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语录 > 范文 > 导航

传奇的诞生读后感

2024传奇的诞生读后感分享。

传奇的诞生读后感(篇1)

出于对足球的热爱,以及对贝利的崇拜,昨天去看了电影《传奇的诞生》的首映。

以前,我没想到这部关于足球的传记片能打动我。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被它的现实感动得泪流满面,也被它的真撼激动得热血沸腾。我想,作为一部催人奋进的正能量电影,它足够励志,也足够煽情。

《传奇的诞生》讲述的是球王贝利从一个贫民窟擦鞋童,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逆转绝境成为一代球王的故事。

球王贝利,不管爱足球的人,都要知道吗?

贝利,1940年出生于巴西,1956年在桑托斯队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1977年正式退役,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三夺世界杯冠军的球员,他更被普遍视为是现代足球历史上的最佳球员,有“球王”之称。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打了1366场比赛,进了1283个球,这被纪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现在,如果说罗纳尔多和梅西在足球场上是完美的,那么贝利就是足球界的奇迹,足球的象征,一个独特的传奇!

而这样的传奇,是如何诞生的呢?

这部电影生动、细致、热情、有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擦鞋男孩在贫民窟生活的全过程。虽然,人生艰辛,梦想遥远,但贫寒的家境、旁人的冷眼、队友的排挤都没有让贝利消极沉沦,在父母的激励下,他坚持梦想,拼命训练,把负能量转化成了登顶世界之巅的动力,最终完成了从被人贬低到万众瞩目的逆袭之旅,燃动了无数人的斗志,更成为了全世界年轻人的榜样。

应该说,这是一部关于励志、奋斗、梦想的电影,在给人感动的同时,也给人颇多的激励;这也是一部关于足球、成长和教育的电影,在带给人震撼的同时,也带给人诸多的思考。

贝利,曾经艰难地奔袭在足球场上,而我们呢?则颠簸在坎坷的生活中。对很多人来说,生活不是足球场?

置身球场,我们没有退路,唯有负重前行。也许,有时候球场很冷,甚至很残酷,但只要我们心中有血,眼中有梦,只要我们不放弃,总会有收获和成就,球场最终会展现出温暖友好的一面。

9月4日,在峨眉山风景区,一名21岁的女孩因生命危险无法跳崖。不久前,一个年轻人还解开了华山栈道上的绳子,选择了跳崖。与贝利相比,他们的人生选择是如此的失败和懦弱。

正如莫大叔所说,世上只有一个失败,那就是你不愿意直接面对自己的生活。这世间最大的成功,就是哪怕可以逃避,你也愿意在黑暗里坚持抗争!的确,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是匆匆过客,还是像贝利一样成为不朽的传奇,这取决于每各人的选择。

电影散场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部电影为什么叫“传奇的诞生”呢?我以为,传奇不仅是说贝利成为“球王”的过程,也是指跟他一路相伴同行,不离不弃的父母吧。诚然,要获得成功的人生,不是靠孩子一个人跑,一个人奋斗,而是需要父母同舟共济,同舟共济!

父母对孩子,要鞭策,要引导,还要沟通和陪伴足够!如果上述两位年轻人的父母明白这一点,他们的孩子就不会沮丧,更别说跳崖生子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传奇的诞生》也是一部适合父母和孩子共同欣赏的电影,它让父母知道要用一种正确的方式,以一种和煦的关爱,给孩子以希望和力量,也让身处逆境的孩子鼓足勇气,重燃激情,重塑信心,继续奋力向前!

此外,《传奇的诞生》也让我重温了桑巴足球那飘逸灵动的魅力。在这里,我要热爱桑巴足球,永远放飞激情,永远华丽!

同时,希望这部电影能给中国男足带来更多的鼓励和鼓励。但遗憾的是,今天上午,中国男足在与卡塔尔队的热身赛中,全场陷入被动,最终以0比1告负。看来,里皮是无奈了,那么,球王贝利呢,对于低迷颓废的中国足球,是否也依然是无计可施?

传奇的诞生读后感(篇2)

《传奇的诞生》讲述了球王贝利儿时从贫民窟擦鞋童,靠自己的努力克服重重阻碍,逆转绝境成为足球世界最强者的故事。影片揭秘了贝利成名前不为人知的经历,家境贫穷、旁人的冷眼、队友的排挤并没有阻碍贝利的成长,父母的教育一直影响着贝利,最终完成了逆袭,燃动了数十亿人的斗志。

贝利的传奇故事非常励志,在小学四年级的阅读材料中,小学课本中都出现了,人们用贝利的逆袭故事,激励孩子们要努力:“你瞧,贝利小时候条件那么差,那么苦,最终成为了球王,世界闻名。你们现在条件这么好,还不好好学习!”

下面这段话出自于《居里夫人传》。“关于日常生活可以说是相当困难,因为自己的积蓄不多。亲人们,也无多大能力帮助我。但并非我一人如此,据我所知,许多来自波兰的留学生都是大同小异的。我住在顶层阁楼里,冬天非常冷,取暖炉又小,屋子怎么也烧不暖和,而且还经常缺煤,所以屋子里脸盆中的水夜晚常常结冰。为了睡得暖和一些,我把所有的衣服全压在被子上。我只有一盏酒精灯可以用来烧饭,其它的炊事用具就谈不上了。为了节省时间,我常常是一点点面包加一杯巧克力,再加几个鸡蛋和一个水果充饥。我独自处理家务,没有任何人帮助。取暖用的煤,也是我亲自弄上七楼的。”同贝利的故事一样,这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她的故事同样可以被人们用来激励孩子们要努力:“你瞧,居里夫人上大学时条件那么差,那么苦,最终成为了科学家,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你们现在能在医院里拍X光片检查身体,就是得益于她发现的新元素。你们现在条件这么好,还不好好学习!”

除了伟人们的故事可以用,人们也会以身作则:“我们小时候多苦,根本就没有课外书可以看,现在给你买这么多书,学习条件这么好,还不好好学习,一天到晚叫苦!真是不可理喻!”

其实,上面的三个例子里都有两个错误。第一,贝利、居里夫人和我们小时候的苦,完全不是现在的孩子们所叫的苦;第二,贝利和居里夫人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苦,我们现在的生活也不是来源于我们小时候的苦。

在贝利的传记里有这样一句话,“Dico has soccerplayer’s legs”,他小时候原名叫Dico,那时候他并没有以擦皮鞋这个苦为乐,他非常有足球天赋(他有足球运动员的腿),在踢足球时(哪怕是没有足球鞋光着脚踢旧报纸做的足球),他感受到的是愉悦。在居里夫人的传记里,就在上面所引述的那段话的同一段落,她写道:“四年中所取得的学习上的进步,不可能一一说出来。我只身一人,没有任何的纷扰,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而学业上的进步又使得我心满意足,欢快不已。”她当时的生活确实很苦,但她在学习上感受到的同样是快乐。他们是因为感到快乐,在愉快中努力奋斗,最终才成功的。所谓的“苦中作乐”,并不是“以苦为乐”!

现在的孩子们学习时叫苦,或者运动时叫苦,或者完成其他什么任务时叫苦,显然不是贝利或居里夫人的苦,孩子们衣食无忧(除了少数大山里的孩子),人们常说“苦什么不能苦了孩子”,所以他们的苦与贝利或居里夫人的苦完全就是两回事,当你说“你瞧,贝利小时候条件那么差,那么苦,最终成为了球王,世界闻名。你们现在条件这么好,还不好好学习!”,孩子们能听到心里去吗?可能心里还在想“现在又不缺衣少食,你叫我这么去像贝利一样!”有些听话的孩子可能是能直接被激励的:“贝利那么苦,都能成功,我好好学习也能成功”,但当他们遇到自己和贝利不一样的苦时,是否有解决办法就很难说了。

比如,一些孩子对课外阅读头疼,这就是他的苦,和贝利或居里夫人不一样,即使给他看《传奇的诞生》多少遍,看的时候有所感触,过了再来阅读时,还是有困难,因为他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无法像贝利坚持踢球或者像居里夫人坚持学习一样坚持阅读下去,即使勉强读了,也是既不快乐也没读进心里去。我们这个孩子阅读量很大,根本不需要叫他去看书,反而需要不时叫他停下,否则真会废寝忘食的。但也不是所有的书都愿意看,比如《居里夫人传》,在其他书里看过一篇课文长度的关于居里夫人的故事,他可能感觉自己已经知道她的事迹了,再看就是“苦”而不是“乐”了。但其实传记比他看过的那个故事更详细也更有趣,只是他不知道而已。我决定在他玩玩具的时候,先读一段给他听。当我绘声绘色的读了一会儿之后,他自己跑过来了,觉得这书还不错嘛。书是那种全文字,几乎一张图片都没有的,可能他看起来有点累,但是对书已经有了兴趣,要求由我来读。不可能一天读完,第二天还提醒我:“妈妈,今天还没读《居里夫人传》哟。”

虽然在阅读上完全不用操心,但孩子在写字问题上,我却走了弯路,犯了大错,现在回想起来仍然非常自责。他的视动整合能力不太好,开始写字时不能控制大小高低,也无法把一行字真的写成一行。可是小学不可能不写作业呀,我本着一定不能落下学习任务的原则,坚持要求他按老师的要求完成每天的作业,守着监督着,写不好写不快就着急,当时只想着他为什么不认真写,所以就批评甚至于发脾气。他本质上是个乖孩子,也讲道理,他一定也是想把字写好的,但是总也写不好,甚至防碍了他的思维,他当时心里的苦,做妈妈的却完全不予理会,也许,他做作业总不能集中注意力,就是那时造成的,到现在,每每看见他作业不能在正常时间内完成,我的自责仍然完全无法抑制。这样的情况,根本不是可以用“你瞧,贝利小时候条件那么差,那么苦,最终成为了球王,世界闻名。你们现在条件这么好,还不好好学习!”这样的话来激励就能解决的。不是一句“认真点”他就能写好写快,必须解决了他的苦,他才能感到放松愉悦,才能不感到苦,才能去实现“努力”这个要求。所幸,我们做了个决定,也感谢老师们的理解,现在只上半天学,下午运动,作业按需要由我灵活掌握。一方面孩子的心理压力减少了,另一方面运动的好处也慢慢体现出来了,现在写作业完全不用我要求,一行就是一行,大小高低也比较均匀了。

所以,孩子不爱阅读,可能是没找到阅读的乐趣,并不是他不想做个好孩子;孩子不爱运动,可能是他没发现运动带来的快乐,并不是他不懂运动有益的道理。不要要求孩子“以苦为乐”,而要和孩子一起,找到“苦中作乐”的办法。也希望孩子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要只是发脾气抵触父母的说教,这样父母才能更容易地帮助你找到“苦中作乐”的方法,不再逼你“以苦为乐”了。

传奇的诞生读后感(篇3)

进入桑托斯足球队后,迪科虽坚持自己的任加踢球风格,却遭到了教练的极力反对和队友的一致排挤,这个来自贫民窟的15岁少年,在通往球王的道路荆棘遍布,举步维艰。

迪科的踢球风格被教练认为是最原始的踢法,教练强迫他学习欧洲正统的、优雅的踢法,但他每天拼命训练到凌晨,都以失败告终。他心情无比暗淡,他想选择放弃。

当他提着行李箱,来到了火车站,准备离开足球队。发现他才华的伯乐布里托阻止了他。布里托说:“任加式踢球法已经深入你的血液了,你可以鼓起勇气,正视自己,做你原来真实的自己,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奇迹;你也可以坐上下一列火车,然后一生没有答案。”迪科选择坚持自我。然而教练却禁止队员再用任加式踢球法进行比赛。

迪科还在一次比赛中腿部骨折,他开始怀疑自己,不知道该听从教练的,还是遵循自己的内心。父亲却告诉他:“你必须接受最真实的自己。”在世界杯半决赛的赛场上,巴西队对阵法国队,上半场法国队与巴西队的各进一球,但巴西队多名球员受伤,士气低落,教练的急躁的叫喊,让迪科更加坚定了任加式踢球风格,他要抛开别人对他的嘲笑与侮辱,他要为自己而战。迪科不再理会别人的眼光,开始风一般自由地在球场穿梭,一个完美的脚球射门,让巴西队领先一分,紧接着渐入佳境的小将迪科神奇般一人连进三球,帮助巴西闯进了1958年的世界杯决赛。巴西队要面对的是欧洲强队瑞典队。比赛之前,瑞典的教练还狠狠挖苦了他们。巴西队的队员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迪科巧妙地用任加式街头踢球方式,唤醒了所有队员的自信。巴西队所有队员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真正的巴西人喜欢的任加式踢球法。巴西队的教练费奥拉在关键时刻也选择了支持迪科。迪科帮助了所有人找回了自我,巴西队成为了一个尊重个性的球队。一个个努力成为最好自己的队员站立起来了,在球场上互相默契配合。最终巴西队赢得世界杯的冠军,巴西捧回了雷米特金杯。

迪科最终完成蜕变,成为了球王贝利,贝利这个原来带有侮辱性的绰号竟然变成了全世界亿万人仰慕的符号,他的传奇经历也随之成为逆袭的代名词。

电影结束,我和学生们在一起讨论这部电影,我聊起了贝利的成长最关键的是有父母的爱与支持,更重要的是他成长历程中,一直接受最真实的自己,能够按照自己的任加式踢球风格,这一细节仿佛是一个隐喻:生命意义的在于成为你自己。当别人强加给你的期望和责难成为一种负能量时,你能否坚持自己的初心,能否坚定地相信自己?

这部电影的虽然没有《摔跤吧!爸爸》情节跌宕起伏,但它却是一部绝好地启发孩子们接纳自己,纳悦自我的最好影片。

传奇的诞生读后感(篇4)

关于足球的电影有很多,却很少有一部能像《贝利:传奇的诞生》带给人这么震撼的感触,以至于从上映到两年后世界杯即将来临之际,还忍不住看了一遍又一遍。

《贝利:传奇的诞生》魅力之处在于,影片结合了大量史料将贝利传奇人生拍到力求真实。

比如“贝利”之名的由来,片中认为是小时候的阿尔塔菲尼(后来的队友)为他起的,意在嘲笑他的口音和寒酸光脚的形象,这也和贝利自传中关于口音错误的描述不谋而合。

关于家庭的描述也与现实相符,贝利父亲唐迪尼奥也是名球员,因膝伤而退役,通过打工赚取微博的收入,他的母亲不希望贝利重走父亲的路,于是一次次禁止贝利踢球,但因为父亲的影响,贝利从小爱好足球,10岁时,就和伙伴们自组“9月7日街道俱乐部”,主要在小镇街头踢球,同时还靠擦皮鞋给家里挣钱。这些影片都真实的呈现了,同时为了增加视觉效果和剧情特色,引入了少年足球比赛和街头足球玩耍的场景,算是对巴西足球文化的一种描述。

在剧情设置的时间线上,影片同时从少年到青年两个时间段记录贝利成长蜕变过程,记录了他内心因愧疚而想过放弃、因父亲鼓励而坚持、因教练安排而怀疑自己等等心路历程。

童年的贝利无疑是快乐的,虽然家境不富裕,但是有一众小伙伴一起踢球玩耍偷东西,他们甚至组建球队参加比赛,虽败犹荣。但是因为一个小伙伴的意外溺亡,让童年的贝利陷入了一种自责和愧疚的内心郁结中,从此主动放弃足球。这一段无从考究,可以认为是电影为了丰富人物形象而进行的艺术加工。作为曾经国家队足球运动员的父亲用自己的鼓励打开了贝利的心扉,让他认清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

到了青年,贝利已经通过自身的不断练习掌握了大量足球技巧和经验,尤其是根植在巴西人身上的“任加”,在他的街头足球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最终他被足球教练发现并带到足球队中,给了他以后一鸣惊人提供了契机。在足球队中,因为教练对欧式足球踢法的追求,巴西特有的“任加”踢法得不到展现,这让贝利很困扰,甚至怀疑自己,电影利用了多个镜头特写呈现出贝利的彷徨无措,这与他征战世界杯中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真实,原来即使天才,也曾怀疑人生。

如果单纯作为人物传记片,很容易陷入平庸,电影巧妙的探讨了巴西特有的“任加”文化与足球的融合问题。这也让这部球王的传记片主旨得到了升华,上升至身份认同和国家文化层面。

最终,贝利在世界杯半决赛和决赛中完美施展了巴西花式踢球技巧,用华丽繁复的盘带技术、巧妙炫目的挑球过人、熟练快速的颠球技巧、精彩绝伦的倒钩射门让比赛变成了一个秀场,再加上队友的配合,1958年的世界杯最终因为巴西队的觉醒而导致东道主瑞典的一蹶不振,贝利也在这届世界杯中一战成名,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球星。

影片到此戛然而止,似乎关于传奇的崛起,这样的介绍已经足够,然后这对于贝利来说只是开始,当然,对于每隔四年的世界杯来说,更加只是无数传奇中的一个。世界杯的魅力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传奇会是谁?

传奇的诞生读后感(篇5)

听说《传奇的诞生》很励志,适合亲子共赏,就和上孩子一起去看。《传奇的诞生》很展现了球王贝利的成长故事:贫苦出生,没有练球的基本条件,经历了屡被嘲笑、怀疑、意外受伤等挫折,最终坚持自己,用巴西传统的“任加”踢法享誉世界,成为足球界的传奇。电影回答了艰苦条件下怎么努力追求梦想,遭受质疑时怎么保持平和心态坚持不放弃的问题。对于现在生活条件优越,一遇挫折就放弃的孩子,这部电影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有一种说法,现在很多中国孩子是剖腹产,没有经过自然生产的挣扎与努力,加上现在吃穿不愁,该有的基本都有,好多孩子缺少一股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舒服的韧劲儿,让不少家长又担心又无奈。

我的孩子也是剖腹产,存在类似的情况,学个东西有一阵子的热情,一遇到老师严格就叫苦,说没意思。刚开始想学跆拳道,后来说要撕腿很疼,想学踢足球,后来又说天天练传接球,很枯燥乏味……经常这个也没意思,那个也没意思,我担心这样发展下去,孩子很容易消极颓废,得过且过。该怎么办呢?

让孩子自己选择,选了以后带着他坚持。我有个朋友给孩子报课外特长班,他带着孩子到青少年宫转悠了两天,让孩子自己选喜欢的项目,先让他体验一下,觉得可以,确定了就正式学,选了打篮球和打架子鼓两个项目。打架子鼓他陪着孩子练,孩子晚饭后练,自己睡前在枕头上练,他说孩子做到的他也做到,不时还和孩子切磋,孩子学得有劲头,进步也快。打篮球每周一次,风雨无阻,中间也有打退堂鼓的时候,他硬是拖着孩子去,让孩子坚持了下来。父母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影响孩子坚持很关键。《传奇的诞生》中也有类似的情节,贝利因为一次意外失去朋友,自己也没有条件继续训练足球时,他想放弃,但他爸爸一直引导他,陪着他用芒果做练习,让他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带孩子去一个浓厚的氛围中,有时候同龄人的蔑视和嘲笑也是激励孩子咬牙坚持的动力。《传奇的诞生》中,巴西浓厚的足球氛围造就了贝利,来自优越家庭的孩子给他的嘲笑,来自国内、国际质疑,反而激发了贝利强烈的斗志。太多的说教没用,人们最不喜欢也最难起效的就是说教。直接把孩子放到同龄群体中,让他去感受,去磨练,效果最好。

传奇的诞生读后感(篇6)

出于对足球的热爱,以及对贝利的崇拜,昨天去看了电影《传奇的诞生》的首映。

之前,我没有想到这部关于足球的传记电影,会打动到我。在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里,我被它的真实感动得泪盈于睫,更被它的震撼激荡得热血沸腾。我想,作为一部催人奋进的正能量电影,它足够励志,也足够煽情。

《传奇的诞生》讲述的是球王贝利从一个贫民窟擦鞋童,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逆转绝境成为一代球王的故事。

球王贝利,不管爱不爱足球的人,都一定知道吧?

贝利,1940年出生于巴西,1956年在桑托斯队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1977年正式退役,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三夺世界杯冠军的球员,他更被普遍视为是现代足球历史上的最佳球员,有“球王”之称。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一共出场1366场比赛,进了1283球,这一数字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现在,我们如果说C罗和梅西是足球赛场上完美的存在,那么,贝利则是足球世界里的奇迹,足球的象征,是独一无二的传奇!

而这样的传奇,是如何诞生的呢?

电影生动、详实,激情又不乏趣味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贫民窟擦鞋童人生逆袭的全过程。虽然,人生艰辛,梦想遥远,但贫寒的家境、旁人的冷眼、队友的排挤都没有让贝利消极沉沦,在父母的激励下,他坚持梦想,拼命训练,把负能量转化成了登顶世界之巅的动力,最终完成了从被人贬低到万众瞩目的逆袭之旅,燃动了无数人的斗志,更成为了全世界年轻人的榜样。

应该说,这是一部关于励志、奋斗、梦想的电影,在给人感动的同时,也给人颇多的激励;这也是一部关于足球、成长和教育的电影,在带给人震撼的同时,也带给人诸多的思考。

贝利,曾经艰难地奔袭在足球场上,而我们呢?则颠簸在坎坷的生活中。对许多人而言,生活又何尝不是一个足球场?置身球场,我们没有退路,唯有负重前行。也许,有的时候这个球场是冰冷,甚至残酷的,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有热血,眼中有梦想,只要不放弃,总会有所获得,有所成就,而这个球场也终将会展现出温情和友爱的一面。

9月4日,在峨眉山景区,一个年仅21岁的姑娘因生无可念纵身跳崖。还有不久前,一位年轻男子也在华山栈道上解开绳索,选择了跳崖轻生。相比贝利,他们的人生选择显得多么的失败和怯懦呵。就像末那大叔说的,这世间只有一种失败,就是你不愿直面自己的人生。这世间最大的成功,就是哪怕可以逃避,你也愿意在黑暗里坚持抗争!真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做一个匆匆的过客,还是像贝利一样成为不朽的传奇,全在各人的选择。

电影散场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部电影为什么叫“传奇的诞生”呢?我以为,传奇不仅是说贝利成为“球王”的过程,也是指跟他一路相伴同行,不离不弃的父母吧。诚然,要想获得成功的人生,绝不是靠孩子一个人独自奔跑,独自奋斗,而是需要父母和他们一起风雨同舟,并肩作战!父母对孩子,要鞭策,要引导,更要足够的沟通和陪伴!如果,上面两位年轻人的父母懂得这样的道理,他们的孩子也不会精神抑郁,更不会跳崖轻生吧?

从这个意义上讲,《传奇的诞生》也是一部适合父母和孩子共同欣赏的电影,它让父母知道要用一种正确的方式,以一种和煦的关爱,给孩子以希望和力量,也让身处逆境的孩子鼓足勇气,重燃激情,重塑信心,继续奋力向前!

此外,《传奇的诞生》也让我重温了桑巴足球那飘逸灵动的魅力。在此,愿我钟爱的桑巴足球,永远激情飞扬,永远绚烂多姿!

同时,也希望此片能给中国男足带去更多的激励与鼓舞。但可惜的是,今天凌晨,中国男足在与卡塔尔队进行的一场热身赛中,全场被动,最终以0-1不敌对手。看来,里皮是无奈了,那么,球王贝利呢,对于低迷颓废的中国足球,是否也依然是无计可施?

传奇的诞生读后感(篇7)

但丁曾经说过:“永远追随你的星辰,丑小鸭也能变成白天鹅。只要坚持梦想的星辰,梦想一定能成真。”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书——《传奇的诞生》。本书主要讲述了世界球王贝利小时候的追梦故事。

贝利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职业球员。因为家里穷,9岁的他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给别人擦皮鞋补贴家用。他经常偷偷瞒着父母,和小伙伴们一起用衣服裹成的球踢着玩,因此经常被父母责骂,但是他不在乎。

这天,贝利又约小伙伴在足球场上踢衣服裹成的足球玩。他不错的身手被专业足球学校的一位老先生看见了。老先生一下子相中了小贝利,给他的父母送去了就读足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没想到的是,妈妈看到录取通知书并不高兴,她认为踢足球没有前途。于是拒绝了老先生的好意。

从此,贝利每天都跟爸爸去医院干活,活虽然很累,但是,只要一有一点空闲的时间,贝利一个人在果园里用掉在地上的果子踢。妈妈在一旁看到了,默不作声。一直到贝利15岁时,妈妈再次拿起那张布满灰尘的录取通知书,沉思了很久很久。她终于答应让贝利去专业的足球学校学习。

贝利经过不懈的努力,进入国家队,为巴西夺得世界杯冠军立下汗马功劳。他也成为了世界级球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坚持到底。很多人一遇到一点挫折,就会放弃,不会再顺着这条路走下去。我还常常在电视上看到,有的人在追逐梦想的途中遇到挫折,经不住压力而跳楼自杀。

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应该向贝利学习。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困难。每当此时,要像贝利一样坚持不懈,勇敢向前。梦想不努力就会变成幻想,唯一能打破幻想的就是努力!

每一株小草都有钻出泥土的梦想,每一棵小苗都有长成大树的梦想,每一只蝴蝶都有破茧飞翔的梦想……所以,没有努力就不可能实现梦想。

付出努力,实现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

传奇的诞生读后感(篇8)

球王贝利的诞生是个传奇。1940年,他出生于巴西一个贫困的黑人家庭,父亲曾是一名职业足球队员,因为踢球受伤黯然回乡,靠清扫厕所维持生计,一直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因此,母亲并不支持贝利踢球。但是,天赋异禀的贝利还是抵挡不住足球的诱惑,他和几个伙伴组织了一个小小的黑人足球队,在当地有些影响,他们买不起足球鞋,被人戏称为“赤脚小队”。为了参加一场比赛,贝利和队员们合伙偷花生去卖,攒了几双不合脚的球鞋。但是,这次事件让贝利小队痛失队友一名,亲眼目睹亲密的队友在自己眼皮底下被山洞塌方活埋致死,贝利自责、沮丧、颓废,一度想要远离足球。

母亲发现了他的异常,就安排他到父亲打工的医院去做零工。工作之余,父亲在医院的芒果树下,对孩子进行开导。他用熟芒果教儿子练习颠球,生芒果练习射球。贝利每天用一个个芒果练习任加足球技巧。寒来暑往,他球技大增,重新恢复了对足球的狂热喜爱。

母亲谙熟这一切,被丈夫与儿子的执着所打动,开始支持儿子踢球。她暗地里找来当地球探观察踢球的贝利。之后,球探把贝利带到了巴西国家训练队,进入青年组,开始走向世界比赛。因为1952年世界杯巴西失败事件,舆论把原因归结于巴西传统的“任加”踢法,而要求队员们采用“欧洲风”踢球。贝利最擅长的任加踢法一度遭非议与排挤,他的情绪再一次受到严重打击。当他默默收拾好行李,来到火车站准备灰溜溜回乡的时候,颇具慧眼的教练来到他身旁,给他讲了巴西足球的历史与任加足球的发展史。贝利深受启发重返球队。在赛事上,以“进六球”的成绩刷新纪录,成为一个传奇的诞生。

1956年的世界杯赛事,贝利在膝盖受伤、任加足球舆论非议等压力下,受到曾经的对手与敌人的白人队友鼓励,随后调整状态,在球场上大放异彩,巴西队一举夺魁。

影片《传奇的诞生》让人引发深深的思考:

1、克服短板,做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很重要。

面对困难,一个人不要被舆论以及外界的东西所干扰,要敢于克服自身的短板,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坚持自己的初心。

这里有必要提一提“任加足球”的发展史。16世纪,巴西人民为了抵御殖民者,发明了一种武术与舞蹈的结合体——任加。随着时代的变迁,“任加”被政府禁止,为了保留它,人们把任加融入足球,成为了巴西足球的灵魂。但是,因为政府与上流社会的舆论,以及1952届世界杯中巴西队的失误,当时人们对任加存有非议,希望球员们都采用国际流行的“欧洲风”来踢球。教练也曾经强令球员们练习欧洲风。可是,深入巴西人民骨髓的任加,岂可被如此埋没。事实证明,当贝利摒弃了自我感觉别扭的欧洲风,重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任加足球时,他们终于雄霸球场,验证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这一哲理。968OK.CoM

2、生活的苦难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与否,反而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奠定他成功的基础。

贝利在医院清扫厕所的时候,在经常外出给人擦皮鞋赚取外快以减轻父母负担的时候,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他从来也没有忘记过练习足球。即使他没有真正完好的足球,一块香蕉皮,一个芒果,哪怕是一堆织物、衣服、破布什么的团成球形,都能成为足球的替代品,丝毫没有影响他练习足球的热情。反而正是这种苦难生活,磨炼了贝利非凡的意志与坚强的体魄,使他离成功走得更近了一些。

3、团结协作是检验一个集体是否优秀以及是否具有持续战斗力最好的试金石。

贝利在少年时代组建的代表贫民窟的“黑人赤脚小队”对战代表贵族势力的“白人皇家队”的时候,被白人队的首领所鄙视。后来他们狭路相逢,同时跻身巴西国家足球队。过往经历埋下的矛盾的种子,在国家队训练时也有所体现。

“球,不能落地!”

“贝利一个人也许不可以,但是,我们全体都上,一定能。”

当时,巴西国家队的训练士气正处于低迷时期。当大家一起融入到了这个团队的游戏,所有人,眼睛里只有这个足球;所有人,都在完美配合。彼时彼刻,“团结协作”正在做一个大写的范式。

于是,赛场上,贝利与那个白人,曾经的对手与敌人,现在的团队伙伴,对视的瞬间,微微一颔首的认可与支持,贝利如同注入了兴奋剂一般,开始了伟大的逆袭。

4、当文化信仰与民族灵魂深入骨髓,可以爆发出巨大的惊人的力量。

回溯剧情,赛事进行至最艰难,客场巴西队被主场作战的瑞典队紧紧钳制。贝利扫视观众席,看到被球迷们簇拥着的象征着“秩序与进步”的巴西国旗,瞬间被鼓舞。他灵光闪现,用一个漂亮的挑球过人动作转身打门,射进了巴西关键性的一个进球。贝利后来在自传中回忆道:“这时,我感觉身体里有什么东西,在一点一点苏醒。”

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精神上的信仰力量,促成了这次苏醒。从而最终造就了贝利“传奇的诞生”。在足球界,贝利如同神一般令人敬仰的存在,因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充斥着不可思议的辉煌,参赛1366次,进球1283个,这样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是当之无愧的足球传奇。

传奇的诞生读后感(篇9)

影片是从1958年瑞典哥德堡的世界杯现场开始的,交战双方是巴西队和苏联队,苏联队是上届世界杯的冠军,而巴西队队员经验不足,伤病员多,所有人都不看好巴西队。这时,镜头切向了年轻的贝利,他才18岁,第一次参加世界杯。当时,他还不叫贝利,他的全名叫埃德森·阿兰特斯·多·纳西门托,“贝利”只是别人送给他的一个带有侮辱性的绰号。

这样一支球队会赢吗?

镜头接着切换到了贝利的童年,他小时候在家里,家人们都叫他的昵称“迪科”。迪科出生自巴西的小镇包鲁,巴西有名的贫民窟。10岁的迪科是一名街边的擦鞋童,但贫穷并没有限制他的想象力,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将毛巾、袜子包裹成团,在拥挤的小巷中自由穿梭,踢球玩耍。

巴西是一个热爱足球的国度,这一群孩子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踢球的快乐,打动和感染着所有的孩子们。

一次比赛,迪科的球队因为买不起球鞋而被富家球员嘲笑为“光脚小分队”,为了赢得比赛,他和小伙伴冒险偷花生去买,用换来的钱买来大小不一的球鞋,然而迪科却用自己精彩的球技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赏。

可迪科的母亲却不支持他踢球,他的父亲唐迪尼奥也是名球员,因比赛受伤,退役后成为了一名清洁工,地位地下,收入低廉,所以刚开始他的母亲并不希望他重走父亲的路。

她让迪科去诊所跟父亲一起打工,他每天去倒尿壶、打扫卫生间、疏通下水道……做的都是最脏最累的活。迪科似乎一生都要远离足球了。如果这样,世界足球历史上就不会出现贝利的名字。

迪科的'父亲看到了整天悒悒不乐的儿子。在工作间隙,父子俩在一棵芒果树下休息。

树上芒果已经成熟。迪克的父亲摘下一颗芒果,旁若无人地踢了起来,最后一脚将芒果踢到了迪科的身旁,迪科居然将芒果当成了足球一脚将芒果踢进了墙角的垃圾箱。

接来下,迪科在父亲的鼓励下找回了自己热爱的梦想:踢足球。迪科用成熟的芒果当足球,刻苦练习,球艺大增。迪科的父亲一直在一旁说:“别急!慢慢来,别急于求成,好好享受过程!一切都会水到渠成的!”这一细节感动了许多孩子。迪科的父亲让他真正感受到了踢足球的快乐。

当芒果自由地在迪科身上翻飞,他完全融入了踢球的无人之境。这一切迪科的母亲都看在眼里,她的母亲,最终也被他的坚持与才华打动了。

她主动联系了教练布里托,还提前领了薪水买蛋糕,新裤子送给迪科,让他加入了桑托斯足球队。

迪科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自我,那个在球场上奔跑如飞的旋风少年只有踢起足球,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本文网址://m.968OK.com/fanwen/195198.html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