种: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其中说到“感觉印象是由我们所不知的原因开始产生于心中” 反省印象则即情感、欲望和情绪,大多数是由观念得来的。

我产生了这样的迷惑其中的“所不知的原因”的得出又是什么原因呢?即为什么我们不知道?

关于印象在心中的复现的官能,休谟把它分成了两种。一种保持原有的活泼程度即“记忆”,另一种则完全失掉那种活泼性,变成一个纯粹的观念即“想象”。可以理解,它们在字面意义上是不同的,但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研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吗?

现在大脑研究无法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想象和记忆之间是否存在交错的联系,更不用说活动的相关机制了。在休谟的时代,技术并没有现在那么发达。假若这一分类在生物学方面不符合,是否就得推翻?或者通过修改词意来补救?

这纯属我的胡思乱想,恐怕贻笑大方了。

字数和体会都很有限。对休谟《人性论》的学***初步阶段,学***休谟哲学的深刻迷人之处,也被他严密的逻辑推理所折服。学***中总是有许多不解、怀疑和矛盾的地方,看来哲学这门学科实在是博大精深,实在得下一番苦功钻研。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在大概的看了下《西方哲学史》的情况下,我知道了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人性论》让我很好奇,看书名,就让我觉得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要有趣,当然哲学类的书籍都是非常枯燥难懂的,但只要懂了,那么在思想境界上就得到改造和提升。

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我在上课时听老师介绍后,甚是震惊。12岁的休谟已经是爱登堡大学的学生了。出于“一种对于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 和在哲学研究上的突破,休谟决定“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哲学)上。

”,这时的他才18岁。我现在已经19岁了,还在拿“谁的青春不迷茫”这句话来作为自己迷迷糊糊的生活的托词,实在惭愧。

《人性论》这本著作是休谟在他26岁时初步完成的,并在之后不断地增加内容。这本伟大的著作在当时却得不到重视,给辛苦研究的休谟带来很重的挫折。

休谟认为所有的科学都与人性有关。数学、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与人类哲学。科学属与人类认知的范畴,是根据人的能力和功能来判断的。

因此休谟提出一个建立一个科学体系,即有关于人性的“人的科学”。在此之前,我认为科学本身是存在的,是一个不变的真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在同一个地方才能发现,没有不同的认知。站在人的角度看,但是这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否则就不会存在问题的辩论了,其中关于克隆的问题就是一个例子。

所以归根到底,“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 关于人性,休谟分成了三种:

知性,情感和道德学。我仅对第一卷的《论知性》第一章《论观念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中的部分谈谈我的个人的体会,至于整个《人性论》的内容概括我还无法体会和概括。 《人性论》的第一卷,休谟认为人心灵的一切知觉可分为“印象”和“观念”这两种不同的类型。

印象:初次进入人的灵魂中的最强烈的的知觉;观念:

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这两者是一般很容易区别,但是在少数的特殊例子上,两者可能很相近,以至于难以区分两者,所以需要一个东西作为区别,于是休谟就把印象和观念分为简单的和复合的这两类,这样就巧妙地消除了特殊例子对理论体系造成不严密性的漏洞威胁。

关于简单的印象和观念,书中所说“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最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这里边就存在着一个次序关系。次序的关系,”

休谟用的正面证明例子是儿童对于颜色和味道的观念,和官能出现事故类似天生就是盲人或聋子的人对于某些印象和观念的的缺失。但休谟也提出了一个矛盾的例子,即在渐变和连续的色调中间,有一个空白的白点,可以用想象来补充。当看到这里时,我在想:

这矛盾似乎彻底的摧毁了关于印象和观念的次序上的理论。但是休谟对这种例子作出了关于次生观念的说明,观念可以从新观念中产生自己的意象,通过这个说明休谟完整严密地证明出了一切简单观念或是

间接地或是直接地从它们相应的印象得来的这个说法仍然是正确的。

印象又可分为两种: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其中说到“感觉印象是由我们所不知的原因开始产生于心中” 反省印象则即情感、欲望和情绪,大多数是由观念得来的。

我产生了这样的迷惑其中的“所不知的原因”的得出又是什么原因呢?即为什么我们不知道?

关于印象在心中的复现的官能,休谟把它分成了两种。一种保持原有的活泼程度即“记忆”,另一种则完全失掉那种活泼性,变成一个纯粹的观念即“想象”。可以理解,它们在字面意义上是不同的,但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研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吗?

现在大脑研究无法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想象和记忆之间是否存在交错的联系,更不用说活动的相关机制了。在休谟的时代,技术并没有现在那么发达。假若这一分类在生物学方面不符合,是否就得推翻?或者通过修改词意来补救?

这纯属我的胡思乱想,恐怕贻笑大方了。

字数和体会都很有限。对休谟《人性论》的学***初步阶段,学***休谟哲学的深刻迷人之处,也被他严密的逻辑推理所折服。学***中总是有许多不解、怀疑和矛盾的地方,看来哲学这门学科实在是博大精深,实在得下一番苦功钻研。

读了休谟的人性论之后,我们认为我们总是知道这个世界,却忽略了我们也被这个世界所认识。

对于人之认识能力,在哲学上至少存在着两个似乎对立的派别,即所谓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大概是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思维”存在着认识“存在”的可能性。而不可知论大概是说:

“思维”不存在认识“存在”的可能性。二者看似对立,在我看来,实则不对立。相反,它们可以相互补充,共成一个体系。

但也有必要将其区分开来,而这并非是因为其观点针锋相对,而是因为它们强调的点即侧重点不同。为什么是这样呢?那么,究竟我们是否存在着“思维”认识“存在”的可能性呢?

首先,我还是认为,“思维”是存在认识“存在”的可能性的,只是存在着“‘思维’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存在’以及如何认识‘存在’的问题”。不同于很多可知论的观点,虽然我认为“思维”存在认识“存在”的可能性,但同时我也认为“思维”对“存在”的认识是不彻底和不完整的,即“思维”不能完全认识“存在”。

也许我们能认识事物的很多方面,但由于受认识主体(主要是人)个人或集体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实践水平以及认识工具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主体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甚至是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认识将是不彻底的和不完整的。如我们认为某属性是事物最重要或基本的要素,然而后来却发现不是;又如什么才是事物最重要或最基本的属性即本质?它是否有一个静止的、绝对化的评判标准?

所以,当我们试图承认我们能彻底、完整地认识事物时,我们便会遇到认识的有限性与标准的相对性即可变性这样的尴尬。但我们又不能说:“我们不能认识些什么。

”毕竟,我能还是能认识点什么的!我们总能看见些或听见些或者理解些什么的。即我们不能说“思维”完全不能认识“存在”。

那我们又是凭什么去认识的呢?我想,首先是依靠我们的感官,认识的主体人的基本感官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手脚等,相应的便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这五种基本感觉。我们日常主要便是依靠人的这些感官认识事物的存在,它是人认识事物存在的基本和最直接的方式,其认识的内容构成了人类认识的基本内容。

其次,便是人的理性,这也是人类认识或者说意识超越其他动物的表现,人类不仅可通过感官认识事物的存在,也可以通过人类的理性认识事物的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属性等。在这我们也可看出人的“感官认识能力”与“理性认识能力”是有区别的,“感官认识能力”认识的更多的是事物的“现象”及其“存在”,而“理性认识能力”意味着更多,它可以把人对事物的认识层面不断深化。

可以认识到更为接近事物的本质的层面,但也无法充分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或基本属性,即我们可以无限地接近事物的“真理”(在这“真理”意指事物的“本质”),但却无法穷尽“真理”。而除人类之外的动物的认识或意识是很少甚至不存在理性的,即便有,也是不完善的,因为理性是社会化的产物……

另一方面,我有认为,不可知论即“思维”不存在认识“存在”的可能性也是可能的,它反映的实质问题也是围绕“‘思维’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存在’以及怎样认识‘存在’”展开的。我认为,“思维”不存在认识“存在”的可能性更多的是指“思维”不存在认识“存在”的“本质如“真”、“善”、“美”等,而因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核心,对事物的存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一旦“思维”不能彻底、完整、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我们便不能说我们已经认识了该“存在”。

依据上文所说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本质)’与‘我们怎样认识‘存在’、‘认识的有限性以及认识的标准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有关’。”下面,我将着重通过讨论“我们怎样认识存在”这问题来为“不可知论”提供依据。我们常说“眼见为实”,然而,真的如此吗?

究竟什么是“实”即什么是“真实”?眼睛看到的即使是事物非常重要的属性一定是“真实”的吗?还有,你看到的事物一定是“真实存在”的吗?

是否存在“不真实”的可能?对于这些问题,我想首先借用康德先生的观点,即我们看到的事物的“真实”是我们“眼睛”等感官感知到的真实而非事物自身的真实。事实上,我们的眼睛等感官太容易欺骗我们了!

受人的生理结构和意识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我们在观察事物时,通过各种手段形成的对事物的“印象”知觉或在”印象”知觉基础上通过想象和记忆形成的某一事物的“观念”可能是模糊的或是表象的甚至错误的。

另外,即使是我们形成的对事物的“印象”知觉或“观念”是比较正确的,当我们试图比较完整地表达出来时,我们会发现我们面临着表达不清或言不达意等的尴尬,首先,这是由语言的多义性和修饰性造成的,当我们看到一朵很“美”的花时,我们也许会用“美”这个形容词来概括这朵花“美”的具体表现,如花朵的体态,我们只能试图以更接近于花朵“如何美”的语言来作一个大致的勾画,而始终无法非常精确地说出这朵花是如何如何的“美”,“花”如何如何的“美”似乎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之事,它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意识中火甚至就不存在。

其次,人认识事物的“真实”还受到了人的理性能力制约。最后,我们并不能剔除我们在认识事物时所抱有的主观偏好,正如一句话所说的:“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想看到的”,既然我们不能剔除我们认识事物时所抱有的主观偏好,那么,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说我们说认识的事物一定真实,会不会是我们认为的真实呢?

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论人性读后感 篇13

《周国平论教育——守护人性》读后感600字:

杜威的教育思想里有一条是“教育即生长”,初次遇见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读书越多越理解和赞同这其中的观念,“成长本身就是目的,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目的”。

以这种观念去审视现在的教育状态,我对女儿未来的教育生活充满了担忧。从高中往下延伸,所有的阶段的教育都是为了提升成绩。学校抓的紧不说课外的辅导班、艺术班都一堆,甚至不到一岁的小宝宝的早教机构也越来越火。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而这个起跑线也被越来越提前。相当于整个教育阶段都只是成人阶段的准备。太多的人有这样的想法,其结果就是一些不愿意这么做的人会被裹挟着也不得不进入其中。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我个人很喜欢《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兰彻说的话,“即便是马戏团的狮子也会因为怕挨打而学会坐在椅子上。但是你们会说这是‘训练得好’,而不是‘教育得好’。”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则朋友圈很火,不论男方还是女方都是陪房陪车加彩礼嫁妆寻找亲家,只有一个条件:现在就带走辅导作业!虽是调侃,亦可见家长们对孩子学业的重视与无奈。在这背后其实是恐慌,对孩子将来的恐慌,怕被比下去的恐慌。

我在想,既然那么多人认为儿童阶段就是要为成年做准备,那么如果有可能,他们愿不愿意在培养舱中将孩子直接培养到长大并且基本知识学习完毕然后领走?如果不愿意,那么我们到底是优先追求结果还是优先追求这个过程?我们有没有舍本逐末?

教育又该追求什么?

周国平先生提出“教育最重要的任务,第一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第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若以此来评价,有多少孩子在受过教育之后是合格的,又有多少是不合格的?

一个人是改变不了这样的大环境的,但越来越多的人有这样的意识,改变就越来越成为可能。即便什么也没有改变至少我要为女儿营造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一个可以与书为伴的空间,和一种以读书为乐的氛围。拥有一颗平常心,不给她施加任何压力,顺其自然。

“如果健康、快乐,如果,那是他们想要的生活,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本文网址://m.968OK.com/fanwen/218612.html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