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语录 > 范文 > 导航

陈情表读后感

2024-05-05 陈情表读后感

陈情表读后感十三篇。

陈情表读后感 篇1

《李密陈情表》是一篇描写李密忠心耿耿、不屈不挠的陈述信。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深受震撼,更加敬佩李密的坚定信念和勇敢无畏的精神。

这篇文章以李密的陈述信开始,形象地揭示了他在官场上遭遇的不公和迫害。他开始陈述自己的事实,但是却被无情地解读为讽刺、挑衅。这不仅令李密感到愤怒,更加坚定了他要为自己的忠诚和正直辩护的决心。

李密在信中以诚恳、直截了当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指出:“臣常以为至诚之道,沉思而咨于明,践约而死于信,可谓至矣。”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真理、信义的坚守,也展现了他对君主国家的忠诚。他不仅为自己辩护,更关注国家的利益。

在读到《李密陈情表》时,我被李密的言辞所深深打动。李密虽然在官场上受尽压迫和诬陷,但他依然能以理性、理直气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不拐弯抹角,直言不讳地指出了诸多不公和险恶。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和愤怒,但是他的陈述并没有失去克制和冷静。

这种坚定和正直的精神,在我读完《李密陈情表》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公和困难,但是很多人往往选择保持沉默或是退缩。而李密给了我一个鲜明的例子,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坚守真理和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李密在陈情信中不仅表达了对政治体制的批评,更重要的是他对忠诚、正直和诚信的追求。他在面对困境时,没有选择妥协或低头,而是坚定地站在了真理和正义一方。他用自己的忠诚和坚持,赢得了后世人们的尊敬和敬佩。

通过阅读《李密陈情表》,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启发。这篇文章让我坚信,在面对困难和不公时,只有坚守正直和真理,不退缩和妥协,才能最终赢得尊重和肯定。而为了追求这些美好的品质,我们需要勇气和毅力,需要站在正确的一边,用坚定的信念和行动去改变现状。

总而言之,李密是一位值得敬佩和学习的人物。他在《李密陈情表》中展现了他的忠诚、正直和勇气,他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和力量。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更加坚信,只有坚守真理、奋发向前,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获得真正的尊重和实现。

陈情表读后感 篇2

一开始,李密认为,晋武帝是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自己也沐浴在圣辉之中,人人讲孝道,政治清明,社会和谐,这是晋武帝的圣明,晋武帝的功德啊!作者“但”字一转,提到祖母刘氏,年老体衰,风烛残年,生命垂危,危在旦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作者内心感情的潮水,通过前面文字的铺垫、蓄势,已涌动达到顶峰,对祖母刘氏的依恋与不舍,对祖母刘氏的真诚的爱,流露得深沉、真挚、自然,对祖母刘氏的拳拳孝心,堪与日月同辉,感天动地,摇旌万物。深怀一颗孝心、以孝恩泽天下的晋武帝怎不为之动容。

当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了心愿后,他的坚若磐石的承诺,彻底打消了晋武帝的顾虑,心甘情愿地接受了李密的愿望。“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当李密为祖母养老送终后,李密会全心全意的效忠于皇帝,奉献与国家。极有分寸,合情合理,难以拒绝。“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倘若陛下能满足李密的尽孝要求,李密愿肝脑涂地,报答皇帝的恩情。赤胆忠心,天地明鉴。李密最终达成了自己的心愿,我们折服于他过人的说服能力。他用一颗真心温暖人,用一股真情打动人。

陈情表读后感 篇3

“百善孝为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往往又被人忽视。

也许你忙着工作,学着向父母问好;也许你很久没握住他们干枯的手;也许你没注意到他们头上还有几根白发。可是,当你出门在外时他们的心却时时牵挂着你,真不愧“儿行千里母担忧”。

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开始把心思投入到这个小生命身上。 小时候为了不让你哭,他们想办法哄你开心,因为你的哭声会挂动他们每一根心弦,他们心疼。

等你稍微大点了进入校门他们怕你受同学欺负总教你怎样相处。每天接你上下学便成了他们的工作。你大了,有自己的理想了,开始变得有些嫌弃他们了,可他们不介意依然以微笑面对你。

你可曾想过这一切是他们爱你!

父母是你心灵的依靠,精神上的依托。他们总是给你力量和信心去面对生活。在你受挫时鼓励你继续努力不要放弃。

也许你不知道当你有信信或取得好成绩时他们有多高兴。即使不笑也掩饰不了他们内心的幸福快乐。

孝顺父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当他们还在珍惜他们的时候,在他们空闲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温馨的问候,也许你觉得微不足道,但这足以让他们回味无穷。花点时间和他们交谈,他们会感到非常幸福。

放下你的工作和学习,花更多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让孝心绽放,幸福绽放,爱情绽放!

时间在流逝,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也在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家庭、孝道。一句孝心,平淡常常,不需要只补上颜色,这会让你的父母难忘。人生苦短,你能孝顺自己的时间不是没有尽头的,所以把你的孝顺传下去吧!

读《陈情表》不哭则不孝。他教会你孝心的重要性,让你再次领悟“百善孝为先”。读过它我想你应感慨颇深。

给你莫大启迪。 及时尽孝吧!趁我们的父母还健在的光阴。

让孝心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陈情表读后感【二】

历史上对《陈情表》有这样的评价: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刚上完陈情表,问我的学生:

“你们感动了吗?你们流泪了吗?”学生们很热闹地回答“没有”。

他们反问我,我也是否定的回答。

下课后我就想,我们的学生,甚至是我自己和我的同事,读《陈情表》这样一篇文章,都没有了下泪的感觉,一篇感动了一代帝王,感动了一批学士的《陈情表》却感动不了现在的我们,这是为什么?这是我们现在人的情感比古代人要淡薄些么?还是我们根本就已经丧失了“孝”这样一种情感?

还是有更多的原因呢?

每天我在公司的车上工作时都听有线广播。有一则公益广告:关爱我的家庭和社会。我们教过我们的孩子照顾他们的家庭吗?我们给他们照顾家人的机会了吗?

这个双休我们放假,我们就把女儿带回家自己带,早上起来她爸爸带她出去吃早餐,她跟她爸爸说:“爸爸,我喉咙痛,我感冒了,你爸爸要批评你的,会说你的。”星期一我去幼儿园接她,发现她真的感冒了,就问:

“你感冒了呀?”她马上回答:“我没有说你,我奶奶说你了。

”我们听一个五岁多的孩子说这样的话只会觉得好笑、好玩,可好笑、好玩的背后是否有一些思考呢?为什么孩子感冒父母就要受批评了?他感冒他就认为是父母没有照顾好,他摔跤是照看的人没有看好,那以后不读书是不是就是老师不好,工作不认真就是领导不好,生活不幸福就是社会不好-------那小孩自己该承担什么呢?

她自己有什么不好呢?我们从小就帮孩子把他们自身的问题转嫁给别人,一个从小就***把自身问题都推给父母的人,那他长大后还会自觉地承担自己的责任、承担家庭的责任、承担民族的责任吗?我们还能想着“养儿防老”吗?

他会去品味父母对他的用心吗?他会去感激父母对他的养育吗?他会去关心父母的需求吗?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培养他们也去学会关心父母和家人。让他们明白自己对自己的事情负责;让他们明白父母也需要关心。

小朋友们会读“小孔融,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但在过分关爱与呵护下的他们能真正明白那其中的深意吗?他们到七八岁的年龄能像孔融、黄香那样懂礼知孝吗?

我们不空谈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可他是我们父母的希望,他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我们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人,我们希望他的一生都是平安幸福的,而这样一个朴素的愿望却依赖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照顾父母,承担自己的责任。

陈情表读后感 篇4

无根的浮萍只能随波逐流,扎根沃土的大树才能参天耸立。书是朋友,读经典文学作品使我平淡的生活丰富多彩,给我以智慧的启迪,给我以深刻的感悟。文学经典是滋润干涸心田的雨露,是孤苦绝望的希望。在文学经典中,我看到了雄姿英发、豪情壮志的项羽,听到了文豪苏轼高吟“千古风流人物”,嗅到了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的醇香,更闻到了李密“乌鸟私情”的至孝。

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奉养祖母的要求。“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表达了李密至孝之情,感人肺腑。李密面临着锦绣前程与侍养祖母的抉择,他依然选择了后者,他是亡蜀的降臣,不应招会招来杀头之罪。有人说他傻,放弃美好前途冒着生命危险,一点不懂得轻重之分。他真的很傻吗?我却不这样认为,他的至忠至孝重于泰山,值得歌颂。

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到周末,从浙江磐安县城到冷水镇的30多公里的路上,人们都会看到一辆奇怪的电动车,骑车的是带着眼镜的青年,身后坐着他的老母亲。60岁的她患了严重的痴呆症,为了照顾母亲,陈斌强去上班都会带上母亲。5年的不离不弃体现的不仅是一个儿子的担当,更为我们书写了一篇人生的范文。百行孝为先。黄香,9岁那年母亲病故。他怀着悲痛之心,悉心照顾父亲。天气热时他就把父亲的枕席扇凉,天冷时就先进被窝躺着,待被褥暖和之后,再请父亲入睡,如此年复一年,流传的是一段感人千古的故事,这就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总是在其父面前数落王祥,因而他失去了父亲的`关爱。继母朱氏常常想吃鱼,但因天气寒冷,河水结冰,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在冰上祷告,突然间冰裂,冰缝里跃起鲤鱼,王祥非常高兴,拿着它侍奉继母。王祥卧冰求鲤的孝心之举感动了许多人。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孝敬父母是义不容辞的,父母对我们的爱重如山,深似海。其实父母要的不多,仅需要我们的孝顺和关爱,我们要以反哺之心孝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关爱父母,用真心挽起父母那衰老的臂膀,陪他们走好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

陈情表读后感 篇5

本文题为陈情,“陈”,陈述也;“情”,“情感也”。即本文在叙述中抒发作者坚决辞官孝养祖母的真挚感情。这是写给晋武帝的信,措词稍有不逊,便会招来杀身之祸,所以作者聪明的动之以情。但仅仅以情动人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晓之以理, 方能使武帝动心。

先说陈情。

一开始,写父死母嫁,从小孤弱,意在突出祖母的养育之恩,同时说明自己与祖母不可分离的 孝亲关系,这是从纵向方面去陈情;接着,从横向方面写,“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处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环境里,祖孙相依相伴的关系须臾不可分离。而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垂危景况,更让自己不能离开祖母前去应诏。“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作者直陈的拳拳恳切之情,即自己与祖母血肉相联的至情,表达得酣畅淋漓,真实深切。这样,就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不得不为之 动容。据说,司马炎看到这篇表后非常感动,继而嘉奖李密的真诚,让郡县供给其祖母以膳食。所 以,李各非在《冷斋夜话》中评论本文所陈之情时说“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而《古文观止》的批注更云:“此段写尽慈孝,使人读之欲涕。”

再说论理。

作为亡蜀之名贤,李密向皇上写这篇陈情表,辞不就职,会不会使晋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呢?

再说,在写陈情表之前,“诏书切峻”,“郡县逼迫”,“州司临门”。所以,作者写这篇表,就非得把辞官不就的原因陈述得清清楚楚,把不能应诏的困难说周全不可。

在陈述暂时不能出仕的理由时,先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入手,说 明自己行孝与国纲大计相吻合。而后又说“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一个副词“特”和两个形容词“尤” 和“甚”进一步把自己情况的异乎寻常和盘托出,这样,使文意进了一层,辞不就职的理由也就更充分。为了打消晋武帝的疑虑,他又说明自己“本图宦达”,辞官决不是为了尽忠守节于西蜀,而只是为了尽孝。最后突出主要的也是根本的理由:“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这样不仅表达了自己在忠于当朝国君和尽孝上的矛盾心情,而且让晋武帝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先尽孝,后尽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道理说得如此明白清楚,如此圆通周密, 晋武帝无话可说也就可想而知了。

由是观之,本文委婉凄恻的感情,周全严密的逻辑,即抒情和议论的完美结合,不仅使这篇文章生动感人,释理精微,而且显得摇曳多姿,丰富醇厚,不愧为历代传颂的名篇佳作。

陈情表读后感 篇6

追求者,不思名则其为利。得欲之所有,念之全部。

大概是人的心性吧!每个人都想要拥有,仿佛不是自己的就无处容身,拼命而思得其之。

于是,人开始醉了,恨了,到最后也疯了……欲望横生,彻底击垮了他们那颗执着追求的心。变了,变得麻木,变得阴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达其求不论其失,却不曾想追到手了,脚下却是深渊。

还有一种人,追求乐在其中,乐享其成。既不患得患失,也不求过分拥有,能力达到就够了,成就有了就好了。能得到就满足了,得不到也满足,欢乐与追求同在。

有时不禁地想:人有了所欲是不是件好事?端正追求态度,它能成为追求道路上不解的动力。反之,它能使一个人不停地堕落,让一个人变得黑暗,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成一把伤人害己的利剑。欲望啊,该怎么说你呢?

有一次梦见,我和“自己”下赌注,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两个要自相残杀呢?梦中,我遇急事,焦躁不安,愁怅满容。而他虽一脸凝重,却从容淡定,安然闲适,仿佛与他无关。下一盘棋,我胜了便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输了便灰头土脸,气急败坏。看他,输了,坦然淡定,笑呵呵的;胜了,怡然闲适,笑呵呵的。于是,我们不停地赌注,我输了,输的我一无所有。没了自信,没了理想,没了追求,没了所有……他胜了,却还是无所感慨……

那一刻,我醒了,我从睡梦中坐起,深深回味着那一幕幕。

陪自己下一场赌注,没有输赢。

像是经历了一辈子那么长,漫漫长夜,无眠安睡,与他相比,总是感觉自己是那么不济。为啥命运如此多舛哪!没有结果,只有自己想,自己明了。

拼一次,一辈子的时间或许都不够,争求一次,一生的经历大概也不行。欲望啊欲望,你给了我渴望,却要让我付出万般代价,何求?李密陈情表读后感得之安然,失之坦然,得之必然,成长必当然。然后,做好自己。陪自己下一场赌注,只有赢,永远都不会输。

天底下唯至情最动人心魄----题记

不得不说,初读这篇文章,还真是没什么感觉!相反,绕口如同嚼蜡般难受。不觉得有什么特殊之情,不就是为人尽孝、尽忠、忠义嘛!这种事情,大千世界,比比皆是啊!干嘛说得那么煽煽动人,好像感天动地似的!

不过,读着读着,我的心就泛起了疙瘩,心情顿时很沉重。开始的轻蔑支离破碎,苦楚在心底蔓延滋生。霎时,感到一阵阵清凉,心中不由得向往起那位进退两难的官人。

李密,他虽为前蜀之臣,败朝之遗人,身份之低微,根本不值一提。但帝君不舍英才,极力召用。可是他一腔惆怅难离,患得患失。祖母卧病在床,皇帝诏书特下,“前有虎,后豺狼”进退两难。毅然的,上书陈情言况……

六月失父,四岁离娘,孤苦伶仃,身心俱伤,他---从小便无依无靠,没了家眷。祖母亲,祖母养,成就了他,祖母便是他的全部。面对那承墨的诏书,节节攀升的任命,他心动。但却止步不前,一心想着养育祖母,陪她安享天伦。官职,在封建社会无数人垂涎,但他一句话就拨了回去;权利,那么多人渴望,他一句话就压了下去。在他眼里,祖母一人变胜过所有。

话都有些语无伦次了!我激动地不知该说什么了!整篇文章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李密这个人了;最感动的就是他的那些经历;最佩服就是他的果断。我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感觉就像是整个脑海不停在转动,晕乎乎的。恍惚间,我仿佛看到这位伟大孝子在向我微笑。那一笑,仿佛包含了艰辛、困苦、忧愁、欢乐、期待,仿佛世间所有情感都被这一笑包容了进去……

感慨还是蛮多的,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好小,虽然自己也有决断。但与他的果断相比,一下子就变得不值一提,大有小孩子气!看来我需要成长的地方还有很多,我需要走的路好有很长。

对了,差点就忘了。李密他告诉我,百义当头,孝字为先。父母很重要,他们太重我们放不下,莫待“子欲养而亲不待”,方知后悔。

记住了,珍惜眼前的,方是最好的!

陈情表读后感 篇7

《陈情表》读后感

《陈情表》读后感(2篇)

第一篇有些感动,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有些心情,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读《陈情表》,给我的便是这样一种感受。

读第一自然段,他命运如何坎坷,我不同情;读了第二段,他选择了有多难,我不觉得;而读到第

三、四自然段,我却无法不为之动容!“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致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费远。”读到这里,我知道,作者早已把自己生命与祖母生命融合一体,祖母生命一点一点消逝,他自己的一部分生命也在一点一点离开。“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待此,我明白,作者已是在用自己生命换取一次报恩的机会。

亲情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为它常始于相依为命,而终于倾力报恩。《陈情表》,便是最典型地体现了这种伟大的、深刻的感情。

相濡以沫,不曾相忘于江湖。

第二篇今日重读《陈情表》,何以与往日感受竟有如此不同?

少时读《陈情表》,惟觉琅琅如金石相击,意趣落在四字句杂以参差句所构成的节奏感上,而恰恰忽略了节奏背后的“情”感,即便当时偶有所感,那感受也稍纵即逝、肤浅得很。是不是年轻的目光都如蝴蝶般,喜欢追逐似锦繁花,追随香软绮丽的文字?谁曾想过,越是刻意炫耀文字上的技巧,就越容易误入歧途

读后感一:传世文章,必以情见长,以辞为辅,情辞相宜,才见品性;倘若舍本逐末,必致败笔;

读后感二:即使文思泉涌,也应谨慎措辞,不可浪掷笔墨,得言而忘意、得意又忘形。

读后感三:乱写不如不写,免得文字污染。

读后感四:温故知新。少不更事时,常常不识真滋味。好文应常读.

陈情表读后感 篇8

李密《陈情表》读后感范文【一】

读完李密的《陈情表》我感触颇深。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又要为病重的祖母床前尽孝。进退两难,实为忠孝两难。

他说道我是败亡之过的俘虏,身分卑微低贱,受到朝廷的提拔和委命,**还敢迟疑徘徊,有更高的希求呢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她年老体弱的时候,我不能抛弃她离家远行。在最后,他乞求陛下怜恤苦心,成全其愿,准允他为祖母养老送终。那样的话,生愿以生命奉献,死后也要结草图报。

忠君之情于一片孝心,令人感动涕零。

李密是懂得感恩的,他为了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而放弃做官显达的机会;他又为了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恩,许下了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报国之心。最终晋武帝为其孝心所感动,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赏赐奴婢二人,并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人,应该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重要的是,父母、亲戚和朋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辽阔的海洋。

我们是否意识到了银丝和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人在一天天老去,我们是否可以像李密那样做到,暂弃某些机遇而回报亲人的养育之恩。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就是磨砺尘封的心灵而不麻木,学会感恩,就是在心里白白付出。

李密《陈情表》读后感范文【二】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题记

友谊是燃烧孤独灵魂的光芒,亲情可以给人长久的慰藉和思念。从出生到死亡,从婴儿到老人,家人永远陪伴着你。这是你一生中无法摆脱的情感。

读完李密的《陈情表》我感触颇深。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6个月就死了父亲,4岁时母亲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的。

幼时体弱多病,求知好学,博览五经,以文学见长。李密于祖母感情甚深,孝心可表。

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后进献。秦始三年晋武帝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

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经96岁,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做了一个陈述,说明了他不能回答这道诏书的原因。

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又要为病重的祖母床前尽孝。进退两难,实为忠孝两难。他说道我是败亡之过的俘虏,身分卑微低贱,受到朝廷的提拔和委命,**还敢迟疑徘徊,有更高的希求呢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她年老体弱的时候,我不能抛弃她离家远行。在最后,他乞求陛下怜恤苦心,成全其愿,准允他为祖母养老送终。那样的话,生愿以生命奉献,死后也要结草图报。

忠君之情于一片孝心,令人感动涕零。这种朴素、深沉、感恩的情感,散发着永恒而温暖的人类美。

人,应该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重要的是,父母、亲戚和朋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辽阔的海洋。

我们是否意识到了银丝和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人在一天天老去,我们是否可以像李密那样做到,暂弃某些机遇而回报亲人的养育之恩。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就是磨砺尘封的心灵而不麻木,学会感恩,就是在心里白白付出。

感恩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是一种不可磨灭的良知,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品格的表现。一个甚至不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有一颗冷酷无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感人的感恩之情。

且不说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恩,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

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世界的真情都值得我们回味、怀念和感激

读后感汇总12篇

陈情表读后感 篇9

【篇一】

读陈情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的懂得了:“世界上没有一条路能够一马平川,没有一个人能够随心所欲”但人生却因“孝”更具有归属感更加真实。

陈情表作者李密,面对当朝的**厚禄,面对自身的安全,他选择了“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李密面对忠孝两难的境况毅然决然尽孝之心让人感怀。

自古以来,人们行事都以“白孝善为先”中国古代各种律法束缚人们,而违背君主的意思是逆君大罪,李密面对杀头之罪也选择侍奉养育自己的祖母。开头先写年幼的孤苦,祖母刘是照顾他并将他养大。他本人也是;“无伯叔,鲜兄弟,晚有儿息,祖母对他的恩情肯定了他坚持以孝结尾。

在文章中,他深刻地写道,他的老祖母在床上病重,这使他无法离开。全文的中心是孝,感动君主的也就是中华美德中的孝。

文章后面写到官府的催逼,同时又写了祖母刘的病情又再次加重等,没有做别的解释,一个“孝”字贯穿全文,更体现李密的驰骋孝心。由此让人们联想到李密的“大孝”,却让千年之后的现代人打了折扣,让某些人感到羞愧,当下社会高速发展,人类文明逐渐走上新的高度,但传统习俗不能落下,孝字不但仅口头上说说而已,且要你付诸行动。当你向长辈行孝时,不但宽慰了他们,同时你的形象在旁观者眼中也会高大起来。

保持这样的太度,你会发现天空是那么的广阔,花儿是那么的芬芳,中午的太阳不是那么的着急。孝道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这就是所谓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比一代强。

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我们首先要孝顺。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没了孝,就像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我们要时刻牢记新一代,肩负重任,弘扬传统美德。

【篇二】

李密曾任蜀官。蜀国灭亡后,晋武帝司马炎征召他为太子洗马。他呈上陈情表辞谢,恳请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供养祖母。这样的请求要让晋武帝接受,十分困难,但最终李密的请求获得了恩准,那么,是什么打动了晋武帝呢?

在读了无数遍文章之后,在思索了很久之后,我顿悟,是李密的人品让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李密“知恩报恩”,不但“知祖母的养育之恩、报祖母的疼爱之情”,而且“知皇上的知遇之恩、报皇上的重用之德”,这样的人,还有谁会强行阻挠他的正义之举呢?

李密详细叙述了自己悲惨的人生经历:出生6个月后,慈爱的父亲去世;四岁时,舅舅强迫母亲改嫁;从身体虚弱的疾病,九岁不能走路;既没有伯伯叔叔,又缺兄少弟。李密说自己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他仅仅想表明祖母对自己恩重如山,自己不能放弃尽孝而去朝廷为官。

他想像乌鸦一样喂他祖母。“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句深情,字字血泪,读者不得不感叹李密乃真正的孝顺,放弃名利的**,只为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

皇上的重用让李密极度的惶恐。他真诚地向皇上做出解释:我既卑微又鄙陋,您让我担当太子洗马一职,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的。

在李密的心里,皇恩的确浩浩荡荡。为了排除“一臣不仕二朝”的嫌疑,他坦诚地向皇上表白:我以前一直做官,原本谋求仕途宦达,而且,我现在仅仅亡国奴,不敢有所盘桓。

为了报答皇上的重用应允的恩德,他做出深重的承诺,“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果然,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进朝为官,官至汉中太守。

李密向后人展示了自己的伟大品格:孝敬真理,感恩报答!

【篇三】

一边是垂死的祖母,另一边是愤怒而严厉的皇帝。李密困窘两难,只得用两行辛酸泪写下一张陈情表。

常卧病榻的祖母老泪纵横,被疾病折磨得痛苦呻吟。李密只能忍住眼泪,带着药和水。她希望能和祖母分担一些痛苦。他还记得自己年幼丧父,生母改嫁,是瘦弱的的祖母为他撑起一方天空;他还记得自己年幼多病,九岁不会行走时,祖母的关切与辛劳;他还记得自己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时,祖母的呵护与陪伴。

他是无论如何也割舍不下他那年迈祖母的。然而,朝廷颁布诏书,授予李密一个显赫的官职。古代读书人一心只想踏上仕途,谁会能担任太子洗马却丝毫不动心?

但朝廷三授官职,李密却三次推辞。县长似乎比他更着急,一再催促他。他**不怕惹怒了皇上,仅仅他一心想尽乌鸟私情,让祖母安度晚年。

耳边似乎回想着帝王严厉愤怒的敦促,而眼前又躺着日薄西山的祖母,他内心的矛盾让忧愁紧紧锁住了他的眉头,帝王的呵斥又让踌躇徘徊的他不禁颤抖。他在陈情表中吐露心声:“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是当孝子,还是忠臣?这恐怕是个极难抉择的问题。他在表中说,蜀国以孝治天下,屡次表中心。

仅仅他可怜的老祖母没了他就无法安度残年,他的心更是不愿废止奉养而远离祖母。他无可奈何,又不得不做决定。于是他提出先孝后仕来换取心灵的一片宁静。

他的孝道,恐怕会让阴险多疑的君主流下眼泪,让很多人脸红!他在名利与亲情之间选择了后者,这是现代人无法达到的境界。

李密没有留下多少文章,但单凭这一份**书就足以让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倒不是他文采斐然,辞藻华丽,仅仅他朴实而难得的真情打动了所有人。

他的真情也许是我们失去的宝贵财富

陈情表读后感 篇10

人不是生来就知道,但生活中总有爱。关怀是美的重要元素。

李密的《陈情表》句句含情,字字有泪,“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这字里行间,体现了祖母对李密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也流露了李密对祖母的反哺之孝。试想,倘若祖母不是对他倍加关怀与爱护,他又怎能写出这样千古流传的至孝之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一个好故事。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做到孝顺。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

在生活中,有很多关于孝道的感人故事。

记得有一次,妈妈公司里组织一次旅游,正好闲来无事的我也跟了去。快到海边时,我们见到了这样一对母子:老人年逾古稀,男子已近不惑之年。

他们的服装很土气,一辆破旧的电动三轮车不符合周围迷人的风景。经过一番交谈后,我们知道,他们是来自粤西地区的一处穷乡僻壤,为了来这里,一路上已经折腾了好几天。男子说。

老人家这辈子都想见见海,如今已上了年纪,再不出来,怕没机会了,也就咬咬牙骑着三轮车过来了。

听了这话,我的心仿佛被尖锐的刀字狠狠地刺入一样。是啊,行孝乃天经地义,为人子女不正是要像这男子一样及时行孝吗?“而刘夙婴疾病,长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是啊,及时行孝,就是要懂得时间有限和珍贵。总以为来日方长,总以为机会常有,却不想,人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亲情也是无法完全回报的,还有,生命本身隐藏着不堪一击的脆弱。一个“孝”字,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这就注定了父母只能陪子女一段路,一段不长不远的路。

倘若总是忙于功名利禄,忙于权势尊位,而忽略了父母,遗忘了亲人,也就是说真的“子欲养而亲不待”了。

上天只赐予了我们一次缘分,如果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在珍贵的日子里,与父母好好相处,嘘寒问暖,也就是不会有太多遗憾和痛苦。天下儿女,孝顺及时,趁我门父母还活着!

陈情表读后感 篇11

《李密陈情表》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感人肺腑的情感表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阅读《李密陈情表》后,我深受触动,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忠诚和正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李密陈情表》以汉代忠臣李密的陈情来表达自己正直无私的真情实感。通过他写给刘备的陈情信,李密细致入微地展现了自己的虚心和真心。他用诚恳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忠诚,坦诚地向刘备陈述了自己的忠心耿耿之情。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深感震撼,同时也让我对于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有了新的认识。


正直无私是《李密陈情表》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在他的陈述中,李密用了很多温情的言辞来表达自己对于刘备的忠诚之心。他在信中没有任何个人利益的追求,只是以自己忠心耿耿的心意向刘备表达真情。看到这样纯粹的情感,我不由地想起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在追逐功名利禄的同时忽视了自己胸中的真情。《李密陈情表》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面对什么样的困境,只要我们保持一颗正直无私的心,我们就能真正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情感。


除了正直无私,忠诚也是《李密陈情表》的重要主题。李密对于刘备的忠诚是无可挑剔的。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处境而动摇,也没有因为救父的封赏而忘却了自己当初对于刘备的忠心。相反,他在陈述中不断强调自己的忠诚,坚守自己的原则。正是这种忠诚精神,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认识到忠诚在人与人之间是多么重要。正如文中所言:“忠臣不事二君”,只有在忠诚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才能建立起真正可信赖的关系。


《李密陈情表》中所展现的正直无私和忠诚并不仅仅是某一个特定时代的价值观,它们作为一种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存在于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无论在何时何地,这种忠诚和正直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去追寻和传承的。阅读《李密陈情表》让我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敷衍了事。读完《李密陈情表》后,我被李密那种正直无私的心灵所感动。我们应该牢记《李密陈情表》中展现出的忠诚和正直的精神,不仅在自己的事业中坚守原则,而且在面对他人的时候也要真诚对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和互相理解的关系。


阅读《李密陈情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所展示出的正直无私和忠诚的精神让我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我们保持自己的正直无私和忠诚,我们就能够真正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情感。我希望自己能够时刻保持李密的那种正直无私和忠诚的精神,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这种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

陈情表读后感 篇12

李密曾担任蜀国的官,蜀亡后,晋武帝司马炎征召他出任太子洗马。他呈上陈情表辞谢,恳请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供养祖母。这样的请求要让晋武帝接受,十分困难,但最终李密的请求获得了恩准,那么,是什么打动了晋武帝呢?在读了无数遍文章之后,在思索了很久之后,我顿悟,是李密的人品让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李密“知恩报恩”,不仅“知祖母的养育之恩、报祖母的疼爱之情”,而且“知皇上的知遇之恩、报皇上的重用之德”,这样的人,还有谁会强行阻挠他的正义之举呢?

李密详细叙述自己悲苦的身世:出生六个月,慈父离世;四岁时,舅舅强迫母亲改嫁;从小体弱多病,九岁还不能行走;既没有伯伯叔叔,又缺兄少弟。李密说自己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他只是想表明祖母对自己恩重如山,自己不能放弃尽孝而去朝廷为官。他希望自己像乌鸦反哺一样能够给祖母养老送终。“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句深情,字字血泪,读者不得不感叹李密乃真正的孝顺,放弃名利的诱惑,只为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

皇上的重用让李密极度的惶恐。他真诚地向皇上做出解释:我既卑微又鄙陋,您让我担当太子洗马一职,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的。在李密的心里,皇恩的确浩浩荡荡。为了排除“一臣不仕二朝”的嫌疑,他坦诚地向皇上表白:我以前一直做官,原本谋求仕途宦达,而且,我现在只是亡国奴,不敢有所盘桓。为了报答皇上的重用应允的恩德,他做出深重的承诺,“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果然,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进朝为官,官至汉中太守。

李密向后人展示了他伟大的品行:至孝至真,知恩图报!

陈情表读后感 篇13

读完李密的《陈情表》我感触颇深。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又要为病重的祖母床前尽孝。进退两难,实为忠孝两难。他说道“我是败亡之过的俘虏,身分卑微低贱,受到朝廷的提拔和委命,哪里还敢迟疑徘徊,有更高的希求呢”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于祖母相依为命,在她年高体弱的时候,实在不能弃她离家远行。在最后,他乞求陛下怜恤苦心,成全其愿,准允他为祖母养老送终。那样的话,生愿以生命奉献,死后也要结草图报。忠君之情于一片孝心,令人感动涕零。

李密是懂得感恩的,他为了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而放下做官显达的机会;他又为了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恩,许下了“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报国之心。最终晋武帝为其孝心所感动,不仅仅同意暂不赴诏,还赏赐奴婢二人,并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人,就应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而我们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人在一天天老去,我们是否能够像李密那样做到,暂弃某些机遇而回报亲人的养育之恩。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本文网址:http://m.968OK.com/fanwen/239836.html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