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语录 > 范文 > 导航

纳兰容若读后感

纳兰容若读后感。

知道如何动笔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吗?在认真品味了作品,相信您的收获一定不少。 阅读后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是反思和回顾的重要手段,我们已经为您准备好了所需的“纳兰容若读后感”,欢迎您收藏我们的网站看到最新的消息和动态!

纳兰容若读后感(篇1)

清晨,微微感觉到空气中流动的凉意,起身推窗,窗前书桌上一本书吸引了我,随手翻开,念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写得真好,我望了一眼作者纳兰性德,字容若,清朝第一词人。不知为何,瞬间被这个有灵魂的名字震撼:搬凳、坐下;清晨的风,午后的雨,深夜的灯;一页、两页、三页贰百四十三页。

读完此书,心疼纳兰。这本书分为两部分,前部分主要记载了纳兰容若短暂而芳华的人生,后部分精选了他的经典词作百余首。虽然有些词作我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但好在书中附有注释,将作品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以及蕴含的意境全面展示出来。

读到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我仿佛看到那个拥有着绝世才华的词人踏在铺满落叶的归路上,有点忧郁,我真想穿越过去告诉他:自古逢秋悲寂寥,也有秋日胜春朝。你是大学士纳兰明珠的长子,天生富贵,仕途亨通,名满天下,为何独念西风独自凉?

才听夜雨,便觉秋如许。这是对好友顾贞观深切的怀念。二人因才情惺惺相惜,短暂的相处,纳兰是快乐的。然而,因纳兰文武双全,晋升一等侍卫需随同康熙外出,不得不与友人分别。官场职位怎敌知心人三杯两盏?我揉揉眼睛,眼前仿佛就立着一个有高洁品行,散发着纯真心性的清初才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骨子里是个文人,从事的却是武将的行当。虽然他想过着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生活,但为了让才华不负国家,毅然随皇帝出了山海关,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点起了灯

读纳兰的词,每一句都动人心魄,每一首都感人肺腑,的的确确惊艳到了我,不禁为自己的才疏学浅而脸红心跳。同时,我又是幸运的,因为遇到了这么多婉丽隽秀、明净清婉的文字,我的眉目一下子飞扬起来,我的心神一下子飘逸起来,我的文字似乎也变得有了灵魂,情难自禁,让我也抒发一下满怀的心事吧:

读遍纳兰,最难释怀。古韵藏琴心,剑胆犹快。历尽一生柔情意,拼付傲骨归寒。问清风才子多情客,容若当自来。

关于纳兰容若词之真切,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一念秋风起,一念相思长。在最美的秋天,邂逅最美的《纳兰词》,真好!

纳兰容若读后感(篇2)

天才的悲情

徐志摩曾有言:成容若君渡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橹声的后面,以标准的凡夫俗子的姿态张望并艳羡着他。但谁知道,天才的悲情却反而羡慕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幸福,尽管他信手的一阕词就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漫天的焰火盛开,可以催漫山的荼蘼谢尽。

纳兰容若有清初第一词人之称,他生于富贵却满篇哀感,他身处花柳繁华却游离喧嚣之外,他是八旗子弟,却喜交落拓文人,他行走于仕途,一生为情所累,风华正茂却又匆匆离也。

很多人会用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来悲叹自己的生活,用得多了未免忘却原来的意思情境。这首流传的《木兰花令》常被人作爱情诗来读,然而这首词却是一篇拟古决绝词、谏友词。这首词送的是顾贞观,却又含蓄地传意于沈宛。

连拒绝感情也拒绝得如此委婉,令人不禁暗嗅到丁香的味道。雨洗芭蕉叶上诗,独来凭槛晚晴时。亦或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总有如纳兰容若这样的一作文些人,他们恐惧酝酿了感情后的分别,宁愿茕然独立,了然一生。这正是纳兰容若笔下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的空旷寂寥。

我国古代词人说愁不外乎几种意境: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然而纳兰容若的愁却独具一格,他的愁沾染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的悼之凄绝,亦沾染了君来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的旷然豁达。

白驹过隙,人变了,时代也变了。社会变迁日新月异,谁还记得古意中那回首烟波十四桥的词韵。

正如纳兰容若的陨落一般,那个诗情画意的年代于我们来说,再也回不去了。每年的春季,江南地区依旧薄雨浓烟,一把纸伞的隐约倩影;每年的秋季,枫叶依旧似火,跌入泥泞后,却再也无人拾起它,题上一首意趣盎然的小诗;每年的冬天,大雪只是大雪,只是鲜少那空林有雪相待的飘渺故事。

纳兰容若读后感(篇3)

往事,已随风而逝,不知所踪,只留一些残留的碎片。有些人,也早已远去,其实,每个人都只是沧海一粟,但那人,却从未被淡忘。纳兰容若,生于梅花开放的时节,他风流倜傥,却无奈人生太过匆匆,就如昙花一现。

他的一生,出现了三名女子,一个是青梅竹马的表妹,一个是指腹为婚的妻子,而另一个是伴他走到结局的江南才女沈宛。他和表妹,就像林黛玉和贾宝玉,无论怎样深爱彼此,最终也只能是形同陌路,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而与她的妻子,原以为可以厮守终生,却无奈,相爱之人,阴阳相隔。他与沈宛,从一开始,便注定不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寒疾,还是让纳兰与世长辞。

他是满族人,却有着江南人的细腻。他的人生本可以无忧无虑,然而,命运总是让人捉摸不透。他没有丰功伟绩,但若没有那一段段生离死别,也许,他的诗词就不会为人所传,而他也早已被渐渐淡忘。

纳兰容若读后感(篇4)

《纳兰容若词传》读后感范文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是道寻常。

初读这本书,便被作者清新雅致的文字深深吸引了,果然不失“落梅风骨,秋水文章”的风范。然而对于纳兰容若,我却有自己的看法。

他是一朵佛前的青莲,这无可厚非,清丽脱俗,绝世独立,他有冰洁的情怀,有如水的禅心,有悲悯的爱恋。他自诩是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而是人间惆怅客。然而并非如此,他不是君主,却在冠盖如云的文武百官中独自高贵,受尽荣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那愁便是闲愁。大清王朝,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深邃的孤独,一种高贵的寂寞。那么容若的华贵与冷艳绝世亦是由富贵衬托而成的。试问,一个布衣百姓,纵使有惊世才华,英俊文雅的外貌,即便风度翩然也会让人有一种穷酸的`感觉。不似骄阳般的康熙,拥有王者的霸气与政治上的谋略,他就像是一颗被闪耀群星环绕的月亮,带着璀璨的光环,夺目又高洁。命中注定,生性柔软慈悲的他无法成为皇上手中征战杀敌的利剑,而是贴身的美玉,仅供把玩与欣赏。在我看来,他更像是一位柔情的女子,却又了动人的坚强与抱负,然而那只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成就大事终是靠不住的。

从孩童起,他喜欢的不是燃烧的炽热,而是烟花散尽的薄凉。他宁可做一枝寒梅,也不要和百花争妍,尽管他有傲视万物的资本。正因为有了资本,才有权利傲视。不慕权势,淡泊名利,却依然弃江南水岸的沈婉而回到京城。因为他放不下,始终放不下荣华富贵,放不下闲来思愁的资本。后来接回沈婉,亦是弥补他自己感情的空虚,抚慰心灵,用来自救罢了。

不过,也可以换一个角度。可能那是一个男人的担当,是一个豪门继承者的责任,若他真抛弃父母不管只顾个人悲喜,执意躲避在江南与沈婉厮守终生,我也看不起他了。家庭的责任,他必须担起。正如打出生以来就享受雍容华贵,也不是白白给他的,得到了什么,势必会付出些什么,他要付出的便是自由,便是清闲,便是任性。如此看来容若也不似那么可怜与清高了。他亦是红尘中一位普通的沦陷者,无法自拔,令人动容的,无非就是那纠结缠绵,痛苦凄婉的愁绪,自古都是悲剧感人。

纳兰的才华令人不得不仰视,性情孤傲不能不让人倾心,情感深重亦是他百般多姿,但是身处红尘,有功名利禄相伴,有是非荣辱随身,却也是无法摆脱得了俗媚的。我们把一切想得太美好,看得太清纯,却失去了辨别别人的根本能力。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佛陀,常做如是说。王谢堂前燕犹在,帝王将相已作古,沧桑世事,谁主沉浮?俯瞰烟火人间,万物遵循自然规律,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安稳地成长。人的生命与万物相比,真是渺若微尘。身处人间,怎么可能不食人间烟火,容若纵风情万种,也难逃一抹黄土掩风流。

 (泡泡演讲稿 popo666.cOM)

纳兰容若读后感(篇5)

天才的悲情

徐志摩曾有言:成容若君渡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橹声的后面,以标准的凡夫俗子的姿态张望并艳羡着他。但谁知道,天才的悲情却反而羡慕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幸福,尽管他信手的一阕词就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漫天的焰火盛开,可以催漫山的荼蘼谢尽。

纳兰容若有清初第一词人之称,他生于富贵却满篇哀感,他身处花柳繁华却游离喧嚣之外,他是八旗子弟,却喜交落拓文人,他行走于仕途,一生为情所累,风华正茂却又匆匆离也。

很多人会用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来悲叹自己的生活,用得多了未免忘却原来的意思情境。这首流传的《木兰花令》常被人**情诗来读,然而这首词却是一篇拟古决绝词、谏友词。这首词送的是顾贞观,却又含蓄地传意于沈宛。

即使是拒绝如此委婉的感情,也不禁暗自嗅到丁香的味道。雨洗芭蕉叶上诗,独来凭槛晚晴时。亦或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总有如纳兰容若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恐惧酝酿了感情后的分别,宁愿茕然独立,了然一生。这正是纳兰容若笔下人生何如不相识,君**南我燕北的空旷寂寥。

我国古代词人说愁不外乎几种意境: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然而纳兰容若的愁却独具一格,他的愁沾染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的悼之凄绝,亦沾染了君来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的旷然豁达。

白驹过隙,人变了,时代也变了。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谁还记得烟波十四座桥的韵味。

正如纳兰容若的陨落一般,那个诗情画意的年代于我们来说,再也回不去了。每年春天,江南依旧细雨浓烟,隐约有纸伞的影子;每年的秋季,枫叶依旧似火,跌入泥泞后,却再也无人拾起它,题上一首意趣盎然的小诗;每年的冬天,大雪只是大雪,只是鲜少那空林有雪相待的飘渺故事。

纳兰容若读后感(篇6)

纳兰容若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以悲凉、忧伤、温柔为主题,深受读者的喜爱。阅读纳兰容若的词后,我深感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给我带来了深深的触动和感悟。

纳兰容若的词集中于对人生、爱情、自然的表达。他的词句流畅、婉约,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他以细腻动人的笔触,将自己的内心情感与外在世界相结合,构筑出了一幅幅生动而细腻的画面。

在纳兰容若的词作中,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他对爱情的描绘。他通过对爱情的表达,将人性的喜怒哀乐完美地展现出来。纳兰容若的爱情词多半带有一丝忧伤,缠绵悱恻之余,更寄托着对逝去的时光和美好回忆的思念。他的词句流畅动人,抒发出无法言喻的感情。

纳兰容若的词作也常常描绘自然之美。他用细致的笔触描绘出每个细节,让读者随之进入到那个美丽而富有生机的世界。他的词作中常常融入一些自然景色来烘托情感,使词句更加生动形象。读到他的词,仿佛置身于山水间,听到清晨鸟语,闻到花香,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宁静和舒适。

纳兰容若的词作中所流露出的情感深度和意境给我带来了很多感悟。他的词作往往虽然字数不多,却能将一种情绪和意境完整地表达出来,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情感。纳兰容若的词言简意赅,他用简短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情感,让读者在短短几句中领悟到更多的含义。

纳兰容若的词作中透露着一种人生的哲理。他通过对爱情、自然的描绘,表达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他的词作中常常融入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时光的思考,从而让读者深思人生、珍惜时光。纳兰容若的词作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启迪和教导,让我更加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阅读纳兰容若的词后,我对他的词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他的词语简洁明快,却又富有情感和意境,让人陶醉其中。他通过对爱情、自然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与外在世界相结合,呈现出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画面。纳兰容若的词作不仅让我感受到美的力量,也让我对生命和情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他的词作为我带来了无限的思考和启迪,让我更加珍惜和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纳兰容若读后感(篇7)

内容简介:他的名字,总会与“词”联系在一起。更是被后人们赞为“满清第一词人”。他是豪门公子,却心怀山泽鱼鸟之思。他短短的三十一年中,为情所钟,也为情所累,仿若一颗璀璨的流星,在天际划过,留下绚丽的词篇,也让后人们孜孜不倦的好奇着,他一生的历史。传闻中的江南才女沈宛,究竟有没有嫁与他?他一生之中的知己,究竟是谁?“人生若只如初见”,究竟是为谁写下的词句?他流传至今的349首纳兰词,清丽哀婉,仿佛能挑动人心中最深处的那根弦,颤动不已。再多的诗词与美赞,也形容不了他的绝世芳华。再多的故事,也道不完他的生命传奇。人生若只如初见,三百年来,唯此人而已。

纳兰容若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有一种生命,可以短暂,但绝不会黯淡;有一种爱,不能守候,却可以穿越时空再续前缘!一个生活在三百年前的人,用他的爱与生命谱写了一首首缠绵悱恻的诗与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为谁而写?一生让纳兰容若最不堪重负的女子究竟是谁?

纳兰容若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

纳兰容若读后感(篇8)

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张幼仪在和徐志摩结婚后一直孝顺父母,教育儿子,但始终换不来徐志摩的心。在徐志摩遇到林徽因后,为了能够和林徽因在一起,作文他竟然要和孕期中的妻子离婚,竟说出让妻子打掉孩子的话,一心只想和心目中的女神在一起。但尽管如此,林徽因最后还是嫁给了梁思成。郁郁寡欢的徐志摩,最后终于无奈放下,写下了《偶然》一诗,正如诗中写的那样:“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后来徐志摩遇到了陆小曼,他们爱的如火如荼。为了自己的爱情,陆小曼和自己话不投机的丈夫离了婚,和徐志摩在了一起。按说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一件满心欢喜的事,但有人说过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也从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姻中可见端倪。婚后陆小曼埋怨徐志摩对她不如从前,还处处约束她的生活。徐志摩为了生计,只好拼命挣钱,一方面在三所大学同时任教,一方面还要赶写诗文赚取稿费。看着陆小曼在灯红酒绿处纸醉金迷,徐志摩心中的苦闷与无奈,也只能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吧。

不知是文人的特立独行,还是他们喜欢我行我素?纳兰容若短暂的一生也是为人痴或被人恨吧。当纳兰容若的初恋—表妹入宫后,整天郁郁寡欢的纳兰容若在家庭的安排下和卢氏结了婚。这段看似平常的结亲却渐渐抚平了纳兰容若心里的伤痛。纳兰容若的夫人卢氏是一个懂他知他的人,也慢慢的走进了他的心里。在他的诗中曾记载着:忆得染将红爪甲,夜深偷捣凤仙花。可见他们日常生活的温馨浪漫,感情之深。可能是天妒英才吧,仅仅三年,卢氏就因为难产患病而亡。此后纳兰的心境更是跌入到谷底,尽管家里又为他娶了官氏、颜氏,但纳兰始终走不出自己思念卢氏的心情。谁又知道官氏和颜氏的眼泪流了多少呢?直到后来纳兰容若遇到沈宛,才觉得相见恨晚,一见如故。但好景不长,沈宛怀孕后,纳兰容若就驾鹤西去,连腹中的胎儿也没看到,结束了他绚丽的一生。

他们都是命运的掌舵人,不屑家里的荣华富贵,只为追求内心的自由。但他们是幸运的,都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并为其倾注了毕生的心血,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他们都有着最热烈的情感,但只给了自己深爱的人。他们看似有情,却也无情,为爱的人可以死去活来,对不爱的人却置之不理。他们的人生是绚烂的,是多彩的,尽管生活在不一样时空却有着相同的热爱,相似的境地。愿他们可以在另一个时空里对酒当歌,笑看昨日风云。

纳兰容若读后感(篇9)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浙江海宁一个有名的实业家,在当地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不仅因为他的家境富裕,更是因为他的高尚品德。他曾经把母亲过八十寿辰收的礼钱,和长兄徐蓉创办了贫民习艺所,招收80名失业贫民,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徐志摩优秀的家风。

徐志摩原名徐章垿,后来在他出国留学时,父亲取“志恢和尚的抚摩”之意,为其改名为志摩,期翼着他的儿子将来能够飞黄腾达,光宗耀祖。青年时的徐志摩关心时事,政治热情颇高,也想着为国家的强盛出一份力。后来徐志摩在留学的过程中接触到一些著名的作家如罗素、狄更生、曼殊斐儿,在他们的影响下,徐志摩感受到了文艺中纯净的美,渐渐地他沉浸在优美的文学的世界里。

回国后,徐志摩和好友成立了新月社,并编辑了在当时风骚一时的《晨报副刊》。叶公超曾经记述了当时徐志摩的状态:“他是难得的一个永不败兴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他的兴致总比别人来得高。”徐志摩的所作所为为我国新诗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纳兰容若的父亲纳兰明珠,是清朝的一代名臣,可谓是权倾朝野。作为府上的长子,纳兰容若的身上背负了家族的期望。但体弱多病的纳兰,在仕途上却不尽如人意,错过了廷试的他,把自己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以打发自己失意的心情。而后纳兰容若发起并组织编辑了《通志堂经解》一书,这本书也是清代最早出现的一部阐释儒家经义的大型丛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为后人研究儒家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尽管纳兰容若终其一生也只是做到了一等侍卫,但他编著的《今词初集》《渌水亭杂识》,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尽管他们都有着雄厚的家庭背景,但他们没有沉浸在家族里的荣华富贵里。而是在自己的热爱里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成为世人学习的榜样。

本文网址:http://m.968OK.com/fanwen/288526.html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