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语录 > 范文 > 导航

小学研学方案

小学研学方案8篇。

我们都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制定相应方案,活动方案是综合考量活动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小学研学方案”相关信息,在我们的网站上您可以获得更多信息!

小学研学方案【篇1】

白露小学研学旅行----红色、科教之旅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寻访红色印迹,传承红色圣火。

二、活动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胡意见》和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全省中小学开展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和古色文化的教育活动通知》,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特举行“红色之旅”活动。

三、活动目的、意义

1、通过“红色之旅”这项活动,让同学们回顾历史,深化同学们的爱国情怀,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成为我国合格的继承人和**人。

2进一步丰富广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增进社区之间的感情,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活,促进社区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3、让学生走出校园去认知社会,体验集体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同时领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无穷魅力,激发关爱自然、关心社会发展、进行科学**的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的思想情感。

四、活动时间:

2017年11月11日

五、 活动地点

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科技馆,魔术4d影院

六、 活动对象与条件

1、三、四年级部分学生。

2、坚持自愿的原则。报名参加的同学,须填写《申请表》,经所在班级班主任推荐,家长同意签名后,由学校审核通过方能获得参加资格。

三。学生身体健康,无病史或其他疾病。(凡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病史的学生、体质虚弱的学生,严禁报名参加。)

七、 活动内容:

1、早上6点40在学校门口集合,由领队老师人清点人数,并提醒检查自己的物品,依次有序的上车,七点准时出发

2到达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第一站参观,领队老师清点人数,确保安全。学生不能独自离开。接下来参观完用餐。

晚饭后,我们去了江西科技馆和魔术4d影院,并拍照留念。下午15:00返程约17:

30回到温馨校园。

八、 经费预算

248元/人

九、旅行的主题教育与安全保障

学生在学习旅游前,应进行三方面的教育:安全教育、文明旅游教育和文化教育。学生出发前,利用班会和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特殊教育。

(一)安全教育

一是人身安全。学校采取招投标的形式,对各旅行社的资质和旅行计划进行评审。

要求学生有序上下车,不得推搡,不得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四处走动。在旅游区,要注意道路,走路时不要看风景,看风景时不要走。景区内不要吃零食,防止疾病进入口腔。

二是财产安全。在景区时,注意脱下的衣服和放下的包。装钱的袋子应该放在你面前。

(二)文明旅游教育

外出浏览要注意行为举止文明,参观景区时要自觉保护景区设施,不得大声喧哗,认真听讲解员的讲解。

(三)文化教育

出行前对目的地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在旅行过程中更为深入的体会、感悟旅行的意义,带着问题去旅行,在旅行中思考、寻找,能够让学生在此次旅行中有更大的收获。

在旅行前要制定详细的安全计划,以确保旅行的顺利进行。

九、注意事项:

2017年11月11日早上6:30,我在白露中心小学集合,7:00准时出发。2017年11月11日下午5:30左右返校。(送、接必须由家长来完成)

二、注意事项:

1学生必须穿校服以作识别!

2学生可以携带少量现金,不携带贵重物品。

三。手机和照相机应自备,并妥善保管。如丢失,学校和老师概不负责。

4、谨记班主任的手机号码。如遇突发事件,便于联系。

7在整个研究学习过程中,不能擅自行动,也不能离开队伍。

三、要求:

1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定的时间。

2、务必听从研学指导老师和带队老师的安排。

3、务必按时到指定地点集合。上车时要有秩序,不推搡。

4乘车时禁止将头或手伸出窗外。在公共汽车上不要吵闹或说粗话。

5、不允许擅自离开自己所在的小组,有事要向老师报告。

6少先队员要戴红领巾,注重形象。

7、在园区内禁止翻爬,不得损坏公共财物。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8返校后,家长来接人时,一定要通知班主任才能接。

欢迎您的**,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于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计划、计划、学习资料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小学研学方案【篇2】


随着社会的发展,研学旅行已经逐渐成为小学教育的一部分。为了加强小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校方决定组织一次精彩而有意义的小学研学活动。


为了让小学生对历史有更直观的了解,我们决定选择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作为研学目的地。在这个城市中,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工艺,它们都能够激发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当然,为了能够更好地领略到这座城市的历史韵味,我们还计划了一次深入了解传统工艺的活动。


我们将参观这座城市最古老的建筑物——一座建于古代的城堡。在这里,学生们将亲自参观城堡的各个部分,并通过导游的讲解了解城堡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故事。他们还将有机会触摸古代的武器和战具,亲自体验一番古代勇士的感觉。接着,我们还将组织小学生们进行一场寻宝游戏,让他们在城堡中体验当年儿童生活的乐趣,并在游戏中学习一些历史知识。


我们将安排一次传统工艺活动,比如民间剪纸和蜡染。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小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这些传统工艺的过程和技巧,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我们还会邀请当地的工匠前来现场指导,让孩子们能够亲眼见证传统工艺的繁琐与精湛,从而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我们还计划组织一次参观博物馆的活动。在博物馆中,小学生们将能够观看到丰富多样的历史文物和珍贵文化遗产。通过参观博物馆,学生们将对历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通过展品的互动展示,增加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我们还计划组织一次小学生们亲自参与创作历史展览的活动,通过设计展板和布置展区的方式,让他们在游戏中记忆历史,体会历史。


我们还将安排一次生态考察活动。我们将带领小学生们走进大自然,探寻其中的奥秘。通过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环境,小学生们将学习到大自然的美景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关于这个主题,我们还会组织一次小学生们种植植物的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此次小学研学活动不仅将带给小学生们一次愉快的旅行经历,更将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亲身参与,小学生们将能够加深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希望通过这次小学研学活动,能够为小学生们打开一扇通向知识和智慧的大门。

小学研学方案【篇3】

依据县教育局关于“研学旅行”工作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利用国庆节假期,组织我校学生到北拐渠黄梨小镇进行旅行研学活动。

一、活动目的:

通过集体旅行的方式,让学生走出校园去认知社会,体验乡村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同时感受美丽乡村及家乡的魅力,从而激发爱自然、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贾玉江

副组长:孟祥斌吴艳勇李献奇

组员:霍增良王文广班主任老师

三、活动过程:

本次旅行研学活动分为三个步骤:

1、组织我校舞美社成员及部分八、九年级学生参加黄梨小镇文艺汇演。

北拐渠黄梨小镇是目前房寨镇唯一一个美丽乡村。我校应房寨镇组织部的邀请,将于10月6日参加黄梨小镇文艺汇演。在汇演过程中,务必展现我校学生的良好形象,为学校增光添彩。

2、演出完成后,由学校孟祥斌校长及政教处人员带领,到黄梨小镇进行参观学习。

要求参加旅行研学的学生要认真观察,仔细记忆,深入思考。让本次旅行真正起到增进知识、锻炼能力的学习效果。

3、旅行研学活动结束后,要求每位参加的学生写好观后感,做好总结,明确自己今后的学习目标及今后在生活学习中该怎样做。上交学校政教处,进行评比。

四、活动注意事项:

本次研学旅行活动一定要把学生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周密组织,明确活动目的,与参与的学生家长做好沟通,教育学生旅行研学活动中一定要听从学校安排,遵守纪律、注意自身形象,彰显房寨中学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

小学研学方案【篇4】


近年来,研学旅行逐渐成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研学活动,学生能够以亲身实践的方式获取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养。下面是我们为小学生设计的一份精选研学方案。


方案一:自然科学研学之旅(主题:植物生态)


地点:附近的自然保护区


活动内容:


1. 植物标本采集:学生们将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深入自然保护区,观察、采集各类植物标本。他们将通过观察、比较植物的外观特征、叶片形态等,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分类规律。


2. 植物生长过程实践:学生们将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立小型实验室,亲手培养植物。他们会学习如何选取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给植物浇水等关键环节。通过实操,他们会更深刻地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3. 植物采样观察:学生们将学习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通过观察,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植物组织的构成和发育。


方案二:历史文化研学之旅(主题:古代农耕文明)


地点:附近的农耕博物馆


活动内容:


1. 经典服饰鉴赏:学生们将穿上古代农民的服装,亲身感受古代农耕时期的生活。他们将学习如何打捆麦秆、编织草帽等农耕相关的技能。


2. 古代农具体验:学生们将使用古代农具,参与耕作,体验犁地、撒种等农耕技术。通过亲身实践,学生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农耕文明。


3. 传统农民游戏:学生们将参与传统农民的游戏活动,如拔河比赛、摔跤等,感受古代农耕时期的娱乐方式。这将有助于学生们更加生动地体验古代文化。


方案三:艺术教育研学之旅(主题:绘画创作)


地点:当地美术馆


活动内容:


1. 绘画基础技能学习:学生们将在专业画家的指导下,学习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素描、水彩画的涂抹方法等。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他们将逐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2. 创作主题探讨:学生们将参观美术馆内的作品,探讨艺术家们的创作主题和意图。之后,他们将自己选择一个主题,并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他们将学习如何运用元素、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3. 画展演示:学生们将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组织画展活动。他们将向家长和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表达创作的感受。


这些精选研学方案能够充分挖掘小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参与这些研学活动,学生们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为他们的综合素养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希望这些方案能够为小学生的研学之旅提供参考,丰富他们的教育经验。

小学研学方案【篇5】

地点:人员:全体师生

内容:一、二年级野餐,三、四年级摘橘子,五、六年级烧烤,儿童班采摘橘子野餐

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经费结算:

1野餐的食物(牛奶、面包、饼干、鸡蛋等)由后勤中心提供,班主任和后勤中心结算餐费和车费。

2.摘桔由班主任和后勤中心结算车费、桔园老板结算桔子费用,蜜桔1.5元/斤左右,贡桔2元/斤左右,每生每袋5公斤左右,可以按袋或按斤结算。

3.野炊烧烤的车费班主任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和后勤中心结算,灶台烧烤台120元/台(60元/灶)和童牧谷结算,所购食品费用向家长公示。

4肖正科统一安排、调度车辆,范艳、刘苗苗负责收发货物,丁喜梅负责资金结算。

应急预案:

1如果天气变化,活动将重新安排,并通知具体时间。

2联合行政管理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开一辆车以防万一。

三。教师必须保持手机畅通,随时接听领导小组**,等待校长安排。

4将活动计划上报市局。如遇特殊情况,及时向市局汇报,争取各部门、各单位的支持与配合。

注意事项:

1服从学校统一安排,按时上下车。

2注意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上下车要有序,注意刀和火的安全,摘橘子时不要追逐、攀爬,防止刺伤和坠落。

三。注意食品安全,不要买过期食品和三无食品。学校领取的物品:

水、米、油、调味料两桶,每班100个饭锅,筷子80双/班,一次性杯子100个/班。班主任应在当天提前签名,活动结束后及时归还。摘桔的每班领取60个袋子。

4烧烤在同一个地方。为了丰富食物,建议每个班都有一个烧烤队。班主任带组长提前准备好食材。食材要便于加工洗切。每班要有一个烧烤组。

5及时清点人数,确保上下车,防止学生及时上车。

6橘子可以随便吃,但不能扔掉。在指定区域采摘橘子,保护树木,收集橘子,可以与家人分享。

7注意卫生,不要乱扔垃圾。每班摘橘子60袋(留4袋备用)。

8.家长可以参与,座位不够时家长必须自己驾车去指定地点,参与野炊烧烤的班主任要计划家长食品,家长不能擅自带走自己的孩子。

小学研学方案【篇6】

小学研学方案


第一章:


研学是指学生以实践和探究的方式,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获得知识、技能、态度和情感等多方面素养的教育活动。小学研学方案旨在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本文将根据标题,详细、具体且生动地描述一种小学研学方案。


第二章: 研学方案概述


本研学方案以小学生活科学课程为基础,立足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的课程活动。通过参观、实地考察、实验、观察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积极参与、亲身体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第三章: 研学活动内容


3.1 参观农场


安排学生前往当地的农场参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不同的农作物、农田的管理和农民的劳动。通过观察和亲身参与,学生可以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农田的管理方法以及农民的辛勤劳动。同时,学生还可以学习如何保护环境,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


3.2 实地考察附近的湿地


学生前往附近的湿地,了解湿地的概念、特点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观察湿地的动植物、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学生能够加深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并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同时,学生还可以体验湿地生活的特点,了解湿地文化的价值。


3.3 进行小型科学实验


在课堂中,设计一些小型科学实验。比如,通过观察鸟蛋的孵化过程,学生可以学到有关动物的繁殖知识;通过制作简易太阳能风扇,学生可以了解太阳能的利用原理。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学生能够培养实验观察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意识,并从中得到科学知识的启发。


第四章: 研学方案的实施与效果


通过实施小学研学方案,学生们不再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实践和探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他们在观察、实验和参与中,积极主动思考问题,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学生们还在实践中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了自信心和责任感。


第五章: 小结


小学研学方案是一种通过研学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方式。通过参观、实地考察和实验等方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技能、态度和情感等多方面的提升。这种教育方式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通过实施研学方案,能够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研学方案【篇7】

一、【活动背景】

王金庄梯田,作为太行梯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誉为“中国的第二万里长城”,2014年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现正积极申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北方旱作梯田的典型代表,是以王全有为代表的王金庄人民敢于战天斗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典型代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需要大力开发。基于县教体局“大语文”教育战略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和“研学旅行”设想的稳步推进,结合县“三五”教育实践活动精神以及“王全有精神”的学习弘扬和传承,特对“旱作梯田文化”在校园中的学习与推广做进一步地深入**。

希望通过研究,使参观梯田的孩子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使区域内和区域外的小学生能更好地享用大自然馈赠的资源,能够在梯田文化的参与中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并在活动中培养坚强,勇敢,坚持的美好品格,能感悟劳动改变自然,劳动创造生活的哲理。

二、【目的意义】

参观涉县最美村落王金庄,近距离接触“中国最美梯田”,学习劳模精神。穿过石头世界,和时间对话,感受前人和天斗,和地斗,在石头缝中生存的不屈精神,体会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跨过“石板街”,感受前人高超的建筑工艺。

在石屋,石磨、石槽、石路、石凳怀抱中,一起品味“石头世界”中古老传统的民居气息和太行山石头民居所蕴含的厚重的民族传统文化,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增强“大语文”观念。

三、【研学内容】

1、提前了解中国旱作梯田的相关资料、景区概况,穿县境而过,山清水秀,沟深路险,地无三尺平,三里不同天,是这里的自然写照。涉县人以天为食,与山有着相同的性格。他们与穷山恶水作斗争,谱写了一代又一代英雄英雄的赞颂。地处大山深处的王金庄是涉县人民与天地搏斗、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典型代表。

王金庄梯田总长度为4860多公里,几乎和中国万里长城一样长,堪称第二个万里长城,是中国农业的旱作农耕梯田的代表,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中唯一的旱作梯田系统。

王金庄梯田建于元代,70年代继续修建,总面积21万亩。很多人都看过元阳梯田,那是一种南方女子袅娜身姿的曲线柔美,也有人看过龙胜梯田,小家碧玉般的温柔,感觉着那种偎依的温馨。而很多人不知道,世间还有一种梯田,是用一种愚公移山精神完成的奇迹,这就是涉县王金庄的“石头梯田”。

涉县的王金庄梯田虽然没有宣传,但却让人震惊。这里的每一个山谷,每个山岭,从山脚到山顶都已经被梯田化。当你看到这梯田化的山岭,你就会感受到你脚下采着的是农民的艰辛,你会感到那梯田就像五线谱,辛劳耕作的农民就是大地的钢琴大师,你会感觉到大地之歌在你身边流淌,那流淌的韵律中饱含浓烈的催人奋进的汗水味。

站在任何一座小山上,望着梯田,都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歌。置身梯田你不会有人在荒野的感觉,而是感觉被浓浓的乡土气息包围。在梯田里,你可以看到一些石头小屋,它们被称为雨棚。这里是村民上山种地、放羊时避雨、吃饭休息的地方。

梯田石堰有的高达两三米,有的也可能就那么一块石头,有的层层叠叠,有的形影孤单,但每道石堰都砌得非常精致,你的感动不光在工程的浩大,而在于工程的精细,梯田里的土是他们肩挑驴驮,从石缝里讨来的,这是子孙工程呀!

根据王金庄一街建于元代的大石碾推断,至少宋朝就有人在此居住。约至元朝十二年(1275年)王金由古邑北关迁来,并携陈、岳两姓一块儿掘荒于此。王金庄梯田也在此始修建,只是因为人口少,进展缓慢。

随着人口的增加,梯田的建设速度也在加快。尤其到清代的康熙、乾隆年间,因较长时间无战乱,人民生活相对安定,人口增长也较快,村民一门心思地用在修田造地上,以扩展繁衍生息之基。这一时期修建的梯田占现有梯田的三分之一。

1952年至1975年是兴修梯田成绩最为卓著的时期,王金庄人民在全国劳动模范王全有带领下,开始系统性地改造旧梯田新建新梯田,为了扩大耕地面积积,全村组织起了120人的治山专业队,以愚公移山般的精神,先治山后修滩,共整修土地500余亩,成为“农业学大寨”的一个典型。

同时,建设小型水库和盘山水道、塘坝、水窖、水井等一系列水利配套工程。并且边修梯田边栽树,在山顶上种植了22万株油松侧柏,在梯田石堰的边沿上种了30万株花椒树。这些措施改变了王金庄的生态环境,使昔日贫穷的山谷变成了凤凰窝。

王金庄的梯田,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历代人们极重视修建,直到如今才成了目前的规模。上个世纪在申请“3737”项目时,联合国粮食署专家到王金庄考察时,称岩洼沟是世界上治理得最好的一条沟。“世界奇迹”,“上管天,下管地,中国人了不起。

”又称王金庄的梯田是“一幅世界上最美的油画”;梯田石堰是“中国的第二长城”。全村人民以此为荣,进一步开发管理,培育自己的生活平台,让它更多更好地惠及子孙后代。

2了解王全有的生平事迹和对梯田水库建设的重大贡献;了解太行山区建筑文化、民俗文化、梯田文化、历史文化、史文化的相关知识。王全有(1912-1983):王金庄二街村民。

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王金庄村党支部书记,历任二街党支部书记兼邯郸地委委员、涉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69年,他去北京参加国庆典礼。1975年、1978年当选为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数度赴京参加会议。

一生率民栉风沐雨,餐山宿岭,种植花椒树19000余棵。《河北**》数次赞誉为“林业战线实干家”,中共涉县委员会,涉县人民**于1983年悬匾授勋“林业功臣”。他为家乡人民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金庄地势险峻,到处沟壑纵横,石厚土薄,自古就有“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在半空中、路无半步平”,“吃水比油贵、吃粮更发愁”之称。

时任村支书的王全有带领村民成为“治山专业队”:“向石头宣战,向荒山要粮”。从1965年到1975年,修梯田用了10年时间,2250个梯田。

1969年,王全有带领全村1200名工人,肩上扛着锤子、凿子爬上桃花岭修路。第一段工程要斩断矗立百丈的断头崖,过去,此崖上断送过许多人命。王全有腰系麻绳,飞身半壁,一口气干了9个小时,在崖上打下了第一个炮眼。

他说:“就是摔死我,也不能再让子孙后代行路难。”短短4个月,他削平11个山垴,修通13华里长的盘山公路,让汽车开进了王金庄。

王金庄耕地少得全县闻名。王全有带领一支专业的山地管理队伍,驻扎在岩沟里,劈土造田。荒山的陡坡很厚,土壤很少。每建一块地,就要建一个两英尺高、一英里长的双层石堰,可以承载近万吨的土壤。

他把石头在沟底砸碎,搬到陡坡上,在梯田外层垒大石,中间填碎石,然后从石缝里抠土,从山垴上刨土,担到梯田里。

隆冬季节,大雪封山,王全有和大伙还在五丈多高的悬崖峭壁上搬石运土,修筑“天门悬田”。

整整7年,王全有带领专业队以六七百工日修一亩田的功夫,在岩凹沟,垒起双层石堰,造出高标准梯田,被称作“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

1970年,王全有和村党支部一伙人带领群众在大南沟修建了一座小水库。他和老石匠李天两次冒雨步行60公里,从古台水库取经;没有资金,他带头捐资凑款;搞浆砌无砂子,就发动全村男女老少往返20公里,从龙虎河里背来12.5万公斤砂子;如果没有水,他会去武安七水岭村。规定每人每天应携带两到四担。经过两年零一个月的努力,建成了13万立方米的小水库。

1974年,王全有在河滩上砌涵洞造良田,其中双洞2000米,造截流坝9个,建石拱桥3座,造良田244亩。1977年在村前修建了一座容量9000立方米的大水池,并种上花椒树,使王金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1983年,王全有因病去世。

1988年1月,联合国世界粮食署评估团的专家到王金庄参观梯田时赞叹地说:“往上看登天梯,往下看入地门。中国人了不起,上管天,下管地!”

3、研学设计:参观王金庄梯田,体会梯田景观所特有的自然美,竞生美,人文美,学习梯田文化所蕴含的新时代愚公精神,认识传统耕作文化的保护,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机械、科技文明的发展与结合,现时代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石头世界”河北十大最美古村落,穿越石板街,寻找搜集景区内的特色石头建筑。

4研发:发展教练带领学生开展拓展训练,举办主题论坛,交流分享优秀旅游笔记,**,经验。

四、【活动路线】

参观王金庄梯田的典型代表“岩凹沟”梯田,体会梯田所蕴含的厚重的文化内涵。漫步石板街,穿越石头巷,驻足“大碾坡”,在石屋,石磨、石碾、石槽、石凳怀抱中,一起品味“石头世界”。参观王金庄人民建设梯田展和王全有“林业功臣”碑,学习新愚公精神。

5、【活动主题】

游石头世界学劳模精神

小学研学方案【篇8】

上栗镇胜利小学“红军行”研学旅行活动

实施方案

上栗镇胜利小学

2018年5月

上栗镇胜利小学“红军行”研学旅行

活动实施方案

一、研学活动主题

走进红色安源,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二、研学活动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教育厅赣教发(2017)7号文件《关于推进全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特举行“红军行”研学旅行活动。

三、研学活动目的、意义

1.通过“红军行”这项活动,让同学们回顾历史,深化同学们的爱国情怀,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成为我国合格的继承人和**人。

2进一步丰富广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活,促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3.让学生走出校园去认知社会,体验集体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同时领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无穷魅力,激发关爱自然、关心社会发展、进行科学**的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的思想情感。

四、活动时间:

2018年5月10日

五、 活动地点

安源红色教育基地

六、 活动对象与条件

1.三、

四、五、六年级部分学生。

2.坚持自愿的原则。报名参加的学生只有在班主任推荐并由父母签字后才能获得资格。

三。学生身体健康,无病史或其他疾病。(凡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病史的学生、体质虚弱的学生,严禁报名参加。)

七、 活动内容及行程安排: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实效,通过红色文化体验、生态体验、社会体验、集体生活体验、体能训练等形式和途径,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感悟中升华,在实践中体验,让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

行程安排

八、经费预算

160元/生

九、旅行的主题教育与安全保障

学生在学习旅游前,应进行三方面的教育:安全教育、文明旅游教育和文化教育。学生出发前,利用班会和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特殊教育。

(一)安全教育

一是人身安全。学校采取招投标的形式,对各旅行社的资质和旅行计划进行评审。

要求学生有序上下车,不得推搡,不得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四处走动。在旅游区,要注意道路,走路时不要看风景,看风景时不要走。景区内不要吃零食,防止疾病进入口腔。

二是财产安全。在景区时,注意脱下的衣服和放下的包。装钱的袋子应该放在你面前。

(二)文明旅游教育

我们应该注意文明行为。游览景区时,要自觉保护景区设施。我们不应该大声喧哗,仔细听评论员的解释。

(三)文化教育

出行前对目的地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在旅行过程中更为深入的体会、感悟旅行的意义,带着问题去旅行,在旅行中思考、寻找,能够让学生在此次旅行中有更大的收获。

此外,出行前要制定详细的安全计划,确保出行顺利进行。

十、注意事项:

2018年5月10日,我们早上7:30在上栗镇胜利小学集合,7:40准时出发。2018年5月10日下午5:30左右返校。(送、接必须由家长来完成)

注意事项:

1学生必须穿校服以作识别!

2学生可以携带少量现金,不携带贵重物品。

3.谨记班主任的手机号码。如遇突发事件,便于联系。

4在整个研究学习过程中,不能擅自行动,也不能离开队伍。

要求:1。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定的时间。

2一定要听从研究指导老师和组长的安排。

3.务必按时到指定地点集合。上车时要有秩序,不推搡。

4乘车时禁止将头或手伸出窗外。不要在车里吵闹或说粗话。

5.不要未经允许就离开小组。 向老师举报。

6少先队员要戴红领巾,注重形象。

7.在园区内禁止翻爬,不得损坏公共财物。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8返校后,家长来接人时,一定要通知班主任才能接。

上栗镇胜利小学

2018年5月2日

上栗镇胜利小学“红军行”研学旅行安全应急预案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切实保障学校广大师生研学旅行活动的安全。专门制定研修旅游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师生外出安全管理,学校成立了研修旅游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成员如下:

1上栗镇胜利小学调研旅游领导小组

组长:黎瑛

副组长:徐海安

组员:王光华、陈联合、黄兰萍、张莉娜

2旅行安全工作组具体分组情况及职责

人事点名组:每班班主任负责汇总人数,确保人员齐全。

交通安全组:负责任为班主任,教师协助。组织学生有序上下车,提醒学生途中注意事项,确保途中安全。每次上车前要清点人数。

食品安全小组:负责任的班主任、老师,积极应对各种突发性食品安全问题,提醒学生注意食品卫生。

学生活动安全小组:负责任、班主任、教师协助。在体验活动中防止学生意外伤害

救援队:各班班主任及随行教师。积极应对各类突发安全事故,做好伤员救治和转移工作。

宣传组:张莉娜、钟蓉负责摄影、摄影、艺术工作。

二、安全教育

为确保此次活动的安全顺利,学校将于活动前召开参加研学旅行班会,有针对性地对参加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如下:

1每各班分为小组,组长确定负责学生的集合和联系。要求每个负责人以高度的责人感对每个学生的安全负责;

2.要求每个同学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既要注重礼仪,也要“慎重”对待陌生人的各种“友好请求”,自己把握交友分寸。如有可能发生争执,我们必须保持镇定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告知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的具体处理程序和方法。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每个人都要保持冷静,保护自己的安全,服从指挥。

三、应急事故处理

(一)处理程序

1.如遇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报告带队教师;

2.所发生的事件在自己能够处理的范围之内的,各组长要及时联系带队班主任老师,组织班级同学做好各种应急工作,采取应急措施;无法处理需要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妥善保护现场,并拨打110、120向有关部门求助;

3.突发事件处理完成后,要及时向带队老师汇报处理情况。

(二)具体处理方法

1.研学旅行前

(1) 如遇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活动延期;

(2) 如遇特殊情况,部分员工身体不适,向组长报告并请假;

(3)若有同学会晕车,提前做好准备,同时了解其是否对晕车药过敏,不过敏者提前半个小时服晕车药,对晕车药过敏者,食用可以预防晕车的相关食品。

(4)熟记班主任**号码。

2.研学旅行途中

(1)人身安全。万一发生意外,及时向有关部门求助,如打110,120等,同时维持好现场的秩序,由各班主任负责,同时抢救小组做好应急抢救工作。

(2) 在驾驶过程中,要求学生保持车内秩序。他们不允许到处乱跑或把头伸出窗外。他们应该注意驾驶安全。

3.研学旅行过程中

(1)迷途及解决方法。同学们在研学旅行途中要保证不脱离队伍,维持可互相看见的原则。如若迷途,则要求先镇定精神,拨打班主任**,告知情况,然后停留在原地,不要再乱走!

(2)摔伤、滑伤。针对此类问题,承办单位准备了云南白药、气雾剂、邦迪、万精油等,若遇到紧急情况,承办单位将及时给予解决。

(3)饮食安全问题。不得购买路边小吃和其他有问题的食品和饮料。如有问题,及时与当地医院等医疗部门联系,尽快解决患者。

四、研学旅行过程中的纪律要求

1.研学旅行过程中,带队老师和各小组成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时时注意班级成员的动向,确保研学安全、顺利的进行。

2.所有班级成员按照指定时间准时集合,在研学过程中不得擅自离队,如有紧急事情,需要向带队老师报告,得到允许后方可离去。

3.研学过程中全体成员必须遵守非遗物质园的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注意园内的安全提示,争做文明的研学旅行者。

本文网址:http://m.968OK.com/fanwen/243423.html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