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语录 > 范文 > 导航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推荐六篇)。

写“读后感”是提升阅读水平和思维素养的重要方法,通过不断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增长智慧、开阔眼界和正确认识自己。OK语录网为您推荐的文章是“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 篇1

最初看到这本书,不免为这个书名所惊讶:教育是没有用的,那还需要我们老师和学校干什么?仔细阅读之后明白了,林格先生所说的“教育是没有用的”,并不是真的说教育是没有用的,而是说包管一切、剥夺学生思考、思维主动性的过多的“教育” 是没有用的。林先生可能是为了更好的宣传自己的主张,而设计了这个相对来说更加吸引人眼球的题目。因此本书的正式题目,就其内容来看实际上更应是“回归教育的本质”。那么什么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呢?我觉得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仔细研究林先生的这本著作。

林格先生从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高度剖析目前教育的困境,“摁着牛头吃草”、孩子厌学等等。过去几十年的教育未把孩子看做教育的主体,以知识为中心人为设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只是把孩子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识的主宰者。孩子何时何地都是“被教育”的对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

因而回归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林格先生对于这方面的.论述特别精细。他指出: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和种树、种庄稼时疏松土壤,兴修水利一样,让根系自然生长,而不是强迫儿童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同时也是孩子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孩子在台下死记硬背。上课更多的应该引发孩子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教给孩子探究知识的方法。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情感受到重视,教育者需要先打开心门,不可抱着一颗焦躁的心来面对孩子,我们需从自己身上流露出一种温暖平和,需要让孩子感受到“阳光”。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学的内容学生都看懂了,而老师老是出于不放心或者是习惯的原因,仍然会消耗时间对学生进行这些内容的强调。不放心学生,不敢对学生放手,虽然可能考试中取得的成绩可能会高些,但是学生的主动思考问题的精神却收到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并不需要自己在课堂上思考问题,老师早就把一切问题都准备好了,自己没有思考问题的需要。因此久而久之,学生思维的火苗就熄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没有了,只剩下为了考试而进行的应付。而这些对于教学是极其有害的。

感谢林格先生的著作对于我们的提醒,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在我的课堂上回归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 篇2

这几天,我在姐姐家吃午饭,忘了是我推荐的还是姐姐自己买的。她的床头放着林格著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的一书,我又翻开看时,真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它可以是教育人剥去现在教育的迷雾,仰望教育的晴空,为所当为,少为或不为“没有用的教育”,诸如:

仅要分数的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摁着牛头吃草的强迫教育;消极灌输和机械训练破坏了学生的想象力教育;加班加点的恶补,损害学生健康的教育等等,这样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甚至从长远看是有害的,赶快像山东省那样对“伪素质教育”强力叫停,出重拳,规范办学行为,寻找有用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那么,什么是有用的教育呢?

有益的教育应该使孩子充满春天。真正有用的教育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这是一个心灵感应的过程。林格先生认为:

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有用的教育是一种鼓励,一种鼓励。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

教育本身就是一棵树摇一棵树,一朵云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清洁的灵魂去感知另一个灵魂,转移精神力量,安静而远离。

有用的教育应该使孩子长得像野花。著名文学家冰心老人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

”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有益的教育是教育者要成为麦田的守望者。有那么多孩子在大麦田里玩耍。

成千上万的孩子,附近没有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

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

我整天都这样。我只想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的责任就是像农夫看护自己的庄家成长一样,让庄稼合乎时令自然成长。

有用的教育是唤醒人性光辉的。有用的教育是把学的知识都忘记后仍保留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是成长和发展的元素,诸如:善良、正直、自信、包容、进取等,正如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回答记者提问:

“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你认为你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要学习,就要多思考,多观察自然。

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用的教育是合作与分享,学习思考等,这些都是终身的。

有益的教育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

一句话,就是养成好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当我们离开学校,我们仍然需要在许多方面接受教育,我们需要教育自己。目的是养成习惯,提高我们的能力。习惯越自然,能力就越好。”作者经过实验论确定了六大行为习惯是家长和教师都要特别关注的:

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5)认真写字;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好的习惯可以成就精彩的人生。

此外,有用的教育培养个性化的教育。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根据他们的最佳才华区创建自己的潜能通道,使他们的智力达到极致;有用教育的目的不是教书,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有用的教育,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去摸索,其要义是让孩子们得到自由、充分、和谐全面的发展,既为孩子的现在负责——让他们充满自信的健康成长,又为他们的明天负责——让他们的未来幸福和谐,可持续的生态化的发展!有感》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 篇3

因为我参加了我们学校的一个教师研讨会,讨论的中心话题也围绕着一本书——教育无用吗?这本《教育是没有用的》书是全国100所知名中小学校长联名推荐老师阅读,在温州书城一度卖到脱销,而讨论会上也引发了我校老师们的激烈讨论。我们都同意好学生不是学校教的。在学生成功的道路上,教师只是舞台上的领头羊,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比教育更好的方法来改变孩子的现在和未来。

带着研讨会的激动和困惑,我回到家里,坐下来认真地读了这本书,深刻地反思了林格先生在书中提到的观点。

林格先生一开始说:我去了很多学校,面对成千上万的家长,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太累了。我们的教育承受了太大的社会压力,不应该由它来承担:

升学、就业、致富、当官司、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都是通过考试和入学给中小学生、家长和老师增加的。有一位全国着名的女老师对我说:

“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工作12小时以上,周末也基本上没有休息,没有时间与人交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朋友,连家庭都照顾不了,甚至性生活都不合谐。”我听了很震惊。很多人把全部原因都归咎于应试教育制度,我不同意。

我认为解放教师和家长的出路在于转变观念,从教育内涵上寻求突破。教育者唯一要做的就是无条件地保护甚至保护儿童的主动性,而不是控制它。

确实,现在我们对教育的期待,总是把与各种未来的名利之实**起来了。作为一名家长,我希望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我的孩子在未来享有更多的自由。这种自由度体现在:

自由选择做喜欢的事情;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自由选择自己的漂泊空间。所有这些自由的前提是他应该有足够的精力。只要我们种下这粒种子,用爱的水和阳光浇灌它,它就会永远发芽生长,但至于它会朝哪个方向生长,什么时候结,结什么样的果实,都是我们无法预料和控制的。

林格先生提到教育应该回归核心。历史止的圣人先哲,用了不同的词阐述基本的心性。

**佛教徒称之为神,印度教称之为婆罗门,佛教徒称之为佛性。所有宗教都有一个基本的核心,要求其信徒用一生去深化和理解社会的核心,这就是心的本质。我们的日常生活被种种的情绪、思想和欲望所主宰,但有些时候,我们依然能其间清晰、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心灵,可能是在欣赏一支美好的曲子时,可能是在宁静的大自然中流连时,可能是在品尝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时。当我们看到雪花飘落,太阳缓缓升起,一缕光线进入房间时,我们可以瞥见心中那无比宁静美丽的地方。

这些光、和平和快乐的感觉出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从源头上讲,教育就是用心灵去感知、培育和温暖另一颗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温暖和阳光。这个诱导、孵化、温暖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被培养、被教育的过程。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有三个维度:长、宽、高。

长,是指擅于,有本事的人,能够不断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宽,指能与人相处和合作。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的人,我们的才能必须善于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甚至更加宽容。

高,指一个人人格的构建,“高”决定这个器的容量,是关键,因为教育的最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林格先生说:正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人性中的另外一个需要彰显的美是正直之美。

树木不直,很难长成木材,因为在生长过程中很难伸展,也无法抵御更多的风雷。人的成长也一样,不正直则不能顺利地接受成长本身所带来的风险,一棵树要健康正直地生长,主要依靠的是:树根的扎实深刻(才能充分吸收养分);树干的力度(才能保持正直生长的方向);树枝的正直向上(才能潇洒自主)。

求知也是如此,“树根的扎实深刻”就是稳健踏实的作风,这样才能不断深,从而具备钻研的底气和实力;“树干的力度”就是战胜怠惰克服干扰因素的力量,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求知欲;“树枝的正直向上”就是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只有爱憎分明,勇于选择,才能树立远大的目标。

为了研究早期教育对生活的影响,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50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写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在收到的回信中,有两封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的着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着:“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相同。我一眼就看中一个又大又红的,十分喜欢。

这时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瞪了他一眼,责备地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留给他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

‘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口,并把那个最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从此我学会了说谎,学会了不择手段,学会了打架,学会了偷抢。

反正我可以使用一切投入手段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直到现在被送到了监狱。那位来自白宫的成功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了几个苹果,我和哥哥弟弟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的苹果拿在手上高高举起,对我们说:

‘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要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部分。你们每个人都负责修剪。谁能做到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最大的苹果。

’我们三人比赛锄草,结果我赢了它。

我非常感谢我的母亲。她让我明白,如果我想得到最好的,我必须付出值得的努力。”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正直”的定义,所谓正直,就是通过正当的手段,遵循公平的原则,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也要扞卫和尊重他人正当的收益,帮助弱小,保障他们的利益。这不仅仅是我们常说的口号——诚实无私,正派正派。

对孩子们来说,最主要的是要学会遵守游戏的所有规则。只有遵守规则,我们才能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运用适当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当人不愿意从内心承认规则,就极容易选择投机取巧的方式,而选择了投机取巧并且达到目的之后,人的精神气质以及深层心理结构就会发生改变,或者阴暗,或者低靡,或者消极。

这样,不仅会陷井学***境之中,人格最终也会受到挑战我们传统的教育文化中,经常会说到一个

美德--“悌”,比如孔融让梨的故事,看似感人,实际上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类似“谦让”这样的传统教育文化内涵,在新的时代背景,性质没有变,但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应当进一步抽象其性质,上升到从公平的角度来强调规则意识,来建立新的道德观。一味要求孩子无条件谦逊,实际上缺乏说服力,让孩子放弃真实的欲望而获得奖励,既违子暗示“言不由衷”的合理性。这往往是病态人格发育的先兆。

分苹果,可以分出人生的重大分水岭。前者的妈妈一定没有想到。但后者的妈妈,绝对是个生活的智慧家。我相信这两个故事,一定颠覆我们很多人传统中对美德标准的要求。

对我触动最深的是:父母的自我更新--学***须,悟道是目标(104页)很多父母学***后,总想把学到的东西立即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所谓“活学活用”、“现学现用”。其实真正的学***而不用,悟而不用,学的目的是悟,而不是用。

悟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养,悟得多了,就能积累一种境界和高度,有了高度以后,自然流露出来的心态,就是最好的教育。一学就用,或者学的目的是直接使用,属于浅层次的学习。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任何一种教育经验都未必适合他,只有活化的,个性化的流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做到极致就是文化。为什么有那么多不识字的母亲教育出了那么多优秀的人才?她们没知识,但有文化。

不能准确地给文化下一个定义,但基本上可以确认的是:文化就是一种状态,一种情怀,一种意识,一种耕耘,一种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与交流,最后融会贯通之后,就是一种力量,对心灵产生影响与感召的力量。教育之所以是大智慧,就是因为它无形,但胜有形;无用,但大器天成。

教育之道是指导人们提高生活质量之道。我很固执地认为,改变中国教育,要从改变家庭教育开始。因为家庭是孩子生长的土壤,因此,改变家庭教育土质,是一切教育改革的起点。

而很多家长认为,做父母是天彺的义务,不需要专门学***教育孩子,再说我们的父母,父母的父母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

教师和家长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去控制甚至摧残它。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回归本质的起码要求。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家长素质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很可贵。

但在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中发现,还有相当多的教育者对教育的本质和人的发展最基本规律的认知有待提高,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如果搞不清楚的话,教育者也就无法寻找到教育的切入点。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

一直都认为教育孩子的父母要学***学什么,怎么学。我们国家好像没有专门的父母大学,也没有专门的指导书籍所以我现在的状态是什么都看,什么都学,当然是自己看,自己学,然后选择什么应该教给孩子,思考应该怎么教思考这样做的意义。但是,这样很辛苦,也很迷茫毕竟只是自己在慢慢探索没人帮助,也不能**后果所以,我是一个早教的忠实拥护者,觉得早教应不应该,这已经不是个问题。

问题是应该怎样教,教什么。更因为做教师,看到过形形色色的无数学生,也会从他们的成败得失中推究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抛开中国教育体制的优劣评论,发现会有这样一些规律:

父母重视家庭教育的孩子,成绩相对要好,表现也好;成绩越好的学生,父母越重视。当然不是绝对,但上北大,上清华的学生,绝大多数的父母是非常重视孩子学习的;成绩好,是因为她们***,基础好,方法好,效率高,而这其中,***到的作用是最大的***养成,最重要的还在父母。

教育就是提供给孩子一个合脚的鞋。“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是鞋子去适用脚,还是脚去适用鞋子?还是相互去适用?

脚去适用鞋子,难免重踏“郑人削履”覆辙,肯定不可取。那么,用鞋子去适用脚呢?不同的学生智力、控制力、自觉程度、理解能力等等肯定不同,用鞋子去适用脚,意味着教育者要根据所教育学生的数量做不同的鞋子,一个班按照50人计算,老师就得做50双不同尺寸的“鞋子”,即采取50种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可能吗?

显然是当今为师者难以或无法做到。是因为人多吗?还是采取了全新的教育方式对于升学率没有把握,影响了学校的声誉还是自己的利益?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 篇4

黄恋我一直被上学期期末的两件事情困扰着,第一件事就是我教的一年级语文在期末考试中有两道题是我复习时反复讲过的,可在做试卷分析时发现居然还有接近30%的学生两道题都做错。第二件事是我班的张钰涵上学期因病请假一个月。他期末考试得了100分。张钰涵同学是那种聪明,有灵性的学生,平时也调皮,但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经常能一点就通,并能举一反三,将书本的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

我困惑的是一年级的学生,不存在基础的好坏,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学,为什么有的学生老师反复地教,他就是不会;有的学生老师一点就通,一说就懂。也是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将来我怎样才能教好我的学生呢?我不知所措。968OK.COM

针对这个问题我向同事请教,论坛上向同仁请教,他们都给了很多的答案和建议,一直都觉得很有道理,但不是最理想的。直到最近偶然看到一本名为《教育是没有用的》书,并从书中找到了答案。初见书名,心理咯噔了一下,因为我一直都记得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德莱克·波克曾说过的一句话:

“质疑教育的重要性似乎就好比批判祖国和家庭。”当时的最直接的念头就是如果教育是无用的,那我这些年的教育岂不是都在误人子弟?为了弄清楚这是为什么,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书。

在书中林格先生强调教育应该而且必须回归本质,即教育应让每个学生的天性得以自然健康的发展,这和农民伯伯种庄稼松土,让根系自然生长一样。我思考着我班的张钰涵同学,他平时也很贪玩,但是行为习惯好,学习时能静下心来,与书中列举的六个好习惯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他学习语文时善于举例和问为什么。

毕竟,张钰涵是我们班的一个例子。面对全班同学,我该怎么办?细读全文,我发现书中反复提到“只有自己悟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书中格林先生幽默地说:

“有时候,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些汉字,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也是智慧的逻辑起点。如悟字是竖心旁,应当是用心的意思,右边是吾,应当是自我的意思,加在一起就是自悟顿悟,心学慧学”。非常感谢,格林先生。他使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什么是悟呢?明末学者陆世仪说:“人性中皆有悟,必功夫不断,悟头始出。

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然得火不难,得火之后,须承之以艾,继之以油,然后火可以不灭。得悟亦不难,须继之以躬行,深入以学问,然后悟可以常继”。

小学语文教学中什么是悟呢?我知道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来区分b/p和h/f;学生能从特殊到一般,从典型到规律,举一反三就更是悟了。林格先生说,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要学好汉语,我们必须理解。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林格先生在他的书中给了我们很多灵感。书中提到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靠抽象的方法去培养是没有用的,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记忆来提高。

旧时的私塾教书先生,手持戒尺,强令学生反复地诵读,方法虽然呆板,但也很有用处。它重点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感悟能力,而且一旦依靠自己悟透书中的道理,便会终身难忘,记忆深刻,因此也成就了那么多的大文豪,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

“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读过一遍再读第二遍第三遍,自己提出些问题来自己解决,是有效方法之一”。

教学实践表明,一本教学参考书、一套教材、一份试卷、一个答案不能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教育,我非常赞同书中的观点。反复阅读、反复记忆和长期积累是提高他们理解力的最好方法。因为小学生心智发育尚不完全,现阶段的学习主要是知识的原始积累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此为后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古往今来,无数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茅盾能背诵《红楼梦》,一代文豪巴金能背诵包括《古文观止》在内的多部书籍,钱钟书更是博古通今,博闻强记。我们的古人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同时书中也强调要想让学生能有所悟,教师就不能大包大揽,将所有的问题全部讲尽。回忆我讲复习题的过程,只是一味地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尽管课堂气氛看起来相当活跃,但事实上,学生的主观思维活动只不过是教师思维活动的重演或继续,没能使学生心神领会,也不能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因此考试也就有那么多的同学答不上来了。

总之,语文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向林格先生在《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中所说的一样,让学生善于悟,拓展思路;让学生善于悟,使有疑变无疑;让学生善于理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 篇5

说实话,一开始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题目,教育是没有用的?那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从事的是无用功?我带着些许的疑惑,开始了阅读之旅。

哪些教育是没有用的呢?诸如:仅要分数的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摁着牛头吃草的强迫教育;被动灌输、机械训练,毁坏学生想象力的教育;加班加点的恶补,损害学生健康的教育等等,这样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甚至从长远看是有害的。

那么,什么是有用的教育呢?

有用的教育应使孩子心中春意盎然。真正有用的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林格先生认为: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有用的教育是一种鼓舞、一种激励。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洁净的灵魂去感应另一个灵魂,传递精神力量,宁静致远。

有用的教育应使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着名文学家冰心老人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扞卫孩子的主动性。有用的教育就是教育者要成为麦田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的责任就是像农夫看护自己的庄家成长一样,让庄稼合乎时令自然成长。

有用的教育是唤醒人性光辉的。有用的教育是把学的知识都忘记后仍保留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是成长和发展的元素,诸如:善良、正直、自信、包容、进取等,正如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回答记者提问: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用的教育就是合作共享、学会思考等,这些是终身受用的。

有用的教育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着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作者经过实验论确定了六大行为习惯是家长和教师都要特别关注的: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5)认真写字;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好的习惯可以成就精彩的人生。

此外,有用的教育是培养个性化的教育。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按照他们的最佳才能区打造一条通向他们潜能的通道,让他们的才智发挥到极致;有用的教育其目的是教是为了不教,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有用的教育,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去摸索,其要义是让孩子们得到自由、充分、和谐全面的发展,既为孩子的现在负责让他们充满自信的健康成长,又为他们的明天负责让他们的未来幸福和谐,可持续的生态化的发展!

教育是没有用读后感 篇6

书中讲到激发孩子的兴趣,有三种思路:“一是感觉引导,二是降低难度,三是协助孩子发掘学习的快感。”

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有一个顽皮的孩子向老人扔石头的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扔石头是出于内在动力的驱使,扔石头让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们就越逆反。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这些孩子扔石头的原因或者说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的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消失的时候,扔石头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内心变化的基本线索,这也是吸引儿童发子内心地热爱学习的基本线索——情感引导。当孩子觉的学习是为了别人,无论是满足家长还是老师的要求,学习的动力都会降低;当孩子的学习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能够收获美感和满足感时,没有别人的督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是最有效的。

孩子不爱学,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尝到甜头。儿童品尝甜味的唯一途径是减少知识总量,降低学习难度,使儿童不断取得小成功,品尝甜味。在学习的过程中,一个大目标被科学地分为几个实际目标。每次实现一个小目标,都会得到激励,一步步走向成功。

在孩子的学习中,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成功之母,屡次成功培养人才,屡次失败培养平庸。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高,太难,孩子达不到,他会在几次失败后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

理想的学习是“站着坐着够不着,跳起来正好”,不断尝到小甜头,才可能逐步走向最终的成功。

三、给孩子说的机会

格林在书中说道:“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尽可能闭上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也是教育行为转变中的一个关键。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但同时也是孩子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孩子在台下死记硬背。

老师说了多少,孩子记住了多少是机械的。孩子需要时间和空间来充分思考和内化他所学的知识。”

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和健谈。我们不能剥夺孩子们说话的权利。要让孩子学会“问”而不是学会“答”。课堂上我么美好更应该引发孩子“问”、“说”的兴趣,交给孩子“问”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只关注结论,忽视学习的体验过程。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有时需要等待,需要用一种润物无声的心态和方法去品味教育、反思教育、探索教育!

本文网址://m.968OK.com/fanwen/186178.html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