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语录 > 范文 > 导航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精品。

阅读作品后,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生活。为了更好地表达个人感想,OK语录网在您的建议下,用笔头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因此,OK语录网为您撰写了一篇名为“教育的细节读后感”的文章。请不要失去信心,相信这篇文章会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篇1

《教育的55个细节》是由美国优秀教师罗恩克拉克先生著作的,我有幸的拜读了它。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克拉克先生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55个细节,包含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小到餐桌礼仪,大到积极心态的培养,并针对这些细节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都简单易学,并且行之有效。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克拉克先生在教育过程的那种不畏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书中有一个细节是这样的:他用了很长的时间去训练学生用眼睛来与人沟通。为了让他的学生能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他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然后告诉他们,当你发表演说时,眼睛要注视着对方,语言要有更多强调成份,加入更多的感情色彩。每当他对学生提出哪一个要求时,他都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他们能够养成习惯为止。

他跟学生做思想工作就像我们传授知识一样,不断的用练习来巩固。其实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而要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养成。他长期坚持不懈地训练、教育学生,他的学生的行为习惯会不好吗?他做学生思想工作,我们远远比不上。我们跟学生做思想工作都很空泛的。如:平时要求学生说礼貌用语。就跟学生说:“见到别人要问好”别人给东西要说:“谢谢”等。在学生的脑海中根本留不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去跟踪、监督。因此,收获很小。甚至还责怪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好,其实我们老师也要负一定的责任。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教师做什么事都必须从小细节抓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那我们工作起来也比较顺利。

这本书还给我一个最大的启发是:教师要充满激情,用快乐的心态对待每一件事,并且尽可能的为孩子创造更加丰富多彩、更有意义的生活,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尽量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处处受到关爱,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惊喜,以增添他们生活的乐趣,并且热爱生活。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篇2

关注细节化解冲突

读《教育的细节》有感

兰亭镇中心小学周秀琴

上学期末,学校下发朱永通教授所著的《教育的细节》一书,暑假闲期,翻阅一遍,带给人无限深思。

书中,朱教授对女儿教育成长的真实经历记忆犹新。他在世界各地学校的所见所闻令人大开眼界。他任校长期间的学校管理策略也让人深思。其鲜明的观点、新颖的理念,让人受益匪浅。

“关注细节,就是教育思考的特点。”确实,我们平时的点滴教育,不也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吗?当你关注每一个细节,认真、合理地处理每一个细节,我们的教育就会产生更多的亮点。

在我们的校园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总会因为某些原因而产生不和谐和不快乐。我们怎样才能顺利地解决冲突?我认为如果你注意教育的细节,那么你就能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景1课间,我来到了教室,刚走进门口,就有学生向我报告:“小蔡和小宜在打架。”

“又是打架,真烦人!”我在心里暗暗嘀咕。看看那两个“打手”,脸涨通红,衣服扯得已不成样子。

我强压住气,叫他们两个上来说明情况。我看见小蔡慢慢地走了上来,但小宜一动不动地坐在座位上,好像没听见似的。我隐约预感到会有更严重的事情发生,因为小宜的前任班主任曾经对我说过这样的话:

“小宜这个同学,平时做事挺积极,特别是劳动,总能带头干,但如果冲犯了他就……”看来此时他正处于这样的状态中……

我得先问小蔡。原来他们只是随便玩玩,后来不知不觉就开始玩起了粗野(很多打架都是由此引起的)。当我让小宜再上来时,他不情愿地懒洋洋地走了上来,看着黑板,但他不想看着我。

“为什么打架?”

他立马眼泪哗哗流下,大声地满是委屈地说:“是他先来打我的。”

“干吗哭啊?老师在批评你吗?男子汉这么容易流泪。”对他用这样的语气回答我的问话,让我很是不高兴,这根本就是没把我当作老师在谈话。

“本来就是他先来打我的。”他又郑重地重复了一句,表情还是那么地倔。此时我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气,加重了语气说:

“不管怎么样,至少打架是不对的。你作为一个组长,不明白吗?”我刚说完,他竟出人意料地从脖子上扯下组长的牌子扔在讲台上,“我不当组长了。

”边说边头也不回地顾自己走下去了。

……情景2

一天,护送校车的老师给我报料说,小陈(上初中时,他喜欢捣乱,欺负同学,捉弄女孩子,上课说话很随便)。我在公共汽车上踢了小丽(也是我们班的学生)。经过检查,我很幸运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了解清楚情况后我给小陈妈妈(自身学历较高,家庭条件不错,性格脾气比较特别,喜欢维护自己的孩子,不肯承认自己孩子的错误)打了个**,可她不但不承认自己的孩子不对,还一个劲地说是小丽不好,因为他们在同一个村,两家比较熟悉,说小丽一家都不好,妈妈不懂得教育孩子,而小丽根本就不像个女孩子,很野,这样的野女孩不可能被小陈踢肚子的。

说到后来是非已颠倒,黑白已不分,还把所有过错都推给小丽,并说我班主任是因为看小陈人比较壮所以把责任都认定给他了。听了她的话,我还能保持好心情和她交流吗?

第三幕中午铃声响起。当我进入教室准备上课时,我发现小谢的位置是空的,

问学生:

“他回家去了!”

什么?回家了?为什么要回家?没跟老师来打声招呼就回家了?

此时,我已预料到事情的严重性。连忙打**给他妈妈,可却说“没在家里!”,天啊!不在家里?那不是在外面吗?这多么危险啊!怎么办?又折回教室向

学生打听小谢可能去的地方,获取情况后立马骑上车出去找。经过一中午的折腾,终于在他家附近的一条山路上找到了正在游荡的他,才松了一口气。带回了学校,跟他交谈后了解,原来是与同桌发生矛盾一气之下才离开学校。

……思考

如果老师调解同学间矛盾时反而与学生发生冲突,矛盾还能有效处理吗?

如果老师和家长在沟通上有不同意见,问题能顺利解决吗?

如果学生吵架时离开学校,能保证孩子的安全吗?

如何才能避免这些情况,让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愉快?

教育细节1:给彼此冷静的时间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小宜以上的学生基本恢复了原来的状态,仍然积极工作。在那周的笔记里,学生们都写了这件事。他们指出,小宜这样的错误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这给了我一些安慰。而小宜自己则写了一封简短的道歉信:

“老师,上星期我因为和同学打架,对不起,老师,你能不能再让我当组长。”虽然只是寥寥的几十个字(小宜本身语文基础较弱),但还是能感觉到他对自己冲动行为的后悔,对组长这个工作仍有十分的热情,当时应是一气之下而为之。

与教师发生正面冲突的学生一般都是个性强、自尊强的孩子。他们受到家庭过多的宠爱,缺少一颗宽容心去对待身边的人,但同时他们又留有一份天真,保持着一颗积极的心。当这样的学生犯错误时,我们不应该立即指责他,这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们可以通过“冷处理”,给彼此冷静的时间,等他没了这份冲动时再适时的帮他分析是非,因为此刻他们会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也能较好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样做不会导致师生双方两败俱伤而不知如何收拾残局的尴尬。

教育细节2:因人而异

师生之间的冲突与教师做师的方式有很大关系。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个性、爱好和习惯,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和不同性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当我第一次请小宜上来但他不愿时就应该预感会有情况发生,我明知小宜同学性格比较冲动,为什么还要与他针锋相对,给他“火上加油”呢?

不像有些内向的学生会听从老师的口气,自然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当然现在后悔已经无用,现在我已明确,学生之间存在着性格差异,我们的老师理所当然也要因人而采取不同的方式,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被学生认可,让学生信服,教育才会发挥真正的效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才能更愉快。

教育细节3:讲究方法、合作共赢

一般情况下,教师与家长在交流时,家长的态度都是比较客气,但也有个别家长,如果老师说到他孩子的不是时,他不是虚心认可,而是坚决抵抗,还千方百计为孩子找各种理由。对于这样的家长如果“硬碰硬”,那就会像上面我与小陈妈妈那样不欢而散,这时,我们就要讲究谈话的内容、方法和语气,让家长能心悦诚服,这样也才能避免双方产生正面冲突。

小陈妈妈的为人我也从之前的班主任中有所耳闻,只是那次是亲身领教。之后就对她格外小心了。由于小陈平时的情况较多,我就特意把他的表现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一条一条记录下来,不好的方面,我把时间、地点、证人也都写明,当然好的方面我也写得比较细致,这样不会显得对比太明显而引起反作用。

由于证据确凿,***也主动承认了那些糟糕的表现。我会让他把这些记录带给父母,让他们评估自己的孩子。可以吗?作为一名家长,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假如你是班主任,你又会怎样解决呢?

不是直接批评孩子的不对,而是把问题也抛给家长,让家长也参与这些情况的处理中,这样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我们老师是与他们一起合作在教育孩子,适时抬高家长的位置,这样他还会一昧地维护孩子,而不分对错吗?同时,也能使家长定期关注孩子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当然这个任务不是只有小陈一人,而是全班同学都有,以免让小陈妈妈认为是说对小陈的“特殊照顾”而心存介蒂。

当然,我并不吝啬赞扬他出色的表现。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及时表扬了他在单元考试中的良好表现,在家校联系簿上写下了他的进步,并感谢家长对他们工作的支持。这时那位家长态度就更加谦和了,以后的联系中也没有了刚开始那充满“火药味”的交流气氛。

所以,我们要先赢得家长的心,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双方才能合作地更默契,也才能发挥有效的教育作用,彼此间的关系也能更愉快。

教育细节4: 懂得“换位思考”

小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可以说是家常便饭,这一秒两人还是握手言和的,可能下一秒就剑拔弩张了,而产生不和的导火索却都是芝麻绿豆、鸡毛蒜皮的小事。“他要来打我”“是他先要来骂我,我才打他的。”这是我在处理学生间矛盾时常常听到的一段对话。

我们的孩子大多只想到自己,可以说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因为他们是独生子女,父母也常以他为中心,同时他们也喜欢争强好胜,自以为是,但做错了事却又不敢承担责任,总会为自己找借口,并把过错都推给对方。于是,当彼此的意见发生分歧了,就吵架了;当自己的利益被对方破坏了,就吵架了。在下课的时候,总能看到同学之间打打闹闹、你追我跑,大多情况下这种小打小闹不会破坏气氛,可有时也会矛盾升级,就会像上面小谢和小刘这样的情况。

小谢是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他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心里受气但又不敢跟老师说,肚里有气无处撒,就离开学校,眼不见小刘为净。学生之间的矛盾教师不要直接介入其中,单纯地判定孰对孰错,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换位思考”的思维习惯,如果你是对方,你会怎样?你打对方,如果被打的是你呢?

你侮辱对方,如果被侮辱的是你呢?每次你的所作所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你就想一想这个问题,你还会这样做吗?现在小谢和小刘的关系又很好了,在一次作文中,小刘还这样写到:

“小谢,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有什么快乐总会一起分享,有什么烦恼总会向对方倾诉。”瞧,这就是孩子,他们之间的矛盾只要及时调解了,还是能很快恢复之前的状态,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就更愉快了。

细节决定成败,当冲突发生时,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巧妙地化解矛盾,让彼此之间保持愉快,这样我们的社会能真正和谐,我们的校园依然是孩子们的心灵乐园,我们的教育就会更加有成效!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篇3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貌语言仪之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语言。一个人是否有礼貌也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标准。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懂礼仪的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目标。

但在现在的校园里,总有一些学生不讲礼仪。面对这些学生,我们总是教他们礼貌。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如何去教他们。

前些天看了克拉克先生的《教育的55个细节》感触很深。本书主要从教育教学的一些细节入手,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一批有礼貌、有秩序、有礼性的学生。古人说于细微处见精神,教育就是需要日积月累、点滴成型的,细节在所有领域都是重要的。

教育是对人的活动,马虎不得。克拉克先生是快乐的、幸福的,因为他独到的运用了他的55个细节教育学生,并取得了成功。读罢克拉克先生的“教育的55个细节”,回味多多,其中体现出的用心,尤其重要。

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如果我是孩子,如果是我的孩子。这是我校著名班主任老师黄老师的一句话。

一句话指出,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象爱自己和孩子一样,充满对孩子的爱。克拉克老师在书中写到的一些做法也体现了这一精神。,“当她对我撇嘴、翻白眼时,我用手把我所有的头发弄到头顶,像鱼一样嘬着嘴唇,然后马上对她翻白眼。

那时候,安托凯娜像石头一样被修好了,我确实吸引了她的注意。她看了我一会儿,然后我笑了,她笑了,然后我们一起笑了。”克拉克老师这个时候,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方法来给孩子建议,看似稚嫩的做法,却透露出他别具匠心的教学艺术。

对学生要有责任心。教育工作是一份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工作,但也是一个很容易“对付”的工作。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到许多学生的生活。面对如此神圣的任务,我们不能松懈工作。

克拉克先生认为,和孩子打交道是一件耗尽精力的工作,无论多么训练有素、经验丰富,也总会担心,甚至害怕出现失误,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世间责任最重的事情莫过于教育孩子。在我们的师范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有有责任心,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好,才能负担得起这些孩子。

对学生要有耐心。许多时候,老师会对学生提出的幼稚的问题感觉很不耐烦,“这个你也不会呀”“你怎么这么笨”“你上课的时候听什么了”这些语句可能随口而出。这些话语老师可能没有什么感觉。

但这对学生来说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也许下次他或她有问题的时候,他或她再也不会来找老师了,因为他或她害怕被骂。许多学生可能和学生有过类似的经历。克拉克老师不仅需要耐心,而且还要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学生对他人的耐心。(M.jZd365.CoM 迷你句子网)

对你的同学对你的朋友对你的父母乃至对所有的人都要耐心。

《教育的55个细节》里面的每一条都是那么平常的事情,但却是我们在日常的教育中往往忽视的事情。仔细的阅读了《教育的55个细节》,感觉是在照镜子,照出了自己许多平时工作中的不足与疏忽,感觉《教育的55个细节》是灯塔,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感觉《教育的55个细节》是冬天的阳光,温暖了我的心房。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工作的细节,使我们不仅收获幸福,我们的国家也将收获新的未来。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篇4

今天,孙先生给我们朗读了美国教师罗恩。克拉克写的《教育的55个细节》一书。起初我想:

孙小姐怎么能让我们读这本书呢?这应该是老师看的呀!于是我带着好奇的心情读了其中的5个片段:

《吃饭时保持良好的礼仪》、《主动帮他人捡起掉下的东西》、《餐后要负责清理自己的垃圾》、《接到别人递到的东西要说谢谢》和《与人相碰因主动说对不起》,感受颇深。

我最喜欢的是《餐后要负责清理自己的垃圾》一文。主要讲了我们用餐完毕后,要把自己应该清理的东西收拾干净。但想想平时,我们吃完饭,都是让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收拾桌子。

现在想想,我感到很惭愧。我想,今后饭后,我一定要清理桌子上的垃圾,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

同学们,我建议你们也去看看罗恩。克拉克写的《教育的55个细节》,它会让你成为一个讲文明礼仪的好少年。

今天,孙老师让我们读《教育的55个细节》这本书。可我想《教育的55个细节》不是一本老师看的

书吗?那为什么孙老师要让我们读呢?于是,我带着好奇的心情,读了其中的5个片段:

《吃饭时保持良好的礼仪》、《主动帮他人捡起掉下的东西》、《餐后要负则清理自己的垃圾》、《接到别人递的东西要说“谢谢”》、《与人相碰应说“对不起”》。读了这5个片段,我对《接到别人的东西要说“谢

谢”》一文印象犹为深刻。它教育了我们接到别人递给的东西时,要及时说“谢谢”。是啊!

在生活中,许多人接到别人递给的东西时,都不说“谢谢”。我想,我们应该要做一个文明人,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用一句简单的“谢谢”反映自己的文明素质。“谢谢”,让我们每天都做好朋友!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篇5

阮社小学沈**

我读了朱永通写的《教育的细节》一书,下面就说说自己阅读之后的收获和体会。

在书中我读了许多生动的故事和作者对这些故事的解释。比如,可以读到“一厘米”的故事,读到贾春英老师改变一个同学着装的故事;读到原泉州第二实验小学林校长对非教育行为说“不”的故事以及他的认识:“学校不是为荣誉而生存的,学校是为孩子健康发展而存在的”。

从这些故事中,让人内心感触很深。

阅读本书,使我意识到细节的力量。研究细节可以帮助我们关注细节,从***常的细节审视和反思自己整个的教育观念,研究和改进自己的实践操作,从细节入手的改变可以使教育观念和教育的原理、原则落地生根;提供细节变革的参照可以帮助我们教师找到变革的抓手,使变革变得更加真实可靠。阅读的本质是阅读自我,阅读带来反思。

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阅读中,我不时审视自己是否关注了这些教育细节,在处理这些细节时自己是否合格。审视的结果不时使自己坐立不安,恨不得重新来过。希望自己重新来过,我把这看成自己读《教育的细节》的最大收获。

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说,不要因为这件好事是小事而不做。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你不能在细节上影响学生,你就不能成为一名好的学生教师。要照亮别人,自己身上必须要有火种。空洞的教育不如言传身教。

教育孩子爱祖国,那么在举行升旗仪式时,教师首先要做到严肃,庄重,不交头接耳;要求孩子保护环境,教师自己看到校园中的纸屑时,应该第一时间弯腰拾起,而不是漠然走过;教育学生要爱劳动,教师就应该热爱劳动。教师劳动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教师的人格和灵魂并不只是表现在大是大非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里,表现在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中。

这些细节就如同一丝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夜喜雨。

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品德教育紧靠讲道理,提要求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把生活中的小事做好,做到位。

松散的记忆,莫名其妙的尘埃飘落,像微风的起伏,拂过我的心头,留下一种伤感。一条街上,没有那些人,那些身影,却可以来回穿梭。街,行走时,纵然漫长,漫长,有时只为听一颗流动的心的呓语。

沉默,固执,回首,遗忘,回忆,一切都像一根断了的弦,有时候我希望生活简单,有时候我莫名其妙的颓废。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些事只能一个人经历。读了加缪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它告诉我,人是非理性的存在。光秃秃的枝头,宁静的清晨,流淌的阳光,飘荡在心头,或是快乐,或是孤独,反映照心境,但有时只属于那一刻。

总之,一切只是心情。

人生的画面一幅幅地剪辑,最后拼凑出的是一张五彩斑斓的水彩画,有艳丽的火红色,凝重的墨黑以及一抹忧郁的天蓝色。人们的记忆很奇怪,那些过去,就像一幅背景**,只有一瞬间,却没有前后。比如,只能记得某个瞬间的微笑,只能在记忆的痕迹寻觅某时刻骑着单车穿过路口拐角的瞬间,却都不知晓为何微笑,为何穿过街角。

一切,有时荒诞得像一场莫名情景剧。然而,这就是生活。

曾经的梦,曾经的痛,曾经的歌,曾经的温暖拥抱,曾经的璀璨星辰。

也许,很多年后,那些看不见的人会带着记忆的碎片,陪伴我们走过春秋。天空蔚蓝,杜鹃纷飞,飞过季节,曾经萍水相逢,欢聚一堂,蓦然回首,唯歌声飘留。让人忆起《米拉波桥》里的诗句:

夜幕降临,钟声悠长,时光流逝,只有我一个人。

人在天涯,绵绵的思绪随着微风飘浮,从布满礁石的心灵海滩上穿过千山万水,来到游荡的身躯里,刻下一篇篇笺章。也许很多年后,当它再次出现,为什么一切都变了,

松散的记忆,莫名其妙的尘埃飘落,像微风的起伏,拂过我的心头,留下一种伤感。一条街上,没有那些人,那些身影,却可以来回穿梭。街,行走时,纵然漫长,漫长,有时只为听一颗流动的心的呓语。

沉默,固执,回首,遗忘,回忆,一切都像一根断了的弦,有时候我希望生活简单,有时候我莫名其妙的颓废。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篇6

《教育的55个细节》读后感——钱程

今天,孙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名叫《教育的55个细节》的书,里面写了55个教育的细节部分。我们都问:“为什么让我们读这本书?

这不是老师看的吗?”孙老师神秘地笑了笑不说话。所以我们好奇地读了这五篇文章

《吃饭时保持良好的礼仪》、《主动帮他人捡起掉下的东西》……我最喜欢《主动帮他人捡起掉下的东西》这篇文章。里面的孩子可以主动帮助别人捡起掉下来的东西。

我一定会在网上阅读另外50个细节,了解他们所说的做人的基本礼仪。

《教育的55个细节》读后感——陈晓宇

今天,我们在学校里看了《与人相碰应主动说:“对不起”》这篇短文。(中国作文网)

克拉克先生的学生曾经乘飞机去旅行。因为孩子们更顽皮,克拉克先生很担心孩子们在他拿起飞机时会捣乱。但他等待的是乘客和机长的赞扬。

因为碰撞后孩子们会礼貌地说声对不起。读了短文后我很有感触,我觉得,我们要像克拉克先生的学生一样,如果你不小心碰了一个人一下的话,你就可以说“对不起”。那才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

《教育的55个细节》读后感——陆思杰

今天,我们在学校里看了《与人相碰应主动说:“对不起”》这篇短文。克拉克先生的学生曾经乘飞机去旅行。

因为孩子们都很淘气,克拉克先生拿起飞机时非常担心孩子们的麻烦。可他等到的却是乘客们的赞美。因为孩子们不小心撞到了人,他们会马上说声对不起,所以受到乘客们的表扬。

我认为我们应该向克拉克先生的学生学习。我们现在的生活也要善于主动道歉,养成良好的文明和良好的习惯!

《教育的55个细节》读后感——单晓晟

今天,孙老师让我们读一本书,叫《教育的55个细节》。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读了其中的5篇文章:《吃饭时保持良好的习惯》、《餐后要负责清理自己的垃圾》、《主动帮助别人捡起掉下的东西》等。

我最喜欢《主动帮他人捡起掉下的东西》一文。因为我们有些人看到有人掉了东西,经常会熟视无睹。我觉得这种习惯很不好。因此,我们应该养成帮助别人捡起掉下来的东西的好习惯。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篇7

《教育的55个细节》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教育的55个细节》,这本书是由美国优秀教师罗恩·克拉克所著,他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55个细节,涵盖了生活、学***方面面,小到餐桌礼仪,大到积极心态的培养,并针对这些细节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从而培养一批批有礼、有序、有理的学生。读后你能深切的感受到这些鲜活的小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但他处理的又是那么的巧妙,那么睿智。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罗恩的55个教育细节中处处可见“规矩”。他给学生一个规矩,一个约束,一个监督,使他们都有一个言行规范,从而提高自己和集体的素质。

55个教育细节在实践教育教学中值得思考和延伸。

下面就书中的几个细节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我想我们都遇到过这种情况。班上总有几个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虽然每天放学前,我都会把作业写在黑板上,并反复强调要完成作业。如果老师问为什么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作业本忘带了,忘记做了,不会做,不知道作什么,更有甚者恳求别人**作……往往弄得老师苦笑不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下面我就摘录书中让我体会最深的细节16,看看能不能对大家有所启示。如果方法得当的话,班里的每个孩子都能完成全部的作业,并准时交上来,但确实要费点劲。

首先,如果有人不完成作业,他将被留在教室里。放学后他不准离开。他必须在学校多待一个小时,第二天还要做更多的家庭作业。这个办法很有效。虽然“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但是如果只会惩罚,你就看不到什么好的效果。

第二点,做一条家庭作业记录的横幅。我在教室外贴了一个巨大的横幅,上面记录了全班同学连续完成所有作业的日子。我在上面简单地写着:

全班学生连续几天完成了所有的家庭作业。每天检查每个孩子的家庭作业后,我会修改这些日子。孩子们喜欢这种方法,这对他们是一种积极的刺激。

在连续完成的头十天里,他们没有得到任何奖励。十天后,他们仍然每天完成所有的家庭作业,所以我会在晚上给他们做一些食物,第二天午饭时寄给他们。

第三点,我充分利用了同学之间的压力。你可以想象一下,因为一个学生忘了做家庭作业而害得全班不得不跟着回到“连续0天”,那将会在班里引起多么大的震动。事实上,我从来没斥责过破坏记录的孩子。

中断记录本身这个压力就足够他受的了。我会让其他孩子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给每个孩子施加不同的压力。我认为罗恩先生的工作规则很聪明。毕竟,集体力量是无限的。

而这样的规矩由好象在领孩子们做游戏,寓教于乐。

作者在行文中还有这样的细节,“用眼睛和别人交流”“尊重别人的思想和言论” “无论成功或失败,都不能挂在脸上”“永远诚实”“尽你所能做个好人”……我想皆是**于作者对教育细节中的思考,不但以平实、自然、流畅的笔调道出了教育者的独特见解,而且用翔实、真切的例子告诉了他的教育同仁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你完全可以把它当做一个老朋友或一本字典一样地去寻求工作上的帮助。从“在电影院看电影时要保持安静”、“全班同学一起朗读的时候,要全神贯注”、“不许盯着正在受批评的同学看”、……凡此种种,无不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而又是最可贵的素质和修养,想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崇高的思想境界,高尚的道德品质,不是一味地反复灌输“大观念”、“大道理”能实现的,也不是逮着错误就训斥学生就能达到目的。高尚的道德、高雅的言辞、端庄的外表、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能让学生终身使用的部分,更是管理的细节!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这本书中一个个鲜活的实例让我感到:优秀是教出来的,是细节的教育。

读这本书,我觉得,克拉克先生最大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55个细节的多,细节对孩子全方面的关注,而且更应该是他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一个点一件事的做起,如果没有从第一个细节开始的小小规矩,那就不可能最后的顺理成章。如果没有从说话、鼓掌、问候、谢谢这样小小细节开始,就不可能实现看电影时别说话,解决纠纷要冷静等令我们头痛的症结。其实这不正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小溪汇成河,河成江,江成海,海成洋,海纳百川的有容乃大的哲学原理?

给了学生规矩,并不一定能真正实现,如果没有克拉克先生克服一切阻力,孜孜不倦的坚持,尽管再不情愿也坚持,尽管再困难也坚持,甚至为了学生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那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功。

克拉克先生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需要学习做事的方式,作为人的教育理念,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真相。

孩子只有一次成长的机会,老师指有一次引导和培养孩子的机会!我认为,只要我们都有一颗敏感的心,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优秀是可以教的,孩子的好品格也是可以教的。

《教育的55个细节》

读后感学校:卫东区明珠世纪小学

姓名:程艳艳

时间:2018.03.02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篇8

大一班通过阅读《幼儿教师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这本书,带给我许多感悟,虽然书中小案例都来自国外,但我相信教育无国界,同样能给与大家感触。现在与大家一起分享,本书阐述了如何与孩子交流、如何应对孩子的错误、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合作和分享,如何和家长合作问题等六个方面。我摘取几点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

良好的社交技能对于幼儿而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儿童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的能力对未来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1.有效地与幼儿交流

作者给我们的提士是: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来说,肢体碰撞和其他肢体语言都是重要的交流方式。对于幼儿来说可以试试一下几种方法:

眨眼,拍手,捏肩膀,拍脑袋,点头,竖起大拇指,当然,最好的是会心的微笑。这篇技巧文章不仅让我们了解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也为我们提供一些非言语交际的方法,可以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增添新的方式和方法。

2.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在对儿童进行规则意识教育时,教师应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制定符合其实际年龄的行为准则。

3.给予幼儿自主性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自己做事,对自己的能力表现出足够的信心。教师应为孩子提供丰富的与同龄人合作的活动,鼓励他们积极与同龄人互动。让孩子在丰富的活动过程中体验如何与同龄人分享、如何解决纠纷、如何获得大人的帮助等社交技能。

书中有一个案例深深地打动了我。书中只有3岁的清清从不试着打扮自己,总是等待奶奶的帮助。虽然穿衣服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问题,但是它却反映了一种“我什么都不会做”的态度。我想,奶奶本意是想尽量多给清清一些关爱,这是无可非议的。

可是这样却不经意地产生了一种负面影响。清清在照顾别人的同时对自己的评价也变得很差,认为自己愚蠢无用。这样的溺爱正一点一点地毁掉她的自信心。

我们必须鼓励他们。有时,他们甚至不得不面对失败的痛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健康成长。如果他们总说我不会,慢慢地他会形成“我是个失败者,我什么都不会”的观点。

我们务必小心,绝不能培养自我放弃者。

二、要重视具体的教育细节

教育是实践的科学,它每天要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特别是幼儿教育,它的对象是在不断生长的幼儿。要把科学理念转化为促进儿童成长的动力,幼儿教师就要注重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在阅读中,我对一些案例感触很深,因为很多事情都会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课堂上。当初的自己,可能恍恍惚惚间把事情处理掉,甚至忽略掉,可是故事中的老师却将这些点点滴滴都汇成细语,集成智慧,将她们的经验与我们共同分享。

从这个细节,我意识到细节的重要性。如果我也能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细节,在工作中积累一些经验,我自己的教学方法会不会丰富呢?老子也说过“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可见,在今后要多记录和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多思考和积累处理事情时的举措是否妥帖。在读书中,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的反思,是否能有效地与幼儿交流;是否采用合理的教育教学手段;是否能让幼儿之间积极健康的成长?

三、要积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能够了然于胸,既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作为教师,我们尽量给孩子一些自主权,让他们有时间和自由去探索一个丰富多彩、安全可靠的环境。格温·斯奈德·科特曼说“玩耍对于小孩来说并不是什么分散精力的坏事,相反,那是他们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我们要理解并尊重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与能力发展水平。

只要我们明察秋毫,他们就会给我们指明方向。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篇9

学员:郭瑞云

最近,阅读了《教育的55个细节》一书。本书主要从教育教学的一些细节入手,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一批有礼貌、有秩序、有礼性的学生。我也看了很多老师们在仔细研读该书的基础上,写下的感受。

它们抓住一个方面,着重分析真实生动的教学。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一种敬业,一份执着。下面我也谈谈读了该书后的一些感受。

古人说于细微处见精神,教育就是需要日积月累、点滴成型的,细节在所有领域都是重要的。教育是对人的活动,马虎不得。克拉克先生是快乐的、幸福的,因为他独到的运用了他的55个细节教育学生,并取得了成功。

读罢克拉克先生的"教育的55个细节",回味多多,其中体现出的用心,尤其重要。他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55个细节,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小桌礼仪、积极态度的培养,并针对这些细节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以下是这本书的三个细节,来谈谈他们自己的一些经历:

一。尊重其他学生的意见、观点和想法。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又都担心一旦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会不会被人笑,小学生在这方面特别敏感,所以我们要对其他同学的观点和想法表示尊重。记得刚开始我试着让学生评评同学说英语说得怎么样,问题回答得如何,学生会直截了当的说"不好""不对",不能提出什么好建议,而且也损伤了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自尊心。于是我告诉学生该怎样表示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他读得很好,如果声音大一点,会更好;他回答得很好,但我想补充一点。我经常在课堂上这样训练学生,让他们适应这种评论方式。

2。当你收到别人的东西时,说“谢谢”。

我个人认为这一点很重要,这是对人表示尊重。一些基本的礼貌用语"对不起"你好""谢谢"…人人都知道,但是我发现有个别学生从来都不说礼貌用语,同学借他东西,老师给他奖品,他都当成是理所应当的事,不说一声"谢谢"。一些学生经常把这些礼貌的表达挂在嘴边。当他们帮助他时,他们说“谢谢”,当他们做错事时,他们说“对不起”。

在学校,首先,我练习。在课堂上,学生们经常给我一个很好的答案,我从不忘记说“谢谢”。我更注重学生的言行。如果我发现有学生不讲礼貌的话,我会及时指出。

三。每天完成所有的家庭作业。

我想大部分老师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也不例外,班上总会有几个学生不完成作业,虽然每天放学前我都会把作业写在黑板上,并反复强调要完成作业。如果老师问他们为什么不完成作业,学生们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他们忘记带作业,忘记做作业,做不到,不知道作什么经常让老师笑,不知道怎么做。

要让每个学生都按时完成作业并交上来,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罗恩·克拉克在他的书中提到了几种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制做一幅家庭作业记录的横幅。

在教室外张贴一个巨大的横幅,你可以在横幅上记录全班连续完成所有作业的天数。在上面简单地写着:全班所有同学连续完成全部家庭作业?

每天检查每个孩子的家庭作业后,修改天数。如果孩子们表现好,就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是一个好方法,对他们是个正面的刺激。

以上是我的一些体会和感想,书中还有很多好的方法和建议,让我受益匪浅。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篇10

泰安第二十一中学陈丽霞

拜读朱永通先生新作《教育的细节》,感触尤深。这部书是深入教育现场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结集,“散发着亲切的泥土气息”。

本文是独立教育研究者在常识框架下的一个简单陈述。它揭视了教育的本质,以敏锐的眼光透视了教育行为中的真善美、假丑。读完之后能明晰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什么是好的教师,感受一种“梦在远方,路在脚下”的平静和力量。整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抛却新潮的术语,瞩目于教育的小事、细节,带你抵达教育现场,为教育做最真实、深刻的“侧写”——这些书评都极为中肯。

感触最深的是书中《平等观念在哪儿》一文,学生向老师问好,老师一脸漠然或最多居高临下地点点头,是不是小事?小到不可能影响学校在区里、市里的排名,却可能给问好的学生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因为这是让学生忘不掉的细节;某数学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很不幸,刚好是个富豪家庭的孩子)也是小事,却让其他学生都讨厌她的课,班里数学成绩年级最差——这位老师可能绞尽脑汁也不会想到是这么个原因。

《润泽的座位》一文中,班级学生数为奇数时,怎么安排那一个单独的座位,永通问过许多校长,竟问不出答案——校长哪有心思考虑这么小的事……

作者不动声色地真实记录这些年他在教育界的所见所闻,他在那冷冷地说着,尤其是那篇《三个词汇里的学校文化》,那个**崔永元的关于贫困地区孩子没见过足球、清洗足球的故事,让我笑出了眼泪,笑过之后,眼泪却还止不住地往下流——在当下充满“荒诞”的中国教育场,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太多。

这样的事情我也常常看到、听到,许多来咨询的家长向我诉苦时,我发现他们说的也都是小事,而对这些小事我却无能为力。比如,孩子班上有个新老师,十天后叫不出孩子的名字;教师节那天,不熟悉世事的孩子,无缘无故地对班主任说要给新老师送礼物。班主任听了脸都沉了,但他不同意孩子们送礼物。晚上孩子把事情告诉妈妈,妈妈一夜未眠,倒不是为礼物没送出去,只为孩子以后如何在这位老师“手下”学习、生活而担忧。

在书中作者指出;当前教育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无视过程,无视原理,无视他人的情感和感受,遇事不及思索,甚至随心所欲”。于一些随意的教育细节中灭失了学生的天知,我与此有着很深的共鸣。现在读读朱老师的作品,我发现,这个问题其实也体现了很多老师,平时对一些教育细节的忽视,其中包括对学生内心的仔细观察,渐渐的导致自己累积了一些教育的“恶习”,生出许多“反教育”的行为,灭失学生的天性,这其实是极为可怕的,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很多时候取决于对细节的观察与领悟!

朱永通《教育的细节》一书共五辑——“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习以为常”“过有思考的较教书生活”,文字虽很朴实,却正如网络评论的那样“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确实是一本教育界的好书。

本文网址://m.968OK.com/fanwen/188883.html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